体育新闻报道需要专家型记者
2017-01-28陈亚金
文/陈亚金
体育新闻报道需要专家型记者
文/陈亚金
体育赛事本身的专业性决定了专家型记者是未来体育新闻报道的必然趋势。然而,当前体育新闻记者的水平不符合专家型记者的标准,主要体现在片面追求娱乐化、过度强调专业化和新闻报道唯数据论这三个方面。为此,应组建报道团队,指定专职记者报道专业领域的信息;注重发掘报道规律,基于体育赛事的赛况和数据资料发表评论。
专家型记者的概念和意义
近年来,关于“专家型记者”的话题讨论重新兴起。然而,目前学界对其少有明确的定义,既有的定义均是从表象对专家型记者进行的概括,未能揭示其本质特征。如韩炜林认为,专家型记者是学者的知识与记者的新闻素养结合的产物。汪世洋认为专家型记者既要有一定的“万金油”般的工作能力,还需对某一领域、某一专业有比较深入的了解。项向荣则认为专家型记者最重要体现在其对专业知识的积累方面。刘世领认为专家型记者虽然着眼于“专家”,但其落脚点必须在“记者”。
对于“专家型记者”的定位和意义,绝大多数学者都给予了高度肯定。如范以锦就认为全媒体时代仍然是内容为王的时代,这个时代呼吁的依然是有深度的、有思想的专业性人才。曹秀娟同样认为在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记者只是“杂家”还不够,还要求精,做一名专家型记者。而陈翔认为专家型记者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媒体传播和社会意见领袖的角色,能够引导舆论走向。
笔者认为,专家型记者是指在特定领域具备深厚专业理论知识,能从专业角度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分析报道的记者。当前,专家型记者凭借其专业程度和报道深度,日渐成为新闻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专家型记者是未来体育新闻报道的必然选择
体育赛事的专业性要求专家型记者进行专业报道。体育赛事涉及交战双方的战略战术、运动员的技术特点以及赛事的局势走向。例如,每一届足球世界杯比赛,都包括筹备阶段、赛事准备、发布会徽、赛事进程等系列环节;在每一场比赛中,教练的排兵布阵、球员的技术特点、裁判的判罚标准等,都是媒体应该报道的对象。这些专业性的报道对象决定了媒体报道的专业性。
互联网时代要求专家型记者独家深入报道。过去的体育新闻大都局限在对体育赛事本身的报道上,尤其是运动员在赛场上的成功与失败,以及获奖名次成为体育赛事报道的重要内容,占据着报道的大量篇幅。但是,在互联网环境下,受众可以从各种渠道了解比赛信息,这就对体育新闻报道的角度和深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体育新闻记者应该尽快转变角色,发挥自身的专业化优势,对体育事件的内涵进行阐释。例如,在2016年的“宫鲁鸣”事件中,受众所能作出的判断仅仅停留在事实层面,而专业的体育新闻记者则能够透过现象发掘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传递出“宫鲁鸣那点事儿,还真不是钱的事儿”的信息。
新媒体环境下,各家媒体的竞争不在于“全”,而在于“专”。当今时代,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同台竞技,媒体的覆盖范围早已经跨越了地域限制,竞争压力急剧增长,以往媒体独占报道资源的优势不复存在。在信息过剩、新闻竞争激烈的今天,普通新闻随处可得,而只有专业和有深度的新闻报道才会打动受众、赢得受众。体育新闻报道正是这种专业内容、专业报道的体现。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体育新闻记者更需要注重体育新闻报道的专业性,以专业性内容、专业化手段打动受众。
当前体育新闻记者的水平不符合专家型记者的标准
长期以来,记者总是被称为“杂家”,要求其具备广博的知识面,体育新闻记者同样如此。但光有广博的知识面,并不符合体育新闻报道对专家型记者的要求。目前体育新闻报道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片面追求娱乐化。媒体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获取利益,往往迎合受众需求,报道受众喜闻乐见的信息。体育赛事本身就属于娱乐竞技项目,体育新闻记者在报道体育赛事的过程中往往倾向于追踪花边新闻,尤其是运动员的私生活,刻意制造娱乐氛围。例如,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期间,各大新闻网站上先后曝出“为看球,酒驾没有轮胎的车上路”“球员射门,司机踩油门”“边做牵引,边看世界杯”“孕妇熬夜四天看球流产”“因看球吵架,女友跳楼身亡”“因世界杯触怒老公,女子跪搓衣板道歉”等花边新闻。腾讯、网易等网站甚至开设《花边新闻》《秀色世界杯》等,以“星、性”达到“吸睛”效果。然而,媒体作为“社会公器”,记者片面追求娱乐化新闻甚至花边新闻,会使媒体的社会导向偏离,不利于媒体公信力和权威性的提升。
过度强调专业化。体育赛事本身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需要记者对赛事的局势和走向进行深入分析,而受众是为了消遣娱乐,是处于“休闲”状态下观看赛事及相关报道的。这需要体育新闻记者尽可能减少对专业性术语的运用,避免因为过多专业化表达而增加受众的理解难度这一现象的发生。
然而,当前体育赛事的解说过度使用专业术语,大众化的语言较少,这导致媒体受众的流失,无法有效实现“广播”。例如,部分现场解说员在报道比赛进程时,为了体现自身的专业水平,往往不顾受众的英语水平和专业能力,使用专业英语词汇表达某一战术布置或技术动作,这使得信息内容难以落地,对受众的吸引力下降。
报道唯数据化。在大数据时代,新技术的应用使数据的搜集、整理和运用更为便捷,体育赛事变动性大,每天都能产生大量的数据。因此,体育新闻记者往往直接引用数据进行报道,既清晰简洁,又可视性强。如NBA新闻记者在每场比赛后都会统计出所有球员的“得分数”“助攻数”“篮板数”等数据,还会据此计算球员的“在场净胜分”等。新浪体育开设“今日数据趣谈”栏目解读每日赛场上产生的数据,还专门开设了“NBA历史资料”,负责整理NBA历届荣誉获得者,如“历届总决赛结果及总决赛MVP全纪录”。而NBA中国官方网则开设了“数据酷”和“历史上的今天”等栏目。
然而,专家型记者并非简单的记录者、见证者,而需要以报道某个领域的事实来引导舆论。如果仅仅是“唯数据论”,缺乏对赛事的深度剖析和解读,就难以满足受众的实际需求,难以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而对于媒体解说员而言,尽管各种各样的比赛数据在表面上丰富了报道内容,但这种单纯数量上的累积使解说员难以对赛事本质进行把握,造成实质上的“信息匮乏”。
加强专家型记者培养,提高专家型新闻报道水平
组建报道团队,指定记者专职报道专业领域。在互联网时代,体育新闻报道的领域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元,这就需要记者对体育事业有更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而针对体育事业的某一特定领域,又需要记者具备专业知识进行深入分析报道。体育新闻记者只有长时间追踪报道某一特定领域,不断观察和学习,完善知识体系、掌握整体情况,才能对该领域有更深刻的认识和剖析。这就要求媒体机构组建一支报道团队,指定专职记者报道特定领域,通过实践学习成长成为专家型记者,以适应体育新闻报道的专业性需求。
注重发掘规律,基于赛况和数据资料发表评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针对体育赛事的报道由“是什么”转变为“为什么”和“怎么样”,体育新闻记者的职能已经由过去的“告知”向“解释”转变。为此,体育新闻记者要善于从赛况和数据中总结规律,对赛事局势的演变进行假设和推演,发表专业化评论。
总结
专家型记者对新闻价值的准确判断和对新闻传播效果的预估,以及对专业新闻报道的大众化叙事,都是影响新闻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为此,体育类专家型记者必须培养自身的体育思维,全面了解体育赛事发展的历史、规章制度和体育运动的特点等,建构其对体育赛事的解读框架。在发表评论时,体育新闻记者要充分考虑受众的观看心理和接受能力,以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专业理论、专业术语,力争让受众看得见、听得懂、想得通。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体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