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生存时代的问题与反思
——评《传播的焦虑》
2017-06-19郑晓迪
文/郑晓迪
数字化生存时代的问题与反思
——评《传播的焦虑》
文/郑晓迪
传播是人的内在需要,是人处理与自然、社会及其自身关系的过程。从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到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再到给社会各领域带来颠覆性变革的互联网传播,人类生存的时间和空间一次次被打破和重构。当今的数字化媒体时代,个体主动参与到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成为全新的“电子媒介人”。
传播的数字化变革引发了诸多问题,夏德元教授从不同立场考察了网络新媒体给社会带来的变化,以批判和反思的视角对当前网络传播中的现象、问题、矛盾等进行剖析,表达了其对网络社会景观的种种焦虑,形成了《传播的焦虑》一书。该书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6年7月出版,全书由作者已经发表的期刊文章和访谈录两部分构成。文章主要是对传播理论、传播热点事件及网络社会景观的批判与反思,访谈录以三人对话的形式展开话题讨论,采访了在业内颇有影响力专家与学者,全书内容体现出传播学者对网络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的焦虑与担忧。
人文社会建构视角的焦虑。网络媒体时代,社会个体由“大众”转化为具有主体意识的“电子媒介人”,他们既是信息的发送者又是信息接收者,因而对信息的生产、使用、理解、质疑、批判等能力不断增强。在人人都是传播者的时代,多元化传播主体创造的社会信息更加丰富多样,也造成了信息质量较低,信息过载的现象。这种信息传播的过度自由化现状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如谣言的传播、隐私的侵犯、网络暴力与审判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文社会的构建。
网络谣言屡见不鲜,使真相被谣言淹没,容易引发传播失控和社会恐慌,导致权威机构的信息话语权丧失。作者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是从“传播的失控与信息恐慌”的角度展开的。在网络传播中,谣言传播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常规信息,以食品安全为例,微博及朋友圈关于食品安全的谣言生命力旺盛,这与食品安全问题是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议题相关,也与食品安全的知识信息传播不足,公众对相关专业知识需求量大有关。这类谣言的迅速传播更容易引发传播失控,官方辟谣有时往往不能有效地阻止谣言的继续扩散,而不实的、具有煽动性的谣言往往能够引起社会恐慌,影响社会稳定。
侵犯隐私问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变得日渐频繁,隐私的边界究竟如何限定成为传播学讨论的热点。作者对侵犯隐私的问题讨论主要从谷歌地图和“人肉搜索”两方面展开。谷歌地图等平台在进行街景采集时收集到大量私人数据,这也被认为是谷歌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侵犯隐私行为。此外,网络“人肉搜索”是直接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对此,作者借用了段永朝提出的“陌生人伦理”理论,呼吁网络环境中匿名状态下,对陌生人的言行也应该有一定的伦理规范,而不应该在自定义为“正义”的集体狂欢中沉醉。
网络暴力与审判在网络传播中普遍存在,是网民们以自身情绪为依据,对事件进行定性、评判和定罪的极端行为。网络暴力与审判往往出现在网民普遍关注的公共事件中,这往往带有群体极化的特征。网络暴力与审判在一轮轮的热点事件中重复上演,在集体暴力中人们试图表现自身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并以此作为评判事件的依据。
民主社会建构视角的焦虑。网络媒体兴起之后,“电子民主”(electronic democracy)成为网民的期待。所谓电子民主是指以发达的信息技术、网络及其相关技术为运作平台,以公民的全体、主动、切实参与民主决策、民主选举等为典型特征的一种民主新形式。作者在书中对网民的“政治情怀”及其价值进行了集中探讨,关注了当前“电子民主”进程中的问题与矛盾。
书名:传播的焦虑作者:夏德元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7月1日定价:38.00元
在互联网时代,民众的政治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更易于行使,民主意识受到激发,网民的“政治情怀”充分表现出来。微博被认为是当前最具公共领域属性的官民沟通场域,为公众提供了观点表达、群体讨论、信息反馈的平台。网民可以在微博上表达政见、反映问题、揭露矛盾,使某些事件进入公众视野,演化成网民普遍关注的“公共话题”,这一话题又进入媒体议程,通过报道引起政府部门的关注,影响官方政策议程,促进问题的解决,这是“电子民主”的表现。
学者谌洪果认为,民情也是一种真相,是民众对事实真相的主观反应,政府必须充分重视民情民意,防止信息不对称和信息饥渴。在互联网公共传播背景下,政府必须认识到“封堵删”或无视民情民意的态度已经不能控制舆论的蔓延,反而会引起公众的排斥和反感,降低政府公信力。这可能造成官民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既不利于社会民主和进步,也可能因积压的公众情绪得不到释放而危及社会稳定。
媒体从业者的焦虑。在互联网新媒体发展背景下,媒体从业者的焦虑主要体现在职业选择、职业定位、职业伦理等方面。新闻专业学生选择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就业,是当前新闻业职业困惑与焦虑的一个缩影。该话题源于《中国青年报》编委曹林的文章《学新闻的第一份工作别去新媒体》,他基于对传统媒体严谨、规范的新闻生产流程、认真做新闻的职业理念而提出这一观点。作者认为新媒体的浮躁可能会使刚毕业的学生沦为“人手”,而学不到新闻的精髓和魂。但是,时代的发展与媒介融合的趋势使“新媒体”成为主流,媒体从业者在“互联网+”背景下必须接受新媒体的浸润,选择入职新媒体是必然选择,这也为年轻人带来发展机遇。
新媒体环境下,媒体从业者应具备“全媒体记者、专家型记者素养”,这与“新闻专业主义”的职业界定密切相关。作者在《成名的想象与扬名的焦虑》一文中对记者的“新闻专业主义”职业追求进行了分析,认为新闻从业者期待建立专业名望,进行专业主义的话语实践,这种“成名的想象”是对新闻专业主义追求的动力。媒体机构对“全媒体记者”不能一刀切,要求所有人都成为这一类型的记者。因为“全媒体记者”可以“全知”不一定“全能”,否则记者需要样样精通不现实,而“全能”不仅是对记者要求,对编辑来说也很重要。关于“专家型记者”的讨论与媒体的“知识传播”功能密切相关。夏德元指出,媒体应担负起传播公共文化、知识的职责。
媒体机构转型的焦虑。当前,传统媒体虽有优质的内容,专业的团队,但是仅仅靠“内容为王”为支撑,以二次广告售卖为模式的经营思路已经难以实现自身发展。这要求传统媒体在内容创新方面、渠道融合方面、经营理念方面、盈利模式方面等实现与新媒体的对接与竞合。由于传统媒体融合转型过程中的困境,媒体机构存在转型的焦虑。对于这一问题,作者在访谈录中与张涛甫、徐佳对于传统媒体如何与新媒体融合,实现数字化战略转型进行了探讨;与吴华清、贺蕾讨论了报纸网络版有偿阅读的可行性问题。
张涛甫分析了美国报业广告收入持续下降的原因,然后对中国报业的运营状况进行了总结。他认为当前中国报业广告迅速衰退,经营困难,倒闭、停刊的消息频出,这是传统媒体运营困难的表现。但是,他也认为以受众需求为导向,以优质的内容为依托,传统媒体可以焕发新的生机,如《快乐老人报》就以精准的定位,优质的内容开创了报业逆势上扬的神话。徐佳认为新媒体虽然发展势头强劲,但是原创内容的匮乏是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另外,报纸的有偿阅读是否可行,是困扰国内外报业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夏德元在与吴华清、贺蕾进行报纸有偿阅读的探讨时,提出一个问题,即澎湃、界面这样的优质新闻内容是否应该收费。对此,吴华清认为,收费是必然趋势,新闻收费可以保证内容的质量,提升订户的忠诚度。贺蕾认为,在互联网海量信息的背景下,开放的网络信息可以吸引更多的注意力,产生影响力,而付费墙可能建立起信息和公众之间的屏障,收费模式并不容易推行。三位学者经过讨论认为,报纸的网络版要想收费,必须进行市场细分和精准的用户定位,即提供其他报纸不能提供的专业化、权威性、独特价值的信息,服务于特定的人群,为其提供不可替代的服务。
在该书最后,作者以《我们这个时代的强迫症人格》一文作为后记,认为时代变化的速度超出了我们的承受力和想象力,所以这个时代带给人们浮躁、焦虑、自我强迫等病症。新媒体发展为新闻传播行业带来的职业变化、经营与转型的困境,作为社会人、媒体人都存在焦虑心理。当我们通过各种数字化终端进行强迫式的信息获取时,当我们乐于以“他者”的心态观看网络中一幕幕的社会景观时,谣言、恐慌、隐私侵犯、暴力、竞争压力等诸多信号,使我们犹如电影《楚门的世界》中的主人公一样变得异常焦虑。
作者系山东艺术学院讲师、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