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生平及其著述考略
2017-01-28刘群栋
刘群栋
(郑州大学 文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李善生平及其著述考略
刘群栋
(郑州大学 文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唐代比较看重家世出身,所以李善之子李邕等一直自称江夏李氏,同时期的李白、杜甫等亦称李邕为江夏人,皆因江夏为李氏郡望所在。两《唐书》记载李善为扬州江都人,是以居住地而言。李善本出自赵郡李氏,李恪是李善家族迁居江夏的渡江之祖。李善曾历任太子右内率府录事参军、潞王府记室参军、兼沛王侍读、兰台郎 、经城令等官职。 李善一生的荣辱与贺兰敏之息息相关。他受贺兰敏之举荐任崇贤馆学士,又因贺兰敏之出事受到牵连被流放姚州。唐高宗上元元年(674),李善遇赦还扬州。李善寓居江淮,后来又移居郑汴间,以讲授文选为业,培养了众多弟子。李善善于著述,不善“属辞”,一生著述颇多,但除了《文选注》六十卷流传下来,其他著作均亡佚。李善本来也是想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但他时运不济,所交非人,受到牵连而遭流放。在李善仕途无望以后,最后只能靠讲授《文选》为生,成为发扬光大“文选学”的一代宗师,也算是阴差阳错。
文选;李善;文选学;生平;著述
李善是唐代“文选学”的代表人物,在中国“文选学”发展史和中国训诂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但其生平与著述情况史籍记载不详且有矛盾之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们对唐代“文选学”与文学的研究。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生平与著述情况进行详细考辨。
关于李善的生平传记资料,分别见于两《唐书》。《旧唐书·儒学上·曹宪传》附《李善传》曰:
李善者,扬州江都人。方雅清劲,有士君子之风。明庆中①明庆,即唐高宗年号显庆(656-661),避唐中宗李显讳称明庆。,累补太子内率府录事参军、崇贤馆直学士,兼沛王侍读。尝注解《文选》,分为六十卷,表上之,赐绢一百二十匹,诏藏于秘阁。除潞王府记室参军,转秘书郎。干封中,出为经城令。坐与贺兰 敏之周密,配流姚州。后遇赦得还,以教授为业,诸生多自远方而至。又撰《汉书辩惑》三十卷。载初元年卒。子邕亦知名。[1](P4946)
《旧唐书·文苑中·李邕传》又曰:
李邕,广陵江都人。父善,尝受《文选》于同郡人曹宪。后为左侍极贺兰敏之所荐引,为崇贤馆学士,转兰台郎。敏之败,善坐配流岭外。会赦还,因寓居汴、郑之间,以讲《文选》为业。年老疾卒。所注《文选》六十卷,大行于时。[1](P5754)
《新唐书·文艺中·李邕传》附《李善传》曰:
李邕,字泰和,扬州江都人。父善,有雅行,淹贯古今,不能属辞,故人号“书簏”。显庆中,累擢崇贤馆直学士兼沛王侍读。为《文选注》,敷析渊洽,表上之,赐赉颇渥。除潞王府记室参军,为泾城令,坐与贺兰敏之善,流姚州,遇赦还。居汴、郑间讲授,诸生四远至,传其业,号“《文选》学”。邕少知名。始善注《文选》,释事而忘意。书成以问邕,邕不敢对,善诘之,邕意欲有所更,善曰:“试为我补益之。”邕附事见义,善以其不可夺,故两书并行。[2](P5752)
两《唐书》中关于李善的生平事迹记载颇为简略,且有互相抵牾之处,今结合其他传世文献数据对李善生平略作考察。
关于李善的籍贯,两《唐书》本传均称是在扬州(也称广陵)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但《新唐书·曹宪传》以及唐代刘肃《大唐新语》中则称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西)。清代阮元折中了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说法,他认为:“盖江夏乃李氏郡望。《唐韵》载李氏有江夏望,《大唐新语》亦称江夏李善,李白诗亦称江夏李邕。是善、邕实江都人,为曹、魏诸君同郡也。”[3](卷二)阮元的说法应该比较符合事实。
《唐代墓志汇编》收有李善之子李邕的墓志铭《唐故北海郡守赠秘书监江夏李公墓志铭并序》,署为墓主李邕“族子著作郎昂撰”,其中云:
公讳邕,字太和,本赵人也。烈祖恪,随晋南迁,食邑于江,数百年矣。其出未大,及公前人讳善,显而不荣,宜公兴之……年七十三,卒于强死……追赠秘书监……公之胤曰颖、曰岐、曰翘。[4] (p1766)
署名为“侄将仕郎前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墉述”的李邕之子李岐墓志《唐故江夏李府君墓志》亦云:
公讳岐,字伯道,广武君左车之后,赵人也。至九代孙就,徙江夏,后汉会稽太守、高阳侯。高祖赎,隋连州司马;曾祖元哲,皇朝沂州别驾;祖善,皇朝兰台郎、集贤殿学士,注《文选》。考邕,皇朝北海郡太守、赠秘书监,有文集一百八卷行于代。□书有传。公即北海之第二子也……以天宝七载三月十六日,终于桂州私第,享年三十…… 嗣子虔州刺史正臣……我叔父也,言不能文。*吴钢,吴敏霞《全唐文补遗》(第四辑),三秦出版社,1997年版,第71页。《唐代墓志汇编》第1860-1861页亦有,然“祖善”下直接“北海郡太守”,有脱文,误。
李正卿为其父李翘撰写的《唐故大理评事赠左赞善大夫江夏李府君墓志铭并叙》亦云:
公讳翘,字翘,本赵郡人也。曾祖元哲,皇括州括苍令;祖善,皇秘书郎,崇贤、弘文馆学士;父邕,皇北海太守,赠秘书监。公即北海第三子……公长子增、次子觐、正叔、觊、正卿五人……[4] (p1998)
李正卿墓志《唐故绵州刺史江夏李公墓志铭并序》亦云:
公实赵人,其先食菜武昌,子孙因家焉,今为江夏李氏。曾祖善,贯通文史,注《文选》六十卷,用经籍引证,研精而该博,学者开卷自得,如授师说,官至秘书郎、弘文馆学士、沛王侍读;祖邕,文学优宏,以风概然诺自任,落落有大节,为一时伟人,官至北海太守、赠秘书监;考翘,履道葆光,绰有余裕,皇任大理评事、赠太常少卿。公讳正卿,字肱生……生男子潜……[4] (p2240)
由上述材料可知,李邕及其子李岐、李翘、其孙李正卿的墓志皆记载他们这一支李氏原为赵人,是汉初广武君李左车的后裔,后来其子孙有人迁居江夏,开始称为江夏李氏。但是李邕墓志称其烈祖李恪在晋代迁居江夏,李岐墓志则称李左车九代孙李就在东汉迁居江夏,李翘及李正卿墓志则没有明确说明,因此我们需要对这一问题进行辨析。
《新唐书·宰相世系二上》对“赵郡李氏”的世系记载如下:
赵郡李氏,出自秦司徒昙次子玑,字伯衡,秦太傅。三子:云、牧、齐。牧为赵相,封武安君,始居赵郡。赵纳顿弱之间,杀牧。齐为中山相,亦家焉,即中山始祖也。牧三子:汨、弘、鲜。汨,秦中大夫、詹事,生谅、左车、仲车。左车,赵广武君,生常伯、遐。遐字伯友,汉涿郡守,生岳、德、文、班。岳字长卿,谏议大夫,生秉、义。秉字世范,颍川太守,因徙家焉。生翼、协、敏。敏,五大夫将军,生谟、道、朗。谟字道谋,临淮太守,生哆、华、旭。哆字子让,上党太守,生护、元。护字鸿默,酒泉太守,生武、昭、奋。武字昭先,东郡太守、太常卿,生赞、修、奕、就。[2] (p2473)
“江夏李氏”又曰:
江夏李氏:汉酒泉太守护次子昭,昭少子就,后汉会稽太守、高阳侯,徙居江夏平春。六世孙式,字景则,东晋侍中。生嶷。嶷生尚,字茂仲。生矩,字茂约,江州刺史。 生充,字弘度,中书侍郎。生颙,郡举孝廉,七世孙元哲。[2] (p2596)
虽然“赵郡李氏”记李就为李武的少子,“江夏李氏”记李就为李昭的少子,略有矛盾,但李就确实是李左车的九代孙。江夏李氏记载的后汉会稽太守、高阳侯李就迁居江夏,从此成为江夏李氏始祖,这和李岐墓志中的记载相合。那么李邕墓志所说李恪为渡江之祖是怎么回事呢?李邕的从父兄李睦的墓志铭《唐故郓州司户参军李府君墓志并序》云:
公讳睦,字瑛,其先赵人也。远祖恪,永嘉之末,避世南徙,封江夏王,后因为郡人焉。曾祖赠隋云安郡丞;祖哲,括州括苍县令;父昉,魏州魏县主簿……以天宝十三年四月廿五日,终于官舍,春秋八十一……孟子暄,河南府户曹;仲子,舒州望江县令;叔子曙,未仕;季子焉,右领军录事;幼子于,未仕。[4] (p1765)
根据该墓志所载,李睦的父亲李昉和李邕的父亲李善是亲兄弟,这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上》“江夏李氏”所载相合。该墓志也说李睦的祖先原是赵郡人,同时提到远祖李恪在永嘉之末南迁江夏,这和李邕墓志所说相符。李岐墓志和《新唐书》所记后汉会稽太守、高阳侯李就徙居江夏平春是在东汉,与李邕、李睦兄弟墓志记载的远祖李恪在晋代永嘉年间迁居江夏略有不同,但这并不矛盾,原因就是二处所说江夏并非是同一个地方。由于朝代更迭,在不同时代江夏郡所辖地域略有不同,东汉时江夏地域广大,平春、钟武皆在江北,治所大概在今天的河南省信阳市,至东晋渡江后,江夏治所在夏口,此时江夏指的是今湖北省武汉市。李就正是在东汉时期迁徙江夏(今河南省信阳市)的,其后又经过三国分立,西晋统一全国,至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中原陆沉,衣冠南渡,其后裔李恪又举家随晋室南迁过江,定居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这实际上是两个人在不同时代迁徙江夏,李就在东汉末,李恪在西晋末,年代相隔很远,两说并不矛盾。
根据《新唐书》“江夏李氏”的记载,后汉会稽太守、高阳侯李就徙居江夏平春,其六世孙式,式生嶷,嶷生尚,尚生矩,矩生充,充生颙,颙的七世孙元哲是李善的父亲。这个世系和《三国志·李通传》和《晋书·李重传》及《李充传》不符。《三国志·魏志》卷十八《李通传》载:
李通字文达,江夏平春人也……子基……基兄绪……
裴松之注云:
王隐《晋书》曰:绪子秉,字玄胄。有俊才,为时人所贵,官至秦州刺史……秉子重,字茂曾……重二弟,尚字茂仲,矩字茂约,永嘉中并典郡;矩至江州刺史。重子式,字景则,官至侍中。[5]
《晋书·李重传》云:
李重字茂曾,江夏钟武人也。父景,秦州刺史、都亭定侯……弟嶷亡,表去官。永康初,赵王伦用为相国左司马,以忧逼成疾而卒,时年四十八。家贫,宅宇狭小,无殡敛之地,诏于典客署营丧。追赠散骑常侍,谥曰成。子式,有美名,官至侍中,咸和初卒。*[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09-1313页。其中“父景”下,有校勘记云:《魏志·李通传》注引王隐《晋书》“景”作“秉”,则其人本名“秉”。此作“景”,盖唐人避嫌名(唐高祖之父名昞)改。所校甚是,字当作“秉”。
《晋书·文苑·李充传》又云:
李充字弘度,江夏人。父矩,江州刺史。充少孤……服阙,为大著作郎。于时典籍混乱,充删除烦重,以类相从,分作四部,甚有条贯,秘阁以为永制。累迁中书侍郎,卒官。充注《尚书》及《周易旨》六篇、《释庄论》上下二篇、诗赋表颂等杂文二百四十首,行于世。子颙,亦有文义,多所述作,郡举孝廉。充从兄式以平隐著称,善楷隶。中兴初,仕至侍中。[6](p2389-239)
根据以上的记录,李通生绪,绪生秉,秉生重、尚、矩、嶷,重生式,矩生充,充生颙,则李嶷与李重、李尚、李矩皆为兄弟,都是李秉的儿子,李式为李重之子、李充的从兄,与《新唐书》“江夏李氏”所记“式生嶷,嶷生尚,尚生矩”不同,疑《新唐书》所记混乱*若以《新唐书》所载为是,则李式曾为东晋侍中,李充为其玄孙,李充生年学界一般认为在西晋末或东晋初,且李式至李充已五代,不当同仕于东晋初年。且尚字茂仲,矩字茂约,父子排行相同有违常理,故疑《新唐书》所载世系有误。不过其说李式为李就六代孙或可信。。但是墓志中所言李恪未见诸史料记载,以年代推之,则李邕、李睦墓志所言随晋室渡江南迁之李恪应该是李矩或李式、李充一辈。
根据李善后人及家族相关墓志记载,再结合《新唐书·宰相世系二上》有关记载,我们可以确定李善本出赵郡李氏。至东汉时期,会稽太守、高阳侯李就徙居江夏平春(今河南省信阳市),从此称为江夏李氏。由于行政区划在改朝换代时不断变化,江夏郡所辖地区也有变动。东汉时江夏地域广大,平春、钟武皆在江北,属于今河南省信阳市。三国时,魏国和吴国皆有江夏,李通所居平春、李重所居钟武皆属魏,今属于河南省信阳市。至东晋渡江后,江夏治所在夏口,此时江夏指的是今湖北省武汉市。所以李氏虽然两次皆迁居江夏,其时代和地点皆不同。至西晋末年永嘉年间,因中原丧乱,李恪又举家过江,迁居江夏郡(今湖北省武汉市),成为李善家族迁居江夏的渡江之祖。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二上》记载,李善的父亲李元哲“徙居广陵(即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即扬州江都,所以史书中称李善、李邕为扬州江都人。以居住地而言,李善确实在江都,但以郡望而论,李善是江夏人。唐代比较看重家世出身,所以李邕及子孙一直自称江夏李氏,同时期的李白、杜甫等亦称李邕为江夏人,皆因江夏为李氏郡望所在。
关于李善历任的官职,高步瀛、屈守元、罗国威等先生皆认为两《唐书》所载顺序颠倒。其中潞王、沛王皆指李贤,没有争议,高步瀛先生认为沛、潞二字当互倒[7]。罗国威先生认为,“尝注解《文选》,分为六十卷,表上之,赐绢一百二十匹,诏藏于秘阁。除潞王府记室参军,转秘书郎”一段为追叙[8]。相比较而言,罗国威先生之说或更可信。
据两《唐书》记载,李贤生于高宗永徽五年(654)十二月,六年正月封为潞王,罗国威先生所举《李贤墓志》亦可证。永徽七年正月李弘立为皇太子,是月改元显庆。据今《文选注》卷首所载李善《上文选注表》,显庆三年(658)九月李善表上六十卷《文选注》,自署“文林郎、守太子右内率府录事参军、崇贤馆直学士”。按唐制,以散官为本品,所带职事高于本品者曰“守”,职事低于本品者曰“行”;五品以上称学士,六品以下称直学士。文林郎属于文散官,品秩从九品上,右内率府录事参军为从八品上*《旧唐书》称诸率府录事参军事为从八品上,《新唐书》及《唐六典》皆称正九品上,此处依据《旧唐书》为准。,所以李善上表称“文林郎、守太子右内率府录事参军、崇贤馆直学士”。显庆六年三月,唐高宗又改元为龙朔元年。
又据《唐会要》记载:“(显庆)六年正月二十七日,右内率府录事参军、崇贤馆直学士李善上《注文选》六十卷,藏于秘府。”[9](P766)这个日期是皇帝下诏令秘府收藏李善《文选注》的时间。为什么表上《文选注》三年后收藏于秘府呢?这是因为《文选注》经过御览以后,得到了唐高宗的首肯,所以才下诏收藏秘府。根据这条记载,显庆六年时李善的官职已经是“右内率府录事参军”,而不再说“守”,很可能李善的品秩已经提升到从八品上。
由于李善的《文选注》受到了唐高宗的肯定,可能他又由从八品上的“右内率府录事参军”升迁从六品上的“潞王府记室参军”。龙朔元年(661)九月,潞王贤徙封沛王,李善由于仍在潞王府任职,自然也可以“兼沛王侍读”。潞王府记室参军、沛王侍读、兰台郎品秩皆为从六品上。
从品秩上来说,李善在显庆三年以品秩为从九品上的文林郎“守”品秩为从八品上的太子右内率府录事参军,显庆六年正月,因为李善的《文选注》得到了唐高宗的肯定,李善升任为从六品上的潞王府记室参军,龙朔元年九月,李贤徙封沛王,李善又兼任沛王侍读。否则,我们无法理解由从六品上的王府记室参军累擢而为从八品上的太子右内率府录事参军。因此,李善历任官职顺序可能是太子右内率府录事参军、潞王府记室参军、兼沛王侍读、兰台郎*《旧唐书·职官一》载:龙朔二年二月改京诸司及百官名,散骑常侍为左右侍极,秘书省为兰台。故左侍极即左散骑常侍,兰台郎即秘书郎。、经城令。
李善一生的荣辱与贺兰敏之息息相关。《旧唐书》本传称“干封中,出为经城令。坐与贺兰敏之周密,配流姚州”,《新唐书·李邕传》记载略同。《旧唐书·文苑中·李邕传》附李善传中的记载或更能说明李善与贺兰敏之的关系:
父善,尝受《文选》于同郡人曹宪。后为左侍极贺兰敏之所荐引,为崇贤馆学士, 转兰台郎。敏之败,善坐配流岭外。[1](p5039)
由此可以看出,李善受贺兰敏之推荐是在唐高宗干封年间(666-668),因为其时贺兰敏之正任左侍极。但如果李善受贺兰敏之推荐担任的是崇贤馆学士,则其受推荐要更早。按李善显庆三年表上《文选注》时已为崇贤馆直学士,则其受贺兰敏之推荐当在显庆三年之前。《唐会要·史馆下》记载:“显庆元年三月十六日,皇太子弘,请于崇贤馆置学士,并置生徒,诏许之。”[9](p1320)由此推断,显庆元年三月以后,崇贤馆才开始置学士,所以李善被荐为崇贤馆直学士应该在显庆元年三月至显庆三年之间。
贺兰敏之是武则天姐姐韩国夫人之子。干封年间,武则天借故杀了其兄之子惟良、怀运,将贺兰敏之改姓武氏,奉武则天父亲武士彟之嗣,累拜左侍极、兰台太史,袭爵周国公。咸亨二年(671)六月,骄纵不法的贺兰敏之因罪复本姓贺兰,流放雷州。贺兰敏之先后荐举很多人,如张昌龄、李嗣真等。《旧唐书·文苑中·张昌龄传》称,“贺兰敏之奏引于北门修撰,寻又罢去。干封元年卒”[10](p4995-4996),则张昌龄被荐当在干封以前,这说明贺兰敏之荐人并不限于干封以后。
《旧唐书·方伎·李嗣真传》云:
时左侍极贺兰敏之受诏于东台修撰,奏嗣真宏文馆参预其事。嗣真与同时学士刘献臣、徐昭俱称少俊,馆中号为“三少”。敏之既恃宠骄盈,嗣真知其必败,谓所亲曰:“此非庇身之所也。”因咸亨年京中大饥,乃求出,补义乌令。无何,敏之败,修撰官皆连坐流放,嗣真独不预焉。[1](p5098-5099)
贺兰敏之事发后,受其举荐的人大都受到牵连,惟有李嗣真安然无恙,因为他已预见贺兰敏之骄纵跋扈日后必将自取灭亡,就在咸亨年中(670-674)请求外任,补义乌令,已摆脱了与贺兰敏之的关系。李善虽然早在干封中即出为经城令,但仍然受到牵连,可见李善与贺兰敏之关系非同一般。
李善被贺兰敏之牵连的原因,《册府元龟》卷九百二十五有所记载,其中云,“前泾城令李善曾教敏之读书,专为左道”,所以遭到流放。该书同条还记载了和李善一样因为“与敏之交往左道”而遭到流放的徐齐聃,其中云:“蕲州司马徐齐聃,前任王府掾,与敏之交往左道,除名,长流岭外。”[10](P10926)贺兰敏之出事后,很多人受其牵连被流放,在当时属于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而李善也在其中。李善作为崇贤馆学士,负有侍读讲学职责。《册府元龟》卷二百六十载:“唐高宗显庆四年十月丙子,皇太子弘初入东宫,请观讲及读书,诏许敬宗及学士史玄道、上官仪、郭瑜、李善等为都讲,令侍讲讲《孝经》,亲临释奠。礼毕,群臣上寿,颁赐有差。”[10](P3094-3095)而贺兰敏之曾任太子宾客,李善在任崇贤馆学士期间可能与贺兰敏之关系比较近,而其任崇贤馆学士又是贺兰敏之举荐,所以贺兰敏之出事以后,李善受到牵连。咸亨二年(671)贺兰敏之被流放雷州(治所在今广东省雷州市),李善也被流放姚州(治所在今云南省姚安县)。
关于李善遇赦还扬州的时间,应该在唐高宗上元元年(674)或二年。李善于咸亨二年流放姚州后,高宗有过两次大赦,他都可能被赦免,其中一次是咸亨五年(674)八月改元上元大赦,另一次是上元二年六月,高宗立雍王贤为皇太子,又大赦。在这两次可能当中,李善遇赦还扬州的时间最有可能在上元元年。因为在古代,凡是被流放的地方都是偏远荒芜之地,除非家属也一起被流放,否则遭流放之人一般不会带着家属颠沛流离。而据上引李邕墓志可知,李邕卒年七十三岁,又据《旧唐书·玄宗本纪》,李邕卒于天宝六载,则不难推算出李邕生于上元二年(675),则李善遇赦还应该在上元元年(674)*《旧唐书·玄宗本纪》:(天宝)六载正月辛巳朔,北海太守李邕、淄川太守裴敦复并以事连王曾、柳绩,遣使杖杀之。陈垣《二十史朔闰表》云:纪误,正月丁丑朔,则辛巳为初五。则李邕卒于天宝六年,李邕墓志云“年七十三,卒于强死”。如此则李邕生于唐高宗上元二年(675)。李善流放姚州,一般应该不带家属,李邕应该是李善遇赦回来以后所生,故李善应该是在上元元年改元大赦时遇赦还扬州。。
李善遇赦以后回到了扬州江都。《旧唐书·马怀素传》记载:“马怀素,润州丹徒人也。寓居江都,少师事李善。家贫无灯烛,昼采薪苏,夜燃读书,遂博览经史,善属文。举进士,又应制举,登文学优赡科……病卒,年六十。”[1](P3163-3164)据《旧唐书·玄宗本纪》,马怀素卒于开元六年(718)七月,则其生年当在唐高宗显庆四年(659)。至上元元年(674)李善遇赦时,马怀素十六岁,正符合“少师事李善”的年龄。马怀素本是润州丹徒人,他跟随李善学习的时间则寓居江都,可知李善从姚州回来以后在扬州江都居住。
李善晚年又从扬州北上,寓居汴郑之间,以讲授为业,跟随他学习的人非常多,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宋代释赞宁《宋高僧传》卷二十九中记载有《唐鄂州开元寺玄晏传》,其中云:“释玄晏,江夏人也,姓李氏。祖善,而博识多学,注《文选》行,讲集于梁宋之间。”[11]梁宋之间也即汴郑之间。汴郑在唐代是南北交流的重镇,处于运河交通枢纽的重要位置,南来北往的客商都会在此驻足。
李善寓居汴、郑的时间不可确考,但大致在其遇赦还扬州以后的几年。李善在汴郑之间讲授的内容除《文选》外,应该还有其他内容,如经史、文字训诂之类。但因为李善的主要学术成就在《文选注》一书,所以诸生自四方而至,传其业,号称《文选》学。这是曹宪在扬州开始讲授《文选》,开创《文选》学私人讲授以后,北方《文选》学兴盛的开端。
在此需要对隋唐文选学的精髓稍作解释。隋唐文选学的精髓并非要求研读者对《文选》本身进行注释和其他专门研究,而是通过研读《文选》,学习文章体式,有利于应制文学写作,为进入仕途提供敲门砖。在封建社会,一般士子进入仕途的主要途径是写文章,特别是科举制度推行以后,能写好文章几乎成了学子们进入仕途的唯一途径。从萧该《文选音》到曹宪《文选音义》,再到李善《文选注》,这些成果无非是给学子提供了研读《文选》的津梁,但学《文选》并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而是为了学习写文章的方法,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很多人跟从李善学习《文选》,但却没有以《文选》名家。学习《文选》的人其实大多只是为了像马怀素那样“善属文”,能通过文章进入仕途。真正得到《文选》学精髓的人是李白、杜甫、韩愈等文章大家,他们随时运用《文选》却不露痕迹,文章成后世学习的楷模,但却并没有文选学家的称谓。像李善注《文选》一类的专门研究者,本来也是想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但他时运不济,所交非人,受到牵连而遭流放。在李善仕途无望以后,最后只能靠讲授《文选》为生,成为发扬光大文选学的一代宗师,也算是阴差阳错。
李善一生著述颇多,除了《文选注》六十卷外,《旧唐书》本传称李善着有《汉书辨惑》三十卷,《旧唐书·经籍志》著录同,《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为二十卷,但另有“李喜《汉书辨惑》三十卷”,校勘者以为“李喜”当“李善”之误,该书在宋代已不见著录,则唐末宋初已经亡佚。《新唐书·艺文志》又著录“李善《文选辨惑》十卷”,《日本国见在书目》著录有“《文选音义》十,李善撰”,这两本书也未见其他目录书著录,应该也早已亡佚。由于李善六十卷《文选注》的流行,可能《文选辨惑》及《文选音义》的内容已经包含在其中,所以二书都在宋代以前已经亡佚,李善的著作仅有六十卷《文选注》流传下来
《旧唐书》本传称李善“方雅清劲,有士君子之风”,《新唐书》中亦称其“有雅行”。但《新唐书》紧接着云“淹贯古今,不能属辞,故人号‘书簏’”,从高步瀛以下学者皆认为《新唐书》中的这种说法不属实,因为李善的《上文选注表》文辞可观,卓尔不凡。不过,李善除了《上文选注表》外无一篇文章存世,历代目录书又未著录其有文集,以一篇文章而定其文章优劣似不能令人完全信服。从李善《文选注》来看,其中引书众多,援引详赡,引证分明,时人称其为“书簏”未必是贬义,或者李善真的不善“属辞”。其实,“不能属辞”并不代表不能写文章,只是相比较而言,才思不够敏捷而已。比如李善的弟子马怀素,善属文,又应制举登文学优赡科,但《新唐书》本传亦称其“不善著述”。李善正好相反,善于著述,但不善“属辞”,不足为讳也。
李善卒于武后载初元年(690),其生年不详,《旧唐书·李邕传》称其“年老疾卒”,按其卒年70岁左右计算,当生于唐高祖武德(618-626)初年,其从曹宪学习《文选》当在唐太宗贞观年间(627-649),《文选注》初稿成于唐高宗显庆三年九月。李善后来在讲学过程中又不断对《文选注》进行加工,成就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李善《文选注》。
《新唐书》本传中又称,“始善注《文选》,释事而忘意。书成以问邕,邕不敢对,善诘之,邕意欲有所更,善曰:‘试为我补益之。’邕附事见义,善以其不可夺,故两书并行”。但是,除《新唐书》外,李邕增补注释李善《文选注》之事未见诸其他记载。四库馆臣认为李邕增注之事不可信,其中李善《文选注》六十卷提要云:
今本事义兼释,似为邕所改定。然传称善注《文选》在显庆中,与今本所载进表题“显庆三年”者合。而《旧唐书·邕传》称:天宝五载坐柳绩事杖杀,年七十余。上距显庆三年凡八十九年,是时邕尚未生,安得有助善注书之事?且自天宝五载上推七十余年,当在高宗总章、咸亨间。而旧书称善《文选》之学受之曹宪,计在隋末,年已弱冠。至生邕之时,当七十余岁,亦决无伏生之寿,待其长而著书。考李匡乂《资暇录》曰:“李氏《文选》有初注成者,有覆注,有三注、四注者,当时旋被传写。其绝笔之本皆释音训义,注解甚多。”是善之定本本事义兼释,不由于邕。匡乂唐人,时代相近,其言当必有征。知《新唐书》喜采小说,未详考也。[12]
据《旧唐书·玄宗本纪》,李邕实际去世于天宝六载(747),四库馆臣所说天宝五载是误记。以李邕墓志所言卒年73计算,李邕生于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到李善去世的载初元年(690)*载初元年实际是永昌元年(689)十一月所改,武则天依周制建子月为正月,改永昌元年十一月为载初元年正月,十二月为腊月,改旧正月为一月。至载初元年九月九日武则天革唐命,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是载初元年即公元690年,陈垣《二十史朔闰表》亦称载初元年为公元690年,今从其说。,李邕才十六岁,上距李善上初注本已有32年,所以四库馆臣所言事义兼释之本非出李邕之说有道理*关于李邕补益之说,黄季刚先生以为日本古钞无注三十卷本《文选》卷一《西京赋》有两处“臣君”是“子避父讳”,当为李邕所作。汪习波先生已举出李邕六岁时弘济寺永隆本P.2528号残卷李善注亦有两处“臣君”,则“臣君”非李邕所言必矣。。
高步瀛先生肯定了四库馆臣关于事义兼释之《文选》注本并非出自李邕的说法,他说道:
步瀛案:《四库书目》从李济翁说,以今本事义兼释者为李善定本,其说甚是,足证《新传》之诬。然显庆三年表上之本,必非其绝笔之本。书目既以今本为定本,则虽冠以显庆三年上表,其书为晚年定本固无妨也。[7](P34-35)
虽然李邕增补李善注的事情得到了四库馆臣和高步瀛的否定,但是李善《文选注》存在“释事而忘意”的缺陷却是事实。唐玄宗口敕亦称“比见注本,唯只引事,不说意义”*见六家注本《文选》,首尔:正文社影印奎章阁本1983年版,第5页。,唐玄宗所见“注本”应该是唐高宗敕藏于秘府中的李善初注本。即如今天所见李善注本,亦多为释事,较少释义。李匡乂虽是唐人,距李善、李邕时代较近,见到多种李善注本,其中所谓“绝笔之本事义兼释”,就认为是李善所为,但这未必就是事实。也许李善晚年也认识到其《文选注》“释事而忘意”的不足,故托付李邕“附事见义”,所以今本李善《文选注》中时有释义语句存在。但是,即便李邕确实对李善注作了补充,但李善去世时李邕仅16岁,其补益之事也是他在李善去世后所为,李善应该没有见到李邕附益过的注本。也即是说,即便李邕确实对李善注进行了修正,李善生前也来不及见到,而据《新唐书·文艺中·李邕传》中“故两书并行”的记载,后世所传李善注本中“事义兼释”的注本很可能是李邕所附益过的本子。
[1] (后晋)刘昫.旧唐书[Z].北京:中华书局,1975.
[2]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Z].北京:中华书局,1975.5754.
[3] (清)阮元.揅经室集·二集[M].续修四库全书本.
[4]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5](晋)陈寿.三国志[Z].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1959.534-536.
[6](唐)房玄龄等.晋书[Z].北京:中华书局,1974.2389-2391.
[7]高步瀛.文选李注义疏[M].曹道衡、沈玉成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5.34.
[8罗国威.李善生平事迹考辨[J].文献,1999,(3).
[9](宋)王溥.唐会要[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766.
[10](北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Z].北京:中华书局,1960.10926.
[11](宋)释赞宁.宋高僧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7.732.
[12](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Z].北京:中华书局,1965.1685.
2017-10-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文选》唐注研究”(批准号:11CZW025);郑州大学研究生核心学位课程建设项目(YJSXWKC201556)。
刘群栋(1974—),男,河南方城人,郑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郑州大学古籍研究所、郑州大学中原文化资源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I206
A
1001-0238(2017)04-0080-07
[责任编辑:舟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