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睿智与稳健:解读两唐书中的狄仁杰

2018-05-14李小军

科学与财富 2018年9期
关键词:新唐书旧唐书狄仁杰

李小军

摘 要:狄仁杰是历史上一代名相名臣,神明法官。他的仕途之路贯穿于唐朝前期风云变幻的历史时期,经历了从大唐变成大周、再由大周变成大唐的特殊时期。在朝代更迭中,他以自己的行为准则、为人处世以及刚正不阿的品质都被统治者委以重任。两唐书都有他的记传,记载其生平事迹。现以我的视角解读,谈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旧唐书;新唐书;狄仁杰

在唐王朝后期就对《旧唐书》的修撰作了许多准备工作,最早由后晋宰相赵莹监修,他在组织人员,收集史料和确定体例上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规划,但直到后晋高祖天福六年(公元941年)才开始编修,到出帝开运二年(公元945年)编修成书,历时四年。《旧唐书》的编修人员离唐代很近,能够接触到大量唐代史料,当时正经历着割据和混战,在四年间仓促修成,没有对史料进行整理和修剪。但《旧唐书》在保存史料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新唐书》的编撰,大约开始于北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到嘉佑五年(公元1060年)修成,历时十七年。是由欧阳修、宋祁等人编修。在当时社会矛盾激化、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的时代背景下,宋王朝的统治集团重修唐史,必然会有其政治目的。在史料上作了许多补充,但行文和记事过于简单。

两唐书在叙事顺序上存在差别,《旧唐书?狄仁杰传》没有完全按事件的先后顺序进行记载,而《新唐书?狄仁杰传》基本以事件的先后顺序主线记载。总而言之,两唐书“狄仁杰传”大致有三个区别:(1)详细与简略,《新唐书》记载人物叙事要比《旧唐书》简略得多。(2)事件记载的顺序。(3)封建卫道思想,《新唐书》流露出捍卫封建正统的思想。

一、两唐书中狄仁杰家世考

《旧唐书?狄仁杰传》和《新唐书?狄仁杰传》都对其生平事迹记载不少,但对狄仁杰家世记载却是只言片语、言之不详。《旧唐书》记载“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也。祖孝绪,贞观中尚书左丞。父知逊,夔州长史。”而《新唐书》记载“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作为一代名臣名相,应该作较为详细的记载。而关于狄氏的起源,史籍所载不一《新唐书?宰相世系四下》认为狄氏出自姬姓。周成王母弟孝伯封于狄城,因以为氏。《通志?氏族二?夷狄之国》中记载“周文王封少子于狄城因氏焉,或言成王封母弟孝伯于狄城”,《新五代史》记载,唐昭宗时曾俘获一任惕隐的契丹人,归降李唐王朝,唐室赐其姓名为狄怀忠,其后亦为狄氏。虽然狄姓的起源颇多,而且居住地点不一,但其望族出于天水郡和太原。狄仁杰望出天水,后移居太原人,故史载其为太原人。1

二、狄仁杰的年少才智

出身望族的狄仁杰,两唐书都记载了儿时的他勤奋好学、遇事不惊,巧言对答的才智。《旧唐书》“黄卷之中,圣贤俱在,独不能接对,何暇偶俗吏,而见责耶!”《新唐书》“黄卷之中方与圣贤对,何暇偶俗吏语耶?”。在对官吏的询问,年少的狄仁杰镇定以对、一个才思敏捷的狄仁杰跃然纸上。

三、两唐书中狄仁杰的为官之道

(一)“孝友绝人”

《新唐书》在以封建正统思想为指导编撰,遵循“文省事增”原则。

以简言意骇、清新朴实的语言描绘了狄仁杰的白云舍亲之情。《新唐书》“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而其下。”《旧

唐书》记载“其亲在河阳别业,仁杰赴并州,登太行山,南望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在此云下。”通俗易懂的描绘了狄仁杰以景触情、怀念亲人。狄仁杰为并州法曹时,同僚郑崇质当出使外地,其母年老且病,仁杰谓崇质说:“太夫人有危疾,而公远使,岂可贻亲万里之憂?”仁基代行。1于是让长史蔺代替郑崇质出使外地,塑造了一个“孝友绝人”的狄仁杰。

(二)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

《旧唐书》“时武卫大将军权善才坐误斫昭陵柏树,仁杰奏罪当免职。”;《新唐书》“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坐误斧昭陵柏,罪当免,高宗诏诛之。”在高宗降罪之际,狄仁杰作为秉公执法的法官,与高宗据理力争。《旧唐书》“臣闻逆龙鳞,忤人主,自古以为难,臣愚以为不然??????居桀、纣时则难,尧、舜时 则易。臣今幸逢尧、舜,不惧比千之诛??????古人云:‘假使盗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之???????此臣所以不敢奉制杀善才,陷陛下于不道。”《新唐书》“汉有盗高庙玉环,文帝欲当之族??????陛下之法在象魏固有差等……今误伐一柏,杀二臣,后世谓陛下为何如主?”狄仁杰引用典籍谏言高宗,不但理由充分恰当,而且容易被皇帝接受,展示出作为一代名臣的政治素养。”

(三)“祁奚内举,果得其人”

狄仁杰以知人著称,唯才是举。《旧唐书》“仁杰常以举贤为意,其所引拔桓彦范、敬晖、窦怀贞、姚崇等,至公卿者数十人”。狄仁杰所举荐的人都有经天纬地之才,在武后想要狄仁杰举荐能够胜任将相之人时,狄仁杰为国举贤。《旧唐书》“初,则天尝问仁杰曰:‘朕要一好汉任使,有乎?仁杰曰:“陛下作何

任使?”则天曰:‘朕欲待以将相。……对曰:‘臣料陛下若求文章资历,则今之宰臣李峤、苏味道亦足为文吏矣。岂非文士龌龊,思得奇才用之,以成天下之务者乎?……仁杰曰:‘荆州长史张柬之,其人虽老,真宰相才也。……又迁为秋官侍郎,后竟召为相。柬之果能兴复中宗,盖仁杰之推荐也。”狄仁杰以李峤、苏味道衬托出张柬之的治国理政才能,比直接推荐更加引起武后的注意和重用。不得不敬佩狄仁杰荐人的睿智,不管他有意还是无意,狄仁杰举荐张柬之任相后,对唐王朝能够尽早、平稳地过渡到李氏血统立下了丰功伟绩。《新唐书》“仁杰所荐进,若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皆为中兴名臣。”表述出一个知人善用的真实的狄仁杰。而两唐书都对狄仁杰举荐其子狄光嗣一事做了记载,狄光嗣“莅事称职”,倍受武后和睿宗赏识。真正达到了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境界。“荐贤为国,非为私也。”1体现了一代名相开阔的胸襟和为人坦荡的情怀。

(四)才能非凡,斤车御史

在出任仪凤中为大理丞时,一年审理断案17000余人,而且没有诉冤者。《旧唐书》“稍迁大理丞,岁中断久狱万七千人,时称平怒。”《新唐书》“仁杰,仪凤中为大理丞,周岁断滞狱一万七千人,无冤诉者。”在一天平均断案47起,可知办案之极速,可惜具体的案件在史书中并无详细记载。狄仁杰的神明法官的形象或许与其在出任大理丞时断案数目之多,效率之高有关。

四、结语

狄仁杰一个极赋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在近些年的影视作品中,狄仁杰被刻画成一个东方的福尔摩斯。以缜密的思维、运筹帷幄的能力为大家所熟知,以肱股之臣、中流砥柱的身份活跃于历史舞台。从两唐书中我们也能找到狄仁杰身上所烙的历史背景,他出生望族,是地主阶级的政治家,许多政治意见代表着地主阶级的利益。由于常年对外征战,使农民生产、生活苦不堪言,地主阶级也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在当时的情况下,而国内从上到下都希望有一个安定和平的生产、生活环境,此时,狄仁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新唐书》“损四镇,肥中原”,提议停止对西北四镇的戍卫。他只看到了问题的一面,没有站在国家战略安全的角度去衡量和看待问题,四镇乃大唐王朝西北的门户,四镇一旦失守,吐蕃军队就会长驱直入,对人民造成掳掠,甚至给都城造成威胁。深谋远虑的武后并没有采取他的建议,而是继续“疏勒四镇”,保障了边疆的安宁,为唐王朝的繁荣昌盛打下坚实基础。

纵观其仕途,狄仁杰是盛唐时期一位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的政治主张及建议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但他执法严明,不阿权贵,任人唯贤,反对大造寺

庙宫殿,主张减轻对农民的剥削,积极发展农业生产等等,客观上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劳动人民的利益,所以狄仁杰在历史上的功绩还是应该肯定的。

参考文献:

[1]《旧唐书》,中华书局出版社,1975.

[2]《新唐书》,中华书局出版社,1975.

[3]王朝华:《论狄仁杰》,2005.6.

[4]张先昌:《德才兼备的宰相----狄仁杰》,1983.03.

猜你喜欢

新唐书旧唐书狄仁杰
TINTIN’S CHINESE CHANGE-UP
从《新唐书》看唐与吐蕃、回鹘的关系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之唐贞休世系再考
《旧唐书》与《新唐书》“突厥传”之比较
述往思来:《新唐书》的编纂思想和特点
人小鬼大狄仁杰
人小鬼大
人小鬼大狄仁杰
“独柳之祸”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