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泌乳素血症月经后期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2017-01-28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催乳素泌乳素多巴胺

李 杨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学,哈尔滨150040)

高泌乳素血症月经后期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李 杨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学,哈尔滨150040)

随着血液放射免疫法(RIA)的普及,高泌乳激素血症导致的月经后期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女性的内分泌及生殖健康。本文对近年来相关研究进行搜集、整理、分析、总结,分别从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方面对治疗高泌乳素血症月经后期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高泌乳素血症;月经后期;中西医结合;综述

月经后期是指月经周期错后1周以上,或可达2~3个月一行,甚至6个月一行,也可称为经期错后或月经稀发。引起月经后期的原因复杂,目前,随着人们社会压力增大及血液放射免疫法(RIA)的推广和应用,高泌乳激素血症导致的月经后期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也因此引起了各医家的广泛关注。

高泌乳素血症(hyperprolactinemia,HPRL)是指体内外各种因素导致的垂体泌乳素(PRL)分泌增加而发生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月经失调、月经稀发或闭经,溢乳及不孕的一种疾病。

在高泌乳素血症患者中,会出现从月经频发到月经稀少、月经稀发,甚至于闭经等不同类型的月经失调,其中以月经后期、闭经为多见。

高泌乳激素血症月经后期是妇科疑难病症之一,发病率逐年升高,对广大女性的身体及心理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现将近年来高泌乳素血症月经后期的中西医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 中医对高泌乳素血症月经后期的认识

我国传统医学及古籍中无此病名,根据其引起的临床症状,认为其属于中医学中“月经失调、月经后期、闭经、乳汁自溢”等范畴。

众医家对高泌乳素血症月经后期的病因病机见解不一,纵观各医家观点,大多认为其发病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冲任损伤密切相关。HPRL性月经后期的中医病因病机主要以肾虚、肝郁、脾虚为主,阴虚血少,气机郁滞,则月经稀发、月经后期。《素问》指出了月经来潮与肾的关系,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肾主藏精,精能生血,血能化精,构成月经的物质基础,故肾的精血充足则月经按时来潮,肾的精气虚衰则不能化精血为天癸,故而月经后期。因此,肾虚是HPRL性月经后期发病之根本。《临证指南医案》曰:“女子以肝为先天,因妇人以血为用,肝主藏血之故也",可见肝与女性月经关系之密切。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若气机失调则干扰“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正常功能,可出现月经淋漓不尽,月经量少,月经后期等,故肝气郁结是HPRL性月经后期发病的关键!《女科撮要》曰“夫经水者,阴血也,属冲任二脉所主,上为乳汁,下为血海,气血冲和,经乳则各行其道。”脾主行血,冲任二脉血行顺畅,无瘀滞,运行至胞宫化生经血,血海按时满溢,则月经如期而至。故脾虚瘀滞是HPRL性月经后期发病的重要因素。此外,柴松岩[1]认为,毒邪郁积体内而化热,是本病发生的重要病机。

2 西医对高泌乳素血症月经后期的认识

临床上一般认为2次及以上检测血清泌乳素值高于30 ng/ml或880~1000 mIU/L时称为高泌乳素血症(hyperprolactinemia,HPRL)[2]。高水平的PRL能够通过中枢及卵巢两条路径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同时随着血清中PRL量的升高,引起了体内多巴胺的升高,抑制雌二醇(E2)对下丘脑的反馈作用,在排卵前不能形成雌二醇(E2)与促黄体生成素(LH)峰,雌激素分泌减少,黄体功能不足,造成了不规则出血、月经稀发、月经后期或闭经等月经异常症状。

高泌乳素血症导致的月经后期的原因被众医家概括为为生理性、药理性、病理性和特发性四类。生理性因素主要包括[3]:精神因素、进食、运动、性交及应激(手术、低血糖、晕厥、外伤)等,可引起泌乳素暂时性升高。药理性因素主要为:许多干扰多巴胺合成、代谢及活性的药物可结合并消耗多巴胺受体,从而阻断了多巴胺的作用,促使分泌及释放PRL;抗高血压药如利血平等可通过促进去甲肾上腺素的合成及释放进而使多巴胺耗竭,使血清中PRL升高;长期应用避孕药或雌激素可促使下丘脑的垂体催乳素细胞的增殖与分泌,导致PRL升高;长期服用鸦片类药物,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组胺H2受体拮抗剂(甲氰咪胍)等均可引起催乳素分秘增加。病理性因素包括:如下丘脑及邻近部位的疾病、垂体疾患、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肝肾功能异常及乳腺疾患等。腹壁外伤、肢端肥大症也可引起PRL升高[4]。另外,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导致的月经后期患者中,由于雌激素的刺激,6%~20%患者出现PRL的增高[5]。特发性因素则主要为特发性高泌乳素血症(idiopathic hyperproIactinemia,IH),表现为无相关疾病及任何因素导致的,血清泌乳素水平明显升高。

高泌乳素血症可抑制生殖轴的功能,引起不规律排卵或无排卵、月经量少及月经后期。高泌乳素血症月经后期若不及时治疗,任其继续发展,则可出现闭经、不孕及流产等。

3 中医药治疗

目前对于高泌乳素血症月经后期的辨证分型,众医家意见不一,但基本上都是从肾虚、肝郁、瘀、痰、脾虚大体上入手[6]。

肾藏精,主生殖,为冲任之本;肝藏血,“女子以肝为先天”,因此,女性规律的月经以肝肾两脏为根本,在治疗HPRL性月经后期的方法上,要在中医周期疗法和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以调补肝肾为治疗大法,兼顾补脾,除湿,祛痰祛瘀等。对于HPRL性月经后期的病因,何贵翔[7]认为,肝气郁结,肾虚不能化生精血,冲任不固,气血失调,则“上为乳汁外泄,下为月经不调”。段祖珍[8]对于HPRL性月经后期的观点是,在调补肝肾中尤重疏肝养肝,并与调补肾阴肾阳相结合,代表方剂为定经汤:山药茯苓菟丝子当归熟地白芍芥穗柴胡。张芸娜、金哲等[9]自拟中药柴郁寄生汤,在改善月经后期及其伴随的腰膝酸软、经行少腹胀痛等兼症方面疗效明显,且优于西药组,方药组成为:柴胡白芍泽兰杜仲桑寄生香附郁金当归甘草川断。柴松岩[1]认为,HPRL性月经后期病位在上,应以葛根、桔梗等引药上行,祛毒邪,清郁热,既可行气化滞,又可使全方药力随经气循行而通达病所。林寒梅[10]主张补肾健脾疏肝,同时根据月经周期的节律性而有所调整。经后期以调补阴血为主,用药以其经验方去柴胡加入熟地黄等养阴之品;经间期则重在活血通络,用药在经验方基础上加入路路通、王不留行等活血通络之品;经期及经前则侧重于活血行血,适当加入活血化瘀药,引血下行,方药以四物汤加味。此外,林寒梅教授在治疗HPRL性月经后期时还重视心理疏导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疗效,值得临床借鉴。

中医的“体质学说”及“治未病”思想可对高泌乳素血症月经后期起到重要的干预作用。如本病多见于气郁质,日常中可根据气郁质的体质特征来调理心理及身体,“未病先防”,舒缓压力等,有助于HPRL性月经后期的改善。

针灸治疗也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胡钧等[11]使用溴隐亭同时,取穴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太溪、蠡沟,治疗半年后,患者血清PRL下降至正常,月经恢复正常,且观察发现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应用西药。

另外,刘锦红[12]等人的耳穴贴压法,以及药物配合心理疏导法等,均对高泌乳素血症月经后期有一定的治疗及改善作用。

4 西医药治疗

对于不同原因引起的高泌乳素血症月经后期,以纠正高催乳素血症为首要目标,同时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消除病因。

药物治疗:溴隐亭是治疗高催乳素血症的常用药物,可有效降低患者的PRL、恢复性腺功能、限制肿瘤生长,但部分患者因其引起的胃肠道、眩晕等副反应而不能耐受有效治疗量。甲磺酸α-二氢麦角隐亭[13]临床疗效与溴隐亭类似,但其药物副反应较低,是临床上的新选择。卡麦角林是多巴胺D2受体激动剂,也是泌乳素抑制剂,是溴隐亭的换代药物。研究表明[14],卡麦角林在治疗女性高泌乳素血症导致的相关疾病方面,其疗效和耐受性均较溴隐亭更好。甲磺硫酸丙麦角林(培高利特)作为一种新的多巴胺激动剂,多用于对溴隐亭不敏感且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垂体泌乳素瘤患者[25]。诺果宁,即CV205,是一种非麦角类长效多巴胺激动剂,可用于溴隐亭抵抗或不能耐受者,作用强于溴隐亭且不良反应少[15]。维生素B6作为多巴胺增敏剂,可抑制PRL分泌,故对改善高泌乳素血症月经后期有一定疗效。另外,针对有低雌激素血症患者,可试用口服雌激素替代疗法。

手术治疗:适用于有神经压迫症状的大腺瘤及伴有内分泌症状的微小腺瘤等,但一些医家认为垂体腺瘤手术时易损伤垂体,影响远期生育等方面功能,故认为其适用于药物不敏感或有服药禁忌者。

放射治疗:适用于垂体瘤患者,能有效控制肿瘤,降低PRL分泌,肿瘤控制率为93%,70%的高泌乳素血症患者血清PRL达到正常水平[16]。

5 中西医结合治疗

孙玉[17]应用溴隐亭-CC-HCG综合疗法,同时服用中药柴胡疏肝散加减,经过临床观察,中西医联合治疗改善月经后期的总有效率为95.65%(44/46),疗效优于单纯应用西药或中药。晋阳秋等[18]自拟中药处方:制半夏、制香附、茯苓、当归、益母草、月季花、生麦芽、制胆星、生山楂、郁金、陈皮、天竺黄、生白芍,配合溴隐亭阴道给药,通过临床与单纯西药组对比观察发现,联合用药对于改善腰膝酸软、月经后期的效果明显优于西药组,且可明显降低PRL的水平。

6 结语

西医和中医对高泌乳素血症月经后期的治疗均有很好的疗效。单纯应用西医药治疗,存在不同程度的副反应,且价格较贵,停药后容易复发,手术治疗风险较大,且预后较差。应用中医药治疗,药物口感及依从性较差,起效缓慢,但在治疗本病的远期效果上尚有优势。因此中西医合治,协同发挥作用,可降低西药副反应,尽快改善症状,提高疗效,并且降低复发率,临床值得进一步推广。

[1]滕秀香.柴松岩辨证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经验[J].北京中医药,2011(5): 340-342.

[2]付丽萍.女性高泌乳素血症的诊治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11(29):4630-4632.

[3]Melmed S,Kleinberg D,Anterior pituitary Kronenberg HM,Melmed S,Polonsky KS,et al.Williams textbook of endocrinology.Philadelphia S aunders Elsevier,2008,185-261.

[4]王民.肢端肥大症合并高泌乳素血症患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12.

[5]曹泽毅.中华妇产科临床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95-496.

[6]张芸娜.从PRL/PRLR-JAK2/STAT5信号传导通路角度探讨疏肝补肾法治疗高催乳素血症月经后期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

[7]何贵翔.高催乳素血症中医治验举隅[J].河南中医,2001,21(6):13-14.

[8]段祖珍,朱辉军.中医药防治高催乳素血症的思路探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7):34-36.

[9]张芸娜,金哲,睢丛璐,等.自拟柴郁寄生汤治疗肝郁肾虚型高泌乳素血症月经后期临床研究[J].疑难病杂志,2014(6):615-618.

[10]张碧霞,林寒梅.林寒梅教授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经验总结[J].广西中医药,2013(1):39-41.

[11]胡钧,颜小利,王志兴.针刺联合溴隐亭治疗特发性高催乳素血症不孕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4(7):7-9.

[12]刘锦红,屈亚静,李钰慧,等.耳穴贴压联合溴隐亭治疗高催乳素血症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16(4):565-567.

[13]陈丽华,郁琦,梁桂玲,等.甲磺酸α-二氢麦角隐亭及甲磺酸溴隐亭治疗高催乳素血症的疗效和副作用的比较[J].生殖医学杂志,2014,23(12):242-246.

[14]贺晶.卡麦角林与溴隐亭治疗高泌乳素血症对比研究[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5(4):25-26.

[15]刘维娜.高泌乳素血症中医证候分布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

[16]魏芳.疏肝补肾方治疗肝郁肾虚型高泌乳素血症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

[17]孙玉.中西医结合治疗闭经泌乳综合征临床疗效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1):15-17.

[18]晋阳秋,李桂英,张彦波.中西医结合治疗高泌乳素血症49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3(9):57-58.

Progress on Therapy of Integrated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prolactinemia Late Menstruation

LI Yang
(Gyne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arbin 150040,China)

With the popularity of radiation immunoassay(RIA),the incidence of hyperprolactinemia late menstruation increased year by year,and it seriously affects female endocrine and reproductive health.In this paper,the related researches in recent years were collected,collated,analyzed and summarized.The research progress was reviewed from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Western medicine and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prolactinemia late menstruation.

hyperprolactinemia;late menstruation;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review

10.3969/j.issn.1672-2779.2017.02.066

1672-2779(2017)-02-0146-03

:李海燕本文校对:冯晓玲

2016-10-18)

猜你喜欢

催乳素泌乳素多巴胺
贪婪的多巴胺
多巴胺不敏感型帕金森综合征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绝经后妇女血清催乳素水平与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相关性研究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男性为何也会 患高泌乳素血症?
How music changes your life
跟踪导练(四)(4)
大麦芽碱对高催乳素血症大鼠泌乳素分泌的抑制作用
聚乙二醇沉淀联合化学发光法检测高泌乳素血症的临床意义
血清泌乳素检测水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