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敬宜笔记”的三大独特魅力

2017-01-28薛亚利

传媒 2017年22期
关键词:笔记

文/薛亚利

浅析“敬宜笔记”的三大独特魅力

文/薛亚利

范敬宜是我国当代新闻史上一位重量级的人物。他不仅是新闻战线杰出的领导人,也是新时期新闻改革实践的集大成者,又是一位卓越的新闻教育家。笔者认为,他创作的“敬宜笔记”,是精短美文的典范、善讲故事的高手、思想引领的大师。随着岁月的洗礼,“敬宜笔记”越来越显示出其独有的风采和魅力。

范敬宜 敬宜笔记 三大贡献

在我国当代新闻史上,范敬宜是一位占有重要地位的人物。他从事新闻工作50余年,先后担任《经济日报》《人民日报》这两家中央级大报的总编辑。年逾古稀,又承当大任,被清华大学特聘为新闻与传播学院首任院长长达8年时间。在跨度达半个多世纪的新闻生涯中,他身体力行,发表了130多万字脍炙人口的作品。他不仅是新闻战线杰出的领导人,也是新闻实践改革创新的集大成者,还是一位卓越的新闻教育家。“敬宜笔记”是《新民晚报》开设的一个栏目,第一篇文章《“人走茶凉”属正常》写于1998年9月4日,而最后一篇《“文”“白”之争情未了》写于2007年9月15日。2011年1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范敬宜文集·敬宜笔记》,共收录笔记120篇。

一、精短美文的典范

作为报界名家,在报纸上长期开设专栏写笔记的有原人民日报社社长、总编辑邓拓,他曾在《北京晚报》开设“燕山夜话”,发表了大量杂文;也有新民晚报社社长赵超构,笔名林放,曾在该报开设“未晚谈”栏目,发表的评论、杂文也深受读者喜爱。改革开放以来,历史进入了新时期,范敬宜在《新民晚报》开设的“敬宜笔记”栏目,7年间陆续发表了120多篇笔记,形成了新时期报界的又一文化现象。由于作者的才华、学养、气魄、经历、勤奋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敬宜笔记”经过20多年时间的洗礼,已经成为我国新闻文化领域的经典之作。

在谈到“敬宜笔记”的特色时,季羡林以他特有的简洁话语评价:“书中的文章都是非常短的,内容则比较多样。有的讲世界大事,有的讲国家大事,更多的则是市井小事,个人感受。没有半句假话、大话、空话、废话和套话。讲问题则是单刀直入,直抒胸臆。我想用四个‘真’字来表示:真实、真切、真诚、真挚。读它的时候,你的思想、你的感情也都为文章所吸引,或卷或舒,得大自由,得大自在。”可以说,“敬宜笔记”是新时期精短美文的典范,它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篇幅短小精粹。我国宋代理学大家朱熹在谈作文时强调:“辞达则止,不贵多言。言不妄发,发必当理。” 纵观“敬宜笔记”120余篇文章,一般都是千字文,平均下来每篇也就1200字左右,突出了报纸篇章的鲜明特色。但是,篇幅短并不是没有思想、缺少信息。相反,却篇篇精粹,内涵丰富,情趣盎然。例如,《“人走茶凉”属正常》一文,在有限的篇幅中却容纳了《沙家浜》中的阿庆嫂、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汉代大将军李广以及自己等众多人物的故事。作者最后以一首打油诗“人走自然茶就凉,不凉反而不正常,只要留得真情在,纵然成冰又何妨?”作为结尾,真诚、风趣、生动地指出了领导干部要以正常心态对待退休,发挥余热的社会问题。读来使人如沐春风,欣然接受,成为众多高校《新闻评论》课程中的鲜活案例。

2.反映真实规律。爱因斯坦说:“真理总是最简单的、朴实的、明白如话的。”最深刻的真理是最平凡的真理,然而它又是最实用的,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对待人生,遵循事物的本来规律。《香雪海之恨》是范敬宜含着热泪撰写的一篇民族、家族悲惨遭遇的回忆文章。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那时范敬宜只有6岁。8月13日淞沪战争开始,在日军的狂轰滥炸下,范家举家逃难到以香雪海闻名的光福镇。他的父亲范端信不幸在日军侵略光福镇那天晚上呕血身亡。事隔64年,在一个香雪海游人如织的江南春游季节,范敬宜写下了这篇笔记,目的就是想告诉人们,在陶醉于“红英绿萼,相间万重”的绮丽春光之时,勿忘香雪海的那段悲惨历史。

《记者为何不“记”》《回应“许嘉璐的话”》两篇文章则从现在的记者不“记”或者少“记”的现象入手,联系到名记者爱泼斯坦、南振中等以“勤记”著称于新闻界的事实,并进行了对比,意在说明青年记者如何成才的问题。为此,他特别引用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的讲话。在一次大型中国传统文化工具书《故训汇纂》出版座谈会上,一些年轻记者表现极度冷漠,签到后拿到资料、领到礼品就纷纷离场而去。许嘉璐忍不住说:“这让我感到很失望,我个人认为他们失去了一次从‘小记者’变成‘大记者’的机会,因为在这里就座的都是他们的老师,甚至是他们的‘太老师’……”作者以沉重的心情写到:“作为一个老新闻工作者,看了许嘉璐的一席话,我既惋惜,又感叹。”这两篇笔记,一篇写于2001年,一篇写于2003年,但是至今读来,仍然带给读者沉重的思虑,特别是给青年新闻工作者以极大的警示。

3.内容新颖隽永。“新颖”即观点具有独到之处,不人云亦云,陈陈相因,所表述的内容总是“师心独见”,不同寻常。“隽永”可解释为观点耐人寻味,发人深省,总能给人以举一反三的作用。

读“敬宜笔记”常给人眼前一亮、豁然开朗,欲罢不能、乐在其中的感受。例如,《飞车追薯》以自己飞车买红薯的经历,为读者勾勒了一副生活中的漫画,但在喜剧式的轻松中,却反映的是如何科学管理城市的严肃问题。《“敬宜愚兄:您好!”》反映的是已被人们普遍忽视的应用文学习教育问题。《安于当个“老头儿”》通过出租车司机一句:“您过去是个‘头儿’,现在是个‘老头儿’”的对话,幽默地提出了老年人要顺应自然规律,安于当个健康的“老头儿”、快乐的“老头儿”、有所作为的“老头儿”的社会问题。《求阙》则通过他为自己的一位硕士研究生和一位年轻企业家书写“求阙”条幅的往事,揭示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客观规律,提醒人们越是在顺境中、越是在事业风生水起时,越要头脑清醒,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不断增强进取的愿望和动力。

二、善讲故事的高手

韩愈的《师说》只有600余字,却提出了“古之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重大命题,批判了士大夫耻学于师的风气,赞扬了乐于从师的风尚,成为流传千古的名作。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不过400多字,却通过淡雅自然的文字,清幽秀美的描写,起伏跌宕的情思,抒发了作者对生死的看法和高旷的宇宙情怀,对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的虚无思想进行了有力批判,这奠定了其在中国文学史上很高的声誉。刘禹锡的《陋室铭》以寥寥81个字,谱写出了一曲生机勃勃、余音不绝,意蕴绵远的陋室颂歌。

可以看出,古今中外,凡是经典作家必是讲故事的高手,范敬宜也不例外。纵览范敬宜的笔记,不光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精华,而且结合时代的发展又有了自己的开拓和创新。

例如,《惊听洋人说评书》一文,写的是作者在北京参加一个“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立法国际研讨会”的见闻。文章主题是关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问题,选取的素材是丹麦人文学科高级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维贝根·伯恩达赫女士的研讨成果《中国说书大记录》。文章在结构上采用了说书艺人常用的设置悬念、醒木开场、情节渲染、高潮收尾、留下新的悬念的方式。在语言上又巧用评书的特色以营造气氛。

文章在描述伯恩达赫女士出场时候写到:“轮到最后上台演讲的是一位碧眼金发,体态雍容的中年女学者。她在台上就座以后,忽然圆睁双目,扫视了一遍会场,‘啪’地一声拍了一记响亮的醒木,顿时全场愕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待到大家肃静下来,她才清清嗓子,用带有洋味的扬州口音,有声有色地说起了《景阳冈武松打虎》:‘那正是七月天气,太阳偏西,英雄武二郎走了一天,又饿又累,很想休息一下。他提着哨棒,大踏步往前走去,只见山路两边,古树参天,怪石嶙峋,武松不禁打了一个寒噤……’说到这里,全场掌声四起。尽管大部分外国人听不懂她说的内容,但是从她的表情、手势,也都能意会讲的肯定是非常有趣的故事。中国人则一个个笑得前仰后合。”一篇千把字的会议见闻,被他的神笔写得如此生动鲜活,有声有色,妙趣横生,给人留下久久的回味。

在《“一样话,千样说”》一文中,写的是如何恰当、巧妙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充满了经验和智慧。该篇笔记中仅古今中外的人物就有触詟、东方朔、苏秦,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楚辞专家文怀沙、火车列车员、大街上行走的年轻人、参加会议的记者,以及在丽江游览的外国游客、当地的农村老太太和作者自己等10多个。在故事情节上,有东方朔机智戏答天子问、启功妙答书法赝品、文怀沙“正话反说”谈读书感受、列车员硬话软说谢绝车上抽烟、行路小伙直话弯说奉劝骑车者注意安全、丽江老太太白话智说谈人生哲学等,真可谓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其语言更是体现了作者的思维敏捷,幽默诙谐。

例如,时下书画市场仿冒启功的赝品甚多,有人买了请他鉴别,他微笑而答:“这幅字写得比我好多了!”大家哈哈大笑,买主也借此下了台阶;文怀沙教授尤擅“正话反说”,闻之令人捧腹。他读了《敬宜笔记》,竟在电话里把作者大“骂”了一通:“范敬宜,你真不是玩意儿,写出这样的书来害我。老人以健康为中心,你却搅得我睡不着觉,老泪婆娑,损害了我的健康,这书的毒性实在太大了!”一个“骂”得痛快淋漓,一个听得十分开心。

文中作者还写了自己有一次骑自行车撞了一位年轻人而遭人直话弯说挨批评的故事。过去他自以为骑自行车的技术还可以,往往在人堆里骑行不愿下车。不久前却惹了麻烦,前轮撞着一个人高马大的小年轻的脚后跟,他正心想非闹一场不可,不料青年人回头冲他噗嗤一笑,说:“哟,年纪不小,技术还不错咧!”这让他很尴尬,其效果比打他还厉害,从此他再也不敢逞强了。这些文章无不选材精妙,情节曲折、耐人寻味,都充分说明了作者是善讲故事的高手。

三、思想引领的大师

读范敬宜的笔记,虽然篇幅短小,但主题鲜明,信息量大,特别是十分注意讲求宣传的艺术性。作为原党中央机关报的总编辑,通过作品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正确引领舆论导向,应该是作者的职业习惯。但是,我们在他的作品中几乎看不到高高在上的姿态,听不到空洞的宣传口号和生硬的“相关要求”。从他笔下流出的文字,从他口中说出话语,总像挚友倾心交谈一样,使读者在阅读思考中如沐春风,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例如,《红绿灯前说“习惯”》一文中,没有说教,没有提要求,而是讲了三个故事。一个故事写的是他自己有一次违规的经历。上世纪80年代他出访美国,住在纽约一家旅馆,一次深夜回旅馆时,他看马路两头一辆行驶的汽车也没有,便忘了注意看红绿灯,想径直穿过马路,不料刚迈出一步,便被后面一位陌生人的美国年轻人叫住,向他示意前面是红灯。从此以后,他再没有闯过红灯。

第二个故事讲的是做人要守秩序。有一次,他在麦当劳排队买食品,后面一位服饰华丽的女子,教五六岁的儿子如何上前“加塞”,孩子若有难色。当妈妈的勃然大怒,骂儿子和他爸一样是个窝囊废!然后自己亲自“示范”。而周围顾客视若无睹,不置一词。此处,他点评道:不知是怕惹是非,还是也已经习惯了。

第三个故事讲了一个大科学家的答记者问。1987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聚会,记者问其中一位老科学家:您在哪一所学校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那位老科学家不假思索地回答:“幼儿园!”记者又问:“你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他回答:“第一是自己的东西要分给小伙伴;第二是不属自己的东西不要拿;第三是东西要放整齐;第四是吃饭前要洗手;第五是做错了事情要认错;第六是午饭以后要休息;第七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他说:“这些知识就是影响了我一生的最重要的东西。”作者接着写道:“老科学家的话说得真好,也真深刻。不过我有点奇怪,为什么没有第八条:走路要红灯停,绿灯行?——也许因为这一条在幼儿园之前就已经‘习惯’了吧!” 文章就这样收尾了,却给读者留下了深深的思索。

四、结语

实践检验真理,历史评判价值。经过岁月的洗礼,“敬宜笔记”已经成为精美短文的典范、善讲故事的高手和思想引领的大师,越来越显露出它的独特魅力。特别是在当前新媒体迅猛发展,新闻从业人员普遍存在浮躁之风的环境下,“敬宜笔记”深厚的文化底蕴、强烈的精品意识和学贯中西的广阔视野,实在是一幅难得的清醒剂。我们相信,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断深入人心,它更大的社会价值将会被进一步的开掘和彰显。

作者系西京学院传媒学院副教授、主任记者西安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

[1]季羡林. 代序——读《敬宜笔记》有感[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李振澜等. 中外名言大辞典[M]. 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

[3]范敬宜. 范敬宜文集·敬宜笔记[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笔记
甘南笔记
学霸笔记
自然笔记
我的摘抄笔记
江上日暮笔记
小新笔记
学写阅读笔记
学写阅读笔记
我的自然笔记(一)
山居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