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术期刊编辑的角色定位与基本素养

2017-01-28王丽爱

传媒 2017年22期
关键词:学术期刊稿件学术

文/王丽爱

学术期刊编辑的角色定位与基本素养

文/王丽爱

学术期刊是传播学术思想和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它既是学术信息的收集者和整理者,又是学术思想的传播者和促进者,反映了一定时期的学术前沿和热点问题,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科研实力。作为学术期刊的编辑,对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地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促进学术期刊良好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学术期刊的持续健康发展中扮演着多重且关键的角色。

学术期刊编辑的角色定位

学术期刊编辑的“规范人”角色。编辑被称作为文字“工匠”,其突出贡献和业绩常常被别人的光环所掩盖。然而,作为一种社会职业,编辑实际上承担着为学术期刊把关的重要职能,是学术期刊生产流程中的“规范人”。期刊编辑必须按照期刊管理文件的规定和要求,对期刊的政治方向、业务水平、编辑和出版质量等进行严格把关,使期刊的形式和内容均符合各项出版规定,这是一个编辑最基本的社会角色要求。

学术期刊编辑的“学术人”角色。作为一种媒体,学术期刊能够传播学术信息,发表学术研究成果,在学术研究的上游和下游之间起着连接作用。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载体是向社会公开发行的期刊,针对的人群是具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专家、学者,包括提供稿件的作者、评审稿件的专家、读者等。此外,在从稿件组织到编校的整个过程中,编辑都要对其学术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使得刊发出来的学术作品具有更大的社会价值,进而提升学术期刊影响力。

学术期刊编辑的“策划人”角色。学术期刊编辑要从栏目、选题、组稿、版面、宣传等方面对其进行策划,以实现期刊的最优发展。一是策划一些有前沿性、原创性的选题,拓展新领域、新学科的建设;二是推动新学术信息、新研究成果的传播;三是发现优秀作者、培养学术新人。

学术期刊编辑的“传播人”角色。对于学术期刊来讲,整个学术期刊信息传播过程都与编辑息息相关。首先,编辑要将正式出版的刊物通过多种渠道(如邮局)对外发行,同时还要应用网络数据库、大众媒体终端、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将信息发布出去;其次,编辑要通过与读者的互动,了解读者对刊物、论文的反馈意见,并对传播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传播方案。

学术期刊编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学术期刊编辑应具备的能力。一是极强的政治敏锐性。学术期刊编辑必须严格按照正确的政治标准来办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认真贯彻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对外开放政策等,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定力,及时了解国家的相关方针政策,严格把好稿件的政治关,以引导学术研究朝着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健康科学的精神食粮。

二是要具备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和精湛的出版专业技能。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学术期刊编辑,首先要具备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能够对不同稿件进行润色加工,熟练做到文章的段落分明、语言通顺、词语搭配适当、用字准确等,同时还要了解历史典故、名胜古迹、人文地理等一些常识性知识,掌握一定的外语知识。此外,学术期刊编辑还要熟练应用关于出版学、编辑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了解期刊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编校规范等内容,使得刊发的内容符合规范要求。

三是要具备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学术敏感性。在工作过程中,学术期刊编辑要对稿件的学术价值进行把关,这就要求其具备相应学科的专业知识以及较强的学术敏感性。因此,在做好编辑工作的同时,学术期刊编辑还必须积极主动地对相关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研究状况、前沿问题进行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努力向着“编辑学者化”的方向前进。

四是要具有较强的栏目策划和稿件组织能力。要增强学术期刊的竞争力,期刊编辑必须在栏目设置、选题、组稿等方面注重创新。首先,要注重栏目的创新。依据所处地域的文化优势、所具备的专业优势等来设置特色栏目,这样不仅可以凸显刊物的特色,还能够吸引读者的关注,进而带动期刊整体质量的提升。其次,要注重选题的创新。要时刻关注学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对热点、亮点和焦点问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捕捉具有前瞻性的选题,有计划、有目的地搞好选题策划。再次,要注重组织方式的创新。编辑可以通过参加相关学术会议、组织小型座谈会等方式,与相关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并建立长期联系,以了解最新的学术思想和研究动向,并组织到质量相对较高的稿件,进而有利于提高编辑自身的学术涵养、扩大期刊的影响力。

五是较强的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能力。首先,作为学术期刊编辑,要注重与学者、专家的交流互动,加强与审稿专家、作者之间的联系,对审稿专家的意见进行消化吸收,明确专家对所审稿件的价值判断和建设性意见导向,有的放矢地引导作者对文章进行修改完善,在审稿专家和作者之间建立起一个良好的沟通桥梁。其次,要注重与同行的合作交流。学术期刊编辑要与同行之间多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最新的办刊趋向和学术信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实现期刊的更好发展。最后,要注重与读者的互动。只有作者而没有读者的学术刊物,谈不上学术传播力,更谈不上学术影响力。因此,学术期刊编辑要坚持为读者服务的宗旨,将期刊的相关内容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广大读者,并与读者进行互动交流,倾听读者对刊物的评价和建议,并尽力满足读者的合理需求。

六是要具有较好的计算机操作和网络应用能力。当下,学术期刊基本上实现了从投稿到出版的自动化、一体化和标准化运作模式,这在提高学术期刊办刊效率和质量的同时,对学术期刊编辑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学术期刊编辑必须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同时还要熟练应用网络操作系统、数字化技术等,以使得期刊发展紧跟时代潮流,实现在大数据背景下的快速传播和交流。

学术期刊编辑应具备的品质。一是极强的责任心和认真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学术期刊编辑工作是一项要求极高、极细的职业,关系到学术期刊的质量,大到一个政治错误,小到一个标点符号,都与编辑工作密不可分。这要求学术期刊编辑具备极强的责任心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以确保期刊的整体质量达到规定标准。

二是甘愿“坐冷板凳”的良好心态。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基本内容是审阅稿件、编校稿件,这一工作具有长期性、连续性和艰苦性等特点,因此其一定要有“坐冷板凳”的功夫。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学习态度,采取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自己,注重日积月累。其次,要用做学问、搞研究的心态来对待编辑工作,耐得住寂寞和枯燥,始终坚持按照编辑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再次,要树立一个理想的目标,并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三是坚持客观公正地处理稿件的原则。编辑应始终坚持客观公正地处理稿件的原则,坚持以学术价值高低作为判断稿件能否被录用的唯一标准,防止学术腐败。坚持“三审制”、“多审制”或匿名审稿等审稿制度,坚决将学术质量低下、粗制滥造、不遵守学术规范的稿件拒之门外。

四是较强的大局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一本学术期刊虽是由多个编辑共同负责完成的,但期刊的社会评价是针对整个期刊而言的。也就是说,虽然每个编辑根据分工各负其责,在形式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从最终产品和社会评价来看,与其他编辑的劳动是密不可分的,单个编辑的劳动在实质上具有统一性。因此,学术期刊编辑必须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整体性这一特点,形成较强的大局意识,以整个期刊的发展为出发点,尽职尽责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共同促进期刊的良好发展。

结语

目前,编辑在学术期刊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已经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可,但如何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编辑尚未达成统一的认识,即在如何提升编辑素养和能力方面尚未找到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因此,期刊管理部门、办刊单位以及学界应该群策群力,争取早日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规定,大力提升学术期刊的编辑素养,进而促进学术期刊的国际竞争力。

作者系南京审计大学期刊社编辑

本文系2016年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数据背景下学术期刊发展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6 T QB 004)、2016年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课题一般项目“高校学术期刊编辑角色研究”(项目编号:Y B 11)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学术期刊稿件学术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学术动态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