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园合作的有效策略探究

2017-01-28曾小丽

珠江教育论坛 2017年1期
关键词:家园行为习惯家庭

曾小丽

(广宁县赤坑镇幼儿园,广东 肇庆 526040)

家园合作的有效策略探究

曾小丽

(广宁县赤坑镇幼儿园,广东 肇庆 526040)

家园合作是取得高效的幼儿教育所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家庭和幼儿园形成积极系统效应的基础和前提,为此,要有效开展幼儿教育,就要强化家园合作的教育模式。

家园合作;同步教育;家庭环境

幼儿教育是一个系统过程,要把幼儿教育工作做好,除了幼儿园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做好幼儿教育工作外,也需要社会、家庭的支持与配合。尤其是家庭,由于幼儿还小,对家庭的依赖性强,因此,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我国著名的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幼儿园教育是一种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使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1]国家颁布的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2]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明确告诉我们家庭教育在幼儿早期教育中的重要性。若家庭教育缺失,就会导致“5-2=(<)0”,即2天的家庭影响抵消了5天的幼儿园教育,甚至还可能起到反作用。相反,若家园能够很好地协调配合,则会形成“5+2>7”的系统效应,起到单个的家庭教育或幼儿园教育所起不到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家园合作非常重要。而要有效开展家园合作,就需要探究家园合作的有效策略。

一、培养和强化家长和幼儿园教师的家园合作意识

要有效开展家园合作,首先要求家长和幼儿园教师有强烈的家园合作意识。只有具有这种意识,家长和幼儿园教师才会有合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合作的需求,进而有利于实现家园的相互配合和同步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培养或强化家长和幼儿园教师的家园合作意识呢?为此,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强责任意识,都以“把孩子教育好”为己任

无论家长,还是幼儿园教师,都想把儿童教育好。家长想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幼儿园也想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这是家庭和幼儿园的职责所在。正因为如此,“把孩子教育好”就成为家庭和幼儿园共同的目标,由此也成为联系他们的纽带,也是家庭和幼儿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因此,要实现家庭和幼儿园的相互合作,就应培养或增强家长和幼儿园教师的责任意识,使他们从共同的责任出发,加强联系,相互交流经验、教育方法与心得体会。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把争取家长的配合作为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自己分内的事,因为只有家长配合了,幼儿教育才能真正富有成效。

(二)强化家园沟通意识

日常生活中的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异,正是因为存在这些差异,导致人们之间存在理解上的偏差。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这种偏差的体现。在日常生活中,通常每一个人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思考或采取行动,因此,我们总是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投射在别人身上,会认为别人也像我们一样思考问题。[3]2正是因为我们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想问题,再由于每个人所站的角度或立场以及所具有的知识经验等又有所不同,因此就难免会出现对别人的理解偏差。从心理学角度讲,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所看的角度不同,所站的立场不同,人们的所思所想就会有差异。因此,把自己的想法放到别人的身上,认为别人也如自己一样思或想,那就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误解。这说明,如果能站在别人角度去想问题,才能达成双方的互相理解。[3]3在家长和幼儿园教师之间,也会存在这样的偏差。家长可能认为孩子的一些行为很正常,但幼儿园教师却认为是一种不良行为,必须得加以纠正,或者,幼儿园教师觉得孩子听话、懂事,做事情积极主动,关爱其他小朋友,而家长却认为孩子任性、不会保护自己等。家长认为的好品行,幼儿园教师却不这样认为,反之,幼儿园教师认为的好品行,家长却不这样认为。不仅在认识上,就是在教育方法或措施上,家庭和幼儿园之间也存在诸多差异。这就难免导致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之间出现脱节现象,孩子在幼儿园所培养的良好行为习惯或品行到了家里被抵消,甚至被废止。比如,幼儿园教师教会孩子坚持每天独立地进餐,不挑食,但在家里尤其是隔代抚养的家庭,孩子成为家庭的中心或“小皇帝”,一家人围着孩子转,把孩子给宠坏了。正因为家园之间存在这样的偏差,而偏差又形成了家园教育的相互抵消,所以才要求家园加强沟通。通过沟通,加深家园之间相互理解,形成共识,由此才能真正把幼儿教育搞好。可以打这样一个比方:在幼儿教育中,幼儿园与家庭像是拉一辆车的两匹马,二者必须同步调、同方向,才能使车平稳前行。

从某种角度上讲,人与人之间的区别是合作的基础[3]3。合作是两个及其以上的有差异性的个体之间为了实现各自目标或满足各自的需要而相互配合、协调一致。[4]合作需要参与合作的每一方都分别有互补性的能力,比如说:“我会的你不会,你会的我不会,那你会的正好弥补我不会的,我会的正好弥补你不会的,这才能合作,否则我会的你也会,我不会的你也不会,合作就不能形成。”[3]3对于幼儿园和家庭来说也是如此。二者合作,形成共力,需要二者对教育发挥相辅相成的作用。

二、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在家园合作中,家长的教育能力或水平是关键。有些家长虽然想教育好孩子,想积极配合幼儿园教育,但却苦于不知怎么教育,怎么配合。为此,幼儿园应积极承担起帮助家长提升家庭教育的任务或责任,采取有效措施使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技能或方法,提高家长的家教水平。这样做,既可以改进和优化家庭教育,同时又能够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取得共识,形成良好的系统效应。幼儿园对家长进行家教指导、帮助家长提升教育水平时,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一)提升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有许多家长不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主要是因为观念、意识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一些家长认为“孩子还小”“树大自然直”;也有家长认为,孩子幼儿阶段主要是身体健康成长,吃好喝好注意营养就行,上小学再教育也来得及;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对孩子的教育是老师的事,家长只管孩子的生活就行了,“家长教了,还要老师干嘛?”或“出了那么多的钱,就是要教师教育的!”,针对这些错误观念,幼儿园应当使家长明确认识: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基础期,是包括身体、智力迅速发展与性格、品德、行为习惯形成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若错过这一时期,难以弥补,同时,也要使家长明白,幼儿教育是一个系统过程,家长在教育孩子上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应该而且必须尽到自身的责任。

(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常言道:“思想决定行动”,对于教育来说也是如此。家长的教育观念或思想决定其教育行为。但遗憾的是,目前我国不少家长在儿童观、发展观、教育观、人才观等诸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导致他们在幼儿家庭教育方面的许多做法不当。比如:一些家长重智轻德、重知轻智,他们误认为交给孩子知识就是开发智力,孩子学会音乐、舞蹈、绘画等就能成才、成星,非常重视短期教育,看重孩子表现出来的“才华”;有些家长注意不到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不太强调孩子的积极的心理品质、行为习惯的培养,以至于孩子形成了一些消极的心理特性。正因为如此,要把幼儿教育好,就需要幼儿园积极主动承担起帮助家长端正和更新教育观念的责任,帮助家长确立使孩子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观念。

(三)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

尽管家长都想把孩子教育好,许多家长希望孩子成才,但遗憾的是“有心无力”。其重要原因是没有掌握科学恰当的教育知识和方法,不知怎样教育孩子。他们不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缺乏科学家庭教育知识、能力与方法。有的家长只会娇惯溺爱孩子,认为这就是对孩子的爱;有的则奉行“棍棒之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有的家长则把家庭教育小学化,过早地对孩子进行定向教育;有些则禁止孩子玩游戏,认为玩游戏有损于孩子的教育,等等。正因为存在上述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提升他们家庭教育的能力水平,使他们能够遵循科学的家教规律,坚持严爱结合、正面教育为主、以身作则以及教育一致性等教育原则,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

三、帮助家长创设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良好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是家庭教育所形成的氛围,它由家庭成员的修养、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教养方式、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的结构等组成。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效果,因此,在家园合作中,幼儿园应当帮助家长营造或创建积极健康向上的家庭环境。那么,究竟该怎样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呢?对此,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父母等家庭成员之间应构建并保持一种和谐愉快、互相尊重的关系。孩子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会感到温暖愉快,情绪稳定,得到爱心的熏陶,萌发自信心、上进心。

(二)要创设整洁优雅的家庭环境,使孩子受到这样的环境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爱美爱整洁,爱护物品,生活有规律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家长要树立榜样,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如家长要求孩子看书学习,自己首先要在孩子面前看书学习。

(四)家长要与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将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扩展到家庭教育中来,按照幼儿园对孩子的要求来要求孩子。

四、家园合作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非常重要。要培养良好习惯,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要以理服人

由于幼儿的年龄小,理解能力差,对一些错误的行为认识不清,因此,在家园合作中,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对孩子教育时要有耐心,不要粗暴对待,要以理服人,尽量使孩子明白道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一定要让孩子明白,使孩子知道对错。如孩子因为玩具与小朋友争抢乃至打架,教师和家长要教会孩子如何化解与其他小朋友的矛盾,掌握与小朋友商量的技巧和相互谦让的方式方法。讲问题时要依据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用儿童的语言摆事实,讲道理,将事情解释、说清楚。比如:孩子对“要认真倾听别人讲话”中“认真倾听”不明白,此时家长要用自己的行为解释:当别人讲话时首先要真诚看着别人,注意他说话,不要随便打断别人的话,在他人说完之后自己再说。通过反复地“讲”与“示范”,使幼儿逐步加深印象,形成认识。

(二)反复练习,强化行为

习惯的养成需要反复练习,不要期望一蹴而就。这就要求在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时,要从日常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游戏、每一个环节中一点一滴地反复渗透和强化。比如:在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上,要求孩子反复练习自己穿、脱衣服,收拾整理好刚玩过的不再玩的玩具等。这时,家长和老师的耐心最为重要。家长和教师要经常手把手的、不厌其烦的教,同时,还要通过口头表扬、奖励小贴画等方法鼓励幼儿反复练习,直到掌握为止。

(三)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家庭教育的一致性是指家庭成员尤其是祖辈与父辈成员之间在教育思想、方法方式、行动或行为等诸方面要保持一致,不能“你说东,我说西”,“你这样要求孩子,我却那样教育孩子”。比如:妈妈刚说完,孩子的爸爸马上就对妈妈说的给予否定;爸爸的决定爷爷奶奶却不同意;等等,都会使孩子不知道谁对谁错,该听谁的,甚至游离于家长之间,形成双重性格甚至人格分裂,情绪不稳定。家庭教育的一致性通常体现在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教育方法的一致性、教育内容的一致性、教育态度的一致性等方面。若出现不一致情况时,有反对意见的家长可以先不当面表现出反对,而在事后在孩子不在场的情况下沟通、商量,达成一致。

五、结语

任何良好品行的养成都需要家庭、社会、幼儿园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使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行为练习、实践,从而更好的巩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教育的实践表明:家园脱节、事倍功半;家园结合,事半功倍。因此,在幼儿教育中,一定要做好家园合作。

[1]早晨的太阳.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OL].[2012-06-25]http://blog.sina.com.cn/s/blog_a51e3aae01016gop.html.

[2]涂国文.微信时代的幼儿教育[OL].[2015-12-18[.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f6b24c0102wbvm.html.

[3]李炳全.人际关系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4]李炳全,胡海建.文化心理学论有效教学条件[J].肇庆学院学报,2011(4):65-68.

(责任编辑:姜学霞)

曾小丽,女,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赤坑镇幼儿园教师。

猜你喜欢

家园行为习惯家庭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寻找失落的家园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家庭“煮”夫
绿家园
恋练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