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声乐演唱中的审美要素

2017-01-28赵春萌

黄河之声 2017年17期
关键词:演唱者声乐要素

赵春萌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100)

浅析声乐演唱中的审美要素

赵春萌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100)

声乐演唱作为音乐审美实践活动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从本质上来讲,对于音乐审美的影响是非常关键的。事实上,从作者创造音乐作品到表演者表演作品,这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审美实践过程。随着人们文化程度的普遍提高,随着声乐演唱艺术的亲民化,人们的审美意识不断的增强,还更加富有理性和创造性。在本文中主要对声乐演唱中的审美要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声乐;演唱;审美;感受;要素

自从人类进行直立行走以来,就有了对美的理解和追求。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类对美的认识和追求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将这种对美的追求注入到了不同的艺术形式中。在几千年的音乐文化中,声乐艺术也蕴含和体现了深刻的审美特征和内涵。声乐演唱是人类在文明发展历程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艺术行为,也是人类在追逐美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的艺术活动,声乐演唱天生离不开审美活动的陪伴,也体现了人类独特的审美心理。

一、声音审美

演唱者在表演作品时,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将歌曲的思想、情感利用自己的演唱技巧进行淋漓尽致的表现,使歌声极具渲染力和美感。笔者认为,对于声音的审美是声乐演唱中的第一审美。当欣赏者在聆听声乐演唱时,首先进入耳朵的就是演唱者的声音,人的自然的声音是最原始和最本真的乐音。一般的具有规律振动或按照固定频率振动的声音都可以是乐音,这些乐音构成的旋律,符合大众最原始的审美需求。当演唱者用带有表现力、修饰性的声音去表现音乐时,声音当中的音色变化体现了演唱者的对于美感的波动心理以及演唱者的审美思维。只有演唱者的音色立体丰富,音乐作品中的内涵及情感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现。与此同时,演唱者要在心理上建立音乐审美的观念,深入研究如何怎么样运用演唱的一些技巧以更好地展现声音色及其美感,只有如此,才能很好的捕捉到歌曲作品中的细微的感情变化,声音才能更具有艺术的魅力与感染力,才能更多的征服听众。

二、情感审美

情感在声乐艺术中具有重要位置,每部音乐作品都蕴含着作者的深厚情感,声乐演唱的魅力就在于通过歌者的表演,将作品中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情感审美也是一种心理反映,情感的审美与声音的审美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声音的演绎,能够更好的表达作品的情感。情感丰富的声乐作品能更好的激发演唱者声音的变化,只有声情并茂的演唱才是声乐艺术的最高境界。审美情感是在一定的审美理想的指导下下,对自然情感进行提炼、升华,进行艺术化处理,追求的事心灵的自由、精神的愉悦,给人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享受。它是一种平静、智慧、理智的情感,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对自己的情感经过审美的“冷处理”而得到提升的“热情”,是艺术上的情感。

比如,王志信创作的艺术歌曲《送瘟神•七律二首》体现了音乐感受审美对于民族声乐演唱中情感审美对于演唱的指导作用:在谱例中,“山”字和“自”字之后都设置有短促的停顿,这些停顿就发挥出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表达效果,含蓄地传出了沉痛、哀怨、无奈、愤懑相交织的情感状态;而且,“自”字还利用前倚音达成了下行跳进的旋法,在演唱时构成了“顿挫”的音响效果,暗示了自然山水不管人间疾苦的冷漠无情形象,同样表现出了那种由沉痛、哀怨、无奈、愤懑相交织的五味杂陈式的情感状态。可谓是对徐大椿《乐府传声》“伤感之处,一顿挫而悲恨出”这句话的生动诠释。可见,音乐情感的审美虽然貌似难以把握,但只要演员细心解读谱例,解明曲情,还是能够准确把握音乐情感并予以生动表现的。

三、音乐感受审美

演唱者要想打动听众,不仅要具有良好的声音美感,情感审美,还要用心感受作品的曲、调、歌词以及作品深刻的内涵,运用演唱技巧将这些内容传达给听众。音乐感受的审美是一种抽象的心理感觉,看不见摸不着,是靠演唱者的心理感觉去传达的,是对音乐审美的感觉。比如,王祖皆、张卓娅的艺术歌曲《断桥——小青的歌》中就频繁地运用了富有江南音乐风格的“鱼咬尾”(呈递)旋法,使得乐曲的听感十分美妙和谐,并且传达出了鲜明的江南民间音乐风格韵味儿。演员解明这种富有江南民乐风格的音乐审美感受之后,则可以更为明确地展开演唱中的二度创作。

四、音乐形象审美

声乐演唱是以人为主体的艺术活动,人是其中的一个主要部分。人有情感、有理智、有思想,可以将情与理有机结合,塑造出最美的艺术形象。声乐演唱是以人为中心的艺术形式,声乐作品中的描写也都是与人有关的,或者是与人的情感密切相有关。演唱者在阐释作品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感情与情绪渗透到作品中的各种形象中,才会使其有血有肉,更生动,更具有艺术美感。比如,王祖皆、张卓娅创作的歌剧《党的女儿》,表现了田玉梅在敌人行刑死里逃生之后哀恸而又激昂的情态。王祖皆、张卓娅在吸收传统戏曲板式唱腔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灵活的运用。他们扬弃了传统戏曲用“一板三眼”板式来表现妇女悲痛之情的惯常做法,而是用“一板一眼”板式来暗示田玉梅在悲痛中的坚强精神。而且,“一板一眼”还与“三拍子”(一板二眼)交替运用,这不仅打破了传统戏曲将“二五眼”视为禁忌的传统做派,而且生动地表现了田玉梅在强大人格力量支撑下将要化悲痛为力量而与敌人展开誓死搏斗的壮烈情怀。从上面的分析可见,民族声乐创作中对于传统戏曲板式的创新运用就足以呈现出生动的表情效果。而在演唱这个唱段时,演员更应该在把握传统戏曲板式强弱音变化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对其加以灵活运用,借以充分地表现田玉梅的壮烈情怀,生动地刻画田玉梅这一人物形象。

总的来说,声乐审美要素渗透在声乐作品的各个环节,只有从全方面、深层次的去解析声乐作品的审美要素构成,才能在声乐作品诠释中,游刃有余的把握声乐作品的风格,才能正确的诠释声乐作品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追求。■

[1] 陈庆芳.声乐艺术审美要素研究[J].大舞台,2015,02:114-115.

[2] 王珠峰.声乐演唱中的审美要素研究[J].黄河之声,2016,17:84-85.

猜你喜欢

演唱者声乐要素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声乐诊疗室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声乐钢琴伴奏在与演唱者合作中的协调作用
论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者的舞台形体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