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月光》为例探究音乐风格的历史意义
2017-11-23王涛
王 涛
(忻州师范学院,山西 忻州 034000)
以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月光》为例探究音乐风格的历史意义
王 涛
(忻州师范学院,山西 忻州 034000)
纵观欧洲音乐的发展进程,它的音乐理论与音乐实践活动都在经历着不断的整合与演变。这一思想理念的发展特点在十七、十八世纪音乐中主要体现于三位代表性的音乐大师作品中,即约瑟夫·海顿、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和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中。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则更加全面、贴切地反应出当时政治、文化、平民生活环境的影响。同时,在大众对人文主义文化倡导的诉求中,贝多芬的这些作品往往被认为是它不仅包含对音乐家个人生活写照的艺术表达,更体现出欧洲文化中不同社会阶层历史内涵的再现与对未来音乐方向的展望。
欧洲;人文主义;钢琴艺术;贝多芬
通常来讲,了解一种音乐,就要了解产生这种音乐的文化;而了解文化,就要了解孕育这种文化的国家以及在这个国家中那些独具特色文化符号的人物形象。纵观欧洲十七、十八世纪音乐的发展进程,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被大众公认为是这一时期最具时代性的艺术大师。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同时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意义。如何更好地理解、挖掘作品中所具有的全面、真实、客观的音乐内涵的研究方法是我们现今依旧没能充分做好的。这正是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动态更替,使音乐家的独特艺术品格引发当代音乐人对其内容在历史变革中的思考,以及如何更贴切地把握音乐所反映的真实内容而不断努力。
一、音乐作品风格研究的理论基础
何谓“音乐作品风格”,无论教师、学生以此为观点者比比皆是,但可以具体、准确地概括其含义者却寥寥无几。我们当中有许多人把其归结为“音乐个性”的概念。但是在经过大量文献与社会实践研究发现,“音乐作品风格”观念的内涵应当具有更深层面和更具体内容的理解。“音乐风格”亦如世界上许许多多不同事物一样都具有这样的一种历史规律,那就是音乐风格观念的形成,必然经历从学习、模仿、酝酿、发展、成熟至升华这一过程,它的内涵随着历史的演进而不断变化。“音乐作品风格”最早形成于人们对杰出艺术家所创作的作品的认同感,随后是对音乐家本人所独具的思想观念的认同;于是在历史观念不断的繁衍生息中,使生活在这块大地上的民族,有了共同的心理倾向,有了共同的意识形态,这是一种自觉状态下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欧洲音乐圈未形成之前,“音乐风格”可以概括为对欧洲文明传统以及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结合体的认同。处于这样的社会因素,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等概念才得以应运而生。
二、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音乐风格研究历史背景
中世纪末期,随着罗马“基督共和”的迅速衰亡,大一统思想在教会、封建权势与贵族政治三者中任何单一的政治制度和力量中都难以长久独霸一方。紧随其后的日耳曼民族大迁徙,使民主的“欧洲均势”理念在不同势力斗争与联合中相互渗透,使得欧洲各国人民在思想和行动上都逐渐摆脱了奴役思想的束缚。尽管各国发展程度不均,反对任何企图称霸欧洲的国家声音却此起彼伏,使霸权受到遏制。与此同时,城堡文化也理所应当地应运而生。其中,在当时种族人口比例最多的日耳曼民族为首的德国更是把这一多元文化特点充分的发展起来。
十八世纪上半叶,德国在本就不大的国土上,矗立着一座又一座的城堡。大大小小的选后帝与贵族们在彼此征战的同时,为了炫耀自己的权势与生活上的奢华,纷纷投入巨资设立自己的歌剧舞剧团和宫廷乐队。乐团的设立与文化艺术的展示,不仅给贵族们带来了文化交流,同时,也生动反应了不同社会环境中人物角色的独特演绎。在钢琴艺术中,音乐家、钢琴音乐文化以及钢琴乐器三者的不断发展与演变,欧洲音乐这片肥沃而又绚丽多彩的社会土壤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不断冲破宗教外衣束缚的运动中,人们内心所倡导的人性平等和科学理性的愿望,一点一点地在文化与艺术中展露出来。因此,作为人文思想重要载体的艺术形式--钢琴音乐犹如激流一般,突飞猛进的发展起来,为世人生动地再现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创作中期音乐风格探究及历史意义
十八世纪下半叶,“启蒙运动”遍及整个欧洲,成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自由”、“平等”、“理性”成为这一运动的思想核心,并成为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旗帜。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其音乐风格也正体现出了“启蒙运动”的主导思想。因此,人们常把音乐史上的十八世纪下半叶称做“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古典乐派”的音乐风格总体可以概括为朴素、亲切的音乐语言;明晰、匀称的结构形式;音乐中不断加强、深化的矛盾冲突以及与民间音乐的密切联系。这种音乐风格,基本上代表了这一时期欧洲音乐的总体特征。
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是维也纳古典乐派大师中的最后一位,也是最伟大、最杰出的一位。他被普遍地认为是在推动钢琴发展进程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他究竟如何用音乐讲述了生命中的那份执着,如何走到了艺术的巅峰,通过还原那个时代真实生活为基础,客观、详细地描绘一位有血有肉的贝多芬和他所独有的非凡音乐才华;进而对他的音乐创作特点进行更生动、准确的分析研究。
(一)创作中期音乐风格特点
进入十九世纪以后,贝多芬在音乐上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1800年,他不仅写出了《弦乐四重奏第十八号》这样的重要作品,第二年,著名的《月光奏鸣曲》和《普罗米修斯》又相继问世,并且获得了巨大成功。
如谱例所示,《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开始,是在以E大调为原始基调的印象中运用升c小调特有的黯淡色彩在通过独特地静谧的分解和弦的旋律线条来陈述着充满灵感与真挚情感的乐思。作品开篇便已预示着与海顿、莫扎特古典创作手法截然不同的音乐印象。深沉的低音旋律与高声部持续柔和的主题发展,犹如他内心向往的自由和对封建专制深刻的痛觉,他曾经说:“一年的自由对人类来说,比一百年的专制更有用,因为专制压制了头脑里的思想和心灵中的美德。”
在全部第一乐章中,音乐始终在非常具有节制性地发展,处处都蕴含着低沉的步伐。主题旋律的第一次出现,如同拨云见雾般地把音乐从十分严峻、灰暗的音乐气氛中显露出来,不断流出的三连音音符理智的音响,一次次地把冷漠、无望的情感清晰地呈示在听者的面前。
在开创古典主义音乐时期以来,这样的曲式结构设计可谓是一种勇敢的创新。与其创作初期开门见山的乐思相比,如今的贝多芬,似乎更加的理性,对音乐的把握更加成熟。在车尔尼看来,贝多芬最可贵的是从不矫揉造作,总是追逐着内心的真理,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贝多芬也曾强调:“我从没有想过为出名而作曲,那些东西毫无意义,重要的是我内心的感受,我必须把他们表达出来,否则我无法得到快乐。”
同样,在乐曲结尾的两个部分的写作上,贝多芬依旧徘徊在主题三连音音形乐思的结构之中,不急不躁中讲述着内心的安静与思考。这使整个第一乐章的音乐特点贯通始末,他把音乐内在的、含义深远的内容如同彼方传来的悲叹与倾诉的歌声一样娓娓道来。
这首作品第一乐章创作思想的产生,恰恰说明了这一时期贝多芬创作的独特特点。在摆脱海顿、莫扎特古典乐派的创作印象后,这一成功之作可称得上完美。同时,贝多芬也在经历着不堪耳病困恼的时期。耳聋对贝多芬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要知道,有一个完美无缺的耳朵对于一个音乐家是多么重要啊!
越来越多的朋友注意到了贝多芬的困难,都尽量提高嗓音和他说话。贝多芬发现自己再也无法保守这个秘密了,他一下子跌入了痛苦的深渊。在绝望中,他给弟弟写了一份遗嘱,但是,贝多芬并没有去死,而是把这封遗书藏在了抽屉里,直到死后才被人发现。他顽强地活了下来,挺起他那狮子般的头颅,直面命运带给他的苦难,他用暴风雨般的激情,向命运发出了震撼人心得宣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无法征服我。啊!生活是多么美好,真想活一万次!”
正如这样一句话:“上帝为你关闭一扇门,必然会替你打开一扇窗。”第二乐章轻盈的小步舞曲,明亮、温暖的曲调性质与第一乐章暗叹的内心独白形成了鲜明对比。
如谱例所示,第二乐章虽然短暂,但以降D大调的小快板伴以轻快的跳跃音程的音乐进行,优美随想、典雅轮廓的形象跃然纸上。好似贝多芬曾经所经历的爱情一般。音乐间流露这生活中生生不息的激动,节奏变化中摇摆、跳跃的线条为三乐章的开始进行了极佳的音乐铺垫,可谓是充满戏剧性的音乐构思。
在度过了人生可谓最严重的危机之后,贝多芬又一次埋头于音乐创作之中。只有在创作的时候,他才能忘却肉体和心灵的痛苦。一个人怎样才能战胜命运?如何才能超越个人的不幸?在贝多芬看来,有一位伟人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那就是拿破仑。他从小家境贫寒,没有受过什么正规教育,他之所以从一个士兵一跃成为法国统帅,靠的就是一种信念:凡人可以战胜命运而变得崇高。正因为如此,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贝多芬心目中的英雄。
《月光》第三乐章的展开,回归主题的升c小调,虽然与第一乐章一致的调式,但是激动的情感、狂放的表达、躁动不安后的镇定,都强烈地表现出贝多芬此时此刻的强大、炙热与热情的英雄气质。接连不断的快速上行琶音与低音持续的断奏,表达着最高昂、最丰富的情感。如同当时拿破仑在意大利和埃及取得的节节胜利一般,贝多芬不仅深受鼓舞,而且感到:一个人的实力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决定胜利的首要因素。英雄主义的目标归结为一点,就是——胜利。贝多芬发誓要成为一个征服者,一个真正的英雄。在当时,拿破仑是唯一激励他走上这条充满荆棘道路的人。
在一番激烈的战斗之后,副部主题的第一次出现,在低音分解和弦的伴随下,旋律饱满、舒畅,洋溢着明朗、轻快的气氛。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在苦难过后真实的内心情感。
如同1804年,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英雄》一般。深刻地表现了内心力量对胜利的渴望,如同辉煌的进行曲一般,英雄不朽的精神仍然在向前迈进,在随后的重复乐句中,英雄精神自信地向前发展,这种胜利的高歌充满了崇高的精神欢乐。
然而短暂胜利的获得,并不代表一生的成就。当贝多芬在被命运又一次无情地投向痛苦的深渊时,命运的呐喊再一次把一位勇敢的斗士带到了充满硝烟的战场。展开部的又一次主题回归,好似残酷的斗争让乐曲具有了更加坚定地继续发展的决心。
这个英雄实际上就是贝多芬本人。他在这部作品中彰显了他的英雄气息,那是一种面对苦难绝不屈服的坚强意志。正因为如此,《月光》的创作开创了贝多芬创作又一个新的音乐时代。
(二)创作中期音乐风格的历史意义
或许,许多人不太理解《月光》三个乐章前后情感落差的悬殊落差,认为它的创作逻辑让人很难把握演奏时的情感表达,这种充满大胆而狂妄的第三乐章幻想形式,并没有给人带来多少愉快。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它的价值。大家公认这是贝多芬创作的第一部真正具有深刻而重要的精神内涵的作品。它有着令人难以忘怀的巨大热情,从这种热情里,人们仿佛看到,一个被束缚的英雄在与一个强大的敌人搏斗,最终取得了胜利。
与《月光》密切联系的是贝多芬随后创作的《第五交响曲》,也被人称为《命运交响曲》。实际上,从1800年开始,贝多芬就开始构思了,那时他正面临着耳聋的威胁和生与死的考验。这部交响曲开场的四个音有极强的表现力,有着强烈的冲击感。贝多芬的一个学生,同时也是他最密切的朋友之一申德勒第一次听到它,便纳闷地问这四个音有什么不同一般的意义吗?贝多芬看了他一眼,然后把目光转向窗外,缓缓而低沉地说道:“这是命运在敲门”。的确如此,这句话给整个作品定下了阴暗而悲壮的情绪。乐曲自始至终都是在贝多芬对命运的敲门声的坚定回答和大无畏的挑战中进行着!它使人不禁想到这样的问题:谁是命运?宇宙中究竟有怎样残酷的力量能够摧毁真、善、美?造物主能控制这神秘的命运吗?谁能敢于和这个命运之神做殊死的搏斗,直到生命结束?显然,贝多芬就是这样的人,他把命运看成是一个敌人,终生都在与它进行搏斗。
四、结语
1827年3月26日,在贝多芬就要合上双眼的那一刻,人们满含泪水,充满感情地朗诵着告别词:“一位最后的音乐大师,如今已经结束了他那历经沧桑的一生。我们泪如雨下,站在他即将消失的歌声面前。它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艺术家,他的一举一动,他一生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艺术。人生的苦难多次像荆棘一样狠狠地刺向他,但是善良和真理拉着他的手臂战胜了苦难。上苍所赐予的音乐才是他苦难中唯一的安慰。他远离世人,不顾情面,走着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他把自己的慈爱和血汗献给了全人类!他的精神、他的灵魂没有死亡,并与他的音乐一起获得了不朽!贝多芬的伟大在于他是一位天才的开拓者,他承前启后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由于他对世界音乐艺术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人们便将他看做是世界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 Patricia Fallows-Hammond.钢琴艺术三百年[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 丁好.古钢琴时代的演奏法[J].钢琴艺术,2002,09.
[3] 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8.
[4] 郑兴三.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M].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9.
[5] 曼罗兰 著,傅雷 译.贝多芬传[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