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电影《私人定制》

2017-01-28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116000

大众文艺 2017年9期
关键词:贺岁片私人定制冯氏

胡 爽 (辽宁师范大学 影视艺术学院 116000)

分析电影《私人定制》

胡 爽 (辽宁师范大学 影视艺术学院 116000)

2013 年岁末上映的贺岁电影《私人定制》给冯小刚导演带来了褒贬不一的评价。事实上,这是冯导在告别《甲方乙方》式的冯氏幽默后的一次回归。相隔十六年的两部电影,当他再一次重新回归时,我们不难窥探出其一贯的平民思想。在这种特定时期上映的贺岁电影,对当下的中国观众来说,不仅是必不可少,而且是大有裨益的。

《私人定制》;冯小刚;贺岁片

《甲方乙方》与《私人定制》是被誉为“中国贺岁片之父”的冯小刚导演分别在1997年岁末与2013年岁末上映的贺岁档影片。两部影片的主题均为“圆白日梦”,然而相隔16年的同一主题的两部影片,却受到了截然不同的评价。《甲方乙方》被誉之为经典,《私人定制》却引来骂声一片。

一、《私人定制》引来批评的原因

《私人定制》的上映一如既往的如冯氏其他贺岁电影一样获得了极高的票房,却没有再续以往贺岁电影的辉煌。随着票房的不断攀升引来了影评人一波又一波的攻击,在观众中也得到了褒贬不一的评价。事态的进一步蔓延,让冯导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在微博上也不断做出回应反击。于是各大娱乐板块头条竞相报道,上演了一场“忽然一周,冯小刚炮轰影评人”。

1.对《甲方乙方》创意的“复制”

《私人定制》讲述的是愿望规划师杨重、情境设计师小白、梦境重建师小璐与心灵麻醉师马青四人组成的公司“私人订制”,以“替他人圆梦”为自身业务,专门为不同客户量身订制“圆梦方案”,无论客户的白日梦多奇葩、要求多严格,“圆梦四人组”统统来者不拒,甘愿满足客户的任何需求,正如同“私人订制”公司的口号——“成全别人,恶心自己”。影片共完成了四个梦:革命梦,雅俗梦,官场梦与富欲梦,影片最后还倾情奉献了一场“道歉”。大部分人在观看完影片后都认为是对《甲方乙方》的大部分“抄袭”,只是对情节做了简单处理,即便都是冯导一人的作品,也不能为大众乃至影评人所接受。

2.影片前期过分宣传的迷惑性

冯氏贺岁电影已经有一段时期消失在大众的视线中,但多年成功贺岁片的影响早已深深扎根于民众的心中。所以当冯导与制作方做宣传时,很快就吸引力民众的视线。制片方打出以下旗号:2013年贺岁档冯氏幽默强势回归;冯小刚与葛优天作之合;犀利戏码,跳动全身爆笑神经等。加之各种预告的新鲜出炉,致使民众对《私人定制》的期待大大增加,观看的欲望愈发强烈。可是当民众观看完《私人定制》的时候失望溢于言表,有的甚至在观看中就选择离席来表示自己的不满。

3.影片情节对网络桥段的累加

观众对《私人定制》情节似乎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影片所讲述的四个白日梦在各种网络桥段中都能找到原型。冯导在人们心目中是知名的成功导演,他的影片总能引起人们对当下社会问题的深入探讨,冯导犀利的眼光总能触及到普通民众所看不到的一面,然而此次冯导与编剧似乎是“江郎才尽”了。笔者分析基于以上三点原因,致使《私人定制》引来影评人与观众的激烈批评。

二、《私人定制》的可取之处

21世纪是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时代,舆论的力量在大众中有着极强的影响力,这是相较于20世纪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在很多人眼里《私人定制》是模仿《甲方乙方》,却未超越。细细想来,试问现在哪部电影没有别人的影子?何况是冯导自己的电影,我们不妨把它看做是《甲方乙方》的续集,这样就顺畅多了。就四个白日梦来分析,对现实的分析与讽刺并不逊于《甲方乙方》。而且冯导敢于展示当下社会的种种弊病,并将其搬上银幕,仅这一点就值得我们尊敬。

1.对现实的批判达到了一定深度

如全球最俗导演的雅俗梦,体现了当代人们对自己所拥有的不懂得珍惜,盲目的追求其他事物,也暗指当代文化领域的烂俗化。司机师傅的官场梦,描述了当代社会权欲物欲弥漫,使人们难以身在其中并保持清醒,暗讽官场的腐败成风。梦想与角色扮演故事可以说是更加直接地在针砭时弊,把当今社会典型而又畸形的梦想与现实揭露出来,令人在笑声和哭声背后又心有戚戚然。冯导对自己的电影进行翻新与再创造,敢于挑战自己,这样的精神也值得鼓励,值得赞扬。

2.对普通百姓的温情关怀,呼吁人们珍惜时间

一位电影研究专家说:“冯小刚的贺岁片从来都不是纯闹剧,总比一般闹剧有人文性,引发人们动情、伤感,戳中人们心中最柔软、最温暖的地方。笑归笑、闹归闹,但最后总有温情。这是冯小刚高明的地方、接地气的地方。” 影片后半段宋丹丹饰演的环卫工人在体验一天的富婆生活后,坐在回家的车里卸妆时,插曲《时间都去哪了》响起,将整部电影推向高潮。这一幕牵动无数观众的心,也随宋丹丹一起,任凭泪水在眼角流淌,心中感慨万千。冯导用演绎歌曲的方式,引起人们对时间的感慨。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感慨时间的不够用,却从未反思一下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都说时间很公平给每个人的都是24小时,时间也不公平给每个人的都不是24小时。冯导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来告诫我们合理分配时间,要最大限度的利用时间。

3.透视当下环境问题,唤醒人们环保意识

冯小刚自嘲此片“不正经、不着调、不讲理”,但是我觉得,这次他是真的讲了一次道理。影片最后的“道歉”环节,令人反思,然而有些人却认为道歉环节很“菜”,我们细细想来,真的很“菜”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纵观当下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雾霾、环境破坏等问题就在我们的身边,然而很多人还一副事不关己的心态。道歉环节郑恺在被破坏的山川面前下跪,深深道歉。在现代的影片中让一个男子下跪并不多见,而演员也愿意中这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的诚意还不能够唤醒沉睡的民众吗?冯导在影片末尾展示这些现象,就是为了激起人们的意识,鼓励大众采取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家园。

三、小结

《私人订制》是当今社会都是一次深刻的摹写,影评人对冯导的抨击也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但是这种行为笔者并不给予肯定。张冠仁指出从《一九四二》开始,冯小刚努力登上民族反思者的神坛,拷问这个民族到底怎么了,“上回是分析历史,这次是解剖当下”。影评人连清川也认为,冯小刚是“一个倾注了思维力量的导演”,他对《私人订制》的评价是客观的,当你脱下做白日梦者的平民身份时,你会发现一个真实的中国。

《甲方乙方》掀起了冯氏贺岁片的序幕,也给中国电影的创作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私人定制》虽未续写冯氏贺岁片的辉煌,但也引领了贺岁片的一个新方向。我始终相信冯导不会因为此次抨击事件便对电影创作事业产生动摇,冯导定会在未来的创作中让冯氏贺岁片继续流光溢彩,让中国的电影业更加灿烂辉煌!

[1]萧妍.《私人订制》:引燃电影创作与电影评论群体纷争.法人,2014年3月1日.

胡爽,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戏剧与影视学研究生,主要从事新媒体研究。

猜你喜欢

贺岁片私人定制冯氏
武汉大学冯氏捐藏馆藏品展
电影摄影机
破案赚酒
破案赚酒
初三看贺岁片
报喜鸟集团 云翼互联 实现服饰“私人定制”
高校首推教师“私人定制”,是创新还是噱头
冯邦与他的《中华冯氏史典》
对贺岁片“热”的“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