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探究

2017-01-28裘国春吉林省大安市月亮泡镇中学校

科学中国人 2017年17期
关键词:课外语文课堂中学生

裘国春吉林省大安市月亮泡镇中学校

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探究

裘国春
吉林省大安市月亮泡镇中学校

课外阅读是中学生语文课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用心去读,用真情去读。阅读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课内阅读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但仅有这些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来说还不是全部,我们做语文教师的还要交给学生课外阅读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课外拓展阅读,而不断提高理解能力。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培养兴趣;教学与指导

阅读是语文的半壁江山,课外阅读是中学生语文课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用心去读,用真情去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当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们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识字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师的四面墙壁把他们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因为世界的奥秘中饱含着思维和创造的取之不竭的源泉。”这番话说明课外学习是校内学习的源泉,那么课外阅读也就是语文学习的经常、最普遍、最重要的形式。因此在教学中格外重视将课外阅读纳入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深感课外阅读对学生的学习、个人成长产生深渊的影响,语文教师的还要交给学生课外阅读方法,引导学生用心去读懂社会人生、感悟生活万象,会发现、善感悟,巧体会,通过课外拓展阅读,而不断提高理解能力。

一、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影响

在一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学生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而初中学生年纪小,阅读的水平较低,认识能力较差,鉴别能力不够等,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变得十分重要,作为语文老师,虽然很难每次对每个学生的阅读计划进行检查和指导,但也要尽量掌握大多数学生的阅读基本情况。通过课外阅读的指导,使学生提高对作品的情节、人物、情境和作者使用的各种技巧的理解,从而让他们体会读书所带来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使他们自觉自愿地去读书、爱书,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在课外阅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阿巴斯.阿卡德普说:“阅读是个体生命的扩展”,是啊,读书能使人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感觉世界的博大,感觉生命的美好。利用课堂上的延伸拓展,阅读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他们感受到淘金者充满艰辛的冒险;阅读《居里夫人传》,他们走进伟大,感受居里夫人坎坷挫折、淡泊名利的一生;《加入给我三天光明》,读到了一个残疾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的执着与顽强,还有历史小说《明亡清兴六十年》等,使学生的视野穿越古今、中外。在他们面前,打开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看到了与我们截然卜一样的生活,结束到了形形色色的众生。世界的开阔,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面貌大为改观。他们不再是呆滞、冷漠、无动于衷,他们积极思考,认真回答,一改语文课堂的无趣与贫乏。

(二)以文学形象为标杆激励自己

学生在阅读中,不由自主的自我反思,自我认识。

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学生说:“三个铁路工人,为了祖国,冒着生命的危险,把载有敌人的火车抛弃了。他们是何等的勇敢,何等的坚强!我也愿意为了我的祖国牺牲一切。”在阅读中,任务的争议行为激发了学生内心的正义感,使得学生的思想得以精华和提升。这是任何教师的说教也无法唤起的。

“我也要想保尔一样坚强,去学习它的勇敢、大胆!我也要让我的人生丰富多彩。由液态一点点最后变成水蒸气,飞向天空。一个更宽更美的世界等着我!”

阅读也促使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认识,自我激励。其实在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中他们不甘于于平庸,渴望超越平庸。而文学作品又着从内心深处唤醒这种向上意识的功效,是说教不可取而代之的。

不提升对美的感知和欣赏的能力,对课外阅读的护士直接导致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无趣和贫乏。学生被舒服在教材中,压抑对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失去了兴趣。而语文课堂的人文性、欣赏感知美影视语文课堂的主旋律,而课外阅读的丰富性就为感知美注入了活水。

“突然感觉到《呼兰河传》的一种美,那种美是不用任何装饰,是自然的美。虽然它很朴实,但是在我的眼里却很耀眼!”

“好质朴的语言!好亲切!虽然没有隐忍入胜的清洁,但平白的叔叔令我着迷!我喜欢这种亲切感!喜欢这种没有距离的感觉!好像一个老奶奶做在热炕头上给一群孩子讲故事一样!”

这是阅读中所收获的点点滴滴,阅读带给了学生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阅读打开了学生思索的闸门。阅读使学生智力活动丰厚,心灵充盈,提升境界。有了丰富的人文沉淀,学生才会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

二、阅读对学生的深渊影响,也得益于有效的阅读指导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阅读方法的掌握与否,直接影响获取知识的质与量,更能影响学生对阅读的兴趣的保持和发场。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所以学生的阅读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对于语文水平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重在“乐”读,培养兴趣

在课堂上,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课余推荐学生爱读的书目,以学生兴趣为主,激发学生对书的渴望。“强按码头饮水”的作法不可取。

(二)“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阅读

爱度,乐读是阅读的七点,更主要的是读的更好更有成效。这才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1、批注。“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动笔墨不读书”抓住字、词、句由表及里的精思书读的阅读方法,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2、写心得体会。每周要求学生写读后感。以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简介、想法,并在课外阅读活动课上进行交流。

3、积极鼓励,坚持阅读,天生爱读书的人少,但绝大多数的于都兴趣需要环境的熏陶和鼓励才能坚持下去,我常利用个别辅导的形式,努力发掘学生阅读中的闪光点,给他们自信,感到成就感,这是他们读下去的动力。

阅读的影响是深远的,但阅读的指导又任重道远。学生的阅读旅程能走多远,就看教师的毅力。

[1]王和芬.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探究[J].宜宾学院学报,2007(02).

[2]陈宏.课外阅读的引导策略[C].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2004.

[3]何鹏.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方法[J].文学教育,2010(02).

猜你喜欢

课外语文课堂中学生
有效整合 “妙”“趣”横生——语文课堂学生情趣激发策略的实践和思考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师生合作式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实践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技巧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