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礼敬政协 认知政协 发展政协
——关于推进新时代政协事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思考

2017-01-28

观察与思考 2017年12期
关键词:人民政协协商民主

帅 燮 琅 骈 慧 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了解历史、尊重历史才能更好把握当下,以史为鉴、与时俱进才能更好走向未来。”我们只有立足本来,才能面向未来,只有不忘初心,才能继往开来,只有解决好人民政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才能推动人民政协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与时俱进、更进一步。

一、立足本来,礼敬政协

人民政协在60多年发展历程中,创造了光荣的历史,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历经磨难而新生,始终包容而开放。历史充分证明,人民政协作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治组织,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历史渊源深厚,现实基础广泛,需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

礼敬政协,是因为人民政协产生于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人民政协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发展起来的。“1944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准确判断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从维护人民利益、真正实现民主的愿望出发,提出了‘组建民主联合政府’‘和平民主建国’的主张,得到民主党派的欢迎和拥护。”①郑万通:《人民政协六十年的光辉历程和重要启示》,《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会刊》,2006年第3期。1946年1月10日,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青年党和社会贤达五方代表在重庆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史称“旧政协”。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立即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热烈响应和拥护。“五一口号”的发布成为创立人民政协、建立新中国的动员令。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隆重召开,这次会议代表全国各族人民意志,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胜利完成创建新中国的历史使命,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向人民民主制度的历史性跨越,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周恩来同志指出:“从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有了共产党,有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有了大革命运动,经过了四个革命阶段即北伐战争、土地革命、八年抗战和最近三年来的人民解放战争,才形成今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样的组织。可以说这是一百多年来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牺牲奋斗的果实,也可以说是三十年来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获得胜利的集中表现。”这段重要论述,明晰了人民政协同新中国一起诞生的历史脉络,“标志着100多年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运动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胜利,标志着爱国统一战线和全国人民大团结在组织上完全形成,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②习近平:《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22日。。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人民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仍对中央政府的工作起协商、参谋和推动的作用。针对一些人提出政协还要不要存在、协商还有没有必要的疑问,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有了人大,并不妨碍我们成立政协进行政治协商。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的领导人物一起来协商新中国的大事非常重要。”并明确了人民政协的“五大任务”,即协商国际问题、商量候选人名单、提意见、协调关系、学习马列主义,为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定下了基调。周恩来同志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政治报告中进一步作了解释,指出“人大既开,政协代行人大职权的政权机关作用已经失去,但政协本身的统一战线的作用仍然存在,去掉一个代行的作用,留下本身的作用”。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指出:“我国人民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斗争中已经结成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今后在动员和团结全国人民完成国家过渡时期总任务和反对内外敌人的斗争中,我国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将继续发挥它的作用”。从国家根本大法的层面,明确了人民政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1954年12月,全国政协二届一次会议制定了第一部政协章程,为各级政协设立组织、开展工作提供了基本依据。1956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明确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确立了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

礼敬政协,是因为人民政协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光辉实践。走过“十年”浩劫、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人民政协,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旺盛活力。1976年11月,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列席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人民政协开始恢复工作。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和推动了人民政协工作的恢复和发展,全面开创了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新局面。1979年6月,邓小平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作了《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开幕词,科学分析了我国社会阶级状况的根本变化和统一战线内部结构的变化,确定了新时期人民政协的性质和任务。这篇著名讲话,成为指导新时期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工作的纲领性文献。1982年,在邓小平推动下,人民政协的性质、作用被庄严载入宪法,为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开展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宪法保障。邓小平还亲自主持全国政协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了新的政协章程,其确定的基本框架、重要原则和基本内容一直沿用至今。人民政协在第五届全国政协主席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①贾庆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人民政协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求是》,2009年第2期。。

江泽民同志首次提出了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主要职能;首次明确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首次确立了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 1993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写入了宪法。1995年初,中央转发了《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推进了人民政协履职的制度化、规范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人民政协的思想和理论,先后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科学规范了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内容、形式和程序,为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政策依据和制度保障。这一时期,人民政协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取得长足进展,逐步形成了党委重视、政府支持、政协主动、各方配合、社会关注的良好格局。人民政协在推进改革开放、促进社会和谐、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以及维护世界和平、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礼敬政协,是因为人民政协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土壤。文化自信是最基础、最广泛、最深厚的自信,同时文化自信是具体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源有根,都有其独特的精神文化特质。“脱离中国的历史和文化,难以说清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和必要性,难以说清中国制度的优越性和它对中国历史上治国理政智慧的继承性,难以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所蕴含的中国话语、中国风格和中国气魄。”②陈先达:《文化自信中的政治与学术》,《光明日报》2017年6月12日。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国文化持久而深厚积累基础上选择发展道路、进行理论创新和制度构建的,人民政协就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突出代表。比如,兼容并蓄、求同存异、团结民主、协商建言的精神内涵,“大团结、大联合、囊括一切代表人物”的组织原则,“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等工作方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协商精神,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主要职能,坚持履职为民的工作理念等等,都能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找寻到历史的逻辑。无论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而不同”“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等源远流长的“和合”思想,还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互利共赢思想;无论是“天下为公”的大道之行,还是“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君权民与”“国以民为本”的价值取向;无论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位卑不敢忘忧国”的精神追求,还是秉笔直书、“君有过则谏”的责任担当,无不代表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精神内核,并被人民政协充分汲取吸纳,呈现出时代特点。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政协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品质和鲜明体现,为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增添了文化自信的“底气”。

二、面向未来,认知政协

回头看是为了向前看,不忘本来是为了面向未来。面向未来认知政协,最根本的是要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人民政协的新思想新部署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政协事业,大力加强对人民政协的领导,先后出台以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意见等为主题的重要文件,对人民政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战略部署和制度安排。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对新时代人民政协“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了明确指示,赋予了人民政协新的重大使命,为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这标志着人民政协在立足本来的基础上开启了面向未来的新时代。

要站在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的时代高度,深刻认识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制度安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方案’既是对更好社会制度的中国探索,也是为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治理提供的中国答案,同时具有国内国际双重意义。”①刘晨光:《植根中华文明沃土的“中国方案”》,《学习时报》2017年2月9日。中国方案是基于自身文明基因探索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经济治理、政治治理、文化治理、社会治理、生态文明治理等各个方面,“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智慧,又蕴含着全人类的共同价值”②纪亚光:《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时报》2016年8月29日。。人民政协作为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最早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和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始终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而发展,融汇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探索实践的全过程,是统一战线的组织,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各党团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发扬民主、参与国事、团结合作的重要平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点。在60多年的辉煌历程中,人民政协以彪炳史册的成功经验,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成功。历史与实践充分证明,人民政协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发挥了强大的整合功能、独特的民主功能、良好的稳定功能,日益彰显出特有的制度优势和强大生命力,也为人类社会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理应担当起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方案、中国道路、中国智慧之鲜活样本的崇高使命。

要站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时代高度,深刻认识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并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方面,赋予人民政协新任务新使命。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指出,“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调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工业、农业、国防、科技“四个现代化”之后的“第五个现代化”,前“四个现代化”,主要从生产力和物质基础的层面探索现代化的要求,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主要从上层建筑和思想文化意识形态层面探索现代化的要求。从这个角度讲,作为中国政治体制重要组成部分的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人民政协以其代表性强、联系面广、包容性大的优势,能够在促进党委政府科学民主决策、践行群众路、反映社会各界呼声愿望、帮助和监督党委政府改进工作等方面,起到“基本政治制度”的应有作用。为此,人民政协应主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不仅要把工作置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布局中谋划,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丰富民主形式,畅通民主渠道,推动实现广泛有效的人民民主;而且要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以改革思维、创新理念、务实举措,大力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推进履职能力现代化建设;更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功能作用,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畅通社会各界利益表达渠道,有效协调关系、化解矛盾,为促进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献计出力。

要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高度,深刻认识人民政协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并明确提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尤其需要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汇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尤其需要广泛凝聚共识、不断增进团结。人民政协作为大团结大联合的组织,囊括了中国共产党、八个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共青团、工会、妇联、青联、工商联、科协、台联、侨联等各主要党派和团体,56个民族、五大宗教的代表人物,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代表,以及在社会变革中产生的新社会阶层等34个界别代表,已经形成了包容爱国统一战线各个方面代表人士的广大阵容。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人民政协始终适应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的需要,社会状况及统一战线的发展变化,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认真做好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增进共识、加强团结的工作,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凝聚中国力量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作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力量,必须继承光荣传统,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引导各方看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前程,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寻求最大公约数,增进最大共识度,形成最大凝聚力,全力维护大团结大联合的局面。

要站在推进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时代高度,深刻认识人民政协是实现和平发展的助推力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穿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领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对内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外着力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产能合作、自贸区建设、参与全球治理等重点领域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人民政协始终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对外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注重与爱国爱港爱澳社团及代表人士、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特别是华裔新生代等的联系交流,讲好中国故事,为中国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对内高举社会主义旗帜,注重思想引领,坚守政治底线,做好宣传政策、解疑释惑、活血化瘀、凝心聚力工作,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位置超脱、作用明显。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是团结凝聚全体中华儿女的伟大旗帜,人民政协要积极引导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在尊重多样性中坚持一致性,促进各种思想观点的交流、交锋、交融,最大限度地寻求利益共同点,最大限度地增强政治发展认同,有效增进发展共识、改革共识、法治共识、反腐败共识和价值观共识,在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要站在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时代高度,深刻认识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实际上指明新型民主观的实质在于协商民主,并强调指出:“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这些重要论述和部署,宏观而具体,长远又可行,把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战略任务,目的是要在全国上下构建全方位各层面的协商民主体系,并不局限于某个方面、某一领域,而是一个极其宏伟的制度设计。协商民主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所具有的深厚文化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制度基础,与人民政协同根同源,是在人民政协长期实践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最早的组织形式,体系发育成熟,运行机制完善,具有鲜明的实践优势、理论优势、制度优势、组织优势、平台优势、界别优势等等,是其他任何协商民主形式所无法比拟的,是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在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中,人民政协的地位和作用并没有弱化,相反,新时期新任务新要求赋予了人民政协更崇高的历史使命,提供了人民政协事业创新发展的历史机遇。

要站在坚定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高度,深刻认知人民政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实现载体。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是中华文化的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文化自信的重大命题,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并把文化自信置于悠久历史中,强调我们的文化自信,“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要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些重要论述,为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只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强大的自信,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①唐洲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求是》,2016年第23期。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方针,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人民政协是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承担者、积极实践者,必须适应思想文化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时代特征,更加自觉地承担起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任务,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召力和影响力中凝聚共识,在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融入道德建设、融入文化创造、融入生产生活等实践中贡献智慧和力量,在推动“网上网下要形成同心圆”、谋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表达形式等探索中实现新发展。

三、继往开来,发展政协

礼敬政协、认知政协,是为了发展政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动力。”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推动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创新发展,必须坚定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人民政协发展之魂、发展之重、发展之要、发展之本、发展之源、发展之基等关键环节,继往开来、传承创新,努力开拓人民政协事业新境界,更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促进广泛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牢牢把握政协发展之“魂”,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于政协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总结人民政协创立、发展历史进程得出的必然结论。人民政协必须始终不渝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维护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地位,确保有效实现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要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主轴,坚决把党的主张转化为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思想政治共识,保持政治定力。要坚持把政协工作置于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重大事项向党委报告制度,自觉把政协工作摆在党委全局工作中思考谋划推进,始终做到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确保政协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要准确把握人民政协性质定位,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严格依照宪法法律和政协章程履行职能,确保政协工作不跑调、不偏颇、不越位。

牢牢把握政协发展之“重”,始终把协商民主贯穿于政协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要求“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协商民主内生于人民政协,人民政协内在地体现着协商民主的精神价值、方法形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人民政协在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中,应着重把握健全协商民主制度要求,完善协商议政格局,建立健全政协协商民主制度机制,切实把协商民主落实到政协工作的各方面,体现在政协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各领域。要自觉把政协协商民主融入到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坚持党政所需、群众所盼、政协所能,精选协商议题,抓好协商计划的执行实施,推动政协履职活动有序有效开展,在服务大局、履职为民中彰显政协协商民主的价值。要弘扬协商文化,把协商民主精神充分体现在政协履职各方面。比如,政治协商要大力营造既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又理性有度、合法依章的良好协商氛围;民主监督要突出协商式监督特色,以“公、和、诚、实”理念,协助党和政府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增进团结、凝心聚力;参政议政要促进不同思想观点的交流交融,增进最大共识度,发挥好人民政协融协商、监督、参与、合作于一体的独特优势。要搭建协商平台,完善现有各种会议形式,更加灵活、更为经常地开展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探索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等形式,因地制宜创新协商载体,拓展协商渠道,使协商更加广泛多层地展开、更为灵活经常地进行。要完善政协协商民主制度体系,研究政协协商内容与协商形式的匹配性、协商主体的多元性、协商讨论的互动性、协商建言的有效性等问题,完善协商活动组织机制。建立政协履职信息公开制度,推动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政协建言的重视、反馈和采纳。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加强制度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

牢牢把握政协发展之“要”,始终把发挥团结联谊功能贯穿于政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政协要发挥统一战线组织团结联谊功能”“最大限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历史地考察人民政协发展历程,无论是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还是探索改革路、实现中国梦,无论是宪法法律、还是政协章程,始终强调统战属性是人民政协的基本属性,统战功能是人民政协的基本功能。发挥统一战线组织团结联谊功能,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核心要义,这既是与生俱来的职责使命,又是与时俱进的崭新课题。人民政协要把发挥团结联谊功能融汇于服务奋力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征程中,聚焦“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关键领域改革等重大问题,组织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做好减阻力、添助力、增动力工作,推动形成共襄伟业的生动局面;融汇于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中,引导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政协委员加强与党政领导面对面沟通,广泛吸纳反映社会各方面的真知灼见,在履职中做好团结人、凝聚人、感召人、引领人的工作;融汇于协调五大关系中,深化合作共事,加强与新社会阶层人士的联系,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持续助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密切与海内外同胞的联络联谊,努力把不同党派、不同团体、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信仰的人广泛团结起来,广交朋友、真交朋友、善交朋友;融汇于政协经常性工作中,充分发挥政协文史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作用,务实有效开展联谊活动,通过视察、提案、调研、社情民意等方式,兼顾好各界利益,兼听好各种意见,兼容好各方智慧。

牢牢把握政协发展之“本”,始终把坚守履职为民贯穿于政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我们党的人民立场内容丰富全面,包含目标价值、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实现路径和检验方式等五个方面,核心是“五个一切”,即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了一切人民、为了人民一切和一切由人民检验。人民政协是党领导下的政治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团结各界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人民性是人民政协的本质属性。坚持以人为本、履职为民,始终是人民政协的根本宗旨,体现着人民至上的实践指向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经常问一问“群众需要政协做什么、政协能为群众做什么、政协为群众做了什么、政协如何把服务群众工作做得更实更好”,确保政协一切工作始终为了群众、依靠群众,让群众感受到政协就在身边。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协商于民,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落实到政协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的全过程,使政协建议对策充分体现人民的意愿。要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牢牢把握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群众的期盼为念,以群众满意为尺,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渠道、各种方式开展为民履职活动,做到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我们就协商建言什么、监督助推什么,确保群众满意。要拓展和畅通政协联系服务群众的渠道,让政协走进群众,让群众了解政协,发挥政协各参加单位、政协委员的优势作用,推动工作重心下移、拓展服务领域,做好知民情、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的工作。

牢牢把握政协发展之“源”,始终把坚持守正出新贯穿于政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鲜明特点。推进政协事业发展,既要“守正”,坚持政协优良传统、基本经验、好的做法,又要“出新”,在不断探索实践中实现人民政协的赓续绵延。“守正”是“出新”的根基,“出新”是“守正”的目的。要推进理论创新,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①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6年5月18日。,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汲取人类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注重对政协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及时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确保理论研究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紧扣重点课题,开展联合攻关,推动事关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的解决,不断丰富和发展人民政协理论,把握政协规律,指导政协工作。要推进制度创新,严格依照宪法法律和政协章程有关精神,修订完善已有的制度机制,推动制度机制的衔接配套,及时填补制度规范空白,努力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相互衔接、务实管用的制度体系,确保各项工作有制可依、有规可守、有章可循、有序可遵,不断提高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要推进实践创新,主动适应政协事业发展的形势要求,探索发挥政协团结联谊功能的新形式新手段,探索丰富政协协商民主的新领域新方法,探索政协履职为民的新载体新举措,使政协履职实践更为科学、务实、有效。

牢牢把握政协发展之“基”,始终把提升履职能力贯穿于政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提升履职能力建设,是人民政协强基固本的关键所在。要着眼于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把深化党派合作、突出界别特色、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强化专委会基础作用、提升机关服务保障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夯实政协工作基础。要深化党派合作,认真贯彻“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切实保障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要体现界别特色,提高界别组织化程度,丰富界别协商、界别监督、界别调研等履职方式,支持和鼓励各界别发表集体意见,完善界别集体协商意见形成和表达机制,发挥好界别整体优势。要激发委员履职内在动力,广泛搭建委员履职的平台载体,鼓励委员自愿报名履职,加强委员学习培训,建立健全委员联络机构,规范委员履职工作,引导委员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充分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要重视推动专门委员会工作活跃有序开展,支持各专门委员会牵头承担重点履职工作,着力体现好专、精、深、实、新的工作特点。要提高政协机关服务保障效能,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20字好干部标准等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严字当头、实处着力、干字为先,高标准做好服务工作,加强“三能”干部队伍建设,以扎实作风、奉献精神确保政协各项工作高效有序运转。

猜你喜欢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
Multi-Agent协商中风险偏好的影响研究
中国式民主
凝聚共识:新时代人民政协的初心与使命
见证民主法治铿锵前行的力量
我心中的人民政协——纪念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
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政协诞生
努力开创新时代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工作新局面
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
从“古运河的新故事”看提案办理协商
尼日利亚 民主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