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引导学生用心去描写生活

2017-01-27

珠江教育论坛 2017年2期
关键词:观察力作文生活

梁 弦

(肇庆市第八中学,广东 肇庆 526020)

如何引导学生用心去描写生活

梁 弦

(肇庆市第八中学,广东 肇庆 526020)

阅读直接制约和影响着写作,写作又来源于生活,教师要让学生能用自己的心和手把生活的独特之处点化为艺术,就要抓准读和写的连接点,着眼进行延伸拓展、仿写扩写、观察分析等训练,充实学生的语言库、发展学生的情商、强化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和思悟力。

阅读积累;观察思悟;仿写扩写;实践写作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首先,写作是生活的需要。生活离不开写作。叶圣陶说:“人们在生活中,在工作中随时需要作文……写封信、打个报告、写个总结、起个发言稿、写一篇研究论文,诸如此类,不是各行各业的人要经常做的吗?”其次,写作是自我表达的需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敏感区,当它被触及时,都需要宣泄。例如,心中积聚烦恼痛苦时,写作就可以使自己心平气和;内心兴奋愉悦时,写作就可以使自己不得意忘形;对生活有所渴求时,写作就可以寄托自己的情怀……而且写作过程中能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反省、自我完善。所以,《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那该如何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培养学生用自己的心描写生活呢?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引导学生关注描写生活的渠道

作文是生活的能动反映。生活是指人或生物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所以,写作文就是写与自身相关的活动和社交活动的见闻感受,应该创造机会引导学生体悟生活,培养观察生活的能力。

(一)以阅读激发学生写作的灵感

阅读引领学生走进千家万户、自然世界、文学领域……体味百态人生、领略迷人风光、与贤哲交流……所以,阅读能开启学生的心智,是写作的必要前提,是对写作潜存的诱发与激励。李白从谢朓的诗作中借鉴山水诗的写法;冰心从泰戈尔的诗歌中悟出了“冰心体”;蒲松龄从刘义庆编写的小说学习到精妙谐谑有趣的语言描写手法。阅读教学中,笔者用激情拨动学生的情弦,引导学生随着作者的感情流动,或欣喜、或唏嘘、或哀叹、或激愤,唤醒学生相关的生活记忆,诱发学生的想像和写作欲望。如教完《第一次真好》后,笔者让学生回忆自己“第一次”的事情,并谈感受,课后写成文章。课堂上很多学生如数家珍,课后也写出较好的文章。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教师如果把阅读教学与学生的生活阅历连接起来,就能触及到学生的生活范畴和心灵深处,诱导学生的写作灵感,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二)以各种机会铺设学生抒写生活的轨道

大凡有作为的作家,他们的人生经历都比较丰富,对社会、对人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认识比较深刻。法布尔能创作出集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于一体的亦科学亦文学的巨著《昆虫记》,是因为他一生饱经风霜、追求不止,持之以恒地细致观察研究。可见,生活越充实,体验越深刻,写作基础就越扎实。诗人陆游教他的孩子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因此,笔者把各种集会作为写作机会,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悟力。

班会、法制讲座、家长会等,要收到尽人意的教育效果,就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让其成为师生之间心灵接触和感情交流的纽带。诗圣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抓住学生身边事,找准问题切入点和情感触发点,开展“感悟集体”“感悟国旗”“感悟时事”等感悟班会课,能引起学生共鸣,使教育产生久远的良好影响,又让学生的观察力、思悟力得到启发和磨练,从而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用文字情真意切地勾画生活“无字书”。

二、以日记为作文实践的主阵地

写作实践是观察认识事物、整理信息、运用语言以及表达技巧等的艺术创作过程,也是认识自己、完善自我的过程,更是提高写作能力必不可少的活动。写作如画画,如果教师只作理论指导,却不让学生实践,或者很少实践,那么,无论学生多么认真也画不出好画。反过来,如果教师先让学生实践,在实践中适当讲一些画法,结合实际稍加指导,学生的画画水平一定提高得快。所以,笔者重视写作实践,注重在实践中讲授最基本的写作知识。

据说李贺的诗歌写得精妙,原因是常骑着毛驴,背着行囊,在荒郊野外游历,留心观察各色各样事件。一旦触景生情得到一个句子,马上用字条记下,回到家再一一归类整理。可见,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是最好的写作素材,写日记、周记和读书笔记是最好的作文实践形式,日记本是主要的实践阵地,也是素材积累的宝库,是学生心中滔滔的源头活水。所以,笔者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悟,鼓励学生坚持写自己日常感受最深刻的内容,但为利于指导和提高,也作适时适量的命题或话题写作。如学生犯错,就写犯错的心理分析说明书;学校举行运动会,就写会上的见闻感受;学习反映家庭生活单元,就写家庭亲情类文章……

写作实践着眼于观察力和思悟力的训练,让学生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得到观、听、思、写的齐头并进的训练。

三、以仿写和片段描写作为写作训练的手段

写500-600字以上的文章,对于七年级学困生来说,是十分恐惧的,他们都会嚷嚷:“怎么写得出?”“我写不了!”“不说500字,就是300字也不行!”这是什么原因呢?一是对生活不留心观察、不会观察、不会思悟。二是语言贫乏。笔者因而采取仿写、扩写和片段描写等训练方式。

仿写扩写训练,是一项学会观察思悟的实践活动,是一项阅读积累语言、模仿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是一项领悟和掌握运用文章布局构思、表现方式等文学艺术手法的实践活动,是一项磨练想像力和培养创新能力的活动。所以,笔者认真实践了这项活动。首先,根据人的认知规律划分训练程序,先从语句仿写扩写开始,渐进为语段仿写扩写、片断描写、美文仿写等;先从人物描写开始,渐进到场景描绘、咏物言志、生动说理等,并按写作的内容把训练的范畴尽量细化,如把人物描写具体细化为头部容貌表情、身材衣着、手型情态、个性化言行等。其次,耐心引导学生注意多角度观察,用情体会。在给出仿写内容时,也给出相应的人、事或景(充分调动身边的一切资源:学生、教师、校园生活、本地景观等),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对照观察,模仿描绘。再次,指导学生运用比喻、拟人、联想、夹叙夹议等各种手段把语段扩写得具体生动,真挚感人。最后,开展美文仿写,指导学生体会和运用审题立意、布局构思、选材组材等写作的技巧。此外,有目的地开展改写、续写等练习。

用仿写、扩写和片断描写等训练,改变作文教学的无序状态,开启学生的写作思路,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文既久,自然纯熟。”

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叶圣陶老师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

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每个人的生活、每一样的景物都是独特的,要让其特质成为艺术,就需要有一双善于观察和发现的眼睛,一颗善于体悟的心。萧伯纳说:“新思想造成新的技巧,犹如流水造成河道一般。”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抓准读和写的连接点,着眼于充实学生的语言库、发展学生的情商、强化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和思悟力,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

(责任编辑:姜学霞)

梁弦,男,广东省肇庆市第八中学,语文中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观察力作文生活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
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
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