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节“打破常规”的数学课

2017-12-01张春秀

珠江教育论坛 2017年2期
关键词:线段例题公式

张春秀

(肇庆市第十六小学,广东 肇庆 526040)

一节“打破常规”的数学课

张春秀

(肇庆市第十六小学,广东 肇庆 526040)

小学数学课堂,一般都是按照复习旧知——学习新课——总结——课堂测评这一教学模式进行的。长期进行这样的教学,不但未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从而会导致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的不良学习习惯。当前,在新课标改革形势的倡导下,教师应该改变教学理念,打破固定的教学模式,多采取一些让课堂更灵活,学生学习起来更轻松的教学方法,真正让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打破常规;知识迁移;归纳反思

2016年11月的一天,笔者一大早刚来到学校,就接到了校长第二节要来听课的“好消息”。由于事先没有准备,心里不免紧张,但凭借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趁这一机会,笔者想上一节“打破常规”的数学课。于是,笔者选了人教版六年级上册89页的例3作为授课内容进行教学。

一、课堂实录

首先,笔者在黑板上出示了一道一年级的数学题,7比4多(),这时全班59只小手齐刷刷地举起来了。对,大家都知道了,7比4多3。于是,笔者又把题目改为:6个苹果比4个苹果多()个苹果,全班同学也异口同声地说:多2个。真棒!同学们都很兴奋。这时,笔者赶紧把上题改为:6个苹果比4个苹果多几分之几?这时,全班同学都安静下来了。“没问题”,笔者鼓励学生说,干脆我们先试试画线段图看看,怎么样?“好”。同学们纷纷打开堂上练习本,因为这道题要比的是4个苹果,所以要把4个苹果作为题目的单位“1”,也就是根据之前学习过的知识,先把单位“1”画出来,然后再画6个苹果的线段图。同学们都能根据老师的提示很快地把线段图画出来。

图1 示意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6个苹果肯定比4个苹果多,而且刚好多出了2个,那么多出的这2个苹果是4个苹果的几分之几呢?同学们立刻醒悟过来了,2个是4个的一半,也就是1/2,所以,就知道了6个苹果比4个苹果不但要多,而且还刚好多了4个苹果的1/2。这时,同学们又有了学习的积极性。“老师,再出一题给我们算吧”,同学们都急着要求笔者再给他们出题了,于是笔者继续出了一题:10朵红花比7朵黄花多几分之几?同学们就学着刚才的方法,纷纷在练习本上把这道题的线段图画出来,因为这道题比的是7朵黄花,所以题目的单位“1”就是7朵黄花,于是,同学们又画出了以下线段图:

图2 示意图

等他们把线段图画出来后,已经有很多同学找到题目的解决方法了,“因为10朵比7朵多出了3朵,多出的3朵正好是7朵的3/7,所以这道题目的答案就是3/7”。同学们的回答既令笔者紧张,又令笔者兴奋,这不正是达到了笔者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了吗?于是,笔者接着提问:要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我们该怎么算?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1.先画出线段图,看看多了多少,再用多出的数与单位“1”作比。2.先求出它们的差,再用它们的差除以作比的后面的数,……真厉害!笔者迫不及待地给同学们竖起了大拇指。趁着同学们兴趣正浓的时候,笔者把题目改成了A比B多几分之几?同学们立马回答上来:先用A-B,求出A比B多出了多少,再用他们的差除以要比的量B,就可以了。于是,笔者要求同学们把它写成算式:(A-B)÷B。等同学们把公式都推导出来的时候,笔者才真正地揭示:其实,我们今天的新课题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刚才你们已经用学习过的知识一步一步地把算理弄清楚了,而且连公式都推导出来了,那书本的例题3:我们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那么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增加了()%。老师就放手让你们自学了。同学们根据刚推导出来的公式,很快就把例3解算出来了。

二、课堂测评

学完例3后,笔者在课堂上让同学们解决了书本相对应的一些练习题,从同学们所做的结果来看效果还真的不错。同学们做题反馈出来的教学效果,让笔者心里暗暗窃喜:其实整节课笔者只不过是把一些比较复杂的数量跟文字简化了,从学生学过的知识入手,先弄清楚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再推导出规律,然后由浅入深,利用推导出来的规律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例题中复杂的文字跟数量也不用解释得那么困难了,所以,同学们面对课后习题时都能够迎刃而解了。

三、课后反思

上完这一节课,笔者也进行了反思,如果按平时一般的课堂教学思路,我们都是先讲完例题,再推导公式,而同学们在学习例题时,往往由于题目中复杂的文字,难以理解的一些名词以及题目中的数量比较大而感到枯燥无味。所以,老师在解释例题时,部分同学早已身在曹营心在汉了,等到推导规律及公式时,他们早已疲倦了。而笔者则是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运用知识的迁移,从最简单的知识入手,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自主探究出规律,推导出公式,透彻地理解好知识点后再学习例题。也就是先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化繁为简),对简单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再把知识迁移到较复杂的题目中去。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使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真正地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卢妙清)

张春秀,女,广东省肇庆市第十六小学,中小学数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线段例题公式
组合数与组合数公式
排列数与排列数公式
画出线段图来比较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等差数列前2n-1及2n项和公式与应用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怎样画线段图
我们一起数线段
数线段
例说:二倍角公式的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