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欠发达地区社会建设现状及对策
——以湖北恩施为例

2017-01-27

法制博览 2017年30期
关键词:恩施州恩施建设

吴 蓉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

欠发达地区社会建设现状及对策
——以湖北恩施为例

吴 蓉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

本文以恩施州为调研对象,在实际考察的基础上,分析其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能为恩施州以及类似的欠发达地区的社会建设给予一些建议和启示,以推动社会建设各方面的创新发展。

恩施;社会建设;现状;对策

社会建设是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应对国内外新形势、新变化而提出的新战略,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一体”,因此,加强社会建设,是党和国家必须完成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研究分析恩施地区的社会建设现状,希望能引起国家和政府对恩施地区及类似地区社会建设的重视,加快中国社会建设发展进程。

一、社会建设现状

当前,恩施社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成效明显,社会组织发展迅速等,但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与不足。

首先,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民生保障能力不足。社会事业主要包括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等诸方面,由于恩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导致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突出表现在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较差、社保水平较低等方面。在社会保障方面,恩施州内仍有许多人未被纳入社保体系,加之政府对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扶持资金相对较少,随着参保人员的增加和社保待遇调整力度的加大,导致社会保障事业发展面临资金缺乏的困境。在教育发展方面,城乡教育发展差距较大,在教学设施和师资配备上出现严重不均,就师资而言,相关数据显示,城镇有专任教师888人,其中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占83.7%,农村有专任教师2682人,其中专科及以上学历占70.7%,城镇师资比农村师资多出13%。在医疗卫生方面,医疗卫生资源缺乏且分布不均,少数农村卫生院至今仍依靠“老三件”(血压计、听诊器、探热针)维持医疗服务,缺乏基本的检验设备,诊断水平较低,病重村民得不到及时治疗,“看病难”问题较为突出。

其次,社会管理难度大,管理运行机制不完善。目前,恩施各类违法犯罪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据恩施州公安机关了解,在2007—2010年间,侵犯财产犯罪占85.9%,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占7.8%,毒品、网络等犯罪占6.3%。同时,由于流动人口数量大、流动频繁,流动人员背景身份复杂,使政府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的压力越来越大,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更加困难。

最后,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主体作用不明显。社会组织在提供公共产品、调整社会矛盾、提供就业机会、保护弱势群体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社会建设的主体之一。但是,恩施地区社会组织发展缓慢,数量和规模偏小,独立性和自治能力较差,致使民间组织在价值倡导、利益表达、公民权益维护、协调公民与政府的关系等方面的功能十分欠缺,其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在经济方面,恩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政府财政收入有限,对社会建设领域的投入力量不足,导致社会建设各方面的发展面临着资金缺乏的困难,直接阻碍了恩施地区社会建设进程。在思想方面,由于教育发展相对滞后,许多农民思想观念落后,安贫乐困、抱残守拙,“等、靠、要”思想特别严重,参与社会建设积极性不高,不利于社会建设的推进。在民族方面,恩施属于民族聚居地区,民族的多样性导致多种民族文化相冲突,引发各种民族矛盾,加大了化解社会矛盾的难度,同时也严重阻碍了社会建设各方面事业的发展。

三、推进社会建设的对策

(一)加大财政投入,发展社会事业

首先,进一步加强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力度,推进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恩施社会保障水平。在开展养老工作方面,通过报纸、电视台、网络等途径来增强居民的养老保险意识,同时制定相关法制法规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完善养老保险体系;在社保资金方面,要加大政府对社保的财政支持,拓宽筹款渠道,形成政府—社会组织—个人三级管理模式,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其次,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政府财政投入,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对教育事业的支持,拓宽筹资渠道,努力改善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同时,实施“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以补充农村师资力量的同时,努力改善农村教师生活条件,鼓励他们继续为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做贡献,从而推动城乡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与均衡发展。最后,逐步完善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认真落实卫生惠民工程,加快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设,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同时提高医生诊疗水平,加强对乡村医生的教育培训力度,以提高乡村医生的诊疗水平。

(二)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健全综合应急救援体系

一是加强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教育力度,增强其法制观念,促使人们自觉遵守法律法规,降低公民犯罪率,同时高度重视信访维稳工作,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二是进一步加强综合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围绕公共卫生、社会治安、基础设施安全、突发性事件等,制定应急预案,建立主动防控和应急处置相结合的公共安全体系,提高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鼓励和动员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主体作用

由于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原因,恩施地区社会组织发育先天不足,层次不强,需要政府主动介入,通过“购买”等方式对社会组织进行资金支持,有意识地培育社会组织并引导其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将社会组织发展成一支强大的独立于政府与企业之外的社会力量,从而使社会组织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1]丁元竹.中国社会建设战略思路与基本对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2014年恩施州政府工作报告[N].恩施日报,2014-2-17(A1).

[3]2015年恩施州政府工作报告[N].恩施日报,2015-1-30(A1).

[4]郑洪.打造武陵山片区医疗卫生高地的思考[J].文史博览(理论),2014(9).

[5]赵世玉等.民族地区社会管理创新途径探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1(6).

[6]翟玉红.恩施州民间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研究[D].湖北民族学院,2014.

D632

A

2095-4379-(2017)30-0242-02

吴蓉(1993-),女,土家族,湖北恩施人,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恩施州恩施建设
恩施石油:党建为经营赋能
“改变”让城市更“优雅” 恩施州老旧小区“变身”记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恩施方言中的“倒”和“起”
恩施年俗——点路烛
恩施州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质效的对策
新加坡发展之路对恩施州的启示
动真招下苦功创建平安恩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