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2017-01-25张建
张 建
(常州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常州 213032)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张 建
(常州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常州 21303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论述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深刻洞察了全球发展大势,把握了当代中国现实,阐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阐明了未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论断的科学内涵,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在何处,对于我们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境界,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九大;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这一论述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深刻洞察了世界发展大势,把握了当代中国现实,阐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阐明了未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论断的科学内涵,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在何处,对于我们满怀信心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时代“新”在社会阶段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1]这一论述深刻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在社会的阶段特征,必须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但这个社会主义的生产力不发达、经济基础不完善、上层建筑不成熟。坚持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是我们党明确宣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当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提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长期历史过程,必然需要经过若干个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发展特点。经过新中国68年,特别是改革开放近40年的建设,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仍然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和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国际环境仍然没有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不是说要超越初级阶段,而是抓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的机遇期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当下的中国,与新中国成立时的发展阶段相比有着巨大改变,与改革开放之初的发展阶段相比有着明显改变,与党的十八大之前的发展阶段相比有着许多改变,面临着许多新特点、新特征。党的十九大提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期盼。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就是要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胜利,我们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定实施“七大战略”,努力建成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全面小康社会;我们面临着建设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党的十九大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就是要建设更加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体现在战略任务的全面性——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阶段目标的全面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领域的全面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战略布局的全面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发展理念的全面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战略目标的全面性——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我们面临着建设人民满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任务。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1]。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促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提升。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就是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发展和保护社会生产力,努力夯实实现和满足人民利益多样化、最大化的物质基础,不断筑牢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制度基础。
二、新时代“新”在崭新发展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1]这一论述深刻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在崭新的发展成就。必须充分认清十八大以来五年极不平凡的成就。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历经28年的艰辛探索,我国基本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发展,我国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清除了许多过去想清除而不敢清除的藩篱。从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到城镇化率超过60%、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从“一带一路”建设到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从1500多项改革措施到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以上;从“蛟龙”到“天宫”“墨子”;从“共享单车”到“复兴号”高铁、C919大飞机;从“支付宝”到“乡村游”“境外游”……这一切都标示着我国综合国力得到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党和国家的整个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当下的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1]。这“三个意味着”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对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社会主义走向辉煌、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因此,透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我们看到中华民族正在经历由“站起来”“富起来”转向“强起来”,我们必须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产业整体转型升级、实现“五位一体”现代化,坚持全面发展、更加注重均衡协调、实现全面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共同富裕道路、实现人的现代化;我们看到社会主义正在我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我们必须更加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更加促进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更加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我们看到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正在为发展中国家指明发展方向,我们必须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弘扬和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发展中国家通向现代化提供借鉴和启示。
三、新时代“新”在社会主要矛盾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这一论述深刻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在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转换,必须深刻把握人民群众新的需求特征。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就是指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客观存在的根本性矛盾,是我们党和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或中心任务。这一矛盾贯穿这个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有过正确定位,也有过错误认识。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3]这一提法深刻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并一直沿用至今。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一主要矛盾的判断是十分正确的,对于我们一心一意聚焦经济建设、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发挥了指向作用。
当下的中国,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社会财富更加丰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我国已经步入消费社会。随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呈现出新的特征,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的物质文化需要的表现形式发生很大变化,社会主要矛盾呈现新的表现形式。从社会需求层面看,今天人们的需要仅仅用“物质文化”来概括已经不够全面和准确,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需求日益广泛,参与商量事情、拥有青山绿水、实现体面就业、接受优质教育、享受便捷医疗、能够温馨养老、感受和谐安宁等需求正在大幅上升,社会需要呈现非物质性、全方位、个性化特征。从社会发展层面看,一方面,今天仍然沿用“落后”一词来概括中国社会生产的现状未免失之精准,满足人民群众各种需要的物质基础大大增强,但仍处于发展中,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群体之间的差异还没有消除,发展的低水平、不稳定、不持续的现象还客观存在,尤其是政府提供的、服务于社会公共利益的公共产品普遍短缺,如生态环境恶化、社会分配不公、教育医疗收费过高、政治参与渠道不畅等。另一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发展总量与发展的人均值存在‘位次落差’——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在世界80位左右”[4]。这些已经成为制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要深刻把握社会需求的新变化。当前,我国需求发展水平整体还不高,人民群众在物质需求得到基本解决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更新的需求。这就决定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仍然是我们的中心工作,我们要注重树立需求侧思维,在需求内容、层次、结构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我们要深刻把握社会生产的新特点。当前,我国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而且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状况,社会财富还没有相当丰富。这就决定了现阶段发展仍然是我们的中心任务,我们要注重强化供给侧改革,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社会公共产品。
四、新时代“新”在党的指导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1]这一论述深刻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在与时俱进的党的指导思想,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党的指导思想是党的行动指南,是指导党的全部活动的根本理论基础。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5]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天起就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90多年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历程中,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形成了众多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成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作出的理论创新,又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而形成的科学理论。
当下的中国,正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面对新的时代,需要全党同志准确把握新时代的新要求,推动党和国家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高度概括,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谱系”。因此,我们要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准确把握“八个明确”涵盖的体系结构,以及“十四条坚持”构成的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两者相互统一,共同构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框架。我们要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1],是引领我国从大国迈向强国的科学理论,在未来前进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我们都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动摇。我们要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准确把握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既把握科学基本原则、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又谱写新的理论篇章、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充分展现二十一世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五、新时代“新”在更高奋斗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这一论述深刻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在更高的奋斗目标,必须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清晰标示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前行脉络。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们党始终紧紧扭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推动小康社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九大提出的新的奋斗目标,具体呈现为“三个阶段性目标”,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两步走”,即第一步,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步,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当下的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正处在即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交汇期。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将进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阶段,踏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前进的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拦路虎”“绊脚石”、必然会遇到新的“雪山”“草地”。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是指引我们前进方向的明灯。因此,我们要紧扣时代特点、勇挑时代重担,以大无畏精神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内含着“四个伟大”的逻辑意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经验贯穿着“四个伟大”的总体思路。面对新的奋斗目标,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就是要科学研判世情及风险、清醒认识国情及挑战、深刻把握党情及担当,充分认识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通过开展同错误思潮、固化利益、腐败现象、分裂势力、西方渗透、霸权主义等的伟大斗争,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营造和谐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面对新的奋斗目标,我们建设伟大工程,就是要以增强“四个意识”为前提、坚决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以“打铁必须自身硬”为信念、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以增强政党自信为基础、坚信我们党一定能把自身建设成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党,将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主心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政治保证。面对新的奋斗目标,我们推进伟大事业,就是要既不返航、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偏航、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奠定坚实的道路基础和制度基础。
今日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彰显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自信、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自信”的不断更新。新的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人承担新的历史使命、把握新的历史担当,期盼中国共产党人焕发新的精神状态、提出新的发展思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向全党发出号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全党要坚定信心、奋发有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1]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环视新的时代大势,我们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一定能够不断开辟中国特色主义发展新境界,引领中国这艘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砥砺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彼岸。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2]李洪峰.坚持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N].文汇报,2017-09-23(7).
[3]本书编委会.中共党史文献选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553.
[4]赵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之三[N].文汇报,2017-10-27(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4.
D616
A
1009-0169(2017)12-0014-05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厅2016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五大发展理念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统一性研究(2016ZDAXM006);江苏省教育厅2016年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路径研究”(2016SJD710168)的研究成果。
张建(1967-),男,安徽全椒人,常州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常州工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责任编辑:孙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