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点摘编

2017-01-25

中国机构编制 2017年7期
关键词:服务中心政务权力

论点摘编

论点摘编

放管服改革须向纵深推进

吕艳滨在2017年6月3日《光明日报》撰文指出,放管服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方面,也是释放改革红利的关键路径。应进一步采取措施,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首先,应当以权力清单梳理与动态管理为抓手,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凡是没有法律依据的审批事项一律不能进入权力清单,未列入清单的不得作为办事依据。其次,加强法律法规的立改废工作,完善配套法律法规。对国务院取消、下放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涉及的法律法规,要及时清理,进行修改。配合改革做好法律保障,确保事中事后监管、信用惩戒等于法有据。再次,加强顶层设计,自上而下理顺权力和机制。另外,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加强政务大厅建设,真正实现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结。在编制与公开权力清单、办事指南实现线上线下一致的基础上,逐步统一并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推行行政审批网上运行,实现信息公开、在线办事一网打尽。最后,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打破信息孤岛,加快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等国家基础信息资源库共建共享,为政务服务、事中事后监管提供应有的数据支撑。

用“包容审慎”态度创新监管方式

6月23日《新京报》社论指出,6月2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要求政府部门对待各类新业态、新模式要有“包容审慎”态度。这其实正是时下创业者们的创新痛点。最近几年,一些新经济、新业态出现的争议,核心就在于一些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能否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对新事物。在新旧之间的博弈中,依然有些部门和地方的管理者,无法抛开固有的利益格局,表面上承认和欢迎新事物,实质却只愿意将其扭曲和驯化之后再纳入到旧有的规则中。所以很多时候,也有必要警惕一种现象,就是中央政府在上面倡导“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原则,可一些地方政府或部分管理者却虚与委蛇,表面包容开放,实则不情不愿。相对于新事物带来的危险和不安,对旧式规则的依恋和官僚惰性,更值得警惕。时至今日,在“互联网+”和“分享经济”方面,中国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可以说是已经掌握了一手好牌,而政府包容开放的大原则,相信也是不会变的。其实,当下中国千千万万怀揣着梦想的创业者对政府所求并不多。只要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能够以“包容审慎”的态度创新监管方式,将来不只是移动支付、分享经济继续领先于世界,我们还会在更多创新领域进入世界前列。

政务服务中心的发展新趋势

宋林霖、赵宏伟在《中国行政管理》2017年第5期撰文指出,政务服务中心是解决政府与公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关键,“放管服”改革必须打通这一道关,要把政务服务中心作为推进改革的抓手,加快构建统一的“一站式”服务体系。从组织架构的角度看,适应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需求,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契机,建议逐步完成从以集中和协调行政审批为主的政务服务中心转型至以公共服务为主的公共服务中心。建议将公共服务中心定位于一个具有行政级别、享有法律主体资格、具有实质性权力、负有监管、考核职能的行政机构。建议根据中心职能定位和发展趋势,成立“公共服务中心”,构架是“一委一办多中心”,最上级设置公共服务工作管委会,管委会主任可以由常务副省(市、州、区县)长兼任,负责对公共服务事务进行宏观领导,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是执行主任,可以是现政务服务中心的主任,并兼任同级政府的副秘书长,组织协调推动日常具体工作;“多中心”是指多个“服务中心”,包括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便民专线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政务网络运行中心等,审批局局长、便民中心主任、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可以兼公共服务中心副主任。

猜你喜欢

服务中心政务权力
队旗在党群服务中心飘扬
中证法律服务中心调解程序知多少
股东大会知多少
纠纷调解知多少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政务云上看政情
关于陈某政务公开申请案的启示
二维码让政务公开更直接
权力的网络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