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文化自信与意识形态安全的耦合拓新

2017-01-24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特色文化

王 凡

(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 710119)

论文化自信与意识形态安全的耦合拓新

王 凡

(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 710119)

文化自信;意识形态安全;同质性;有力保障;精神动力;拓进路径

文化自信与意识形态安全之间具有深刻的同质性,意识形态安全是文化自信建设的有力保障,文化自信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精神动力,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协同拓进文化自信与意识形态安全的路径,有效加强二者的良性互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过程中的重要课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多个场合都提到文化自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1]在党的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他指出:“要依靠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2]文化自信是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不竭动力,最本质的内涵是对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刻心理认同。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全球井喷式的增长和应用,西方国家加强了对我国意识形态渗透的部署,并采用信息技术手段使之变得更加隐蔽和迅速,为保证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与难题。文化自信的时代命题为应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提供了突破口,有助于扩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群众基础,为构筑意识形态安全屏障提供路径选择。意识形态安全与文化自信之间的同质性决定着二者的耦合共融,协同拓进意识形态安全与文化自信是重要的时代课题。

一、 文化自信与意识形态安全的同质性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3]在全球化的今天,就是在面临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时,既能够不妄自菲薄,也并不唯我独尊,依旧保有对本国、本民族文化的坚定信念,并能以本国、本民族文化的特有包容力学习、吸纳其他文化的精华。而保证意识形态安全的应有之义就是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并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的过程。”[4]其传播往往以社会大众对话语中包含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的的广泛认同为主要目标,这就体现出文化交流与意识形态渗透过程中的相同之处。因此,文化自信建设与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两者之间有着深刻的同质性。

(一) 二者均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人民在近代以来饱受国耻民辱之后作出的历史选择,并经过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的不断探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功进行了除救国救民以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土化的历史实践。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指导思想。因此,内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命题的文化自信建设与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便同样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文化自信建设与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在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下展开互动,马克思主义是两者之间能够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思想基础与理论解释,并从宏观角度指引着二者互动的方向与性质。

文化自信,说到底是对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成熟的肯定心态,这种文化深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经过近百年来革命、改革、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洗礼,最终在21世纪的中国体现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以极大的重视和发展,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我国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未曾中断过的国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魅力在历史的长河中得到了极大的彰显,有“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信念,也有“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修身灼见,更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注重实践的哲学智慧。今天,只有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适应时代要求,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大繁荣。也即是说,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与引领,是坚持文化自信的前提条件与本质要求。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本质内涵,为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及发展原则。网络信息时代,我们党在舆论引导上占据主导地位的绝对优势已不复存在,广大网民既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信息的接收者,纷繁复杂的信息大潮冲击着人们的生活,这其中就难以避免地也混杂着西方的价值观念,极大地阻碍着人们对信息的甄选能力、真伪判断能力。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巨大挑战。“在国际国内信息相互渗透、官方民间想法双向交流、网上网下言行相互影响、文化经济生活互相关联的现实情况下,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已经成为常态,维护文化安全更加成为艰巨的任务。”[5]为了强化意识形态安全防线,需构建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唤醒人民体内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为保证意识形态安全注入活性因素。进一步提高民众的甄别判断能力,提高对西方价值观念、文化渗透的警惕性。而这一过程的根本所需即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才能保证意识形态安全,进一步筑牢意识形态安全屏障。

(二) 二者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精神命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代中国人民在历史上的伟大创造,并以极大的精神魅力推动着当代中国的发展,是当代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精神基因,也是人民群众共同享有的巨大精神财富,这就决定了文化自信与意识形态安全之间在文化上的诸多相通性。只有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才能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充满生机。只有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在人民群众中唤起时代共识,凝聚人民群众的力量,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最终夯实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建设、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精神命脉,更是二者之间最天然的黏合剂。

文化自信建设与维护意识形态安全,都是当今中国最重要的时代课题,文化自信的增强、意识形态安全的保障,都离不开人民的力量,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与人民有着最天然的契合点。正如恩格斯所说“在一切意识形态领域内传统都是一种巨大的保守力量。”[6]可见,经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意识形态一旦形成又成为一种巨大的力量,便会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基础,如果能较好地发展与转化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使其适应时代要求,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将会提升文化自信建设与意识形态安全实效性。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因此,只有着眼于传统,清醒认识中华儿女独有的文化基因,唤醒中国人民共有的文化记忆,才能最大限度提升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吸引力与感召力,才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先行,利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多样形式,发挥文化独有的熏陶、滋养、感染等“软”功能使其大众化、通俗化,增强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感,进一步强化主体意识形态安全心理防线。

(三) 二者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现实支撑

文化自信、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现实依据。源于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我国在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伟大成果的基础上,具备时代意识、问题意识的重要体现。只有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伟大成果作为支撑,我们才有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信心,才有直面问题、击中要害的能力,才有“一步一个脚印”切实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文化自信建设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土壤,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提供了坚实的家国后盾。文化自信建设、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不仅是体现民族自信心的重要举措,展示中国力量的重要途径,更是时代发展、国家进步的必然要求。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进程的推进,文化的力量被逐渐凸显。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却不是文化强国,知识时代的来临,对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自信,提升民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感就显得至关重要。文化自信是我国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做出的现实选择。

网络信息时代,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已成为我国保证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只有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现实支撑,矢志不渝地进行意识形态斗争,敢于向错误思潮亮剑,敢于向人民群众发声,才能有效改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人民面前缺乏宣传、消极适应的态势。对于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视,源于现实所需、人民所需。

综上,意识形态安全与文化自信坚持同一理论指导、发源于同一文化根基、享有同一实践成果的现实支撑。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程中的时代课题,文化自信是坚持“三个自信”的本质动力,对于进一步开拓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更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意识形态安全为中国梦的实现保驾护航,为民族提供最深层次的心理安全屏障,有着巨大的精神支撑作用。对意识形态安全与文化自信间的互动做出正确的引导,对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稳步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意识形态安全是文化自信建设的有力保障

文化自信建设,有赖于强大的精神支持与安全保障。网络信息时代,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比以往更加凸显,西方国家步步为营的价值观输入、文化渗透战略也因此更加猖狂,为 我国的文化自信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意识形态安全,正如一张隐形的安全网,自觉有效地隔离了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为文化自信的实现保驾护航。

(一)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奠定文化自信的思想基础

意识形态安全与文化自信的实现,均以坚持马克思主义为前提。对于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来说,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与思想引领更是应有之义,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的春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中国实际出发,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运用,最终实现并持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在近百年的革命、改革实践中愈加熠熠发光,更加凸显出其时代性与科学性。面对西方国家疯狂的意识形态渗透之严峻形势,要维护意识形态安全,首要的就必须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使其适应国家发展实际、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而不能将其束之高阁,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只能远观的珍贵文物。在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便客观地为增强文化自信夯实了思想根基,文化自信中的“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主义先进文化,它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华,深藏于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中,在当代坚持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成为千千万万中华儿女无法消解的民族情感与脊梁。马克思主义之于文化自信,有着理论骨架、现实支撑的重要作用。

要有效提升文化自信,就要切实地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当今时代,不仅要求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指导,更要成为每个中国人民的行动纲领,使马克思主义被广大人民群众切切实实的感知到、运用到。马克思主义具有时代性这一特点,只有在其得到科学合理的运用时才能得到充分地体现。而新时期文化自信的提升,就要求其根基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时俱进,符合国家发展实际,贴近人民生活实际。运用互联网领域中新媒体等平台实现其宣传方式、理论内容的创新,逐步摒弃照本宣科、脱离实际等毫无生机的宣传方式,以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为蓝本充实宣传内容,更要学会采用新兴载体、网络渠道等时代媒介,在青年群体中生动有效地宣传马克思主义,为文化自信的实现增添青年力量、青春色彩。让马克思主义适应21实际的发展浪潮,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首要前提,更是增强文化自信的根本动力。

(二)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为文化自信的树立构筑安全屏障

无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们的形成都基于历史的激荡洗濯、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交流之上。历史上,中华文化以极大的包容性、深刻性谱写了一段又一段文化传奇,为世界所瞩目。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大中国人民创造并传承的巨大精神财富,具有鲜明的人民性。也恰恰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所具有的人民性,也就是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才有了文化自信建设的价值追求。在西方文化疯狂渗透的严峻形势下,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无疑成为了文化自信建设的安全屏障,为人民的价值选择提供了强大的心理支撑。

文化因交流而灿烂,多样性的世界文化在广泛的借鉴交流中获得发展。文化交流在国际交往中不可或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形成过程,一定程度上也是一部中西方文化交流史,我们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顺应时代要求,积极吸收其他文化中的精华,经过中国人民的历史实践,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实际的文化体系。与此同时,伴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及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引起了世界上某些霸权国家对我国的敌视及觊觎,他们随之加强了和平演变战略的部署,以军事行动、文化渗透为代表“软硬兼施”,为我国的国家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而文化体系中重要的价值目标——文化自信的根基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的。因此,要想增强文化自信,就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维护意识形态安全。自觉警惕、自觉抵御文化渗透,精确过滤一切意在侵蚀人民价值观念、颠覆国家政权的思想观念;就必须全方位、多渠道的开展意识形态斗争,与各种势力正面交锋;就必须积极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展示中华文化的巨大魅力。从而为增强文化自信以牢固的安全屏障,给人民以强大的心理支撑。

(三)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升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宣扬中国价值观的重要举措,更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应遵循的价值准则,就个人层面来说,它对于公民社会生活中的价值追求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有利于提升公民个人的精神境界,有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有利于凝聚共识,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形成中华民族统一体心理;是提升文化自信的基本遵循与价值源泉。

内因是决定事物运动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文化自信的提升,归根结底依赖于中国广大人民群众自身,公民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对其内含的价值准则的心理认同,所谓知行合一,也就是说,只有在认识与实践的双重意义上,“知”与“行”相互促进,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着民众对其的心理认同,对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最大程度上发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涵养、提升精神追求的作用。因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必要途径,更是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它铸就了人民的心理长城,必定成为增强文化自信过程中最坚硬的战斗堡垒。

三、文化自信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精神动力

文化自信与意识形态安全间深刻的同质性,决定了二者之间必然存在着互动关系,文化自信自然对于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意识形态安全离不开对民众对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坚定信念。

(一) 高度的文化自信提升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

意识形态安全依赖于民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即马克思主义的心理认同与坚定信仰,而培育高度的文化自信有助于提升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从而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提供心理支撑。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是让人们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充满信心、高度认同,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并在对历史的感知中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觉领悟马克思主义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性、人民性。在与其他文化产生交流、碰撞的时候,能自觉运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范式、机理,并以中国当代价值观念作衡量、取舍。其次,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高度认同,有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有助于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和话语权。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来都是一体的,只有高度认同马克思主义,才能保证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领导,我们才能坚持正确的意识形态方向、原则。而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有助于人们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科学性,在实践与认知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为保证意识形态安全构筑思想长城。

(二) 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传播土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理念,更是保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增强民众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归属感、认同感。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自信的重要内涵,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源泉,其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沃的传播土壤。

在多种思想观念交织碰撞的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它内含着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成为什么样 的公民等价值目标。为人民提供了知行合一的基本遵循,为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凝心聚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精神源泉,正因如此,我们能很好地遵循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良好品质和道德形成发展规律,在大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凝练出最核心的价值理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正如根与茎、枝与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予了中国人民以精神鼓舞,正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起着凝神聚力的重要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和滋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源头活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当代中国人民最本质的价值追求,也最大限度发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提供了丰沃的土壤。

(三)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提升人民政治认同的关键抓手

文化自信的核心要素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包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实践和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奋起反抗、谋求独立、建设改革的实践为中国文化体系积累了大量宝贵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并在中国的迅速发展中向世界展示着其无穷的理性魅力。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已经成为中国人民文化心理、精神品格中的一部分,为社会营造着积极正面的文化氛围,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中国精神。因此,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助于从人民的文化心理入手,提升民众的政治认同。

文化历来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重要功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人民经过历史选择之后积淀的民族财富,它以极大的力量促使人民将符合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而要保卫意识形态安全,就要占据人民的思想阵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定程度上作为人民社会生活中的精神支柱,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寻求与人民群众间的共鸣。满足人民精神需求的同时,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将共产主义转变为人民的普遍信仰,从而为意识形态安全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支持。

四、协同拓进文化自信与意识形态安全的路径选择

文化自信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本质动力,也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精神动力。文化自信的提出,进一步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思想内涵的深刻性,作为战略资源的重要性。在知识时代,文化自信的提升,有利于增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的底气,使我国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永葆活力。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是增化自信建设的必然选择,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解决了安全底线这一“后顾之忧”。意识形态安全与文化自信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因此,如何拓进文化自信与意识形态安全的深层次互动,使二者同时提升、相得益彰,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

(一) 聚合媒体正能量,捍卫网络疆土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片自媒体天地,民众的思想互动越来越多地建立在“微交往”上,网络传媒让人们接收的信息愈加细微化、碎片化。部分媒体即信息媒介在信息甄选、传播上,在趋于通俗化、日常化的同时,也具有较大的从众性、娱乐性,这对于营造积极健康、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氛围既是机遇,更是一种挑战,媒体社会功能发挥的好不好?社会责任落的实不实?重在如何引导,要着力引导媒体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扬、传播正能量,以信息安全捍卫网络疆土。

新闻媒体传递的价值观念对于受众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力,尤其是面对大是大非呈现出的态度,会成为民众政治心理形成即因素累积过程中的重要颗粒。媒体是传播价值观念的喉舌,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文化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因此,舆论阵地必须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所占领。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8]新闻工作者作为信息传播的核心,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高尚的职业道德十分重要,面对大是大非,拒绝态度暧昧,拒绝沉默寡言,敢于向错误社会思潮亮剑,敢于理直气壮地引导舆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人文关怀为目的,做有温度、有内涵的媒体人。勇立潮头,保持专业,发出时代最强声,聚合社会正能量,正是包括新闻工作者在内所有媒体人的使命所在。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人民利益第一、抵御病变能力较强的新闻工作队伍,正是民心所向,时代所需。媒体建设方向正确与否,关乎网络疆土完整;网络疆土完整与否,关乎意识形态安全;意识形态安全与否,关乎国家安全。统一完整的网络疆土,是我国文化自信与意识形态安全的体现,同时又推动着文化自信建设与意识形态工作不断向前。

(二) 提升文化软实力,促进民众政治认同

文化自信,有赖于大众对现阶段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心理认同和积极践行,这种认同的根源,必定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显示出的蓬勃生命力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如何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感染力与活力呢?就需要进一步夯实文化软实力基础,从看似很“软”的文化中迸发出更雄厚的政治感染力,对我国而言,就是加强民众对我国政治经济体制、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等的认同感。

文化软实力和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总是同步提升的,硬实力的不断增强推动着软实力的增强,软实力则更深沉地支撑鼓舞着硬实力的步伐。五千年的中国文化绵延传承至今,它的精神内涵已经深深地印记在每一个中华儿女身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了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的智慧,在新时期以其厚重的历史积淀滋养孕育了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艰苦决绝的革命斗争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呼唤下,记录了民族品格的、写满了民族故事的、力挽狂澜的革命文化应运而生,为革命胜利奠定了文化心理基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新时期的文化结晶,正是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精华,而作为“民族文化的合理内核与精华积淀,对于一个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和整合价值的,民族凝聚力重要源泉的民族精神”,[10]其“普遍表现出来的精神力量和个性特征,是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共同遵循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综合体现,是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11]因此,以强大的经济、政治、军事等硬实力为后盾,理性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价值,激发内存于民众心中的民族情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将其转化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使中华儿女同心同德、同心同向为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新时期文化自信建设与保证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策略。

(三) 创新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世界各国对中国给予了普遍关注和重视,西方国家开始思考中国为什么能取得如此成就,但与此同时,“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唱衰”等论调也甚嚣尘上。所以,我国必须具备说出“中国为什么能?”“展示真实的、立体的、全面的中国”的能力。要创新话语表达体系,讲好中国故事,要在国际话语体系中占有与中国贡献相当的话语权,必须要树立强烈的文化自信,以“形于中”而“发于外”,向世界传递真实的中国声音,才能减少世界对中国的“误解”。

首先,必须推动话语体系创新,使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大众化、通俗化。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我党带领人民走过了近百年的光辉岁月,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现阶段,对于我国的普通民众来说,马克思主义存在着远离生活实际、需要深度解读而被束之高阁的窘境。因此,我国的理论工作者需要切实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阐释,用人民群众容易理解的语言形式、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形式,增强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亲近感,从而提升民众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增强文化自信。其次,“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12]着力加强我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方法”[13],也就是说,着力理论宣传工作的创新,面对信息时代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面临的挑战,以权威的理论阐释、政策解读贴近人民群众,以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打动人民群众,针对新形势、新问题,在网络平台上集中发力,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正确价值观念,影响人、感化人,占据人民思想阵地,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1]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03).

[2]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系统性创造性实效性[N].人民日报,2017-01-07(01).

[3] 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J].红旗文稿,2010(16).

[4] 福柯.话语的秩序,语言与翻译政治[M].许宝强,袁伟选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53.

[5] 柳斌杰.增强三个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J].中国出版,2013(1).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7.

[7]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01

[8] 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 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EB/OL].http://cpc.people.com.cn/n1/2016/0220/c64094-28136289.htm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6-02-20.

[9] 秦洁.革命文化:中华民族最为独特的精神标识[J].红旗文稿,2016(17).

[10][11] 刘力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精神动力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12] 桓宽.盐铁论卷二之忧边(12).

[1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5.

2017-08-22

王凡(1994—),女(汉),甘肃庆阳人,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G641

A

1008-5955(2017)03-0081-06

白 林)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特色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谁远谁近?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