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文化的社会功能思想探析

2017-01-24胡义清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马克思功能文化

胡义清

(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上海 200235)

马克思文化的社会功能思想探析

胡义清

(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上海 200235)

马克思;文化;社会功能;发生;评价

马克思对文化的社会功能及其发生机制和评价等进行了阐述。马克思论及各种文化形式的社会功能,比如科技的生产力功能,道德的激励的功能,文艺的认知与审美功能,革命理论的导向功能等。文化社会功能发生的机制包括社会分工、政治制度、文化生产、文化交往和仪式装饰等环节。马克思对文化的社会功能评价坚持三大原则。一是文化对物质的依赖性,生产力标准是衡量文化生产的重要尺度。二是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三是文化的最终目标是促进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些思想对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处于经济时代(谢弗,2004),他们的著作中文化一词出现的次数并不多。这是因为马克思对众多的文化史家将文化抽象化,夸大精神文化的力量非常警惕,在创立唯物史观后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另一方面马克思一生都高度关注广义的文化现象即人的对象化活动。从总体上看,马克思文献中涉及到的社会文化包括政治、法律、道德,观念文化包括科学技术、宗教、艺术、文学、哲学以及总体的意识形态等。马克思(个别地方包括恩格斯)的文化思想中蕴含了社会功能因素,这体现在这体现在社会性功能观点与唯物史观与有相似起点,结构性功能观与唯物史观对社会有机体的分析有相似之处。不同之处是马克思坚持辩证法认为在阶级社会中同样的文化形式在不同的环境下对不同的个体、亚群体和阶层可能产生不同的后果。既肯定了文化的正面社会功能也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文化的负面社会后果,我们考察马克思文献中几种文化的正面社会功能,探讨马克思有关文化社会功能的发生机制及其评价的论述。

一、马克思有关文化的社会功能的论述

科技的生产力功能。马克思认为科技对生产力的影响是革命性的,他把科技看成是生产力发展的火车头。马克思说:“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从而社会生活过程的条件本身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并按照这种智力得到改造。它表明,社会生产力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不仅以知识的形式,而且作为社会实践的直接器官,作为实际生活过程的直接器官被生产出来。”[1]科技的社会功能是全方位的。科技进步能改进生产工具,广泛使用机器驱使自然力,改善生产工艺和生产方法,深化分工,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改变整个劳动的社会性质。科学技术还不断地发明创造新的交通和运输工具缩短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时空距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工具的发展。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生产的要素分成三个部分即劳动材料、劳动资料和活劳动,生产要进步这些因素都很重要。“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2]其中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首先体现在作为劳动资料的生产工具上。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马克思通过全面考察机器来研究科学技术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作用。近代科学技术发展集中体现在机器代替手工,大工厂代替手工工场。马克思对此进行了精辟的论述:“生产方式的变革,在工场手工业中以劳动力为起点,在大工业中以劳动资料为起点。”[3]在大工业中,工具向机器转化,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是近代工业革命的开端,马克思深入考察了机器的构造,概括了机器的一般特征。马克思指出机器包括发动机、传动机构和工作机。工具机的发明代替单纯的工具,它把水、风、蒸汽、电等单纯的自然力变成社会力量,并入资本。机器超出了人器官的生理极限,能够同时进行原来需要很多人才能完成的劳动。工具机的发明是进行大规模社会化生产的关键。工具机出现后给工业链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映,包括工业的动力、能源采掘,社会分工、工业组织方式、工人工作方式、生产场所等。“机器则代替工人而具有技能和力量,它本身就是能工巧匠,它通过在自身中发生作用的力学规律而具有自己的灵魂它为了自身不断运转而消费煤炭、机油等等(辅助材料),就像工人消费食物一样。”[4]一个工业部门的前进又会传播到其他所有的部门。一方面大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拓展了市场,增加了需求从而催生了机器的发明,另一方面已有的机器生产也使科学发明专业化职业化,“现有的机器体系本身已经提供大量的手段。在这种情况下,发明就将成为一种职业,而科学在直接生产上的应用本身就成为对科学具有决定性的和推动作用的着眼点。”[4]机器还改变了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即分工的特征,马克思概括为三点。一是机械工厂中许多人一起制作同一产品成为基本原则;二是机器的使用把以分工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作为自己存在的先决条件在;三是机器的使用扩大了社会内部分工,增加了特殊生产部门和独立生产领域的数量。

道德的激励功能。道德激励促使人们改过自新,减少社会犯罪和堕落。现实的人都是有七情六欲的人,在生活中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道德激发人们的耻辱感和荣誉心等帮助人们改正错误或者减少犯错。1844年马、恩合著的《神圣家族》对思辨唯心主义深入批判,因为当时“在德国,对真正的人道主义说来,没有比唯灵论即思辨唯心主义更危险的敌人了。”[5]这部著作有破有立。一方面批判欧仁·苏和鲍威尔兄弟、斯里加等人“把现实的人变成抽象的观点,即都不是从现实的人去考察善恶、或精神与群众的关系和实际运动”。[6]另一方面也确立了合乎人性的道德激励原则。马克思反对外部的、抽象的、虚伪的道德激励,主张道德激励要建立在人的生存环境改善的基础上,要从现实出发,要符合人性,要尊重的人的尊严,要让激励的对象自身真心实意地认识到自己的过失,从而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这样的道德激励将真正促使人们改过自新,减少社会的犯罪和堕落。

文艺的认知与审美功能。文学反映生活,是认识社会历史的一面镜子。文学通过语言来反映生活,是人们认识自然和社会的重要工具,是了解历史的重要资料。马、恩认为古代文学是经过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自身。荷马史诗、全部的希腊神话与完善的铁器、风箱、手磨陶式的辘轳、榨油和酿酒和手工艺、作为艺术的建筑术等是希腊人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之一,日尔曼人的歌谣是他们唯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文学虽然与社会科学、史学掌握现实方式不同,但它们同样是认识历史的有力证据。“雅科布·格林在研究德意志民族性格、德意志风俗习惯和法律关系时,一向把从记载基姆布利人进军的罗马史学家到不来梅的亚当和萨克森·格腊马提克所提供的一切证据,从‘贝奥伍耳夫’和‘希尔德布兰德之歌’到‘艾达’和古史诗的一切古代文学作品,从Leges barbarorum 到古丹麦和古瑞典法律以及日耳曼习惯法记录的一切法律汇编,都看作同样珍贵的史料,是完全有理由的。”[7]文学通过故事情节、典型人物和环境描写等等帮助人深刻地把握现实。马克思对优秀文学批判现实社会的功能高度肯定。马克思指出:“现代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他们在自己的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他们对资产阶级的各个阶层,从‘最高尚的’食利者和认为从事任何工作都是庸俗不堪的资本家到小商贩和律师事务所的小职员,都进行了剖析。狄更斯、沙克雷、白朗特女士和加斯克耳夫人把他们描绘成怎样的人呢?把他们描绘一些骄傲自负、口是心非、横行霸道和粗鲁无知的人; 而文明世界用一针见血的讽刺诗印证了这一判决。这首诗就是:‘上司跟前,奴性活现;对待下属,暴君一般。’”[8]

艺术能提高人的审美水平。艺术是通过形象思维来创造美,人们想欣赏艺术就必须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能够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马克思指出“现在假定人就是人,而人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人的关系, 那么你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等等。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9]同时在享受艺术美感的过程中,培育知美懂美的人。“消费对于对象所感到的需要,是对于对象的知觉所创造的。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10]一个懂得艺术美的人必然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美,并且会自觉不自觉地处处挖掘美,创造美,给自身和别人带来幸福快乐的人。艺术通过美感化人教育人,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风气的好转。马克思还曾设想过伴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等自然分工的消失,阶级差别不再存在,社会没有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分及其对立。那时优秀的文化成果将由统治阶级独占转变为惠及每一个人。在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文化会更好更快地发展,“在所有的人实行明智分工的条件下,不仅生产的东西可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丰裕的消费和造成充足的储备,而且使每个人都有充分的闲暇时间去获得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科学、艺术、社交方式等等——中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且不仅是去获得,而且还要把这一切从统治阶级的独占品变成全社会的共同财富并加以进一步发展。”[11]

正确的革命理论的导向功能。阶级意识是一个阶级的灵魂,阶级意识从无意识变成有意识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指出1850年代法国的数百万户农民在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等方面与其他阶级相对立,是一个阶级。但是小农之间只有地域联系,他们利益的一致性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阶级,因为他们彼此之间没有“形成共同关系,形成全国性的联系,形成政治组织……他们不能以自己的名义来保护自己的阶级利益。”[12]造成这种后果很重要的原因是农民没有自觉树立起阶级意识,没有把共同的利益诉求转化成为科学纲领,将自己的成员团结和组织起来朝着共同目标前进。马、恩在世界观的转变过程中发现无产阶级能否由一个自发的阶级上升为一个自为的阶级,能否从零星的经济斗争上升为联合的政治斗争,至关重要的是能否确立起阶级意识,即“它们对于历史发展赋予的问题是否清楚明了和有能力加以解决。”[13]只有具备了鲜明的阶级意识,无产阶级才可能形成高度的阶级自觉,高度的团结统一,夺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要树立阶级意识首先要有能够科学揭示时代的主要矛盾,本阶级在社会中的地位,它的阶段性目标和历史使命的理论。

马克思的革命理论促进了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马克思一方面对历史上的社会主义运动和无产阶级的斗争实践进行科学总结,另一方面在各个重要阶段亲自参加或者支持工人斗争,并且起草了指导工人运动的纲领性文件。他们从现实的个人出发,以人的实践活动为现实基础,发现了历史的结构和发展规律,建立了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宇宙观——唯物史观。为了给共产主义者同盟制定革命纲领,马克思先后写了《共产党宣言》、《1848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等光辉文献。这些文献揭示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产生的根源与历史作用,阐述了阶级斗争、共产党与无产阶级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无产阶级专政等重要理论;提出了共产党对非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潮和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与策略。马克思为后来的国际工人阶级协会起草了章程、决议、声明和公告,为各国无产阶级斗争制定统一的策略,为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发展提供指导。马恩很多著作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运用阶级分析法总结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很多宝贵经验和重要原则。他们的论述为以后的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文化社会功能的发生机制

文化一方面作为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会渗透进经济基础的结构另一方面文化功能的发生需要一系列的中间环节和条件。其中比较重要的有社会分工、政治制度、文化生产、文化交往、仪式装饰等。

合理的社会分工是文化社会功能发生的基础。马克思认为分工是异化范围内的劳动社会性,分工是作为类活动的人活动的异化和外化形式,尤其是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工。分工积极方面是促进了交换,扩大了市场,提高了生产的专业化程度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加速了生产力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大多分工是自然分工,分工是人为了谋生的被迫选择,而非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的自愿选择。这种自然分工使个人能力片面发展,限制了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比如科学进步带来了分工的双重效应。科学一方面集中了以往历史上的经验、知识、观察和职业秘方,另一方面以往的东西发展为自然科学以后用于分析生产过程,应用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科学的应用是建立在生产过程的智力同单个工人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相分离的基础上的,正像生产的[物质]条件的集中和发展以及这些条件转化为资本是建立在使工人丧失这些条件,使工人同这些条件相分离的基础上一样。”[14]工人只能得到一些操作方法的知识,工厂制度普遍实行后,工人不再做学徒。科学应用虽然提高了极少数发明创造者的智力,但却压制了广大工人的受教育、学文化的权利,工人的智力反而退化。在社会科学领域,职业分工让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手艺是真的,形成了关于自己的手艺和现实相联系的错觉。在法学、政治学和意识中关系成为概念,因为人没有超越关系,关于关系的概念就成为人头脑中固定的概念。马克思曾经构想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社会调节生产,劳动成为人生活的第一需要。人们从全面发展的角度自由选择职业。

政治制度是文化社会功能发生的中介。政治制度也可叫国家制度。国家是以暴力为后盾,包括众多的人员、机构以及制度构成的有组织的力量体系。马克思指出近代社会“一切共同规章都是以国家为中介的,都获得了政治形式。”[15]虽然当代社会国际国内的治理主体有个人、企业、社会组织和国家等,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但是主权国家依然是其中最为强大的力量。大多数文化形式如法、科技、宗教、伦理道德、文艺、哲学甚至习俗在得到国家制度的认可后容易变成现实的社会力量。政治制度通过各种规则程序以及有组织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甚至是强制使得文化的正面社会功能化为感性的存在形式直接影响人的生产、生活以至于思想和思维方式。

文化生产是文化社会功能发生的直接手段。马克思认为文化也是一种生产,“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8]文化经过生产变成商品或者服务让人消费,其功能自然就发生了。马克思根据文化产品的不同形态把文化生产(马克思称之为非物质生产)分为两种。一种是生产文化商品。这种商品可以离开生产者和消费者独立存在,如书、画以及一切脱离艺术家的艺术活动而单独存在的艺术品,另一种文化生产是文化行为,如一切表演艺术家演员、教员、医生、牧师等等。[16]如果这些文化商品和文化行为经过交换被消费者消费就可以视为文化社会功能已经发生。在市场经济下,文化生产水平的高低和规模的直接影响文化功能的实现。文化生产水平高则文化产品竞争力强,文化生产规模大则市场占的份额大,具备这两点则文化功能发挥就越充分,影响的人就越多。

文化交往是文化社会功能发生的外部条件。文化交往是指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互动。文化交往扩大了文化功能发生的时空范围。先进的文化在交往中推动了落后地区的发展,同时也可能吸取落后文化中的某些合理因素。落后的文化在交往中被淘汰或者被迫进行自我更新。马克思对英国在印度传播先进的资产阶级文化给予了一定的肯定。英国为了维护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在印度引进了电报、蒸汽机、科学,推行土地私有制,自由贸易,创办了自由报刊,实行西式的军队组织和训练方式、英式教育为印度培养懂管理,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的社会精英,建设水利设备和铁路等交通系统。一方面马克思意识到在印度粉碎英国的殖民枷锁和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之前印度人民还不可能真正地收获到这些新社会因素的成果,另一方面这些做法多多少少会促进印度的发展。当时印度自身不可能进行类似的社会改革,因此马克思认为英国的殖民统治“不管犯下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15]当然文化交往只是文化社会功能发生的外部条件之一,文化的发展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简单移植外来文化哪怕是先进文化也很少能够较少实现文化的正面功能。

仪式装饰是文化社会功能发生的外在表现。文化的社会功能内化于人的心灵、思想,外化为人的言行举止、身体装扮、仪式礼节以及各种人工事物及其装饰等。仪式装饰一方面实现文化功能,另一方面象征着文化的精神内涵,二者是体用关系。仪式装饰既是文化功能的发生,同时有助于文化功能的确立和传播。各种文化都有相应的外在形式。法表现在立法、司法与执法过程中的仪式、相关人员的服饰和工具上。恩格斯指出“文明国家的一个最微不足道的警察,都拥有比氏族社会的全部机关加在一起还要大的‘权威’”。[17]这种权威来自国家的暴力,也体现在警察的身上,他穿着警服,戴着警帽,身上或者手里有执法的武器。警察特别的着装和武器是国家政权的象征。科技有自己的工具、工艺、设备和专业人员等,艺术很多时候表现为各种独特的造型、动作、实物以及声、光、电产品,革命组织大多都有成员加入的独特仪式和装饰如誓词、专门的歌曲、徽章、旗帜以及与众不同的着装和体貌等。一种仪式装饰如果被社会认可并被推广说明其所代表的文化思想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同,如果能够长期传承则证明了该文化的社会功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三、文化社会功能的评价

马克思从唯物辩证法出发,既能够从总体上把握文化在社会有机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又历史地、具体地看待文化的社会功能。他们把文化看作人类创造力的集中体现,看作人类从自然王国走向必然王国的有力武器,恩格斯指出“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18]从早期开始马克思一直坚持与各种错误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意识作斗争,就是看到错误的理论思潮和虚假的意识形态对社会改造、工人运动的误导作用;中期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及《资本论》中和恩格斯的很多文献中高度重视含精神元素的科学技术对生产方式的重大作用;晚期马克思深入研究文明的多样性,认识到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潜在的和长期的重要影响,恩格斯纠正了人们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解的偏差,批判了庸俗的经济决定论,指出了文化等上层建筑要素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马恩的深刻之处在于基于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社会,深入分析文化对生产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群体的不同后果,在此基础上提出文化改造的方案和未来社会的文化理想。从宏观上来说,马克思评价文化的社会功能坚持三大原则。

文化以物质为基础。文化虽然是人类自身的创造,但是它属于精神层面的事物,其源头来自于物质。文化是对物质形态的转化和改变,文化的成果最终体现在感性世界中。马克思多数情况下把文化视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和广义的意识形态形式,因而不会就文化论文化,始终是从关系、活动、发展、变化来看待文化的本质与功能。马克思揭示梅恩法制史观的错误——“把政治优势——不管它的具体形式如何或者它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如何——当作某种驾于社会之上的、以自身为基础的东西。”[19]法是伴随群体、阶级、国家等产生的,都以经济条件为基础,经济条件是国家赖以建立的基础和前提。同样,晚年的恩格斯仍然坚持“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为基础的”。[17]文化发展的历史很复杂,但是毫无疑问文化繁荣要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马克思坚持观念文化对物质的依赖性体现在他把生产力标准视为衡量文化社会功能运用效果的重要尺度。马克思在评价文化生产、西方文化对外传播、科学研究的是非功过时都把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作为主要标准。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一方面依赖于物质,但是很多时候文化生产与物质生产并不同步,这是因为文化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文化独立性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文化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马克思分析了艺术同社会发展不同步的原因。某些重要艺术形式的繁荣只出现在艺术发展的最初阶段,是未成熟的社会条件的反映,随着社会发展这些社会条件一去不复返,这些艺术的素材也消失,相应的这些艺术形式也永远不会再现。但是这些艺术形式中的精品却能够超越时空,为各个时代的人们所喜爱。除了艺术以外,宗教、哲学、文学等文化形式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不少,表现为超前或者滞后。二是文化具有传承性。文化是在传承与创新中发展的。它首先要对以往历史上上积累起来的思想材料进行有选择性的吸收。恩格斯以哲学为例:“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17]凡是符合统治阶级利益,能促进新的经济基础发展的旧的思想材料都被新的社会所吸收和改造,这样以往的传统也得到部分继承。三是文化的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文化的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以哲学和文学的互动为例。哲学成为文学的主题和思想,文学成为哲学思想的载体和表达形式。马克思曾经探讨过欧洲近代的享乐哲学和文学艺术的互动。四是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恩格斯晚年辩证地论述了物质与思想文化的关系:“物质存在方式虽然是始因,但是这并不排斥思想领域也反过来对物质存在方式起作用,然而是第二性的作用。”[17]恩格斯认为文化作为一种历史因素一经形成,它虽然在终极意义上是经济原因造成的,但是它对经济基础并非消极的适应而是必然能动地起作用,必然对经济基础发生反作用并且在一定的限度内甚至改变经济基础。文化中的不同形式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的方式不同。法是直接的,而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是间接的,要经过较多的中间环节。

文化的最终目标是促进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马、恩从现实的个人、社会和自然出发创立了唯物史观。从现实的个人出发,以物质实践为基础,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促进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归宿。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创造性的活动与成果当然也不例外。马、恩的自由不仅包含通常所说各种自由比如人身自由、政治自由——选举与被选举权等等,他们还更多地倾向于人拥有更多自己能支配的时间,在教育、医疗、社保等个人生存与科学、文学、音乐、美术、体育等发展的领域有更多选择的机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地实现实质上的民主,真正地进行自主选择,而不是仅局限于政治选举等方面。正是从这个标准出发马、克思理性地看待资本创造文化。资本家以社会名义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这种剩余劳动一方面是社会的自由时间的基础,从而另一方面是整个社会发展和全部文化的物质基础。正是因为资本强迫社会的相当一部分人从事这种超过他们的直接需要的劳动,所以资本创造文化,执行一定的历史的社会的职能。”[20]资本主义时代社会化大生产高度发展,在法、科技、教育、文学、艺术、哲学等文化领域也取得空前的成就。但是,只有少数人占有了这些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财富的主体,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群众却并未充分享有这些财富,劳动者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并未达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能达到的程度。异化劳动普遍,很多文化自由权利对劳动群众形同虚设,这是马、恩时代的现实。他们根据这两个标准对对资本主义展开了深入的批判,同时也指出了未来的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大家共同创造先进文化,共同享有文化成果。

结 语

马克思有关文化的社会功能的论述为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一是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物质财富上了一个新台阶,这为文化建设创造了物质基础。中国经济建设已进入新常态,要推动结构改革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关键是要进行文化创新。另一方面,文化社会功能的发生以政治制度为中介,这就要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文化内含着创新的因素,文化具有超越现实的一面。创新主体是人,除了引进优秀人才外,最主要靠教育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的劳动者。我们要加大投入,创造文化创新的平台和载体,为文化创新者提供机会,依法保护人们文化创新成果。二是要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全党。正确的理论为革命建设指引正确的方向,错误理论会导致是颠覆性的后果。我们要用实践中已经证明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在理论和实践中指出各种“左”和“右”的倾向的错误,统一全党思想。三是文化生产要虚实结全。文化建设中的思想观念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因此伦理道德、文学、艺术、文化娱乐等文化生产要反对急功近利,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文化中科技是针对物质生产,则要产学研有机结合,加快转化过程。四是处理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个老话题,但这个问题值得探讨。实际上文化是传承与创新的统一体,我们通过文化传承保持历史的连续性,通过文化创新跟上时代潮流。不同时空下文化建设的侧重点不同,但是长斯来看上不可将传承与创新对立或者偏废。五是文化建设要面向群众,注重日常文化仪式教育。马、恩反对资产阶级少数人占有社会的文化成果启示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建设应以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为主体,文化产品首先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文化要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让人民群众得到快乐,受到教育,提升境界。仪式装饰具有符号象征意义,对人特别是对青少年起教育和引导作用。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对青少年进行点点滴滴的仪式教育。这些仪式包括排队、升旗、唱国歌、礼貌、礼节等等涉及言谈举止和衣食住行的各个细节,通过仪式教育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习惯。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19-220.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3.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27.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91-99.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7.

[6] 章海山.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发展的历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73.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571.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686.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1.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92.

[1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版,1995:199.

[1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7.

[13] [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67.

[1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58.

[1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12,854.

[16] [德]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一册).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42-443.

[1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88,649,612,598.

[1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92.

[19] 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古代社会史笔记.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510.

[2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57.

2017-08-25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文化软实力评估与增进方略研究"(项目号:14bks064)的阶段性成果。

胡义清:男,江西青原,副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2014级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G02

A

1008-5955(2017)03-0087-06

吴 兵)

猜你喜欢

马克思功能文化
也谈诗的“功能”
马克思像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奔驰S级香氛功能介绍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谁远谁近?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