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地位
2017-01-24□任洁
□ 任 洁
共享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地位
□ 任 洁
中国发展的巨大成就与中国现阶段存在的巨大利益分配问题紧密缠绕在一起。是否正视、能否解决以及在何种程度上解决中国社会存在的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较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分配不均、贫困等问题,关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以及社会主义的永续发展。实现共享发展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实现共享发展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保证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要坚持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要缩小社会分配领域的收入差距,明显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要继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切实解决最后一群人的贫困问题,真正实现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共享发展 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根本目的 实现路径
“五大发展理念”中的共享发展理念,最鲜明地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最充分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的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共享发展理念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必须直面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依托健全有效的制度安排,着力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较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分配不均、贫困等各类问题和矛盾。能否将共享发展理念落到实处,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一个关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和社会主义永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共享发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什么是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说的处于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什么样的社会?如何认识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所实现的高于现实社会主义社会的“共享”?
描画一种社会。从1516年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托马斯·莫尔发表《乌托邦》算起,社会主义已走过了500年。500年间,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从高潮到低谷的沧桑巨变。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实现,是马克思基于历史发展规律得出的科学结论,而对于未来理想社会究竟怎样,他却少有描画。人们耳熟能详的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描述就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那段话:“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1](P537)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是真正意义上的共产主义。马克思说:“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2](PP435-436)马克思之所以少有对未来社会的具体描画,是因为在他看来,共产主义“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而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1](P539)这种朝向未来社会的不间断的现实运动,吸引无数志士仁人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阐释一种原则。现时代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及其基本特征仍然存在争论和分歧,但是有一点可以达成共识:社会主义是为多数人、为穷人、为无产阶级谋幸福、求解放的事业。其终极发展指向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新社会。1890年8月21日,恩格斯在致奥托·冯·伯尼克的信中曾说:“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3](P693)社会主义当然并非一成不变,但是就其一些基本原则而言,并没有也不能发生根本改变。按照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中的说法,现代社会主义“就其理论形式来说,它起初表现为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学者们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据称是更彻底的发展”。[2](P523)也就是说,法国启蒙学者提出的社会主义原则并未被抛弃,而是得到进一步的彻底发展。
通过共建共享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无疑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之一。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指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4](P222)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也指出,未来社会将“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1](P689)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可能广泛推行和真正支配根据科学原则进行的产品的社会生产和分配,以便使所有劳动者过最美好的、最幸福的生活。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这一点。”[5](P546)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种种不公平、不自由、不合理现象的基础上,揭露资本剥削的秘密和实质,进而指出这种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人与自己的劳动、人与自己的类本质、人与人相异化的社会必将被无产阶级解放运动所推翻,而代之以生产条件和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人人自由平等、全面发展的新社会。显然,共建共享、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那些诟病马克思是因为个人常处于“赤贫”状态才设想出来共产主义社会的错误观点,要么是以自己的庸俗之心揣度马克思,要么是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是马克思青年时期就立下的志向,始终为无产阶级和绝大多数劳动人民谋利益是马克思一生从未动摇的政治立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罪恶的批判和控诉,早已超越了道德层面,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坚持人人共建共享共同富裕,这与以往存在阶级斗争、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社会截然不同。
回应一种质疑。通过感观体会,人们比较容易得出的结论是:现时代的资本主义与马克思揭露批判的资本主义相比,已经发生了太多变化,可谓面目全新。在社会分配领域和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程度上,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甚至更“社会主义”,共享、共富的特征更加鲜明。究竟应该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共享”?
首先,21世纪的资本主义与马克思所处时代的资本主义有所不同。在“世界历史”阶段,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共时空存在,为两种主义之间的互相借鉴提供了条件。为了缓和阶级矛盾,资本主义借鉴社会主义的因素,比如重视社会再分配和提高社会福利等措施一定程度上成为资本主义的减压阀,体现在社会分配和社会保障领域便是有更多的劳动人民和弱势群体可以“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充当了资本主义病床边的医生,社会主义的存在延缓了资本主义阶级矛盾爆发、社会走向崩溃的历史进程。
其次,资本主义社会的“共享”不能掩盖资本剥削的实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进步和资本积累的增加,使得剩余价值可以部分流向社会,用以提高工人的工资,造成工人收入提高、共享生产发展成果的“表象”。对此,马克思一针见血地说:“在工人自己所生产的日益增加的并且越来越多地转化为追加资本的剩余产品中,会有较大的份额以支付手段的形式流回到工人手中,使他们能够扩大自己的享受范围,有较多的衣服、家具等消费基金,并且积蓄一小笔货币准备金。但是,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持有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同样,也不会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由于资本积累而提高的劳动价格,实际上不过表明,雇佣工人为自己铸造的金锁链已经够长够重,容许把它略微放松一点。”[6](PP677-678)如此,资本主义的“共享”不过是掩盖“富者累巨万、贫者食糟糠”的假象,1%的人占有社会99%的财富的两极分化才是资本主义最真实的一面。
二、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
习近平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7](P10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于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但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开创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尽管改革开放前30年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经历了严重曲折,但这一时期积累的思想、物质和制度条件,积累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以历史总体视野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能犯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相互否定的错误。简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发展成就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年、新中国成立67年、改革开放进行38年接力发展的结果。
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坚持这一立场,在发展问题上就要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是判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的基本标准之一。对于这一点,党的几代领导集体有正确清晰的认识,并以此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和核心价值追求。
1955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七届六中全会上提出:“要巩固工农联盟,我们就得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1955年11月22日《人民日报》刊发的《全国工商联执委会会议告全国工商界书》中明确提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大家有事做,有饭吃,大家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继承并进一步创新了毛泽东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1986年,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重要论断,这一论断将共同富裕提升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并明确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之间的辩证关系,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和条件,共同富裕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二者共同构成社会主义的本质,片面强调一方面都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晚年的邓小平格外重视对实现共同富裕至关重要的分配问题,他甚至说“如果仅仅是少数人富有,那就会落到资本主义去了”,这显然是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本质区别的高度上来认识共同富裕问题的。江泽民同志提出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针对社会上出现的收入差距悬殊问题,他明确指出,“这不是党和国家的政策直接导致的,而是少数人违法乱纪或钻政策空子的结果”,[8](P50)也就是说,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方向上,社会主义并没有偏离这一基本原则,只是因为双重体制的并存和一些改革措施不完善不配套才导致了社会收入差距悬殊。胡锦涛同志在阐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时,明确提出要“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9](P624)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重新把共同富裕和共享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提出来,充分体现共享发展与共同富裕原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为征求“十三五”规划建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强调:“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10]
我们一代一代共产党人正是因为始终坚守人民大众立场不动摇,坚持共享共富的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动摇,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带领和团结人民群众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才能精彩不断地续写下去。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享发展面临的问题
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是共享发展理念提出的初衷。现阶段的中国,依然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较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分配不均、贫困等问题和矛盾。
首先,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我国沿海和内地、东中西部、省区之间、南北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存在不平衡状况,这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区域发展不平衡体现在多方面,包括经济总量、人均GDP、工业总产值、公共服务等方面,造成不平衡的原因主要在于自然资源禀赋不同、区域发展战略、政策选择的差异和市场化程度的高低等。
其次,贫富差距较大问题。《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5》中的数据显示:近30年来,中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从80年代初的0.3左右上升到现在的0.45以上。中国家庭财产基尼系数从1995年的0.45扩大到2012年的0.73。顶端1%的家庭占有全国约三分之一的财产,底端25%的家庭拥有的财产总量仅在1%左右。[11]并且,贫富差距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人们能够直接感受到的收入和财产持有量方面,而且蔓延到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人们享有的政治权利、教育机会、文化精神产品、健康保障等也有了质和量的显著差别。导致贫富差距过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的不完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历史上形成并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对“先富与共富”政策、“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政策的片面理解和实施,税收制度的不合理,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等等。值得肯定的是,经过近些年的分配制度改革和政策调整,我国的贫富差距较大的状况有所改善,国家统计局2016年初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2,但面对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依然超过国际公认的“0.4”这一贫富差距警戒线的现实,要将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至合理区间,进而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还任重道远。
再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分配不均问题。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构想。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本来之义,是指政府通过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和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能够体现公平正义原则的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人民群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必要措施。目前,中国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框架已经初步形成,但是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分配不均的矛盾依然突出。这种矛盾集中体现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数量等优势资源多聚集在发达地区,城市与农村之间、东中西部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差距较大。导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分配不均问题的原因既与我国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和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有关系,也与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政策不完善有关系,比如,基本公共服务产品供给与地方财政挂钩而不是建立全国统一的公共品供给平台,就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那些地理位置偏远、财政收入偏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地区所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距离全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水平不是越来越接近,而是越来越遥远。如此,在健全制度安排、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投入机制、改善公共服务等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可探索的空间,要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的目标”还有不短的路要走。
最后,贫困问题。改革开放38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贫困人口数量也大幅减少。从1978年算起,中国贫困人口数量累计减少7.9亿,相当于美、德、日、俄人口的总和。按照联合国脱贫标准,中国对全球脱贫贡献率超过70%。然而,中国“消除贫困”的任务依然很艰巨,截至2014年底,全国还有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12.8万个贫困村、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更主要的是,剩下的这些贫困人口数量多且分布相对集中、贫困程度深、多处于生态功能区或生态脆弱区,减贫脱贫的难度非常大,真正是难啃的“硬骨头”。
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享发展的路径
从国家角度看,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享发展需要解决的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过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分配不均和贫困等各种问题和矛盾,并不孤立存在,而是交织在一起。我们要想实现共享,需要找到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和路径,并且,这些方法和路径共同构成国家“坚持共享发展、增进人民福祉”所需遵循的顶层设计,具有统领全局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任何发展理念的贯彻实施都需要依托一定的制度,实现共建共享的发展目的也需要相应的制度设计。“十三五”规划的第七部分“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从八个方面对如何实现共享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部署。这一系列部署以“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为基本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是基本工作思路和制度设计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基于以上制度原则,在实现共享发展的制度设计上,首要的也是最关键的就是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尤其是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公有制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享发展的基本制度保障,没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共享发展就会沦为空谈。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明确强调:“公有制主体地位不能动摇,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能动摇,这是保证我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证,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12]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动摇,首先要在深化改革中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在不断提高经济质量的前提下逐步扩大数量。目前,国有经济仍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导力量,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和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物质技术基础,为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提供大部分消费品,对保证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具有决定性作用。其次要通过转变生产方式,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包括城市中的集体工业企业和股份合作制企业等中小企业,扩大实现共享发展的根基。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做出更大、品质更高的蛋糕,为分好蛋糕、实现共享提供更丰富的物质条件。
要坚持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解决由于幅员辽阔和复杂的自然历史原因造成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其难度可想而知。但是,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把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此后,我们党又陆续推行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重大举措,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践证明,这些战略举措卓有成效地推进了区域协调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协调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发展中必须正确处理的重大关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提出来。“十三五”规划提出在坚持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前提下,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要在社会分配领域形成生产与分配良性互动的制度安排。为了“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13](P815)需要相应的制度措施:一是要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两个同步原则”;二是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规范初次分配,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三是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规范隐性收入,遏制以权力、行政垄断等非市场因素获取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四是要加快建立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五是要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拓展居民增收渠道,完善居民收入增长支持政策体系。[13](PP814—815)
要继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首先,要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的公共服务供给方向,不断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共享水平。其次,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习近平指出:“我们还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乡居民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加强社会救助,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再次,要稳步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打破财政和地区与基本公共服务挂钩的机制,确保实施全国统一的公共服务供给标准,使各地人们均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最后,要大力推进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大对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我们要实现的共享不是简单地“遍撒胡椒面”和利益均沾。共享发展理念提出的初衷是为了让那些最贫困的人口、最弱势的群体通过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具有更多“获得感”,如此,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必然有制度差异和政策倾斜,以不断满足贫困人口对教育、文化、卫生、医疗等方面的需求,真正实现全体人民共享。
要切实解决最后一群人的贫困问题。7000多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是实现共享发展和全面小康的痛点和短板。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必须改变此前的“灌水式”、“输血式”扶贫模式,实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习近平总书记说,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具体言之,一是要紧抓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各项政策资金的好处真正落到扶贫对象身上;二是要真正将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五个一批”工程落到实处;三是要进一步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分配,促进教育公平,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提升贫困人口参与并共享发展的能力。如此看来,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精准”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必须重视贫困人口的智力造血和精神贫困问题,扶贫的同时还要“扶智”、“扶志”,培育贫困人口自助、自立、自强、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以杜绝脱贫后再返贫,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总之,在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共享发展决不是一种理想、一个口号,而是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根本目的,更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实现永续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增进人民福祉。2016年1月18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14]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5]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8]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胡锦涛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0]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N].人民日报,2015-10-31.
[11]报告称中国贫富差距扩大 1%家庭占全国1/3财产[EB/OL],http://legal.gmw.cn/2016-01/15/content_18504764.htm.
[1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 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N].人民日报,2015-11-25.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14]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聚焦发力贯彻五中全会精神 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N].人民日报,2016-1-19.
(责任编辑:杜洪梅)
616
A
1243(2017)04-0034-006
作者:任洁,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邮编: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