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高校社团文化建设

2017-01-24刘利娜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社团政治思想

刘利娜

(山西药科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高校社团文化建设

刘利娜

(山西药科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之一就是高校社团。当前,大学生社团文化建设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为此,要加强社团制度建设,增加对社团的投入,提高社团凝聚力,切实发挥好社团作为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载体的作用。

高校社团;思政教育;问题;对策

一、高校社团文化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

高校社团文化是高校社团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形态、集体观念和核心力量,它包括社团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由此凝练而成的制度文化。团体形象、社团活动、集体精神、团体制度、品质观念、价值取向和产品精神等是它的具象表现。

(一)高校社团文化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之一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一定的载体才能进行的,概论课、基础课、形势与政策课、时事报告等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传统载体。现阶段,面对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和新思想,在校大学生在思想层面和价值取向上深受影响,从而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弱化。大学生社团作为一种特殊群体意识载体,通过其特殊的环境熏陶、渗透和升华,将其长期培育和积淀的人们追求的一致观念、价值圭臬、行为准则,不断施用于社团文化成员,由此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其次,环境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形的,一种是无形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既是有形的,同时也是一种良好的无形感召力,它能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在润物无声中受到影响和感染。特别是纷繁多彩的社团文化活动,对大学严肃校风校纪、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校风、优化教育环境等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保证社团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

在社会转型、意识多元化、体制改革和大学生社团郁勃发展的形态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利用好社团这块阵地,运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正确的观念,有效预防社团文化活动脱离正确的价值轨道。在校党组织、团组织的指导下开展文化活动,并根据一定的情境揉入中国梦、人生与理想、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法制教育等内容,可以有力地防止大学生文化活动出现价值观偏移,促进其规矩、良好、有序的发展。

二、高校社团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高校社团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社团管理制度不完善,会员流动性大。目前,大学生社团为了扩大影响力,降低进社团的门槛,往往不加任何限制招纳会员,对成员不进行任何资格审查,也不需要提供有效身份证明,成员离开社团集体更是可以单方面宣布退出,这样加大了社团组织管理的难度。

2.社团活动多种多样,但良莠不齐,品质有待提升。目前,大学生社团类型众多,文化实践活动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但是高水平高质量好品质被大家认可的社团和社团文化活动却相较而少。没有创新性,活动方式雷同;活动目标不明确,没有科学的设计和精心的编排;活动的效果不理想,影响社团文化活动的良性发展和长久循环。

3.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轻思想导向,重开展活动。一些社团只注重开展社团文化活动,而活动的思想性、教育性没有突出,忽视了融入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在社团文化中。活动文娱内容多,启发型和学术交流型的内容少,多数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辅导作用发挥不足、思想引导性不强。

4.保障社团活动的机制欠缺。高校社团存在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经费不足,其资金来源主要有:企业赞助、社团成员会费、学校拨款。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很多社团成为企业产品在校内营销和进行商业促销的“助手”。其次是场地,社团活动场地不能予以保障、所需的相应设施配备不齐全是各高校社团普遍存在的现象。

(二)高校社团文化建设困境的原因

1.不够重视社团文化的育人功能。目前,社团被许多高校管理者单纯的视为是学生课余活动的自发组织,是学生的业余爱好团体,没有加以重视如何把学生社团工作提高到应有的地位。

2.缺乏专业和思想上的指导使社团文化游离于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之外。许多高校只注重教学数量和科研能力,导致指导老师的积极性不高,投入精力和时间有限,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工作不够重视。

3.社团精神文化缺乏,凝聚力不足。社团缺乏鲜明的社团文化精神的传承,社团成员参与社团文化的热情难以为继,社团成员固定性不高。部分高校在大学生社团建设上没有或者缺乏总体规划设计,忽视价值认同,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严格的制度管理,对学生社团建设放任自流,致使社团文化在活动内容、文化效果和品牌效应等方面难以取得良性发展,更谈不上优良社团文化精神的积淀和传递。

三、高校社团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制度建设,推动学生社团的优质发展

1.完善社团审批、注册、成立制度。社团组织要符合相关规定,并按各项规章严格审批,定期考核社团,对发展滞后的予以整改、注销或与其他社团合并;对于高质量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社团组织在政策上应予以支持和鼓励,从而保持新鲜活力注入学生社团。

2.社团文化活动开展要严格执行活动审批、考核等制度。按制度要求严格把关,对低层次、实效性差的活动不予审批;对组织策划不够完备、具体的社团文化活动给予积极的指导和帮助。

3.强化“社团指导教师”制度。为了规范社团发展方向,要加强指导教师对社团骨干的培育和辅导。

4.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为社团活动做出贡献和努力的社团干部和会员加以表彰和奖励;对为社团工作中指导的老师应在教师评优方面可以给予适度的政策优待;对持续健康发展的社团给予表彰及经费、场地和设备上的支持。

(二)加强文化建设,实现文化育人,提高社团凝聚力

1.坚持先进文化为指针。高校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中最具影响力、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和主要表现形式,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高校社团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创建社团的共同价值观。社团文化的核心因素是共同的价值观念。任何社团文化无论其多独特,都是把社团建设成为有共同兴趣、爱好,人人有责任感、义务感的团体,这一点是共同的。

(三)提高高校对社团工作的重视程度

1.强化社团指导教师资源配备。鼓励优秀青年教师兼任社团指导教师,建立校内人员的激励体制。面向全校甚至全社会来征集活动创意,组织一支顾问团。在活动形式上给出一些建议和方法,并推荐给学校的社团指导单位。

2.提升社团活动硬件配备。高校要为社团组织办公和活动提供特定的场地,有条件的可以筹建学生活动中心;高校还可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在学生活动用地中划出一部分房间用来作为社团办公地点与活动排练场所。

3.社团工作经费体系的建立完善。形成与社团文化发展相适应的社团工作经费体系,按照社团发展所处不同阶段采用有区别、有重点的经费支持政策。

(责编:张清雅)

G641

A

1008-8431(2017)02-0063-02

2016-12-06

刘利娜(1980-),女,山西药科职业学院助教。

猜你喜欢

社团政治思想
缤纷社团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