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的实践与经验
2017-01-24李先荣戴剑波叶其军
李先荣 戴剑波 叶其军 李 梓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伊犁州民宗委;伊犁州党委统战部 新疆 伊宁 835000)
伊犁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的实践与经验
李先荣 戴剑波 叶其军 李 梓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伊犁州民宗委;伊犁州党委统战部 新疆 伊宁 835000)
伊犁州以新疆工作总目标为引领,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为契机,举全州之力创建示范州,在组织推动、宣传教育、创新载体、融情实践等方面,为新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值得探究。
民族团结进步 示范州 伊犁州 探析
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视察时指出“新疆最长远的问题还是民族团结问题”,“新疆最大的群众工作是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这一新命题,并强调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把民族团结作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贯穿到新疆工作各个方面,加强和创新民族团结工作这一新任务、新要求。同年5月,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会议召开,确定新疆工作总目标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为新疆开展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是引领新疆工作的旗帜。近年来,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以新疆工作总目标为旗帜,抓住国家民委正式确定伊犁州为全国13个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地、市、盟)试点的机遇,在全州上下及时动员、安排部署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活动,制定印发《伊犁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的意见》和《实施方案》,确定“一年强基础、两年创示范、五年提升巩固”的具体目标,全力以赴推进示范州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新疆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笔者从三个方面探究分析。
一、伊犁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的实践探索
(一)组织推动抓早。一是领导高位推动,健全组织机构。伊犁州自申请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范州(以下文中简称“示范州”)创建批准后,州党委、州政府立即安排部署,成立以州党委书记为组长、四大班子相关领导为副组长的示范州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州县乡各级各部门分别建立由党委(党组)书记任主要负责人的领导机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协作、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和“一把手抓、抓一把手”的工作格局,为有力推进示范州创建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二是目标明晰,责任明确。伊犁州以全国示范州创建考核验收指标体系为主导,结合本地实际,确立更富本地特色的示范州创建指标体系,制定《自治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工作推进方案》,明确7大工程,即少数民族权益保障工程、民族团结细胞工程、现代文化引领工程、发展富民工程、民心满意工程、平安伊犁建设工程、生态文明建设工程,10大类90项重点任务,层层分解指标、细化方案、明确责任,并将创建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范畴、作为评先选优依据之一,为示范州创建工作扎实开展提供有力支撑。三是编制到位,经费保障。伊犁州创建示范州伊始,在州民宗委单设创建办公室,划拨5个专门编制,抽调10余名骨干参与工作,组建文秘宣传、书籍编撰、档案整理3个工作组;各县市结合实际均加强工作力量。州财政每年划拨专项经费100万元,用于示范州创建工作,各县市按辖区总人口每人2元的标准核定创建经费并列入财政预算,足额拨付,为创建示范州奠定坚实保障。四是三地同心,互查联创。伊犁州直在以往与塔城、阿勒泰地区长期坚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基础上,联合开展示范州创建工作,专门成立三地联创共建示范州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信息互通共享、工作互学共促机制,多次组织开展三地同创联席会、观摩会、推进会、互观互检活动,切实形成伊犁、塔城、阿勒泰“三位一体”同步开展、同步推进的工作格局,为有力推进示范州创建打下良好基础。
(二)创新载体抓细。一是以“八进”①“八进”,进机关、进单位、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军营、进清真寺。为抓手,创新开展示范州创建活动。紧密结合“八进”主体特点,广泛开展“六进农家”②“六进农家”:爱心温暖进农家、相互学习进农家、文体活动进农家、传统美德进农家、法规政策进农家、环境优美进农家。“六互”③“六互”:互吃一次饭、互送一件小礼品、互办一件小事、互教一项小技术、互提一个醒、互学一句话。“八个一”④“八个一”:建设一个民族团结教育基地,每年打造一条民族团结巷道,每季度举办一期民族团结文化活动,每月第一周为民族团结教育周,每月播放一部民族团结电影,开办一个好媳妇、好儿子培训班,每名村(社区)干部、每户居民至少与一户居民、邻里结对子,每人每季度至少做一件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和“五共六送”⑤五共六送:共树和谐新风、共强组织功能、共谋民生发展、共促民族团结、共保长治久安,送政策引路、送技术创业、送信息创收、送文化增智、送医药强体、送资金帮困。活动;创新实施“十二同”⑥十二同:学习同步、语言同学、课间同乐、用餐同桌、住宿同舍、竞技同场、歌舞同台、节日同庆、民俗同尊、困难同度、制度同守、和谐同创。举措,实现“六融情”⑦六融情:感恩融情、学习融情、活动融情、娱乐融情、交流融情、成长融情。;在宗教活动场所积极开展“四引导”⑧“四引导”:引导信教群众爱国爱教、勤劳致富、积极融入世俗化和现代化生活方式、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三结合”⑨“三结合”:与日常教务管理、“双五好”创建、“大宣讲、大培训”相结合。“五大员”⑩“五大员”:做民族团结宣讲员、党的政策讲解员、爱心事业组织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社情民意信息员。活动。二是创新开展“细胞工程”。伊犁州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进”活动延伸到社会的每个细胞,在全州掀起争创“民族团结进步好办公室、好科室、好班组、好职工、好小区、好巷道、好院落、好家庭、好邻居、好商户”等热潮;各乡村创新开展“巷巷乐、户户评、人人谈”的“末梢工程”,把民族团结融入百姓生活。三是创新思维,构建“嵌入式”居住小区。伊犁州坚持积极引导、依法推进、循序渐进、科学实施、典型示范、重点突破的原则,出台《推进州直嵌入式居住的指导意见》,从居住生活、就业学习、吃穿娱乐、婚丧嫁娶等日常小事入手,将伊犁州直居住结构空间划分为巩固提升区、综合改造区、新建发展区三类区域,在社区、小区、楼栋、单元等为单位的居住空间内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综合实施,逐步打造嵌入式居住格局。如今伊宁市佳和小区、伊宁县弓月小区、尼勒克县新建住宅小区各族居民交叉混合居住,嵌入式居住格局初见成效。四是创新推进“访惠聚”工作。把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增进民族互信作为“访惠聚”工作的重要内容,制定专项方案,竭尽全力办好民生实事,凝聚人心。据统计,两年来伊犁州直各级“访惠聚”工作组面对面宣讲348万人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5万件、办实事好事2.2万件、投放帮扶资金3.6亿元,为示范州创建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三)宣传教育抓深。一是深化宣传内容。对各族群众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思想宣传教育,强化马克思主义“五观”、新疆“三史”和“法治伊犁”宣传教育,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意识和民族团结意识教育。二是深化社会面宣传。坚持“到人管用有效”原则,注重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充分发挥党校、宣讲团、“草根”宣讲员和各类媒体作用,做到多形式、广覆盖、无盲区,消除宣传死角。三是深化典型宣传。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模范典型宣传,用身边人讲身边事,带动群众,凝聚正能量、扩大正效应。形成人人讲民族团结的故事,人人做民族团结的事,人人争当民族团结模范的浓厚氛围。四是编印宣传读本,征集宣传歌曲。2015年伊犁州创建领导小组组织编纂《伊犁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系列丛书》10辑、《伊犁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学习读本》6辑,征集歌颂伊犁美好家乡、歌颂伊犁各族人民亲如一家的歌曲10首。五是深入开展“去极端化”宣传教育。在全州各县市举办“ABCD”培训班,分类开展“去极端化”宣传教育;组织《春寒》《阿依汗阿娜》等“去极端化”优秀戏剧小品县市巡演30场;开展“去极端化”七大赛事活动⑪“去极端化”七大赛事活动:,宣讲员大赛、“双语”大赛、小品大赛、农民画大赛、微电影大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以现代文化对冲宗教极端思想。
(四)融情实践抓实。一是在维护稳定中增进“战友情”。坚持把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总目标聚焦聚力,树牢“没有与稳定无关的人和事”的全民维稳理念,强化人人都是“维稳情报员、战斗员”的责任意识,在严打严防、教育疏导、去极端化、社会治理中,发动各族干部群众,形成党政军兵警民一体、辖区单位内控外防衔接、邻里商户村落策应等联防联控机制,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群防群治,确保伊犁社会稳定。二是在推动发展中增进“同事情”。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紧抓在手,着力强化伊犁各族干部群众主体作用,切实把发展落实到改善民生、惠及当地、增进团结上。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效方面,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快产业化经营,农牧业技术员走进田间地头,典型户引领帮带,合作社聚集增力、产一加一销一体链接,农牧业丰产增效,农牧民收入节节攀升;突出新型工业化带动,尤其抓好劳动密集型企业和短平快项目落地,确保当地用工达70%,使各族工人在一个车间生产、一个厂区作息,共同融情致富。三是在加强交往交流中增进“手足情”。首先,积极推进“双语”教育、推进民汉合校,民汉混合编班学习住宿,让各族学生从小玩在一起、学在一起、成长在一起。其次,广泛开展各民族间交朋友、认亲戚等活动,发动机关干部带头结对帮扶、学习交流,目前,伊犁州各族干部群众结对子超过15万对。再次,大力开展“扬帆起航·江苏行”“以旅为桥促交流、苏伊交融一家亲”等系列活动,让各族群众进一步感受到各民族一家亲,情同手足。
二、伊犁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成效显著
通过扎实开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工作,伊犁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根基更加牢固、经济发展稳步增长,百姓生活安居乐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再创佳绩。
(一)稳定向好明显。在维稳“三期叠加”的严峻形势下,伊犁州各族干部群众紧盯总目标,视民族团结为眼睛,视和谐稳定为幸福,团结一心、担负起维护稳定的共同责任,群防群治、打防管控,所有危安案件均在萌芽状态被发现、举报、打击,确保没出大事、小事,各族干部群众在维护稳定大局中增进信任、增强团结,为全疆、乃至全国大局稳定做出积极贡献。目前,伊犁州直10个县市创建为自治区平安县市,5个县市创建为自治区优秀平安县市,其中,昭苏县荣获全国平安建设示范单位.11个乡镇创建为自治州优秀平安乡镇,全州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95.83%和95.38%。
(二)发展势头稳健。自治州党委、政府把发展作为民族工作的立足点,坚持五大发展理念,稳中求进、改革创新、重点突破、主动精准,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抓好“三去一降一补”,科学推进“一圈两带金三角”⑫“一圈两带金三角”:大伊宁经济圈(包括伊宁市、霍尔果斯市、霍城县、察布查尔县、伊宁县、突出经济发展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快速交通一体化,实现一小时经济圈);奎-伊、霍经济隆起带,昭、尼绿色生态特色经济带(以昭苏、特克斯生态示范为核心,包括新源、巩留、尼勒克生态资源优势,建设绿色生态经济带)。发展空间布局,下大气力增总量、转方式、调结构、补短板、防风险、提质效,协同推进“五化”建设,经济发展稳中求进,2016年伊犁州生产总值1562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8.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954亿元,较2010年分别增长75.3%、64.6%和82.1%。质量效益提升,发展后劲增强,不断释放出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红利”。
(三)团结基石坚固。伊犁州全面落实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强化,“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思想深入人心,民族团结意识植根心田,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巩固发展。目前,伊犁各族人民就是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共担风雨、健硕成长。
(四)进步成果丰硕。伊犁州党委、州政府把改善民生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首要任务,连续六年开展民生建设年活动,每年财政支出70%以上用于民生建设,切实抓好23类100项重点民生工程,补齐民生短板,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六年来,伊犁州累计建成安居富民房21.1万套,定居兴牧房2.3万套,保障性住房7.9万套,百万名各族群众喜迁新居,58.96万人实现就业再就业,16万农牧民稳定脱贫,72.5万人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11861元、21502元,较2012年增加2496元、4822元,少数民族人口非文盲率达99%以上,少数民族干部人才占比达54%,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少数民族占比分别达到68%、61%。伊犁各族人民共享政治经济发展成果。
三、伊犁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的经验
三年创建一路走来,伊犁在聚焦统筹中谋划探索、在聚力实干中总结创新,积累了一定经验,对新疆创建民族团结模范区具有一定借鉴价值和启示。
(一)创建工作必须突出核心。这个核心就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方向;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增进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始终高扬“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旗帜,聚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创新实践;始终坚持正面教育、尊重包容,不断焕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动力,确保创建认识更深入、方向更明确、信心更坚定、行动更坚决。
(二)创建工作必须强化统筹。这个统筹包括: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地联创统筹,力促新疆北疆区域民族团结进步实现新跨越;城市乡村、机关企业、学校军营及宗教活动场所等全方位统筹,力促全面覆盖、不留死角;政策牵引、典型引领、载体创新、宣传教育、融情实践、成果共享、氛围营造等方法统筹,力促创建工作更加富有生机活力,参与群体知行相促、更加自觉主动;坚持各族群众在活动中精神收益、文明素质提升、团结友谊增进与扶贫开发、技能提升、就业致富、民生改善相兼顾,精神富有与物质富裕相统筹。
(三)创建工作必须营造浓厚宣传氛围。浓厚的宣传氛围对人们的言行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和引领作用。伊犁州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始终把营造浓厚宣传氛围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充分发挥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和新媒体宣传作用,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民族团结工作中涌现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宣传氛围,激发各族群众学习模范、争当模范的激情,引导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向纵深发展。
(四)创建工作必须坚实保障。这个保障最根本的是机制健全。伊犁州紧紧围绕影响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影响民族团结的突出问题,健全宣传教育、贯彻落实、奖励考核、责任追究等多项机制,察布查尔县在全疆率先制定了《察布查尔县促进民族团结条例》,并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实行,为创建活动提供法律依据和法制保障,确保创建活动有章可循,依法推进。
(五)创建工作必须突出改善民生。伊犁州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创建示范州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群众最期盼的难事做起,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让发展成果惠及各族群众。如霍城县深入开展特色农业、旅游富民、就业创业、现代文化引领、教育发展等“五个促民族团结行动计划”,深受各族群众喜爱。巩留县全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七难一少”问题(就业难、看病难、上学难、吃水难、行路难、用电难、贷款难、文化活动少),实施城乡供水、农村公路、农村电网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保证80%以上财力用于民生建设,赢得群众青睐。可以说,伊犁州在创建示范州中让全州各族群众更好地享受到创建的成果,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的过程真正成为各族群众得实惠的过程。
(六)创建工作必须深入持久。创建工作本质上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既是战术、也是战略,不能一墩而就、急功近利,必须步步为营、久久为功。组织领导要压实责任、持续推进,落实举措要由浅入深、引领推动,宣传教育要由表及里、层层深入,融情实践要由点到面、综合发力,群众工作要有真挚情感十优良作风+群众工作能力,使民族团结意识深植社会每个细胞,以一个个微行动汇聚强大正能量,让团结之花持续艳丽盛开、进步之树永结累累硕果。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永远在路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伊犁将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不断巩固提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成果,开创伊犁民族团结进步新局面,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美丽伊犁而不懈奋斗。
[责任编辑:竹效民]
[1]把祖国的新疆建设得越来越美好——习近平总书记新疆考察纪实,2014年5月4日,人民网.
[2]习近平同志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2015年5月30日,新华网.
[3]陈全国同志在2016年9月17日自治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总目标再动员会议上的讲话要点,2016年9月26日,中国人才网.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2015 年12月2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
[5]李先荣:伊犁民族团结研究(调研报告),2014年5 月.
10.3969/j.issn.1674-6287.2017.02.10
C957
A< class="emphasis_bold">[文章编号]1
1674-6287(2017)02-0035-04
2017-03-22
李先荣,中共伊犁州委党校马列教研室教授;戴剑波,伊犁州民宗委党组成员、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办主任;叶其军,伊犁州党委统战部办公室副主任;李梓,伊犁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办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