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肥创新与生态融合发展研究

2017-01-24王明忠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合肥科技融合

王明忠

(合肥市科技局,安徽 合肥 230071)

合肥创新与生态融合发展研究

王明忠

(合肥市科技局,安徽 合肥 230071)

近年来,合肥市在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创新与生态融合发展的需求愈发强烈,分析与研究合肥创新与生态融合发展的战略意义、内在需求和动力,借鉴先发地区经验,研究探索“十三五”时期大力合肥创新与生态融合发展的建设思路、发展路径和功能布局,努力把合肥打造成为全国科技生态深度融合发展的示范区。

科技创新 生态文明 融合发展 规划布局 建设路径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13年合肥确立“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战略定位,2014年合肥成为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2016年国务院批复合肥定位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2017年合肥正式获批成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应成为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战略支撑,走创新生态融合发展道路,赋予“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更加丰富的内涵,已成为合肥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合肥创新与生态融合发展的战略意义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正呈现出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的发展态势,共同推动人类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从科技创新角度看,全球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前沿领域不断延伸,基础学科交叉融合加速,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在前沿交叉领域正在或有望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创新战略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从生态建设角度看,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前所未有,环境、资源约束愈发紧迫,生态建设对科技创新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深度融合成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面对当前形势,立足合肥实际,走创新与生态融合发展道路已成为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路径。

(一)有利于发挥科技与生态叠加优势。从合肥现实基础看,“大湖”与“创新”是合肥两张靓丽的名片。创新优势明显,合肥科教资源丰富,在科技基础设施、协同创新平台、创新型产业、科技体制机制等方面已初步形成创新框架体系,2017年成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生态优势明显,合肥是我国唯一环抱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城市,巢湖流域总面积1.34万平方公里,2014年成为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同时合肥“开明开放、求是创新”的包容性创新文化色彩浓烈。当前,合肥创新与生态正在逐步交融,具备加速推进创新与生态融合的坚实基础条件。

(二)有利于实现创新驱动和可持续发展。合肥创新生态融合发展道路具备强大需求动力,可引领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实现双赢发展。生态治理的需求,湖泊对城市经济发展和幸福指数提升起着重要作用,成为城市生态、生活和城市文化的重要象征。科技创新可为治理生态环境问题提供源源不断的新思路、新技术和新模式。创新发展的需求,生态环境不仅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基础的物质和材料,更成为科技创新研究的重要对象和关键领域,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科技创新提供优越的环境,可在更高层次上加速创新发展升级。

(三)有利于突破持续高增长制约瓶颈。从合肥发展阶段看,合肥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对资源、能源平衡和环境承载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节能减排、环境整治等将面临更多考验,加速创新与生态融合可为探索多方协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路径、突破制约瓶颈。探索生态融合路径,通过创新输出和生态融入,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的应用,加强环境保护科技创新支撑,破除主要依靠资源、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投入的路径依赖。探索协同创新路径,通过建立协同高效的创新体制,加速创新、生态、产业、生活等协同,完善创新链条,形成科技成果研发、转化、交易、孵化、应用的有效机制。探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通过加速科技、产业、企业、产品、市场等创新,催生新思路、新技术和新模式,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发展、公共服务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商业服务、科研办公、生活居住等功能布局。

(四)有利于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从未来发展战略看,加快提升综合竞争力,要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强化集散资源、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形成经济、科技、环境综合竞争优势。提升区域创新品牌,有利于打造形成功能完善、绿色低碳、环境优美、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生态和城市生态,提升环境吸引力和品牌影响力,在全球范围集聚高层次人才。提升发展层级和动能,创新与生态融合发展可高度集聚科技、产业、教育、人才、资本等高端创新要素,有利于培育产学研结合、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创新格局。提升国家战略地位,更好地发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作用,实现科技与生态、科技与产业、科技与文化有机融合,进而走出一条集聚、协调、辐射、协同的创新发展之路,提高合肥在国家乃至全球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品牌。

二、国外相关创新与生态融合的特点

选取全球著名的科学城(科技创新中心)为案例,如:美国硅谷科技园、日本筑波科学城、德国慕尼黑高科技区、英国苏格兰高科技区等,探讨分析其发展建设模式,为合肥创新与生态融合提供参考和借鉴,其共性特点如下:

科技生态融合。从国外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看,科学城(科技创新中心)都位于生态环境优美的区域,这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了更为优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促使其获得更多的创造性成果,从而保证了创新区域拥有“第一资源”和“天然吸引力”。

辐射影响巨大。已有的典型科技创新中心都具有明确的地域空间,尽管其物理空间规模有限,但其创造的无形辐射影响空间巨大,都成为一个区域、国家乃至全球性的科技创新发源地。

创新要素集聚。科技创新中心的本质是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集聚和整合各类科技创新要素,串珠成链,把产业、技术、科技和人才等创新要素通过轴线或者轴带有机串联和融合起来。

服务设施完善。强调以人为本,在保护好区域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不断完善科技中介、交通、居住、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娱乐等服务设施,消除创新创业人员的后顾之忧。

三、创新与生态融合发展的思路和建设路径

深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绿色发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习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讲话要求,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充分发挥好合肥创新和生态资源优势,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主线,紧扣现代科技和生态文明“两大主题”,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实现生产空间高效、生活空间宜居、生态空间优美,把长廊建成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美丽家园;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培育一批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科学规划空间布局、功能定位,实现紧凑集约、高效绿色发展;构建形成技术和产业、平台和企业、资本和金融、制度和政策“四大体系”,把合肥打造成为全国科技生态深度融合发展的示范区。

(一)突出要素集聚,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新辐射源

核心功能:以大科学装置群为基础,建设国际一流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催生变革性技术为方向,整合创新资源,集聚一流人才,打造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平台、科学研究的制高点、经济发展的源动力,推动科学技术辐射带动区域创新发展。

主要布局:以合肥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为核心,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中区,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提升同步辐射、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性能,新建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合肥先进光源、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研究设施等,形成大科学装置集群,加速交叉前沿研究平台建设,催生变革性技术和成果。

实施路径:

1.完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运行机制。联合国内外研发机构和用户建立科学中心联盟,健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有效对接应用服务的需求与供给。建立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技术储备池,强化与相关产业、企业的产学研对接,促进创新成果转移转化。

2.搭建一批重大创新平台。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环境等重点领域,加速建设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超导核聚变中心、天地一体化合肥信息网络中心、联合微电子中心、离子医学中心、智慧能源创新平台、大基因中心等,打造形成一批工程化平台和产业创新中心。

3.建设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鼓励高校院所加快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在科研运行保障、经费筹措使用、绩效评价、成果转化、收益处置等方面大胆尝试,鼓励高校院所创新与产业、企业合作模式,推进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形成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整合提升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聚焦重点领域新建一批共性技术研发平台。

4.催生颠覆性技术与产品。发挥大科学装置集群作用,主动承担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围绕信息网络、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清洁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等,开展多学科交叉探索研究,培育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与产品。实施先进技术推广合作伙伴计划,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池,引入高校院所资金及社会金融资本,支持企业与综合性科学中心建立良性互动关系,共同确定研究和开发重点,攻克技术难题。

(二)突出创新生态,培育细胞式生长创新群

核心功能: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各创新平台为核心节点,以中科大先研院等新型研究院为转化平台,以众创空间、孵化器为创新孵化载体,打造若干城市创新综合体,形成由核心节点向外布局商业服务区、科研办公区、人才居住区以及产业孵化区等功能片区。

主要布局:针对各县(市)区、开发区产业创新特色,加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与产业互动,以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为龙头,以建设新型协同创新研究院为先导,建设国际一流的新型产业创新平台。强化创新成果展示、项目推介、成果对接、专利拍卖等各类功能性平台。培育研发设计服务、检验检测、资源共享等一批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构建形成研发、转化、孵化、产业化体系,实现细胞式生长的机制,打造形成创新集群。

实施路径:

1.构建协同创新体系。有效集聚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和技术,按照“协同创新、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原则,合作共建一批具备独立法人资格、运行机制灵活、功能定位清晰、实行企业化管理的新型协同创新平台,集聚一批优秀创新人才,打造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平台,研发一批国际尖端技术,转化一批核心产业成果,孵化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2.构建创新服务体系。围绕“研发、转化、交易、服务”,打造研发设计服务、检验检测、资源共享等一批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强化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建设安徽创新馆,集技术、成果、人才、项目、企业、产品、创意为推介内容,构建线上线下同步路演、产学研用融通对接、评价评估跟进的大平台,一站式实现创新成果展示、项目推介、成果对接、专利拍卖等功能。鼓励企业、高校院所、科研机构成立科技服务业战略联盟,建立产业发展技术需求和科研成果发布网络平台和交流交易平台,推进知识产权基础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

3.构建双创孵化体系。完善“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产业集群”的创新创业梯级孵化体系,加快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打造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孵化空间,促进科研人员、海外高层次人才、大学生等各类人员创新创业。建设一批具备集团化、精细化、专业化、国际化服务水平的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小企业创业基地等创业创新载体。支持高校院所内部建立创新创业中心,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领军企业发展内部创业平台,衍生孵化一大批创新项目或新企业。

(三)突出优势领域,构建特色创新生态矩阵

核心功能:坚持“产城融合、产创融合”,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信息链、政策链深度融合,严格遵守“生态为基、功能高端”原则,依托交通干线,集聚一流研发平台、顶尖创新团队和高端服务机构,积极导入优质公共服务设施,优先布局优质教育资源、国际学校、高等级医院等,加快形成快捷便利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实现科技创新带、快速交通带、新兴产业带、品质生活带、绿色生态带和旅游休闲带有机融合。

主要布局:以快捷交通为纽带,融合科研、生态、文化、旅游,形成特色鲜明的“创新生态矩阵”。以“科技、文化、旅游、健康”为主题,培育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内涵丰富、旅游和社区功能集聚、宜业宜居宜游的特色小镇。在全市布局形成特色小镇集群,串珠成链形成成片的城镇群,拓展和辐射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点布局信息、能源、生命、健康等新技术、新产品示范应用。

实施路径:

1.打造特色小镇集群。规划建设一批科创特色小镇,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以研发功能为主体,延伸融合产业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围绕产业开发旅游资源、挖掘文化内涵、完善社区功能,强化整体规划和形象设计,做好设施配套、资源要素保障。

2.打造创新人才集聚区。探索实行国际通行的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创业机制,集聚一大批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围绕人才创新创业需求,建设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体系,含总部办公、优质办公、创意办公、商务酒店、科技酒店、科学家公寓、人才公寓、绿色生态住宅、滨水公园、体育中心、图书馆、剧院、知名公立学校、国际学校、国际医院等。

3.打造绿色生态网络。在“生态优先,全域统筹”的理念下,以保护生态基底为前提,依据环境承载能力,划定不同等级的生态保护分区和生态红线。进一步建设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重要生态空间,加快完善道路、园区、社区的绿化水平,构建点、线、面有机统一的绿色景观体系,形成绿色生态网络体系,实现创新创业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有机统一,让创新创业者能够享受到更多的生态红利。

4.打造高效快捷交通。构建以交通轴线为核心,以道路网、轨道网、高速网、高铁网为支撑的“一核四网”综合交通体系。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积极采用“TOD”模式(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通过土地使用和交通政策协调解决交通拥堵和用地不足矛盾。打造立体、开放、多元、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优化城市内部道路网、轨道网体系,充分挖掘现有交通设施资源潜力,提升城市交通网络化程度。

2017-09-20

王明忠,合肥市科技局办公室主任。

责任编辑:夏明珠

猜你喜欢

合肥科技融合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合肥井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合肥蜂巢城市会客厅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