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视阈下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2017-01-24张雪敏
张雪敏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4)
绿色发展视阈下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张雪敏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4)
绿色发展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新型模式,将生态环境纳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注重在寻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在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全面推进绿色发展,对于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生态文明新时代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生态文明 绿色发展 路径
绿色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主色调,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忱向往和追求。大力加强绿色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建设美丽新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一、绿色发展的内涵
绿色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化,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和深远寓意。
(一)绿色发展是经济的发展,必须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
绿色发展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模式,是超越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次重大进步。西方工业文明虽创造了极大的物质财富,却囿于长久地忽视自然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有限性而没能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绿色发展正是基于对传统的工业文明范式的理性反思,实现了发展方式的根本性变革。绿色发展不是单一地追求经济增长,而是要求经济建立在自然资源能源承载能力基础上的理性增长,视生态环境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在环境、资源的可承受范围内去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在追求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维护生态平衡,处理好社会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绿色发展是自然规律优先于社会规律的发展,必须按自然规律办事
自然规律先在地存于自然界,而社会规律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人类社会之后才产生的,它形成于人类实践活动之中,自然规律优先于社会规律而存在。推进绿色发展,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实践过程中应把客观规律置于优先性地位,不仅遵循社会经济规律,更加尊重大自然的生态规律。人类社会经济规律得以存在、经济目标的制定和实现都是建立在对自然生态规律不断认识和掌握的基础上,遵循自然规律乃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经济目标。在整个社会的发展中,我们要彻底摒弃将保护生态与发展生产力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高度重视生态环境这一生产力要素,尊重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保护并利用好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从而更好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环境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
传统的发展模式一味追求经济的增长,以经济指标作为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最高标准,长期忽视自然环境的内在价值,对自然的肆意掠夺打破了生态系统的平衡。最终加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导致了人与自然逐渐分离、对立。而绿色发展是一种追求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始终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内在要求。在绿色发展引领下的人类实践活动中,一方面,人类能够理性地从自然中获取自身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资源、能源,并自觉地以物的尺度规范人们的经济活动,使人按照自然规律的同时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另一方面,人类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不断地将人的天赋和才能作用于自然界,使自然成为彰显人的本质力量的作品和现实,即以人的尺度努力引导自然朝向造福人类的方向发展。最终,人与自然在实践中走向统一,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双向互动画面。
(四)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绿色发展的价值旨归
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任何发展归根结底也都是为了人的发展,离开人的发展来谈发展,这样的发展非但毫无意义也无法实现。因而,以人为本,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同样是绿色发展的价值旨归,绿色发展的实质就是为了实现人的解放和发展。绿色发展能够解决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促进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不断缩小贫富差距,进而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最终目标,从根本上为人的更好发展提供充裕的物质条件。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1]绿色发展以绿色惠民为基本的价值取向,注重优化生态环境,能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干净的水、清洁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以及舒心的环境,“让城市和乡村更美丽,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2]不断优化人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人的身心健全发展。
二、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关联
(一)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诉求
建设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自改革开放之始,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累累硕果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环境问题,生态问题日益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要解决当前日愈严峻的环境问题,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走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生态文明之路。生态文明建设本质上就是一次全方位的“绿色革命”,“是一场关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3]其核心就是要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 “绿色化”、“生态化”,促进人与自然及社会的协调发展、和谐共生。而绿色发展正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超越,它是一种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它是社会经济的增长建立在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双重约束下的科学发展方式,正确处理了生产力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了人与自然的互惠共生,因而是生态文明建设内在的价值诉求。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绿色发展的现实选择
绿色发展作为我国新时期建设的一种指导理念,属于思想性的范畴,而思想必须付诸于实践才能现实化。因此,要实现社会经济的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必须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无疑是推进绿色发展的现实路径。继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态文明是一种更为高级的文明阶段,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要集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的发展于一体,统筹协调好社会运行的各方面。具体来说,需要技术的理性应用,先进理念的引导以及健全制度的保障,这些恰巧形成了绿色发展理念实现自身的领域。也就是说,绿色发展理念的实现必须贯彻落实到社会发展的具体领域中,通过绿色产业的提倡、绿色技术的创新、环保制度的完善、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等一系列新举措的根本落实,才能真正地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在这个意义上,生态文明建设无疑是绿色发展的现实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将绿色发展理念付诸实践并使之不断实现的过程。
三、绿色发展视阈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全面推进绿色发展,大力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民生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4]建设生态文明任重而道远,必须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制度体系等方面全方位做出努力,以此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生态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它的出现有着诸多原因。其中,高耗能、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应负主要责任,要改善生态环境,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首先就要从根本上转换资源能源的利用方式。为此,我国应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5]是绿色发展理念所提倡的新型经济增长方式。它异于传统 “资源—产品—废物”简单的线性资源利用模式,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推动资源利用向“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转变,能够促进发展过程中资源利用率的极大提高,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并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再充分利用,大幅降低对资源消耗和对环境污染的强度,最终实现对环境的零污染,能够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增长给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
(二)发展绿色科技,推进企业生产生态化
建设生态文明离不开科技的保驾护航,绿色科技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关键技术,为生态文明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绿色科技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为目标,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资源利用结构,减少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资源和能源消耗以及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主体之一的企业应该大力发展绿色科技,实行绿色战略,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各种污染物排放标准,做到绿色生产、绿色经营。在每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做到清洁生产,实行从源头采购到废弃产品回收利用的全程防污、治污的有效措施,尽可能在生产环节中消灭污染,生产出广大消费者青睐的绿色、健康产品,在实现企业生产效益的同时也兼顾到生态保护,推动各行各业始终“绿意盎然”。
(三)建章立制,加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
“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制,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6]我国应不断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依靠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全方位的制度支撑和保障。首先,应完善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将生态效益纳入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中,杜绝单凭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业绩,严格考核奖惩制度。其次,应出台相应的责任追究法律制度,加大环境执法监督力度。环境有价,对于任何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坚决予以严格的责任追究。最后,要完善我国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2017年全面推行的河长制作为我国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将成为严格监管、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为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
(四)强化生态意识,崇尚绿色生活方式
良好的生态意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国家应该依靠教育和宣传等方式积极传播生态观念,增强民众的生态意识。一方面,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可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增加相关生态知识的扩充,也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如国际环保日、世界环境日等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参与能力。另一方面,国家可以通过出版一些书籍、利用电视、网络等时下流行的媒介来加大生态环保的宣传力度,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引导公民积极参与环保的实践。此外,个人也应该转变生活方式,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生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应树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消费观,青睐绿色食品;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并尽量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同时,提倡绿色出行,尽量使用公众交通工具,在短途出行中优先考虑骑自行车或步行,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
[1][4][6]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21,120,129.
[2]汪志球,郝迎灿.让群众分享更多绿色福利——贵州铜仁市委书记陈昌旭代表发言[N].人民日报,2017-02-12(11).
[3]孙钰,郭媛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革命——访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J].环境保护,2013(Z1):48.
[5]王初明,杨英姿.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04-105.
2017-05-16
张雪敏,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许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