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篮球课教学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017-01-21方继福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教学问题对策分析小学体育

方继福

摘 要篮球教学,是小学体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篮球教学实施策略,对于提升学生的篮球技能,锻炼他们的身体素质,优化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能够起到重要的帮助。然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篮球教学中凸显出来的问题也屡见不鲜。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从场地设施、教学方法、师资力量三个方面出发,对小学体育篮球课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优化教学的想法。

【关键词】小学体育;篮球课;教学问题;对策分析

1 引言

2007年5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倡:“在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开展形式多样的球类运动,提升体育课程教学效果,促进青少年身体健康,改善青少年学生的体质。”而篮球运动,对于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合作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大力推广篮球教学,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然而,受制于传统教学管理思维的束缚,在我国很多地方的小学体育课篮球教学中,存在诸多不利于教学质量提升的问题,需要妥善解决。

2 小学体育篮球课教学的问题分析

2.1 场地设施层面的问题

一方面,场地设施的建设投入力度较低。很多学校受制于财力、物力的限制,没有多余的经费用于标准化篮球场地的建设,已有的篮球教学场地十分简陋,仅仅是水泥地场地外加两个篮框,此外,篮球器材的购买数量也不足。

另一方面,场地设施的运维管理不到位。一些学校虽然建成了标准化的篮球运动场,但在实际的教学管理中,并没有委派专人定期进行维护,以上饶市区内10所拥有标准化篮球场的小学为例,已经建立了场地运维制度,并能够落实到位的学校占比不足20%,缺乏有效的管理,导致已建成场地使用损耗十分严重,长此以往,会缩减场地应用的寿命。

2.2 教学方法层面的问题

一方面,教学方法的创新度不足。在日常的篮球课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性地采用旧有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这里的旧有方法,主要指的是:为学生分发篮球,让他们自己组织比赛或锻炼活动,教师仅给予一些简单的指导。在上述教学模式下,小学篮球课容易变成“放羊课”,篮球学习成为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瞎玩、瞎闹过程,不利于他们掌握正确、标准的篮球技能。

另一方面,教学的反馈评价体系不完善。“仅教学,不总结”,是当前小学篮球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上饶市区内10所规模较大的小学为例,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篮球教学反馈评价体系的,仅有3所,剩余学校体育教师在进行篮球教学后,不会主动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况、技能掌握情况进行总结,这使得教学的实效性难以得到体现。

2.3 师资力量层面的问题

一方面,教师队伍的篮球水平整体不高。小学教师队伍中,能够掌握扎实篮球技能的可谓寥寥无几,尤其在一些农村小学中,体育教师大多由其他主科教师兼任,教师的教学水平、篮球技能可想而知。即使在城市中心小学中,能够掌握过硬篮球教学技能的教师也十分稀缺,以上饶市10所规模较大的小学为例,篮球教学经验、教学技能均十分过硬的教师,占比不足10%。

另一方面,学校管理部门不注重教师篮球教学技能的培养。传统思想观念下,体育课属于“副科”,很多小学教学主管部门并不重视,尤其到了小学高年级,迫于升学压力,体育课甚至会被强行换成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因此,很多小学教学主管部门并不注重对体育教师篮球教学技能的培养,似乎也成为了“顺理成章”的事。

3 优化小学体育篮球课教学的对策

3.1 以改善教学体验为目的,加大场地设施投入运维。

一方面,加大校内标准化篮球场地的建设投入。建议各级小学尽可能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校内标准化篮球场地的建设投入,资金的来源渠道亦可多元化,例如,采用“自有资金+公益捐款”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募集篮球场馆的建设经费,或采用建立“篮球场馆建设基金”的形式,吸引社会企业的投资。当然,争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资金扶持,是最为稳妥科学的方式。

另一方面,构建完善的场地运维管理体制。为保证建成篮球场馆的可持续化使用,在日常的教学中,各级学校教学主管部门应建立起完善系统的运维管理体制,聘请专业化的标准篮球场地护理人员,定期进行场地维护,排除使用中凸显出的质量问题、安全问题,确保正常教学的开展。

3.2 以提升学生兴趣为目的,创新篮球课程教学方法。

一方面,创新篮球教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建议各级学校体育教师应尽可能地创新教法,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标,引入小组竞赛教学、游戏教学等比较新颖的教学形式,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技术动作的引导,将学生的篮球动作,比赛过程拍摄成视频,在理论教学中播放给学生看,以“视频回放”的新颖形式,让他们发现其中的问题,及时提升自我的篮球技能。

另一方面,注重教学反馈,构建学业评价体系。为使小学篮球教学的过程性得以不断完善,各级学校体育教研组应针对篮球教学的生情、学情、教情,构建量化性的教学反馈评价指标体系,对学生篮球学习前、中、后期进行系统性的量化考核,在此基础上,按照学生的篮球技能水平,构建差异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因材施教式教学。

3.3 以提高教师素养为目的,增进教师综合专项教能。

一方面,教师应注重篮球教学技能的“自我充电”。在平时的教学中,体育课篮球教师应多观摩一些国内外先进的篮球课程教学视频,多参加一些专业化的篮球教学培训,不断自我充电,提升篮球教学技能。

另一方面,各级学校应加大对篮球教师的培养力度。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应为校内的篮球教师提供更多的外出学习培训,校内篮球教学讲座等进修机会,帮助他们尽快提升自我的篮球教学水平。同时,保证篮球课的教学课时,加大篮球课重要性的宣传,组织丰富多元的校内活动,营造校内篮球学习的良好氛围。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各级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应正视凸显出的问题,从篮球场地建设投入、运维管理,篮球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反馈评级,注重篮球教学师资队伍培养、保障篮球教学课时等几个方面入手,不断完善教学管理体系,以实现小学篮球教学质量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凤帅临.体育教学新规律当议[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01).

[2]陈忠.小学篮球运球教学设计[J].体育教学,2010(06).

作者单位

江西省上饶市第一小学 江西省上饶市 334000

猜你喜欢

教学问题对策分析小学体育
硬笔书法教学问题及解决对策
重大疾病保险的产品定价和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对策
浅析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设计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