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2017-01-21程龙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高校

摘 要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信息传播的方式,使信息传播更加便捷。新媒体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信息获取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受到新媒体技术的深刻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都在新媒体环境下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学生的思想意识也发生了复杂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极为必要。研究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有利于高校科学应对新媒体技术带来的变化,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1 新媒体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1.1 新媒体技术对环境的影响

首先,新媒体技术影响社会环境.新媒体技术消除了社会空间大屏障,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搜集信息,认识世界,能够实现网络交往与网络对话,并且,人们可以在网站公开发表自己对于热点事件的看法;其次,新媒体技术影响文化环境。新媒体技术促进了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为大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学生能够接触到各个方面的文化知识;最后,新媒体技术影响技术环境。新媒体技术促进了技术进步,学生可以在生活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方便了大学生的生活。由此可见,新媒体技术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

1.2 新媒体技术对大学生的影响

首先,新媒体技术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大学生可以在生活中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交往、购物、出行等,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生活。但是,新媒体技术中的网络虚拟性和网络安全问题会使大学生的生活存在着安全风险;其次,新媒体技术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学生可以运用新媒体技术获取学习资料进行自主学习,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但是,新媒体技术下网络中的不良信息以及网络游戏等会使学生沉迷于网络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最后,新媒体技术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新媒体技术下的信息十分丰富,而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还未完全成熟,导致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容易受不良思想的影响出现偏差,增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由此可见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2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2.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失效

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失效,严重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话语权。同时,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十分迅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也会随着信息传播而出现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经常落后于信息技术的传播,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失效。

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完善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十分注重学生的政治素养培养,强调政治素养的培养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德主导地位。但是,实际政治生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多以教材为依据,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缺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另外,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繁重,内容驳杂,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十分必要。

2.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维单一封闭

当前,大多数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仍采取传统的教育模式,教育思维单一封闭,缺乏对社会热点事件和学生实际生活的重视。同时,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成为人们进行思想意识较量的重要场所,而大学生是网络的重要使用者,他们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网络上的各种思想意识,错误的思想观念会使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出现偏差,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分必要。

3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途径

3.1 变革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话语权,提高学生的话语意识,使学生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积极发言。为此,高校应积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和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处于平等的地位。同时,高校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合理行使网络话语权;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积极改变传统的对话方式,摒弃传统的控制对话,积极开展平等对话,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意识,变革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3.2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积极重视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增强学生对党的信任,积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加强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地位,积极引导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强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社会公德和思想道德修养;再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教会学生进行心理调节,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指导教育;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加强重视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

3.3 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合力

首先,高校应积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增加新媒体素质教育内容,积极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其次,高校应加快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再次,高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引入新媒体文化和新媒体道德教育,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信息化水平;最后,高校应加强教育团队建设,不断提高教育团队的新媒体技能,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郑志龙,余丽.互联网在国际政治中的“非中性”作用[J].政治学研究.2012(04).

[2]邱昊.数字时代背景下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当下选择——西方媒介素养教育范式的演进及其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04).

[3]孙芳.“现实的个人”视阈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思维范式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8).

作者简介

程龙(1992-),男,辽宁省盘锦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沈阳科技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节目主持方向)。

作者单位

沈阳科技学院 辽宁省沈阳市 110167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高校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