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沉心静气谋创新

2017-01-20李荣华

青年时代 2016年31期
关键词:以生为本

李荣华

摘 要: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任何的简单化、功利化处理都是对学生成长成才的不负责任。唯有摒弃浮躁功利,沉心静气,明确以生为本的创新出发点与落脚点,兼顾方式手段和思想理念的创新,牢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使命所在,尊重学生教育成长规律,努力形成长效机制,才能真正实现工作的创新,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

关键词:以生为本;标本兼顾;牢记初心;长短攸关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成为新形势下引领发展、指引未来的重要理念。“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对于高校辅导员而言,创新亦是工作发展的题中之义。创新是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必然态势和必需手段,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工作在锐意创新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亟需重视并加以纠正。

一、以生为本——创新工作唯一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形势有何变化,从我国高校辅导员设立之初到现在,以学生为本是辅导员工作不变的中心。辅导员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1],工作范围涉及到学生的学习就业、生活实践、思想情感等方方面面,是大学生思想上的引领者,学习上的指导者,生活上的知心朋友,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其所有的工作内容都是围绕学生展开。新形势下,以创新引领辅导员工作实践和发展,以学生为本仍旧应是不变的工作中心,是创新工作唯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气象。在时代的潮流中,思想正处于发展、形成期的大学生作为易感易受群体,其思想性格、行为习惯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群体特征。辅导员作为高校从事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的一线人员,其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其创新的开展则是因时因势而动,是为适应大学生群体不断呈现出的新特征、新问题而进行。唯有正视新形势,把握新特征,探析新问题,以学生的发展变化为驱动,有针对性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式地开展创新工作,才能真正服务于学生,真正有益于学生的成长成才。辅导员工作创新的目的在于适应大学生出现的新特征、新问题,更好地帮助他们健康成长、顺利成才。这是辅导员创新工作的落脚点,也是检验创新工作的标准所在。一味求新,忽视了学生为本的原则,甚至将创新当作应付、摆设,当作谋求个人荣誉的工具,都背弃了创新的真正目的所在,更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发展。

二、标本兼顾——方式手段和思想理念创新当并重

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文化的交融,教育环境和体制的不断发展完善,为辅导员工作创新提供了条件和可能。高校辅导员工作得益于当前的形势和条件,为更好地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新发展、新变化,更好地帮助他们成长成才,在教育、管理和服务各方面积极进行着创新实践。所谓工作创新,是指工作的方式方法、手段媒介、思想视野、理念意识的创新。方式手段创新是工作创新的直接体现,思想理念创新则是工作创新的根本源泉。标本兼顾,方能真正实现工作创新。

在经济社会快节奏发展、文化信息爆炸式更新的时代背景中,年青的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心理无可避免地要不断经受影响冲击,不断发生更新改变。此种形势下,高校辅导员作为一线的学生工作者,要牢牢把握信息媒体时代特点,方式手段和思想理念创新标本兼顾,双管齐下,才能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和管理服务。高校辅导员要切实根据学生个性特征,提升教育理论素养,灵活运用因材施教、生活教育、师生双主体和谐发展等原则,抛却被动的经验积累式工作方法,积极探寻科学的教育方法、引导方式,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高校辅导员要具备开放的思想视野,把工作创新放入对国内外高等教育环境体制的关注和学生工作的整体考量中,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切实树立引导、服务的理念意识,实现从教育到引导、从管理到服务的思想理念转变创新,切实有效地做好学生工作。

三、牢记初心——万变不能离其宗的本质使命所在

上世纪五十年代,清华大学率先设置政治辅导员,此即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轫。事物最初的起源往往指示的是本质所在。从初步确立至今,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定位、职责范围、目标任务、工作方式等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无论任何时期,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是其工作的本质使命所在。“政治性是辅导员工作的根本属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辅导员工作中的重点内容。”[3]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能在一味求新中迷失方向、背离宗旨。不管对工作方式手段、思想理念如何创新,万变不能离的本质使命即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牢记初心,方能在工作创新中不迷失方向、不辱没使命。大学生作为国家重要的人才资源,肩负着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关系着民族发展大业成功与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的五四讲话中所指出的:“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育人育才,德育为先。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肩负着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其职业角色决定了任何创新工作的展开都不能背弃最初的政治底色。牢记此初心,方能明确工作的重心所在,不致于在求新中迷失方向、辱没使命,背弃工作的本质所在。

四、长短攸关——重视教育成长规律与长效机制形成

在快节奏发展的社会时代中,各种工作的展开常以唯新唯快的面貌呈现。这固然有着因时制宜的必然与需要,但也滋生出了一种浮躁的氛围。高校辅导员创新工作同样出现了这种喜忧参半的情况。任何事物的转变都需要时间与过程,育人工作更是如此。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实施者,作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直接管理服务者,更不能重“新”轻质,唯“新”、唯“快”是从,而应在工作创新中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尊重教育成长规律,把握好时间与过程长短,努力形成长效机制,切实推进工作开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工作具有静水深流、潜移默化的特征,欲速必不能达,一蹴也不能就。这是教育的规律所在,也契合于学生的成长规律。高校辅导员服务于一个个鲜活年轻生命的成长成才,担负着为国家民族发展大业培养接班人的使命,其工作创新更要摒弃浮躁气息和功利姿态,眼光放远,踏实为之。育人需要周期,成效需要沉淀,显然长效机制的形成应是检验创新质量的重要标尺,也唯有形成长效机制才能真正有益于学生的成长成才。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固然要积极适应形势变化,但万不可一味求新求快而忽视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在眼花缭乱的创新类目中让学生无所适从,影响工作实效和育人效果。

综上,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任何的简单化、功利化处理都是对学生成长成才的不负责任。唯有摒弃功利浮躁,沉心静气,明确以生为本的创新出发点与落脚点,兼顾方式手段和思想理念的创新,牢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使命所在,尊重学生教育成长规律,努力形成长效机制,才能真正实现工作的创新,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

参考文献:

[1]引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2]孙桃丽.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的创新[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3]何碧.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养[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

[4]引自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猜你喜欢

以生为本
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做法和体会
“语文”应该是学生的“语文”
“以生为本”理念下的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