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肝运脾汤在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2017-01-20苏迎侠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例数综合征血清

苏迎侠

调肝运脾汤在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苏迎侠

目的 探讨调肝运脾汤在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均经临床检查确诊,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调肝运脾汤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5-羟色胺(5-HT)、血清神经肽(NPY)、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9%,高于对照组的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5-HT、血清NPY水平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5-HT、血清NPY水平及症状积分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调肝运脾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能获得较常规治疗更为显著的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使其尽快康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调肝运脾汤;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均经临床检查确诊,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2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9例,女33例,年龄21~59岁,平均(44± 6)岁;病程1~10个月,平均(6.0±2.0)个月。对照组患者中,男30例,女32例,年龄21~59岁,平均(43±6)岁;病程1~10个月,平均(6.2± 2.1)个月。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七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制订的《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中规定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3-4];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感染者;②合并恶性肿瘤者;③合并胃肠道器质性病变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⑤伴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⑥合并严重肝、肾等重要器官疾病者;⑦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的患者。

1.4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匹维溴铵片(河南省国药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批号:150612)50 mg口服,3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调肝运脾汤治疗,药方为:炮姜6 g,炒白术、党参、防风各10 g,陈皮12 g,白芍、茯苓各15 g。以上药方以水煎服,取汁200 ml,分早晚2次服用。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周。

1.5 观察指标和疗效评定标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5-羟色胺(5-HT)、神经肽(NPY)水平变化情况[5],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变化,包括腹痛、腹泻、神疲乏力。采用0~3分评分法,以0分为无症状,以1分为出现轻度症状,以2分为出现中度症状,以3分为出现重度症状[6]。

1.6 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治疗后复查结果显示无异常;显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肠道功能恢复良好;有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肠,道功能均有所改善;无效: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无变化[4]。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7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治疗前后血清5-HT及血清NPY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5-HT及血清NPY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5-HT及血清NPY水平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5-HT及血清NPY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5-HT及血清NPY水平比较(±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血清5-HT(ng/ml) 血清NPY(pg/ml)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 62 100±13 69±9 148±2081±12对照组 62 101±14 82±10 148±2199±14 t值 1.321 2.333 6.832 4.996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腹泻 神疲乏力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 62 2.2±0.2 1.0±0.1 1.4±0.10.5±0.1对照组 62 2.2±0.2 1.6±0.2 1.3±0.10.9±0.1 t值 0.098 19.000 1.000 8.693 P值 >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腹痛观察组 62 1.8±0.2 0.9±0.1对照组 62 1.8±0.2 1.4±0.2 t值 0.098 14.697 P值 >0.05 <0.05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社会环境的改变,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7],其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及生化异常尚未阐明,且临床研究不断增多[8]。本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食物不耐受、肠道菌群、肥大细胞、分泌细胞等有关[9]。

中医认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属于“腹痛”“泄泻”“郁证”范畴,认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部位主要是肠道,且涉及肝、脾、肾3个器官,强调本病的发病机制为肝郁脾虚,治疗上应以疏肝健脾为主[10]。本研究所用调肝运脾汤药方中,炮姜、党参、炒白术、茯苓能健脾燥湿,且有温中止泻的功效;陈皮、防风能对肝脾气机进行调理;白芍能发挥柔肝止痛、养血敛阴的功效;诸药联用,共奏疏肝健脾、调理气机的功效。

李琳等[11]研究认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调肝运脾汤治疗,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的胃肠动力,尽快恢复其胃肠道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9%、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知,调肝运脾汤在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具有较常规西医治疗更为显著的效果。

5-HT为自体活性物质,主要分布于松果体及下丘脑等部位,能对患者的胃肠道感知功能、分泌功能等进行调节。一旦患者血清内5-HT水平升高,会致使其出现较为强烈的胃肠道反应。此外,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血清中5-H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12]。NPY是一种生物活性多肽,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为常见分布部位,能对平滑肌收缩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给患者正常的胃肠分泌及吸收功能造成影响。既往研究认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血清NPY水平较健康人高[13]。因此,高水平血清5-HT及NPY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生及发展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5-HT、血清NPY水平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调肝运脾汤能对NPY及5-HT产生发挥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改善患者的胃肠道运动功能。

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调肝运脾汤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命质量。

综上所述,采用调肝运脾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能获得较常规治疗更为显著的效果,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使其尽快康复。

[1] 宁丽琴,叶柏.叶柏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介绍[J].新中医,2014,46(5):17-19.

[2] 梁万年,江涛,唐春萍,等.高良姜总黄酮对脾胃虚寒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影响[J].中成药,2013,35(9):1863-1868.

[3] 姚鹏,蔡宝琪.调肝运脾汤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1):145-147.

[4] 郎俊.调肝运脾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5,30(6):895-897.

[5] 刁殿军.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药治疗概况[J].内蒙古中医药,2015,10(11):154-155.

[6] 缪趁,顾勤.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实验研究概况[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6):10-11,14.

[7] 施晓萍,顾勤.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研究进展[J].环球中医药,2013,6(12):948-951.

[8] 黄彦铭,席娅,谭万初,等.中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研究现状[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8):50-52.

[9] 黄鹤飞,陈颖,朱晓新,等.中药干预肠易激综合征的脑肠肽调节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6,22(11):208-217.

[10] 赵立波,王迎寒,刘玉玲,等.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河北医学,2014,20(6):1052-1054.

[11] 李琳,张声生.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药治疗机制研究现状[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2,20(10):466-470.

[12] 刘春.调肝运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

[13] 赵继梦,施茵,赵海音.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及艾灸治疗概况[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23(4):82-87.

R259

A【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12.018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长期或反复发作的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异常的功能性肠病[1]。临床上按照粪便性状,将肠易激综合征分为便秘型、腹泻型、混合型、不定型4个亚型,其发病率为5%~25%[2]。多数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便、神疲乏力,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影响,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本研究就中医调肝运脾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辽宁沈阳 110013

猜你喜欢

例数综合征血清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Chandler综合征1例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考前综合征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