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替溴铵、匹维溴铵、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成本-效果分析
2017-01-20楚慧款刘劲松
楚慧款 刘劲松
奥替溴铵、匹维溴铵、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成本-效果分析
楚慧款 刘劲松
目的探讨奥替溴铵、匹维溴铵、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成本-效果。方法 检索2000年以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符合相关标准的文献,提取相关临床数据,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成本采用2016年5月的药品价格,效果数据来源于所检索文献,采用Meta分析计算总体有效率,采用最小成本分析法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结果奥替溴铵、匹维溴铵和马来酸曲美布汀的4周治疗成本分别为162.4元、197.1元、162.4元;Meta分析发现,奥替溴铵、匹维溴铵和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IBS的总体有效率分别为89%、88%、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39);但奥替溴铵和马来酸曲美布汀的成本低于匹维溴铵。结论奥替溴铵、匹维溴铵和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IBS的总体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但从药物经济学角度考虑,奥替溴铵和马来酸曲美布汀的成本-效果更高。
奥替溴铵;匹维溴铵;马来酸曲美布汀;肠易激综合征;最小成本分析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慢性、反复发生的腹痛或腹部不适,并伴有排便习惯改变和(或)大便性状异常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世界范围内IBS的发生率为10%~20%,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1]。奥替溴铵、匹维溴铵、马来酸曲美布汀等解痉药物是目前治疗IBS的一线药物,国外临床研究证实,解痉药物可有效缓解IBS患者的腹痛、腹胀、排便异常等症状,在我国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2]。
作为一种慢性疾病,IBS的治疗除考虑临床疗效外,药物长期使用所导致的经济负担也是临床需要考虑的问题,既往研究曾对我国2000—2001年发表的相关临床研究文献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3],但对近期研究的卫生经济学评价鲜有报道。本研究拟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对奥替溴铵、匹维溴铵及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IBS腹部疼痛/不适的成本-效果进行比较,为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1.1 文献检索分别以奥替溴铵、匹维溴铵、马来酸曲美布汀为关键词,检索2000年及以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收录的文献,并手工检索相应文献全文进行阅读。
1.1.2 文献纳入标准①研究对象为中国住院或门诊IBS患者,年龄、性别不限;②采用目前国际公认标准(曼宁标准、罗马标准)诊断的IBS,分型不限(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不定型);③采用奥替溴铵、匹维溴铵或马来酸曲美布汀单药治疗;④治疗方法和疗程:奥替溴铵40 mg,3次/d,匹维溴铵50 mg,3次/d,马来酸曲美布汀200 mg,3次/d,疗程≥4周;⑤以IBS总体疗效指标及有效率作为效果评价指标,有效率的定义可以根据不同研究略有不同;⑥所有研究均为临床研究,但不限于随机对照研究。
1.1.3 文献数据采集采集作者姓名、发表年份、研究设计(随机、盲法、脱落情况)、研究例数、患者平均年龄、性别构成、病程、干预措施(包括试验组、对照组及剂量、用法、疗程)、诊断标准、有效性判断标准、有效率及其他重要信息。
1.2 成本-效果分析
1.2.1 成本药物经济学成本一般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隐形成本。由于IBS患者基本为门诊患者,治疗的间接成本和隐形成本的计算具有不确定性,故本研究只计算直接成本;包括检验费、药品费用、诊疗费和挂号费,检验费、诊疗费和挂号费等在本次药物经济学评价中基本一致,故只评价药品费用。药品费用按照2016年5月的价格计算,实时药品价格如下:奥替溴铵片(斯巴敏,德国柏林化学)40 mg× 30片,零售价格:58.00元/盒;匹维溴铵片(得舒特,法国苏威制药厂)50 mg×15片,零售价格:35.20元/盒;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舒丽启能,天津田边制药有限公司)0.1 g×24片,零售价格:23.20元/盒。
由于奥替溴铵、匹维溴铵几乎无药物不良反应,马来酸曲美布汀虽有一些副作用,但无需治疗即可自行缓解,故药物不良反应的治疗费用可忽略不计。
1.2.2 效果国内的临床研究多采用总体疗效(显效/痊愈+有效)指标,而且总体疗效指标单一,便于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因此本研究采用总体疗效指标及有效率作为效果指标。
1.2.3 最小成本分析由于本研究的3种备选治疗方案的疗效基本相同,故选择最小成本分析方法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在疗效相同的情况下,成本最低者即为最符合药物经济学的治疗方案。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tata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
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综合有效率的Meta分析采用随机效应模型,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本研究共检索到符合条件的文献32篇,文献检索结果见表1。
表1 文献检索结果
2.2 有效率Meta分析结果奥替溴铵治疗IBS的总体有效率最低为74%,最高为93%,Meta分析得到的总体有效率为89%(95% CI:86%~92%)。匹维溴铵治疗IBS的总体有效率最低为67%,最高为100%(在Meta分析时为了计算率的标准误,采用99%代替),Meta分析得到的总体有效率为88%(95% CI:83%~94%)。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IBS的综合有效率最低为78%,最高为100%(在Meta分析时为了计算率的标准误,采用99%代替),Meta分析得到的总体有效率为89%(95% CI:83%~95%)。3种药物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药物的综合有效率Meta分析结果分别见图1~3,3种药物治疗IBS的总体有效率比较见图4。
图1 奥替溴铵综合有效率Meta分析森林图
图2 匹维溴铵综合有效率Meta分析森林图
图3 马来酸曲美布汀总体有效率Meta分析森林图
图4 奥替溴铵、匹维溴铵及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IBS的总体有效率比较
2.3 成本-效果分析按照1.2.1项成本测算和2.2项获得的总体有效率,进行最小成本分析,3种药物4周的治疗费用分别为:奥替溴铵片:58/30×3×28= 162.4元;匹维溴铵片:35.2/15×3×28=197.12元;马来酸曲美布汀片:23.2/24×3×28×2=162.4元。结果表明,1个疗程的奥替溴铵和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IBS的成本相同,低于匹维溴铵的治疗成本,见表2。
表2 3种IBS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3 讨论
IBS是临床常见的胃肠功能性疾病,其表型多样,目前认为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由多种因素所致。奥替溴铵、匹维溴铵、马来酸曲美布汀等解痉药物价格低廉、疗效确切且容易获得,是国内外指南共同推荐的IBS治疗首选药物[36-37]。
本研究证实,解痉药物可有效改善IBS患者的总体症状。IBS患者常伴有肠道功能异常:胃肠蠕动/食物传送加快引起腹泻、减慢导致便秘,平滑肌痉挛产生腹痛。解痉药物作为治疗IBS最常用的药物,可通过松弛肠道平滑肌改善IBS的症状。奥替溴铵对胃肠道有三重作用机制:拮抗速激肽与NK2受体结合,协调肠道动力,降低肠道敏感性;抑制肠道平滑肌细胞的L型钙离子通道,松弛平滑肌;拮抗乙酰胆碱受体与M受体结合,缓解痉挛。匹维溴铵主要通过阻断钙离子内流和抑制胃肠反射,发挥松弛平滑肌、缓解胃肠运动异常的作用。马来酸曲美布汀对消化道运动的兴奋、抑制和平滑肌神经受体有双向调节作用。因此,这3种药物对IBS患者的腹痛、腹泻、腹胀、便秘等症状均能起到缓解作用。
IBS的症状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对患者及社会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IBS患者的直接药物支出费用及间接成本(如缺勤、旷工等)近年来也逐渐增高,已成为IBS患者医疗保险中的主要费用支出。2002年,美国IBS患者的直接药物支出费用高于非IBS患者支出费用的50%[38]。因此,在考虑到药物对疾病具有良好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药物对IBS患者的直接支出费用对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主要从奥替溴铵、匹维溴铵和马来酸曲美布汀对IBS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通过系统回顾分析方法,结合2000年以来在中国发表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符合条件的文献32篇,Meta分析结果发现这3种药物对IBS患者的综合有效率分别为89%、88%、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这3种药物治疗IBS具有相似的效果。因此,能否降低药物的支出费用并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对该药物的应用和推广具有长远的意义,也提示药物经济学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本研究中,3种药物的效果无显著差异,故进行成本最小化分析。结果显示,在相同的治疗综合有效率的情况下,使用匹维溴铵的费用显著高于奥替溴铵和马来酸曲美布汀。因此,奥替溴铵与马来酸曲美布汀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均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可在IBS患者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然而,本研究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①对于奥替溴铵、匹维溴铵、马来酸曲美布汀对IBS的治疗效果的评估是通过对文献的系统回顾,可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②本研究中这3种药物对IBS患者的治疗效果的评估是综合有效率,这一评估相对较为宽泛,若能根据缓解IBS患者腹痛、腹泻、便秘等不同症状的有效率,对评估上述药物的成本-效果可能更有意义。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将对这3种药物进行临床试验,对IBS患者不同症状的改善效率进行更细致的分析,进而评估其药物经济学价值。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作和生活压力不断增加,IBS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在降低患者治疗负担的同时有效缓解IBS的症状对IBS患者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利用药物经济学的相关方法,在降低治疗费用的同时,节约有限的医疗资源,对降低患者本人及社会的经济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1] Longstreth GF,Thompson WG,Chey WD,etal.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s[J].Gastroenterology,2006,130(5):1480-1491.
[2] 王伟岸.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1, 10(2):110-113.
[3] 徐峰,王秉钧,杨希山.奥替溴铵、匹维溴铵、马来酸马来酸曲美布汀和酪酸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药物经济学研究[J].胃肠病学与肝病学杂志,2002,11(4):349-351.
[4] 张宏博,王飚落,郭学刚,等.奥替溴铵、比特诺尔和地芬诺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双盲随机对照研究[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02,11(4):342-345.
[5] 何伟莉,杨上文,练庆武.奥替溴铵治疗肠易激综合征100例[J].中国药业,2012,21(9):89-90.
[6] 邓伟.奥替溴铵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7(7):47.
[7] 黄咏梅,张淑秀,娄蓓,等.奥替溴铵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短期疗效评价[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1,10(2):192.
[8] 潘丽珍,蔡荣俐,陈引蕾.肠易激综合征两种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J].海峡药学,2010,22(10):207-209.
[9] 关海平,祖卓彦.斯巴敏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学,2005,29(6):427.
[10] 刘勇,朱承雁.斯巴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20例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学,2002,26(9):692-693.
[11] 郑永明,张刚锋,卢艺涛.斯巴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50例临床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1,10(3):427.
[12] 刘跃平,柳茂森.斯巴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J].郧阳医学院学报,2001,20(4):238.
[13] 陈壁亮.斯巴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07, 13(2):216-218.
[14] 赵红,李娟,李越凡.斯巴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03,43(7):8.
[15] 周志宏,郑建玮,商少宏.奥替溴铵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胃肠病学,2003,8(B03):27-28.
[16] 寇玉坤,张书玲,赵学义.金双歧与匹维溴铵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04,11(5):12-13.
[17] 邱国兰.匹维溴铵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1):124-125.
[18] 余颖聪,陈淑洁,姒健敏.匹维溴铵治疗不同临床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疗效观察[J].浙江医学,2003,25(5):309-310.
[19] 赵德光,王刚,武兴东.匹维溴铵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0例[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4,7(5):467.
[20] 邓银芝.匹维溴铵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8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42.
[21] 张竹,李文兵,徐梦军.匹维溴铵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分析与评价[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34):43-45.
[22] 瞿春莹,尤汉宁,章莉,等.匹维溴铵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0,15(3):180-181.
[23] 范亮,李寅颖,谢柏梅,等.匹维溴铵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8,5(3):247-248.
[24] 杨颖.匹维溴铵治疗腹泻为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4,14(2):22.
[25] 魏关水.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37(1):38-39.
[26] 王承党,陆岽,吴婷,等.不同药物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J].胃肠病学,2003,8(5):272-275.
[27] 梅海信.马来酸曲美布丁、黛力新、胶体酒石酸铋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附390例临床报道)[J].医药前沿, 2014(9):121-122
[28] 徐艳,张国华.马来酸曲美布汀单用及联用黛力新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9(3):537-538.
[29] 李培勇.马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1):62
[30] 乔新民.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56例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8):2276.
[31] 张华.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0例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23):2916.
[32] 陈鹏.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J].中外医疗,2014,32:113-114.
[33] 陈凯.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09,15(7):815-817.
[34] 孙立东,张玫.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8):4321.
[35] 托马热斯·艾克拜尔.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24(4):2028.
[36] Gwee KA,Bak YT,Ghoshal UC,et al.Asian consensus o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0,25(7):1189-1205.
[37]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功能性疾病协作组,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中国肠易激综合征专家共识意见(2015上海)[J].中华消化杂志,2016,36(5):299-312.
[38] Hollowell J,Lundgren A,Johansson S.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patterns of ambulatory health care and resource use in the United States,1993—1997[J].Dig Dis Sci,2002,47(5):1115-1121.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Otilonium Bromide, Pinaverium Bromide and Trimebutine Maleate o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Chu Huikuan Liu Jinsong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st-effectiveness of otilonium bromide,pinaverium bromide and trimebutine maleatein on the treatment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MethodsWe searched the original articles met the related criteria from 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CBM-disc)and extracted the trial data from these papers.Finally,we conducted the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drug prices in May 2016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calculated by Meta analysis from selected papers.Cost Minimization Analysis method was used for pharmacoeconomic analysis.ResultsThe cost of the three regimes(otilonium bromide 40 mg,pinaverium bromide 50mg,and trimebutine maleate 200mg)three times daily for 4wk were 162.4 yuan、197.1 yuan and 162.4 yuan,respectively.The total effective rates(recovery rate+effectivity rate) were 89%、88% and 89%,respectively(P=0.8039).Otilonium bromide and trimebutine maleatein showed lower cost than pinaverium bromide.Conclusion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regarding the clinical effective rates(89%、88% and 89%)among the three molecules.In the perspective of phamacoeconomics,otilonium bromide and trimebutine maleatein are more cost/effective.
Otilonium bromide; Pinaverium bromide; Trimebutine maleat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Cost-effect analysis
R956;R574
A【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12.00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湖北武汉 43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