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该院门急诊退药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探讨

2017-01-20何丽芳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24期
关键词:药房处方门诊

何丽芳

江苏省南通市老年康复医院药剂科,江苏南通 226001

该院门急诊退药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探讨

何丽芳

江苏省南通市老年康复医院药剂科,江苏南通 226001

目的探讨门急诊退药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分院门急诊所有退药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内科、妇产科、外科、五官科、儿科、中西医结合科、康复科、针灸推拿科等临床科室,将门急诊退药记录单据集合到一起,按照退药原因分析。结果近2年该院门急诊调配处方中退药处方140张;原因包括药品因素(药物不良反应、药品质量、近效期)68张(47.14%,68/140)、医生因素(处方录错、用药不当、重复开药、开药过多等)40张(28.57%,40/140)、患者因素(已有所需药品、对药不认可、费用问题、病情变化、取消检查或手术项目等)32张(22.86%,32/140)。结论门急诊退药原因复杂,涉及药品因素、医生因素及患者因素,加强医院管理完善退药制度进行,提高医师用药水平及职业道德感,增加药物的咨询窗口正确解答患者的疑问,提高药师审核处方能力等以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

门急诊;退药;原因;预防措施

我国卫生部早在2002年就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颁布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明确规定不是因为药品质量问题,药品发出以后不能进行退换[1],进而有效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但是在实际的门急诊药房工作中,常常会遇到患者因为各种原因来药房退药的问题,出现这类问题不仅会为医院门急诊药房的药品管理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更为严重的是会给患者带来用药方面的安全隐患[2]。该研究以2015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门急诊患者近年来的退药记录为基础,分析具体的退药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分院门急诊所有退药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内科、妇产科、外科、五官科、儿科、中西医结合科、康复科、针灸推拿科等临床科室。

1.2 方法

将所有的门急诊退药记录单据集合到一起,按照具体的分析退药原因,探讨相关的干预措施。

2 结果

近2年院门急诊调配处方中退药处方140张;原因包括药品因素(药物不良反应、药品质量、近效期)68张(47.14%,68/140)、医生因素(处方录错、用药不当、重复开药、开药过多等)40 张(28.57%,40/140)、患者因素(已有所需药品、对药不认可、费用问题、病情变化、取消检查或手术项目等)32 张(22.86%,32/140)。

3 讨论

3.1 退药原因分析

①药品因素:包括药物不良反应、药品质量、近效期等,共 68张(47.14%,68/140),是退药首先因素,其中大部分是因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少数是患者取药后发现有既往用同种药品发生不良反应史而退药,药品不良反应造成的退药包括正确使用造成的不良反应和使用不当造成的不良反应。抗菌药物占首位,与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应用较多有关[3],以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最常见,大环内酯类导致恶心、呕吐、腹泻等,喹诺酮类引起的光感性皮炎及失眠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等,部分患者难以耐受而退药,随着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频率的增加,其药物不良反应也逐步增多[4]。中药注射剂目前应用比较广泛,其成分复杂,尤其是复方制剂,常常含有几种或几十种中药成分,稳定性差,而且质量标准难以控制,若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理化性质的改变,可引发不良反应增多[5],如起疹、皮肤瘙痒、胃肠道反应等,共10张。其他8例为外用橡皮膏剂在正确贴敷时间段内出现的皮肤红肿、起疹、痒痛等,非甾体抗炎药物的胃肠道反应等等;饭后服用双磷酸盐类药物出现的不良反应;患者不满意药品是近效期等。②医生因素。医生因素(处方录错、用药不当、重复开药、开药过多等)40 张(28.57%,40/140)。医生开处方时处方录错,误录入药品其他规格,或选错药品单位;用药不当,有的患者是来开药,如用成人的卡开小孩的药,或开有禁忌的药,导致退药;重复用药有的患者在不同科室就诊,但医生并不知情,开出部分相同药品或类似作用药品;开药过多也是造成退药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一感冒患者,医师处方为清开灵4盒,1包/次,3次/d,可服用12 d,结果患者6 d康复后而要求退回多余药品。③患者因素。包括已有所需药品、对药不认可、费用问题、病情变化、取消检查或手术项目等32张(22.86%,32/140)。患者对所开药物不清楚,等到取完药后才发现家中已有;药品的厂家、价格、包装、规格等不符合患者,患者对药不认可,此情况多发生于便民门诊,如患者不了解药品信息,凭药品名称要求开药,拿到药品后发现与其他医院或药房购得的药品存在厂家或规格上的差异要求退药,也有患者取药后阅读药品说明书觉得和自己症状不符或对不良反应过分关注造成无法接受而退药[6];患者病情改变,需要住院治疗,造成部分药品不再使用而退药[7],或者由于医保原因,门诊开药无法报销而住院则可以,患者住院后则要求医师将门诊开具药品转入住院报销而退药[7]。

3.2 减少退药情况措施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事关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加强药物质量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当前医院药房中受各种因素影响会出现退药情况,当药物被退回时,如果保管不善,不但会严重影响药物自身质量,而且其还会受到污染、变质等问题,一旦在临床治疗中被误用,则后果不堪设想[8],因此,应最大限度的减少退药情况的发生:①医院管理方面只有在健全的管理制度下,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减少退药现象,才能更好地监控药品质量,才能保障患者安全、合理、有效地使用药物[9],医院应根据医院临床需要,制定合理药品目录;加大药品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尤其是院内制剂和有特殊使用注意的药物,对医院使用的药物的厂家、规格、价格进行公示,让患者有所了解;建立健全可行的退药管理制度,明确什么情况下应该退药,什么情况下不能退药;加强药师、医师、财务、管理方面的交流协作,信息共享。②建立严格的退药制度,规范退药程序确保所有退药药物必须为本院配出药品的基础上,要求患者出具处方医师的签字,明确注明退药原因和数量,并且严密检查药品质量问题,针对开封、拆零、需要特殊保存的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等一律不得进行退换;对于退回的药物应设置专门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登记和记录好退回药物的品种、数量、批号、生产日期以及外包装等,只有其达到各方面指标时方可二次发出[10]。③医生通过专业知识学习,提高对所用药品性能、特点、不良反应熟知度,准确判断患者病情,开出合适的药和准确用药时间,应用抗生素前详细了解患者及家族的过敏史,避免使用易造成过敏的药物;严格把握用药指征,用药时尽可能地征求患者意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对于身患多种慢性病和老年病的患者,考虑药品适应证的同时应兼顾药品的禁忌证和注意事项,并将用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向患者解释清楚[11];保持足够的细心与耐心,对于患者既往病史、用药史以等进行详细了解,询问患者家中有何药品,减少相似药品的重复开,并对所开出的药物使用方法以及使用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说明,培养患者安全用药意识,提高患者用药的顺应性,减少退药[12];对于经济条件困难的患者,为尽量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应为其设身处地着想,在确保药物疗效的基础上,选择价位较低的药物;对自费或部分费用自负患者时,医生在开药物时应及时与患者沟通,保证患者第一时间了解情况,防止出现患者误解问题。医生开完处方后要认真审核,防止用药差错。④药剂人员通过专业知识学习,正确解答患者的疑问,减少患者的顾虑,从而达到减少退药发生率。增加药物的咨询窗口,药房增设药品咨询窗口,介绍药物的医学名称、主要药理作用、服用剂量、服药时间、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注意事项以及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增加患者对用药知识的了解。及时介绍新药给临床,提供药品的用法、用量、规格、不良反应以及配伍禁忌等,避免医生开具药物时出现差错。提高药师审核处方能力,对发现不合理的处方应及时反馈到处方医生处,避免出现药物使用不良反应现象。

综上所述,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退药是医院药事管理中比较棘手的问题,通过医院加强管理,完善退药制度进行,医师需要提高用药水平及职业道德感,药师做好相关讲解工作,以控制退药的相关因素[11]。

[1]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Z].卫药发[2002]第24号.2002.

[2]李维.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分析及改进措施[J].临床合理用药,2015,8(3A):126-127.

[3]刘建奎.我院门诊与急诊药房退药情况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5,15(1):135-136.

[4]顾洪双,朱月婷,霍花.我院实施退药干预前后门诊退药情况分析[J].药学实践杂志,2013,31(5):390-392.

[5]刘建奎.我院门诊与急诊药房退药情况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5(1):135-136.

[6]周霖.规范门诊退药及减少不合理退药的措施[J].中国处方药,2014(5):44-45.

[7]黄伟.我院药师对门诊退药处方的干预措施和处理方法分析[J].首都医药,2014(20):70-71.

[8]朱珠,尚楠.从近十年文献的荟萃分析看全国医院门诊年退药现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5,35(8):754-758.

[9]葛菁,朱珠,葛悦,等.某院西院区门诊药房2013-2015年退药情况分析[J].中国药师,2016,19(9):1693-1694.

[10]朱士春.门诊退药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干预措施探讨[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16,6(3):59-61.

[11]黄金路,郁静,宗黎琼,等.我国医疗机构药房退药原因与对策相关文献分析[J].中国药业,2015,24(18):12-14.

[12]陈瑾.我院住院患者退药情况调查与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5,8(2):10-11.

Analysis of Drug Withdrawal Causes in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 in our Hospital and Study on the Preventive Measures

HE Li-fang
Department of Pharmacy,Nantong Geriatric Rehabilitation Hospital,Nantong,Jiangsu Province,226001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ause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drug withdrawal causes in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MethodsAll withdrawal prescriptions in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including 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department of surgery,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and otorhinolaryngology,department of pediatrics,department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and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department,and the records we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withdrawal causes.ResultsIn recent two years,there were 140 pieces of withdrawal prescriptions in the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and the causes include the drug factor(drug adverse reactions,drug quality,short-term period)68 pieces (47.14%,68/140),doctor facto (prescription records errors,improper medication,repeated prescription and redundant prescription)40 pieces (28.57%,40/140),and the patient factor(required medicine available,disapproval of drugs,cost problem,disease changes and canceling examination or operation items)32 pieces(22.86%,32/140).ConclusionThe drug withdraw causes in the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 is complex,involving drug factor,doctor factor and patient factor,and we should enhance the improvement of drug withdraw system,improve the medication level and occupational morality of physicians,increase the drug consultation window to accurately reply the patients’questionnaires and improve the prescription audit ability of pharmacist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phenomenon of drug withdrawal.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Drug withdrawal;Causes;Preventive measures

R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7)08(c)-0179-03

2017-05-2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24.179

何丽芳(1976-),女,江苏南通人,本科,主管药师,研究方向:药学。

猜你喜欢

药房处方门诊
门诊支付之变
人间处方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处方
药房托管
陈勇:我不看好这样的药房托管
药房托管 好还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