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从感知到实践的断层中走向共融
2017-01-19查雪明
查雪明
【摘要】2011版新课标将“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一时间,“语用”热潮席卷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但其中,很多教学因为方法不当,语用训练也逐步陷入了机械、虚浮的尴尬格局中。笔者以为,语用教学必须从当下的虚浮逐步向理性的建构出发,才能更好地促进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升。本文提出了认知混乱,语言运用窄化为文字表达;纯粹机械,实践运用凌驾于语言感知;信息灌输,语言运用异化为知识积累,对其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相机提出了解决的策略,促进语用水平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语用训练 感知断层 走向共融 语言感知
著名语言学家皮亚杰说:“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人类以语言的方式拥抱世界。”2011版新课标也将“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一时间,“语用”热潮席卷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但其中,很多教学因为方法不当,语用训练也逐步陷入了机械、虚浮的尴尬格局中。笔者以为,语用教学必须从当下的虚浮逐步向理性的建构出发,才能更好地促进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升。
诊断病症一:认知混乱,语言运用窄化为文字表达
【案例呈现】《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
1.图片出示爱因斯坦的头像,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储备描述爱因斯坦的外貌;
2.圈画课文中描写人物外貌的语句,在体悟中感受作者语言表达精准妥帖,学习作者的写法;
3.教师出示网络中名人漫画图像,要求学生紧扣人物头像的典型特征,实践练笔。
【深入剖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曾经对“运用”的外延进行专门的论述:“语言文字的运用,包含了生活、工作、学习等进行的听说读写,存在于生命个体诸多领域,是学生知识获取、思维历练、思维提升、美德感知等重要环节”,其所指向的内容是多元化的。而在上述案例中不难看出,阅读教学的目标完全指向了表达的层面,异化成为完全意义上的习作课。事实上,学生的认知能力是错综复杂的、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纯粹性的单一练习,本身就与学生内在认知规律背道而驰。上述案例中,学生的表达训练毫无感情认知的浸润,工具性与人文性也已经被严重割裂。很多教师都喜欢在阅读教学中,寻找文本中的语用价值点,并常将这种训练点看成是促进学生表达能力提升的救命稻草,这样的认知其实与新课标“语用”理念的内涵已经有了较大的差异。
【解决路径】
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言训练应该是有真挚而充沛的情感驱动形成的。古语有云:情动而辞发,披文以入情。无论是悦纳式的阅读理解,还是倾吐式的写作表达,都不能离开情感而单独进行。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是对语言文字进行综合性运用的过程,偏重任何一个层面都是不科学的。我们应该从文本的特质入手,从具体的目标定位入手,为学生选择具有典型性价值和学生认知需要的切入点,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走进文本、对话作者,感受作者如是表达的精妙,破解言语表达的密码,逐步提升课堂教学的实践、运用能力。因此,语文教学万不可在阅读与写作两个极端中纠缠,而要相机走向融合之道。
以上述环节为例,对爱因斯坦这个人物的感知就能限定在人物动作、神态的显性内容上,更要让学生从品析、体验语言的过程中,对人物形成立体化、多角度的关注:
1.在父亲眼中,这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但小女孩用自己眼睛看到的却是一个怎样的爱因斯坦?联系课文,作者是从哪些外貌特征展开描写的?
2.在第一次相见时,爱因斯坦穿着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作者对人物外貌的描写可谓简约而不简单,用于不多却特点鲜明。这样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你喜欢的人物,将一段话展现这个人物的外貌特点。
借助语言穿透文本,正是对课文生动、形象语言的感知,学生的意识才真正走进了爱因斯坦这个人物,深刻感受到他内在的人格魅力。只有将阅读与写作相互依存、彼此促进,学生的语言运用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诊断病症二:纯粹机械,实践运用凌驾于语言感知
【案例呈现】《卧薪尝胆》的教学片段
1.勾践逃过吴王的魔爪,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但他没有过起帝王应有的生活,而是开始了“卧薪尝胆”,你能结合课文的语句理解词语的意思吗?
2.理解了词语,大家结合自己的生活运用上这个词语来说一句话,同桌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并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议。
3.师生点评,并写出认为最好的一句。
【深入剖析】
一直以来,阅读教学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常常将教学的重心设定在对文本内容的感悟上,而对最能体现语文课程核心属性的言语形式和表达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扭转,但也要防止另一种极端现象的发生。比如,片面地强调言语形式的价值,这种不将学生理解与表达潜能作为核心目标的教学,无法真正促进学生语言的体验与悦纳。
以上对“卧薪尝胆”的教学,将教学的过程定位在抽象、理性的层面,只是简单地从机械的层面来感知,就忙着让学生进行运用。学生获得了肤浅的认知体验,但对词语的内涵和意蕴把握得还很不够,学生在实践运用中也只是依葫芦画瓢地机械模仿,难以真正体会词语的内在力量。著名语文教学专家王尚文说过:“阅读教学必须先将文本的语言弄清楚,进而才能走进文本的思想内容,最后从内容中来思考学生语言的组织。”而很多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时髦,直接将阅读教学中内容感悟的层面抛到脑后,直接要求学生进行“言语运用”,防止被别人扣上“内容繁琐分析”的帽子。他们在学生初步阅读,还处于懵懂的状态中,就直接要求学生奔赴“语言文字运用”的战场,结果这些“战士”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英勇地“战死”沙场了。
【解决路径】
真正的语用并不是一个简单词语、词组、句式的语用,而是融合思维、观察、聆听、阅读、评价、写作等多种言语系统下的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应该努力促成阅读感知与写作表达之间的融合,让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相机加以运用,形成自己的智慧与敏感,形成文本表达的深度,从而在反复涵泳的过程中,充分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促进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飞速发展,最终形成言意兼得的教学效果。
针对以上环节,教师完全可以进行以下调整:当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之后,教师相机追问:如果仅仅只有一次,还能算是“卧薪尝胆”吗?如果长期坚持下去呢?从而在原本认知的基础上,为“卧薪尝胆”丰富了忍辱负重、发愤图强的内涵;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再次追问:生活在幸福之中的我们的少年儿童,还需要“卧薪尝胆”的精神吗?从而让学生真正意识到树立远大理想,朝着自己的理想迈进,就需要这种精神的伴随。
这样的修正教学,引领学生深入而细致地开掘了语言文字背后所蕴藏的真正内涵,并借助具体的文本语境,强化学生对文本理想的深入感知,促进学生的内化,真正将文字运用和文本理解联系了起来,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诊断病症三:信息灌输,语言运用异化为知识积累
【案例呈现】《夹竹桃》教学片段
1.拓展补充作者季羡林的资料,了解其个性特点与作品的一贯风格,并让学生知道这篇课文创作于季羡林56岁。语言中的情趣与幻想,还是如此浓烈,可以猜想季羡林一定是个怎样的人?
2.正所谓“文字随人”,只要率性的心灵才能写出如此灵动的文本。季羡林的作品中从来都不缺乏睿智,请同学们深入到文本中,感受作者蕴藏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与智慧。
3.引领学生交流分享:这些言语智慧的典型语句;如此表达的精妙;模仿实践练笔。
【深入剖析】
因为语用理念是阅读教学最新提出的体现语文课程工具性的重要理念,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就会出现矫枉过正的错误,一味地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但由于缺乏对相关知识的渗透,又只能止步于蜻蜓点水的层面,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就只关注到语用的形式,虽然学生在探寻文本言语形式和写作方法上,发现了排比、想象、比喻等手法,也洞察了作者先概括后具体以及对比策略的运用,但仅仅至此还是远远不够的。这种基于形式化的认知,只是在学生心目中形成了一个专有名词的定义罢了,而对于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我们的阅读教学就需要为学生在理解与运用中架设一道桥梁,将这两个端点链接起来。掌握了语言的知识并不一定能够运用语言,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如游泳教练的游泳速度并不会比运动员快,语言学家的语言运用水平也不会超过作家和外交家。纯粹性的语言知识,学生即便掌握了,并不会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有真正的帮助。因此,我们需要在学生理解知识、积累知识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实践运用,才能为学生形成语用能力奠定基础。
【解决路径】
潘永和教授说:“真正有价值的运用应该是建立突破传统教学流程中的语用。”换言之,即真正语用所展现出来的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都必须彰显出浓郁的主观特色和审美活力。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在学生的“理解”与“运用”之间架设言语实践的桥梁。有了这样历练的平台,当学生再次面对那些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言语形式和独到现象时,他们就能将自己的生命意识沉浸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之中,真正感触语言的温度,享受到语言的形象,从而获取语言的经验与规律,促进学生言语技能的形成,为他们真正规范化、熟练化地运用能力奠定基础。鉴于此,教师就需要基于学生之学的视角来关注文本,在引领学生深刻感受言语表达的绝妙体验时,获得言语表达的内在规律,破译言语表达的内在密码。在这种理念的转变之下,学生在原本捉襟见肘的情况下,转变成为在言语的世界中自主遨游,从而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理解语言知识,形成运用能力。
还以上述环节的教学为例,在学生引领学生发现言语秘妙之后,引领学生经历了这样的语言实践:首先,寻找形式精妙的经典语段,并在仔细品味的基础上,发现言语表达所形成的表达效果;其次,教师相机引领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为学生配上音乐,为学生营造适切的浓郁氛围,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体验;最后,结合文本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引领学生想象:除了课文中的内容之外,月光下的夹竹桃还会给你带来怎样奇妙的幻想。学生在交流中进行了这样的体验认知:如果这里的影子就是海洋的话,那其他地方就是海洋里的珊瑚与礁石,还有部分的海鸥在上空飞过;我会将他们想象成为一支乐队,在微风吹动之下,就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这些演奏家还一起跟随着音乐在不停地晃动……
总而言之,语用实践在语文教学中已经如同一股热潮,席卷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个大地,只有真正厘清了语言文字运用的内涵与外延,才能真正破解语用的虚浮化,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训练中,走向积极的语言实践天地,促进学生语用价值的和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08—09[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郑春福.对语用实践断层的思考[J].教育观察2014.12期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