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乱反正,走出语用训练的误区
2016-05-07陈爱琴
陈爱琴
[摘 要]面对语文教学中语用训练的误区,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认知需求和文本特质入手,精心选择语用价值点、悉心设置语用环节。教学中要立足表达本位,实现语用训练言意兼得;强化联想体验,促进语用训练情意交融;链接生活资源,创设语用训练可感情境,从而走出语用训练的误区。
[关键词]语用训练 误区 拨乱反正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3-05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新课标倡导的语用理念正好契合了其对语文学科课程性质的论述。当下,各种形式的语用训练如同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大有不语用无语文之势。但整个语用训练对于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并没有太大的作用。那么,语用训练究竟该何去何从呢?
一、立足表达本位,实现语用训练言意兼得
语用训练理念的提出,决定了阅读教学决不能仅仅关注文本内容,而要通过对文本语言形式的关注,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但很多语用训练摈弃了言语形式,导致语用效益停滞不前。
例如,在教学《艾滋病小斗士》中“轩然大波”这个词语时,教师首先从生字“轩”字入手,引导学生识记字形、理解字义;随后,教师要求学生动手查阅工具书,交流词典中的解释;最后,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回忆自己经历了哪些“轩然大波”。
这样的教学细加审视就不难发现,教师始终就词语教词语,脱离了文本基本的言语形式,学生也只能笼统的运用。鉴于此,教师可以在学生整体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引领学生结合文本内容,感受课文中的“大波”具体是指什么,这件事引起的反响达到了怎样的程度,作者如果不写这些内容,而仅仅运用“轩然大波”这个词语,对于表达效果又会有哪些影响……教师引领学生从文本内容和表达形式入手,把握这个词语承载的意蕴和运用范式。而当学生从生活中列举事例时,教师又要求学生不仅要用上这个词语,还要在叙述事件时,找准链接点,与词语形成有效匹配。
改进之后的教学,充分整合了文本现有的言语形式资源,对词语的感知与运用形成了多维铺垫,为学生的实践运用架设了桥梁。
二、强化联想体验,促进语用训练情意交融
语用训练必须融入生命个体对于文本意蕴和情感的体验,从而激活学生的内在思维,在强化认知体验的基础上提升语用能力。
如在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时,很多学生都体验到宙斯的心狠手辣。但作者究竟是怎样写出来的呢?学生深入文本,紧扣“立刻追查、大发雷霆、狠狠惩罚”等词语,交流自己的感受;紧接着,教师紧扣“大发雷霆”一词,引导学生说说这个词语的表达效果;最后,教师引领学生运用朗读的方式将宙斯内心的情感表现出来。
这样教学,学生显然并没有对文本语言形成真正有效的体验,表述也显得单一。而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联想,从宙斯心理活动、动作神情等细节入手,想象其“大发雷霆”的表现,从而借助鲜活可感的细节夯实学生对人物心狠手辣的体验认知,在丰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提升了语用表达的细腻程度。这样的语用教学已经超越了纯认知和理性的范畴,延伸到生命个体的内在情韵和人格领域中,形成了语用实践的情意交融。
三、链接生活资源,创设语用训练可感情境
语言的价值必须要建立在真实情境的基础上。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兴趣入手,在链接生活实际中激发学生的兴趣点,从而在情境中深化理解、强化运用。
如《秦兵马俑》一文介绍俑坑时,运用了一组具体、准确的数字,形象地展示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而在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对课文中这些枯燥的数字形成感性体验呢?教师尝试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实际事物作为参照: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相当于 。有的学生与超市面积做比较,有的学生借助自己的房子来做参考。这样的设置看似为学生营造了生活的情境,但这种情境相对单一,有的根本就无法比拟。学生表达的范式也相对逼仄,根本没有对课文中的数字形成真正的感性认识。而笔者进行了这样的改进:首先,要求学生向自己的弟弟妹妹介绍兵马俑,创设传播信息、转述表达的情境;其次,把校园操场作为参考,并标注了操场的长度与宽度;最后,学生在眼观、计算、比较中,将数字所展现的宏大镌刻在意识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改进之后的教学中,教师设置了任务情境、精选了参照事物,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了多维链接,为学生营造了语用训练的真实可感的情境,实现了学生知识理解、方法实践、言语运用的多维提升。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中的语用训练是促进学生核心能力和素养形成的重要保障。但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认知需求和文本特质入手,精心选择语用价值点、悉心设置语用环节,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