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后期外戚专权与宦官专权之比较
2017-01-19许红婴
许红婴
外戚宦官轮流专权局面的出现,是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利用皇帝作为工具进行斗争的产物。皇帝小时,大权掌握在监护人母亲及其娘家一方组成的外戚手中,皇帝长大后,要夺回大权只能靠身边的宦官,于是宦官乘机专权。二者比较,宦官专权危害更大。
宦官制度产生于周朝,周王建立庞大的后妃制度,为防止数目众多的妻子红杏出墙,把她们关在后宫与世隔绝,但王宫工作不能完全由女人承担,因而想出一种残忍的办法,即由阉割的男人承担,称宦官。这一制度延续三千年,直到清朝灭亡止。所以,宦官制是奴隶主残余和封建专制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宦官的来源:(1)罪犯子弟(一般罪犯16岁以上处死,16岁以下男子罚为官奴,女子罚为官婢,如赵高原是赵国贵族,因为父亲犯罪才沦为宦官);(2)被迫卖身(家贫);(3)被拐卖;(4)少数民族地方被征服的子弟;(5)无赖流氓(明朝魏忠贤)。因为他们都出自社会下层,谈不上文化、道德、修养和情操,入宫后不仅失去人身自由,而且失去生育机能,被视为社会最下层而受到歧视,一般士大夫均不愿与他们为伍,所以心理畸形、变态。一旦依靠皇帝掌权之后,便出现两种心理:一是暴发户心理,他们知道他们的权力时间有限(只限一个皇帝),而且不像外戚有家有业有所顾虑,多没有后代和亲属,故及时享受。二是报复心理,他们历来被歧视,一旦掌权,全然不顾地主阶级的法律、道德的舆论而无法无天,便对所有人报复,尤其是对官僚士大夫更是仇恨。过去用人选官的权力在官僚,现在则完全由宦官把持,其亲属和义子也占据许多地方要职,地主官僚极其不满,中小地主出身的太学生既拿不出巨款行贿宦官,又不能按正常途径进入政治舞台。这样一部分开明官僚及一些太学生由于利害相同,政治见解一致便相互联合,结成反宦官集团,经常以太学为阵地,议论抨击朝政,互相标榜,激扬各声,称“清议”,而宦官则指责他们为“党人”,并由此发生两次党锢之祸。“锢”即禁锢,“党锢”即“党人”被禁锢,终身不准做官,部分地剥夺政治权利。“党锢之祸”是专门术语,特指东汉桓灵时期大规模地镇压迫害党人的事件。
第一次是延熹九年(166年),张让之弟张朔为野王令,贫贱无道,被司隶校尉李膺处死。当权的张让乃指使人上书桓帝,诬告李膺与太学生“共为部党,诽讪朝廷”,桓帝下令逮捕了李膺等200余人,次年,太学生贾彪、郭泰联合外戚窦武及一些有名官僚向桓帝施加压力,党人才赦归田里,但禁锢终生,不得做官,这是第一次党锢之祸。
167年桓帝死,12岁的灵帝即位,由窦太后父亲窦武辅政,窦武与太傅陈藩合作,起用李膺等被禁锢的“党人”,168年共谋诛除宦官,事泄,窦武自杀,陈藩被害。169年,再次逮捕李膺等100多人并处死,受株连者,达六七百人,176年又把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兄子弟及五服内亲属,一律免官禁锢。这是第二次“党锢之祸”。这次党锢时间长,一直到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后,为镇压农民起义才起用他们。
两次党锢之祸持续时间近20年,对此事件的性质,一般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是贪贱的宦官对正直的官僚和士人的迫害事件,一种认为是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我偏向它是统治阶级内部当权派镇压反对派的事件,从主观上看,“党人”的确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但是“党人”对宦官的抨击,从客观上揭露了东汉统治集团的腐朽和黑暗,并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因而博得了社会的同情。但所有“党人”出于自身阶级利益,毫无例外地对农民起义持敌对态度,故184年被起用后,屠刀又指向农民起义军。
这次事件对后世影响很大:(1)党人政野分化,原来同仇敌忾之党人出现进、退、勇、懦,有的挺身就义,例如李膺,当时有人劝他逃走,他以“事不辞难”的坚毅精神,挺身殉节。有的自首,有的逃亡、藏匿。例如夏馥剪掉胡子逃到深山给人炼钢,袁闳在一个小房子里藏了18年。有的则改变对宦官的强硬态度,如陈实,张让父死,他去吊唁,博得张让的好感。(2)对当时和以后的士林风气产生巨大的影响。此事件在许多知识分子心灵上投上难以抹去的阴影,到魏晋时许多知识分子装疯卖傻,以谈玄而掩盖内心痛苦。明清时,则到古书堆里寻找乐趣,不参政事而出现考据学,从此知识分子不再直率,而是迂腐、隐讳、拐弯抹角、影射史学等。
总之,皇权的旁落,造成外戚宦官轮流专权,导致统治集团的矛盾和腐朽。外戚宦官争先横征暴敛,加重了人民的灾难,成为东汉后期黑暗统治的重要特征。而皇权的旁落,既有皇帝短命、新即位皇帝年龄小的偶然原因,更有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为加强皇权,削弱相权,使得官僚体制不能发挥应有的互相牵制的作用之必然原因(宰相等三公被消权,变成不能接近皇帝的外朝官,起不到牵制外戚、宦官的作用,给外戚、宦官造成可乘之机)。
宦官是旧制度的产物和受害者。宦官的身心特点,决定宦官专权具有更大的危害。然而,历史上不乏充满正义感和卓有成就的宦官(太监),如七下西洋的郑和、改进造纸术的蔡伦和“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他们的精神和事迹永远彪炳史册,我们不可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