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跟骨骨折微创内固定术治疗过程

2017-01-19胡姣姣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螺钉经皮微创

胡姣姣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平顶山 467000

分析跟骨骨折微创内固定术治疗过程

胡姣姣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平顶山 467000

目的探讨研究探讨跟骨骨折微创内固定术治疗过程。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在该院收治的跟骨骨折住院患者63例(67侧),根据分型不同选取闭合复位经皮钢板/螺钉内固定术等方式进行治疗,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63例患者中共有59例获得9~18个月的随访,经皮钢板病例影像学改变,在Sanders分型中,Bolher角Ⅱ型(16.0±2.7)°vs(27.1±3.5)°,Ⅲ型(10.0±3.4)°vs(38.3±4.0)°,Ⅳ型(4.2±3.1)°vs(22.3±2.2)°;Gissane角Ⅱ型(109.7±7.9)°vs(129.5±4.2)°,Ⅲ型(90.4±9.6)°vs(125.8±5.6)°,Ⅳ型(110.3±6.4)°vs(124.1±7.6)°,除Ⅳ型的Gissane角外,其余各型术后Bolher角、Gissane角均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螺钉病例影像学改变,在Sanders分型中,Bolher角Ⅱ型(17.0±4.3)°vs(28.3±3.4)°,Ⅲ型(12.0±4.2)°vs(25.3±2.6)°,Ⅳ型(10.3±3.2)°vs(26.7±2.7)°;Gissane角Ⅱ型(111.1±8.1)°vs(140.2±5.5)°,Ⅲ型(93.4±10.0)°vs(131.7±6.6)°,Ⅳ型(100.3±1.2)°vs(124.1±2.0)°,Bolher角、Gissane角均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钢板与经皮螺钉术后功能评分优良率分别为81.82%(Ⅱ型100.0%,Ⅲ型88.24%,Ⅳ型20.0%)和82.76%(Ⅱ型81.25%,Ⅲ型81.82%,Ⅳ型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就微创术式而言,术者应当充分理解骨折的损伤机制及三维形态,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术式,顺序复位。跟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满意,疗效确切,推广价值较高。

跟骨骨折;经皮钢板内固定;经皮螺钉内固定;微创内固定术

跟骨骨折的临床表现多为足跟部疼痛剧烈、肿胀及瘀斑明显,造成患者足跟无法着地行走,其发病率高,在全身性骨折中约占2%,且在跗骨骨折中占60%,致残率较高[1]。因此,选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在该院收治的跟骨骨折住院患者63例(67侧),探讨微创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术式。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在我院确诊为跟骨骨折的住院患者,共63例(67侧)。63例患者(67侧)中,男36例(占57.14%),女27例(占42.6%),年龄16~94岁,平均36.5岁,单侧59例,双侧4例,涉及37侧左足和30侧右足。

1.2 治疗方法

经皮钢板:取跟骨外侧作L形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筋膜与肌肉组织,充分暴露骨折且注意使腓骨的前后肌处肌腱及腓肠神经得以保护,行手法复位后固定骨折,并使解剖复位恢复。将钢板经皮由后向前置入隧道后,经皮寻找预置螺钉的钉孔。后先于距下切口处自跟骨外侧壁斜向载距突拧入1~2枚螺钉,以支撑关节面并维持复位形态,再于前方切口及体部切口分别拧入2~3枚螺钉,进行固定。(图1~图4)。

经皮螺钉:在跟骨结节内外侧、垂直原始骨折线钻入2根导针,C臂机透视确认导针位置满意、测量长度、做小切口,经导针拧入2枚,纵轴贯穿跟骨长轴的空心钉;在跟骨后关节面外下方由外至内钻入1~2枚空心螺钉。

1.3 疗效评定

术后定期复查,并在1年后返院拆除内固定时采用Creighton-Neberaska跟骨骨折评分标准评估功能。分为优、良、一般、差四个等级,其中分数≥90分为优,分数80~89分为良,分数65~79分为一般,分数<64分为差。评价Bolher°Gissane°的变化。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手术前后Bolher°Gissane°的变化等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优良率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经皮钢板病例分布情况

经皮钢板36侧病例中,随访侧数为33侧,3侧病例失访落,5侧病例出现并发症。Ⅱ型12侧,11侧随访记录,1侧出现并发症;Ⅲ型17侧,17侧随访记录,1侧出现并发症;Ⅳ型7侧,6侧随访记录,3侧出现并发症。其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见表1。

表1 经皮钢板病例分布情况

2.2 经皮螺钉病例分布情况

经皮螺钉31例病例中,随访例数为29例,2侧病例失访。5侧病例出现并发症。Ⅱ型15侧,14侧随访记录,1侧出现并发症;Ⅲ型12侧,12侧随访记录,1侧出现并发症;Ⅳ型4侧,3侧随访记录,3侧出现并发症。见表2。

表2 经皮螺钉病例分布情况

2.3 经皮钢板病例影像学改变测定结果比较

在Sanders分型中,Bolher角Ⅱ型(16.0±2.7)°vs(27.1±3.5)°,Ⅲ型(10.0±3.4)°vs(38.3±4.0)°,Ⅳ型(4.2±3.1)°vs(22.3±2.2)°;Gissane角Ⅱ型(109.7±7.9)°vs(129.5±4.2)°,Ⅲ型(90.4±9.6)°vs(125.8±5.6)°,Ⅳ型(110.3±6.4)°vs(124.1±7.6)°,除Ⅳ型的Gissane角外,其余各型术后Bolher角、Gissane角均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经皮螺钉病例影像学改变测定结果比较

Bolher角Ⅱ型(17.0±4.3)°vs(28.3±3.4)°,Ⅲ型(12.0±4.2)°vs(25.3±2.6)°,Ⅳ型(10.3±3.2)°vs(26.7±2.7)°;Gissane角Ⅱ型(111.1±8.1)°vs(140.2±5.5)°,Ⅲ型(93.4±10.0)°vs(131.7±6.6)°,Ⅳ型(100.3±1.2)° vs(124.1±2.0)°,在术后Bolher角、Gissane角均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经皮钢板与经皮螺钉病例术后功能评分比较

经皮钢板与经皮螺钉术后功能评分优良率分别为81.82%(Ⅱ型100.0%,Ⅲ型88.24%,Ⅳ型20.0%)和82.76%(Ⅱ型81.25%,Ⅲ型81.82%,Ⅳ型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所示。

3 讨论

足部承担了大部分人体行走的功能,所以足部骨折极为常见,跟骨骨折的临床表现多为足跟部疼痛剧烈、肿胀及瘀斑明显,造成患者足跟无法着地行走,其发病率高,在全身性骨折中约占2%,且在跗骨骨折中占60%,致残率较高。目前,跟骨骨折的治疗多采用传统内固定术,但由于跟骨骨折具有解剖结构复杂、负重大等特点,使治疗难度加大[3]。微创钢板内固定术以其创伤小、愈合快且并发症少等优势已逐渐成为临床首选,为探讨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疗效,该院针对收治的69例跟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骨折部位进行解剖复位并恢复Bohler角、Gissane角及跟骨高度为临床手术治疗的关键[4]。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有一定效果,但由于骨折情况复杂,其重建效果不佳,而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具较高牢固性,可使旋转与轴向应力的作用减弱,重建效果明显提高;且不易出现断裂,可降低对骨膜等损伤,便于早期功能的恢复。同时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切口较大,且过多剥离跟骨周围的软组织,影响血运而引起骨折不愈、坏死等并发症[5]。此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极易由于手术时机不当、操作熟练度不够及术后无法正常引流等原因导致切口感染等,而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切口仅3~4 cm,血运丰富且手术中无需剥离或翻转皮瓣组织,损伤小,无需引流,可使切口疼痛与肿胀反应减轻;切口位置恰好位于距下处的关节平面,利于关节面暴露及直接复位[6]。同时,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关节面处显露不够理想,牵拉时易造成腓肠神经损伤,且延长切口会造成动脉损伤,而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可有效避免以上问题。传统内固定术比起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有着手术难度大,负荷重的缺点,不如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创口小、愈合快。

表3 经皮钢板与经皮螺钉病例术后功能评分比较

经皮钢板病例影像学改变,在Sanders分型中,Bolher角Ⅱ型(16.0±2.7)°vs(27.1±3.5)°,Ⅲ型(10.0±3.4)°vs(38.3±4.0)°,Ⅳ型(4.2±3.1)°vs(22.3±2.2)°;Gissane角Ⅱ型(109.7±7.9)°vs(129.5±4.2)°,Ⅲ型(90.4±9.6)°vs(125.8±5.6)°,Ⅳ型(110.3±6.4)°vs(124.1±7.6)°,除Ⅳ型的Gissane角外,其余各型经皮钢板术后Bolher角、Gissane角均优于术前,(P<0.05)。而经皮螺钉病例影像学,Bolher角Ⅱ型(17.0±4.3)°vs(28.3±3.4)°,Ⅲ型(12.0±4.2)°vs(25.3±2.6)°,Ⅳ型(10.3±3.2)°vs(26.7±2.7)°;Gissane角Ⅱ型(111.1±8.1)°vs(140.2±5.5)°,Ⅲ型(93.4±10.0)°vs(131.7±6.6)°,Ⅳ型(100.3±1.2)°vs(124.1±2.0)°,在Sanders各型经皮螺钉术后Bolher角、Gissane角均优于术前(P<0.05)。

综上所述,就微创术式而言,术者应当充分理解骨折的损伤机制及三维形态,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术式,顺序复位。跟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满意,疗效确切,推广价值较高。

[1]彭新,王偲伟.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1):56.

[2]张青山,张蜀华.两种手术治疗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的比较[J].实用骨科杂志,2014(6):515-519.

[3]梁军.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J].天津医药,2012,40(6): 638.

[4]苏艳玲.跟骨骨折的流行病学调查及损伤影像特征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博士):2015.

[5]俞光荣.跟骨骨折的治疗策略[J].上海医学,2005,28(7): 541

[6]胡彦,高祥文,李其富,等.微创方法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观察 [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2,9(3): 56-57.

·编读往来·

论文写作技巧——题名

1.题名应以准确、简明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一般使用能充分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短语,不使用具有主、谓、宾结构的完整语句。一般不设副题名。一般不超过20字。

2.题名应尽量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字符、代号等,也不应将原形词和缩略语同时列出。

3.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

4.题名转行应保持词语的完整。完整的词拆开转行,虚词(例如"的"字)应尽可能留在行末,而连接词(例如“和、与、及其”等)不宜留在行末。

R521

A

1004-6569(2017)01(a)-0053-03

2016-10-08)

猜你喜欢

螺钉经皮微创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空心加压螺钉治疗末节指骨骨折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高速涡轮机、微创拔牙刀在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观察
26例下胫腓螺钉断钉取出临床分析
球囊扩张法建立经皮肾通道的临床观察
不脱出螺钉联接结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