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在嗜铬细胞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2017-01-19宋歌浙江省肿瘤医院放射科浙江杭州31001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19期
关键词:嗜铬细胞肿块螺旋

宋歌 浙江省肿瘤医院放射科 (浙江 杭州 310011)

多层螺旋CT在嗜铬细胞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宋歌 浙江省肿瘤医院放射科 (浙江 杭州 3100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嗜铬细胞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本院就诊的25例嗜铬细胞瘤患者影像学资料,总结MSCT下的影像学表现。结果:病变部位位于肾上腺21例,肾上腺外4例;大部分呈椭圆形或类圆形(19/25),部分呈分叶状(6/25),直径为1.9~12.0cm;MSCT诊断嗜铬细胞瘤的准确率为92.0%。结论:MSCT对嗜铬细胞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配合多平面重建能显示肿瘤与周边血管组织的关系,有助于疾病诊断。

MSCT 嗜铬细胞瘤 鉴别诊断

嗜铬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临床表现个体差异甚大,部分为非功能性嗜铬细胞瘤或恶性嗜铬细胞瘤,临床诊断存在一定难度[1]。随着CT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层螺旋CT(MSCT)逐渐应用于此病的诊断中,具有明显优势。本次研究对25例嗜铬细胞瘤患者MSCT诊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25例嗜铬细胞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嗜铬细胞瘤。其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52.3±11.3)岁。

1.2 方法

通过16排螺旋CT进行MSCT检查,检查前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扫描前30min给予患者500~800mL清水充盈肠胃;患者取仰卧位进行平扫,扫描层厚5mm,层距5mm;进行增强扫描前注射使用碘对比剂(300mgI/mL)80~100mL,注射速率为3mL/s;延迟25~35s后扫描动脉期;延迟45~60s后进行静脉期扫描;扫描后将图像进行薄层重建,部分图像传输至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后处理,并进行综合分析。

由两名高年资影像科医师对CT影像资料进行独立观察,分析发病部位、病灶形态、大小分布、密度及强化程度等。并将CT影像资料分析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作分析比较。强化程度判断标准:根据动脉期CT值增加情况将强化程度分为:①轻度强化:0~20HU;②中度强化:20~40HU;③明显强化:40HU以上。

2.结果

2.1 发病部位及病灶形态

病变均为单发;部位位于肾上腺21例,肾上腺外4例,其中腹腔内1例,腹膜后3例;患者病灶大部分呈椭圆形或类圆形(19/25),部分呈分叶状(6/25);直径为1.5~15cm,其中<3.0cm者3例,3.0~5.0cm范围内10例,>5.0cm者12例。

2.2 MSCT影像学表现

25个肿瘤病灶中,除3个瘤体较大者边缘不清外,其余22个肿瘤病灶边界均清晰。其中,2个直径<3cm及一个直径4cm的肿瘤在扫描各时相密度较均匀;4个肿瘤平扫呈较低密度,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强化;18个肿瘤在扫描各时相密度均不均匀,有不同程度的囊变、坏死,其中1个伴有长条状钙化,2个瘤体内见出血。25个肿瘤病灶中,轻度强化病灶1个,中度强化3个,明显强化21个。

2.3 MSCT诊断嗜铬细胞瘤的的准确性

将MSCT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诊断准确率为92.0%(23/25)。

3.讨论

典型的嗜铬细胞瘤CT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缘清晰的实性肿块,少数可有分叶。一般体积较大,多数直径在3cm以上。肿块密度可均匀或不均匀,多数呈不均匀,以等、低密度为主,较大的肿瘤由于坏死和囊性变导致密度不均匀,少数伴有出血和钙化者密度可增高。增强扫描,由于肿瘤血供丰富,多呈明显强化。异位嗜铬细胞瘤多数位于肾门和腹主动脉旁,亦可见于交感神经链分布的其他部位,其CT表现与非异位嗜铬细胞瘤类似。

本组研究中4例嗜铬细胞瘤呈恶性,肿瘤与周边脏器结构不清,经排查后确诊为恶性肿瘤。由于良性肿瘤也有异形性,故一般认为,仅依靠肿瘤形态不能区别肿瘤良恶性,如本次研究中将1例良性肿瘤形状不规则,误判为恶性。肿瘤恶性病变的征象为病变部位周围组织器官遭受转移和侵犯,恶性肿瘤通常瘤体较大[2]。有学者认为,CT检查发现瘤体直径>5cm即应考虑恶性倾向;也有学者认为,瘤体直径>6cm,内部不均质即应考虑恶性倾向[3]。本次研究发现的4例恶性肿瘤直径均>5cm,因此,笔者亦认为肿瘤大小是提示病灶良恶性的重要参数。通过MSCT薄层扫描及多平面的后处理图像重建技术能从多个角度观察到肿瘤边缘及周围组织侵犯及其他部位转移,能对肿瘤良恶性进行初步判断。

本组研究资料显示,嗜铬细胞瘤多表现为类圆形肿块,边缘清楚,病灶内囊变、坏死较为多见,增强后肿瘤实性部分强化明显;当病变表现不典型时,诊断较为困难。体积较小的病灶应与肾上腺皮质腺瘤、转移瘤及神经节细胞瘤相鉴别。本组25个病灶中,其中一个病灶较小,平扫密度偏低,而被误诊为皮质腺瘤。体积较大的病灶主要与肾上腺皮质腺癌相鉴别;而异位的嗜铬细胞瘤诊断较为困难,不易与腹腔内其他富血供肿瘤如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相鉴别。有学者认为嗜铬细胞瘤的典型强化特点为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延迟扫描缓慢廓清,因此,多期CT增强扫描有助于其鉴别诊断[4]。

综上所述,嗜铬细胞瘤在MSCT下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多表现为血供丰富的肿块,常出现囊变、坏死,MSCT诊断具有操作简便、无创、重复性好的特点,MSCT对于嗜铬细胞瘤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1]曹丽.MSCT在嗜铬细胞瘤诊断、鉴别及转移评估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8):11-13,33.

[2]赵毓,王正芳,吴玉辉,等.嗜铬细胞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2):102-103,105.

[3]张凤艳,乔英.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6,17(3):198-201.

[4]Happel B,Heinz-Per G.Enhancement charactistics of pheochromocyton[J].Radiology,2006,238(1):373-374.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 - Slice Spiral CT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Pheochromocytoma

SONG Ge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Zhejiang Tumor Hospital(Zhejiang Hangzhou 31001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ulti-slice spiral CT (MSCT)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pheochromocytoma. Methods: The imaging data of 25 patients with pheochromocytom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the imaging findings of MSCT were summarized. Results: The lesion was located in 21 cases of adrenal gland and 4 cases of adrenal gland; Most of them are elliptical or round (19/25), partly lobulated (6/25), and the diameter is 1.9~12.0cm; The accuracy of MSCT in the diagnosis of pheochromocytoma was 92.0%. Conclusion: MSCT has important value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pheochromocytoma, and with 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 can sh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umor and peripheral vascular tissue. It is helpful for the diagnosis of the disease.

MSCT,pheochromocytoma,differential diagnosis

1006-6586(2017)19-0061-02

R445.3

A

2017-08-01

宋歌,硕士,研究方向:胸部肿瘤诊断。

猜你喜欢

嗜铬细胞肿块螺旋
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肝嗜铬细胞瘤1例报告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1例并文献复习
单、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临床特点分析*
CT能谱成像在鉴别肾上腺意外瘤:乏脂性腺瘤及嗜铬细胞瘤中的价值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