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外周血管介入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2017-01-19张怀海四川省达川区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四川达州635000
张怀海 四川省达川区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四川 达州 635000)
胃肠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外周血管介入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张怀海 四川省达川区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四川 达州 635000)
目的:针对胃肠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外周血管介入诊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观察。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本院行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外周血管介入术的成功率及诊疗效果。结果:胃肠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成功患者40例,造影成功率约占95.2%,介入治疗患者27例,治疗成功率约占60.0%。其中单独诊断选择与选择性血管造影患者20例,其成功率为100%。结论:胃肠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外周血管介入诊疗中能为医生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数字胃肠机 外周血管介入 血管造影 诊疗价值
外周血管疾病的致残率及死亡率相对较高,给社会与家庭带来经济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1]。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介入放射学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信息,尤其在外周血管的临床诊断中占据重要角色,对于反复出血其病因不详或者是不能耐受手术的晚期出血患者提供生理解剖信息。本次研究将42例外周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胃肠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与治疗,并对胃肠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全面分析,并将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本院行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1例,女性21例,年龄19~73岁,平均年龄(64.15±5.10)岁,期间经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患者22例(膀胱癌2例、脾功能亢进2例、支气管肺癌5例、原发性肝癌6例、胃癌3例、宫颈癌4例);单独诊断与选择性血管造影患者20例(肢体动脉造影7例、脑血管造影8例、肺动脉造影5例)。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仪器与介入材料
选用北京万东医疗装备有限公司提供的数字胃肠机,设备型号:HF81-5的诊查仪器,介入材料按照具体操作进行准备,单独诊断与血管造影准备材料:①动脉穿刺针、脉导管鞘(4-6F10至25)mm;②4-6F造影导管、交换导丝及造影剂。除以上材料外还应准备栓塞剂、使用药物及SP微导管等材料,针对伴有动脉硬化迂曲老年患者应准备动脉长鞘25mm。
1.3 方法
被诊查者平躺于摄影床上,将患者右侧腹股沟区域给予常规消毒处理后,用治疗巾覆盖皮肤,给予3%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采用Seldinger技术对患者右股动脉局部行穿刺,根据患者自身疾病情况及目的选择适合导管进行插管。在确认该导管进入靶血管内,选择高压注射器以每秒3至5桢的采集速度,以每秒4至10mL的速率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部分血管可以应用10mL的一次性注射器手动推入也可完成造影。在介入治疗患者完成血管造影后,根据患者病变部位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程度,观察是否进行栓塞、超洗、灌注等治疗措施。对于肝癌、胃癌及宫颈癌患者实施动脉导管灌注治疗术联合动脉导管栓塞治疗术(TAE);膀胱癌与肺癌患者治疗措施为供血动脉灌注治疗术(TACI);脾功能亢进患者实施聚乙烯醇(PVA)栓塞颗粒栓塞脾动脉,选材规格按照患者病灶直径大小为宜(350~500μm)。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胃肠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成功率
本次研究42例患者当中,实施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成功患者40例,造影成功率约占95.2%,成功实施介入治疗患者27例,治疗成功率约占60.0%。其中单独诊断选择与选择性血管造影患者20例,其成功率为100%。
2.2 胃肠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诊疗价值
本次研究42例患者当中,实施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成功患者40例,各血管分支、肿瘤染色及肿瘤供血血管情况均清晰显示完整,并对肢体与外周血管变化充分显示。实施介入治疗患者27例,肝癌、胃癌及宫颈癌患者成功实施动脉导管灌注治疗术与动脉导管栓塞治疗术;膀胱癌与肺癌患者成功完成供血动脉灌注治疗术;脾功能亢进患者成功完成聚乙烯醇(PVA)栓塞颗粒栓塞脾动脉。造影失败2例患者中,1例为血管病插管失败,1例为血管造影不满意对出血病灶不明确而放弃治疗。
3.讨论
外周血管疾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快等特点,采用保守治疗后效果差,由于患者病灶出血点不明确,加之患者无法耐受手术治疗,延误病情,提高患者病死率[2]。胃肠机属于带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功能的多功能X线机,能清晰显示患者病灶出血点与出血性质,同时也能实施灌注术与栓塞术的治疗,每位患者的病情不同、出血点不同、治疗方法不同和疗效也所不同。因此掌握出血点血管的解剖信息和不同病灶的出现特点很关键。
数字胃肠机虽有带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功能,与专用的血管机相比,数字胃肠机在血管介入诊断与治疗中存在一定缺陷:①由于X线球管不能自主旋转,对特殊部位的观察有局限性。本次研究中1例动脉插管失败患者,由于动脉插管有时需X线球管旋转动脉造影路径协助作用,在支气管动脉造影期间,不能排出支气管动脉与肋间动脉之间的共干,需进行二次造影观察。②数字胃肠机图像质量问题,本次研究中出现1例血管造影不满意对出血病灶不明确而放弃治疗。由于靶血管细微结构显示不清晰进而反复减影进行观察,导致大量曝光使球管热量增加出现停机状态,导致介入手术时间过长,增加操作者的风险,并加大患者与操作者的辐射量。③数字胃肠机自身结构问题,导致手术操作者选择穿刺部位受到限制。④完全由控制室技师移动球管与诊视床,手术操作者不方便,且耗时长。⑤在肢体的外周血管造影中,不具备步进功能,需要分段减影,导致造影剂使用量过大。但数字胃肠机图像质量基本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鉴于数字胃肠机的结构特性,能更好的开展到外周血管介入诊疗中,笔者认为提高诊断成功率和疗效需注意以下几点:①尽量选择适合数字胃肠机诊疗的患者,不选择对血管造影影像要求较高,并要求球管旋转观察的患者,例如:胃肠道出血与髂内动脉分支的超选择插管造影诊断与治疗等病例,由于数字胃肠机对细微血管观察有局限性,对超选择插管患者成功较小,操作期间让患者变换体位会出现较严重的后果。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采集速度应保持在每秒3至5桢,减少造影剂曝光量,延迟球管热量增加,避免造成停机现象。③通过路径功能提升超选择插管成功率,对高压注射器减影获取清晰的影像图像,同时让控制技师掌握介入诊疗流程,培养两者之间的默契度,减少曝光量,尽早完成手术,提升胃肠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介入诊疗术的成功率。文章结果显示,本次研究42例患者中,造影成功率约占95.2%,治疗成功率约占60.0%,其中单独诊断选择与超选择性血管造影患者20例,其成功率为100%,与张大春[3]文献报道相符。
综上所述,胃肠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外周血管介入诊疗中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价值,提高临床诊断率及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工作者使用。
[1] 黄立军, 蔡成仕, 刘英峰.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病诊断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 医学临床研究, 2011,28(5):962-963.
[2] 贺小望, 王莹, 钱颖玲.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 医药前沿, 2012,2(26):42-43.
[3] 张大春, 金波, 汤雷, 等. 数字胃肠机在外周血管介入诊疗中的应用价值[J]. 贵州医药, 2012,36(5):454-456.
1006-6586(2017)06-0031-02
R543.5
A
张怀海,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