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战略下物流人才的培养研究

2017-01-18邓德艾李菽林

物流技术 2016年11期
关键词:顶岗一带一路物流

邓德艾,李菽林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31)

“一带一路”战略下物流人才的培养研究

邓德艾,李菽林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31)

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下物流人才的需求,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下物流人才培养的改革对策:建立专业预警机制,依据物流产业转型升级有针对性地进行核心专业建设;适时动态调整专业结构,进行专业群建设;依据岗位技术新要求,及时优化课程体系;开展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成建制顶岗实习;有力推进国际物流人才培养项目实施,相关的对策方案对高校物流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带一路;高等院校;物流人才培养

1 一带一路战略下物流人才的需求分析

经济全球化发展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各地都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加速推进当地物流产业的发展。我国物流业正加速走向供应链化、信息化、国际化,对物流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新要求。国际物流大通道的能否打通关键在于我国是否有相应的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现代物流管理人才、以提升物流信息化为关键的现代物流技术人才、以适应物流国际化为要点的现代物流商务人才。

(1)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现代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随着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国际产业布局和空间格局加快调整,产业价值链的重构需要完善的国际物流网络和配套的服务体系。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来推动物流业转型升级,共同迈向命运共同体,需要更多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现代物流管理人才。经贸往来需要采购适合国际市场流通的商品,国际物流体系势必要进行生鲜产品物流、药品物流、危化品物流规划与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商贸展销也需要建设物流、应急物流、会展物流、特种物流的同步跟进,物流企业开拓国外市场需要进行国际市场的融资、结算、风险评估、仓单质押等物流金融业务都需要大批量掌握现代化经济贸易、运输与物流理论和技能,且具有扎实英语能力的国际贸易运输及物流经营人才。

(2)以提升物流信息化为关键的现代物流技术人才的需求。“一带一路”大背景下,带来“物流业+展贸业+电商业”综合业态的全新发展,积极构建国际商贸港、国际物流园区、物流信息平台,提高现有产业和实体经济的物流效率,带动商贸、运输、金融、咨询、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全服务、全业态、全智能的高效平台需要掌握先进物流技术理论与技能,能进行物流信息数据处理、物流云平台运作与管理,能进行移动物流开发运营与维护,能进行物流装备选择、使用、维护,能进行物流业务实时追踪与朔源,能进行智能物流机器人使用、维护、维修等技术的高技能人员,来实现全程电子机械化搬运,全力促动电子商务和智慧仓储业快速发展。

(3)以适应物流国际化为要点的现代物流商务人才的需求。“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为我国产业、产品和投资“走出去”提供了平台,大规模、通道化和多向辐射的国际物流需求,无疑为我国物流企业规模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但是,我国多数物流企业对“走出去”既缺乏认识,更缺乏实战经验,无疑面临重大挑战。急需掌握现代物流商务理论与技能,能进行互联网经济运营、物流国际业务市场拓展、物流成本核算与控制、国际商务运输运理、国际物流业务运作等人才,来加快提升物流企业自身实力、强化服务能力“走出去”。

2 一带一路战略下物流人才培养的改革对策

(1)建立专业预警机制,依据物流产业转型升级有针对性地进行核心专业建设。可依托物流行业协会对毕业生就业及工作情况的调查以及物流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将需求、评价结果作为专业设置与调整、招生计划分配的主要依据。可将学校专业划分绿牌专业、黄牌专业和红牌专业,开展专业招生计划动态调整评价。亮黄牌专业将被进行预警,专业被亮红牌将停止招生。

依据物流产业转型升级有针对性地可选择相关专业进行核心专业建设,如图1所示。

图1 核心专业建设

(2)适时动态调整专业结构,进行专业群建设。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物流产业发展需要,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根据物流产业发展动态调整专业布局,可考虑全面对接物流产业的管理、技术、商务领域,着力培育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现代物流管理群,以先进物流技术为关键的现代物流技术群,以高效精准为服务要点的现代物流商务群,提高专业人才链与企业岗位链、物流产业链的铆合度,顺应全国物流产业向供应链化、信息化、国际化发展的趋势。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以物流管理专业为龙头,集合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物流的源头,商品采购)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专业(生鲜产品物流、药品物流、危化品物流)、工程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物流、会展物流、应急物流、军事物流、特种物流)、物流金融管理专业(融资、结算、风险评估、仓单质押等物流金融业务)等,着力面向物流业务经营管理,提升物流管理能力和水平。

——现代物流技术专业群。以物流信息技术专业为龙头,集合物流工程技术专业(物流装备选择、使用、维护)、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物流业务实时追踪与朔源)、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物流信息数据处理、物流云平台运作与管理)、移动应用开发(移动物流开发、管理与维护)、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智能物流机器人使用、维护、维修)等,以支撑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先进技术为纽带,培养高端技能人才。

——现代物流商务专业群。以电子商务专业为龙头,集合商务管理专业(现代物流企业商务活动业务及管理)、会计专业(物流成本核算与控制)、市场营销专业(物流业务市场拓展)、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商务运输运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物流业务运作),以高效精准为服务要点,形成与物流商务服务业高度耦合的专业群。

(3)依据岗位技术新要求,及时优化课程体系。结合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对接物流产业各领域建设专业群,选定两门通用专业基础课程如:《物流文化导论》《电子商务》及物流类专业核心课程如:《仓储管理实务》《运输管理实务》《第三方物流企业项目管理》作为通用核心专业课程,形成“三横三纵五贯通”的通用课程体系建设,如图2所示。

图2 “三横三纵五贯通”的通用课程体系

构建“平台+模块”课程结构(见表1),有利于形成专业群体优势,优化整合教学资源,协调专业稳定性与动态适应性的关系;避免教学资源重复建设和低效闲置,降低课程建设成本;有利于形成特色优势和规模效应,促进专业内涵建设。突出专业特色,提高整个专业群的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提高现代物流专业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

表1 现代物流专业群“平台+模块”课程结构框架示意图

(4)开展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成建制顶岗实习。为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以及更好进行顶岗实习管理,采取基于现代学徒制式的成建制顶岗实习。在成建制工作集中地通过顶岗实习阶段的交替式学习和实践,进行课程置换、场地置换,在 “双师”指导下,完成岗前培训、课程置换、专业学习、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等多项工作。学生边工作、边学习,实习结束,老师根据企业对学生的顶岗实习综合评价给出成绩。最终学生可以选择在实习企业继续工作成为正式员工也可自行选择另家工作单位。成建制式的现代学徒制顶岗实习加强了专业群与工作岗位群的对接,为学生求职择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制定各项实习规章制度使成建制顶岗实习各环节、各方面都有章可依,促进实习管理的规范化及制度化。采用多形式多层次的顶岗实习管理方式,即跟随式管理—安排辅导员到成建制工作集中地跟随指导实习学生;蹲点式管理—安排专业教师到成建制工作集中地实习企业工作开展业务学习,同时随时解决实习学生遇到的专业问题;平台式管理—专业教师利用现代通信工具(如QQ、微信等)、顶岗实习系统对实习生实现远程学习管理;抽查式管理—学校领导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实习学生的实习情况,了解实习期间出现的问题,做好后续服务工作。

3 有力推进“中外合作、有机衔接、开放共享”的国际物流人才培养项目实施

图3 国际交流资源库示意图

按照“引进来、做提升、走出去”发展思路,贯彻“特色、质量、国际化”中外合作办学理念,开展中外国际合作培养物流管理国际化高端人才办学项目。

(1)“四方联动、深度融合”的机制建设。发挥“政、行、企、校”四方联动优势,细化合作步骤,完善实施细则,形成合作长效机制。健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各部门及岗位的工作职责、办事流程、工作纪律等规章制度,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磋商联络机制、交流考察机制,国际合作办学机构的遴选标准、反馈评估机制,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风险评估、监控机制,国际合作办学中的利益分配机制、专业共建机制、质量保障机制,形成从项目开发到招生、学生就业、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资源开发等中外合作办学相关制度的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促进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效有序,向“多渠道、宽领域、深层次、全方位”发展。

(2)“学分互认、有机衔接”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确定中外合作项目质量保障系统从合作办学机构遴选、项目定位到学生就业整个过程的重要监控环节和着力点(见表2),不断调整完善,形成“闭合升螺旋”态势,全过程、全方位地保障国际物流人才培养质量。

(3)“校企合作、中外融通”的国际交流资源库建设。引入和借鉴英、德等国的职业课程数字化资源库建设经验及优质教育资源,学校、国际合作办学机构、跨国合作企业多方协同联动,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国际交流资源库”,包括动态完善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资源包,中外文化交流资源包,国际物流发展知识及理念资源包(最前沿的物流理念、物流技术、物流装备、物流发展等动态知识),外语课程资源包(内含外语课程完整资料),专业课程资源包(内含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现代物流技术专业群、现代物流商务专业群的合作专业课程完整资料),如图3所示。

Study on Cultivation of Logistics Talents under One Belt One Road Strategy

Deng Deai,Li Shulin
(Hu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Modern Logistics,Changsha 410131,China)

In this paper,we analyzed the demand for the logistics talents under the One Belt One Road strategy and then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reform of the logistics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s in China,namely building the specialty pre-warning system,properly and dynamically adjusting the specialty structure,optimizing the curricular system in a timely manner,implementing the onthe-job practical training practice based on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and forcefully promoting the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talent cultivation projects.

One Belt One Road;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logistics talent cultivation

表2 国际物流人才培养过程监控表

G712

A

1005-152X(2016)11-0185-04

10.3969/j.issn.1005-152X.2016.11.040

2016-10-07

邓德艾,湖南现代物流学院院长。

猜你喜欢

顶岗一带一路物流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从建构主义下分析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必要性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