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郁体质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2017-01-17陈新宇张世鹰彭熙炜樊姿影郁保生肖碧跃李鑫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13期
关键词:胸痹心痛素问

陈新宇 张世鹰 彭熙炜 樊姿影 郁保生 肖碧跃 李鑫辉 胡 华 刘 娟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7)

肝郁体质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陈新宇 张世鹰1彭熙炜1樊姿影1郁保生1肖碧跃1李鑫辉1胡 华 刘 娟1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7)

肝郁体质;冠心病

冠心病〔1〕属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研究认为冠心病更是一种身心疾病,其发生、发展和转归均与心理因素有关〔2〕。体质的偏颇是疾病发生的内因,冠心病的发病与肝郁体质密切相关。

1 肝郁体质缘起

1.1 体质学说的渊源 中医体质学说源于《内经》,《素问·厥论》中提到:“此人者质壮”;《素问·逆调论》谓:“是人者,素肾气胜”〔3〕。其中“质壮”与“肾气盛”皆体质很好的意思。《内经》中体现了对人体体质的一种探讨与思考,对不同体质的划分、各类体质与发病的相关规律、各类疾病中不同体质所存在的影响、对各类疾病不同体质所需采取的预防方式及治疗方法等皆有论述。《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论述“木型人”:“劳心,多忧,劳于事”,将木型这一类人群体质的特点进行了描述〔4〕。木在五行属肝,故其应有肝的生理病理表现,其因是肝郁气滞,木气不舒,属木对应肝这一类体质的生理病理变化的理论基础。

1.2 肝郁体质的提出 肝郁体质多因肝失疏泄,木不调达,多与长期情绪忧郁、性格急躁有关。其特点多为情志方面的表现,诸如情绪忧郁或急躁易怒。肝郁体质人群,如进一步发展成疾病,那么其病因多与情志有关,病机是肝郁气滞。《内经》有文“忧愁者,气闭塞而不行”。五行之中,木应三月春天之气,最喜条达,故《内经》中亦曰:“凡郁皆肝病也”。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专有郁证一论,后世医家赵余珠等〔5,6〕对肝气郁体质均有论述。王琦〔7〕在总结前人的观点上,更是完善了其分类,他将体质分为9种类型,并且这种分类方法被目前所公认,其中就包括气郁质(肝郁质)。

1.3 肝郁体质的特征 根据王琦〔7〕中医体质的9分法,关于肝郁体质的特点可分为:①形态:体型无显著差异,主要以面色晦暗为主,有的可见体格的瘦长;②功能:平素忧郁貌,情绪多悲伤欲哭或烦闷不乐。常感胸胁疼痛或胀满,或可见乳房不适感,常有胀痛、刺痛的感觉,平常郁郁不乐,常唉声叹气或咽部异物感,又或有消化系统相关的不适,如嗳气呃逆、食欲减退,并且常有神经衰弱的症状,常失眠或惊悸怔忡、健忘,通常大便多干,小便正常;③情志、性格:情绪不稳定,忧郁多虑,敏感多疑,性格内向。对环境的适应性降低,常易着急上火,易激惹;④舌脉: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2 肝郁体质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

2.1 肝郁体质是冠心病易感发病基础 冠心病属于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本虚以气血虚、伤阴、阳衰为主,标实多为气滞、痰浊、血瘀;不论虚实,总涉及气血不畅这一病机,病位在心脉。《灵枢·天年》曰:“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二十岁,血气始盛……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已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五十岁,肝气始衰……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内经中所欲阐明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在生理上的改变是规律性的,并且这一规律性的变化中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体质。心气虚衰,渐成胸痹,“苦忧悲”的肝郁体质随之显现。研究表明,情志因素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影响〔8〕。肝对情志起着重要的疏调作用,因而七情郁结致肝郁体质成为冠心病易感发病基础。肝主疏泄,心主血脉,若二者协调,则气机调畅,血脉通利,气血运行正常,脏腑功能得以正常发挥,而人体血与津液的输布运行亦有赖于气的运动。肝为气血调节之枢〔9〕,一旦肝疏泄失常而出现郁结,人体生理功能就会紊乱,出现不适或疾病。《丹溪心法》〔10〕中提到:“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或本素为肝郁体质,或久郁形成肝郁状态体质,肝气不得舒展,气机郁结不畅,甚则郁而化火,灼津成痰。气滞、痰阻均可致气血瘀滞,如为痰瘀交阻,则容易导致胸阳不运,心脉痹阻,发为胸痹心痛。久病气血瘀滞,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血为气之母,致气血两亏,心脉失养,终成本虚标实证。且依五行理论,肝为心之母,肝脏为病,最易子病及母致心疾。故认为肝郁体质是冠心病发病的易感体质,与冠心病的发生甚为密切。

2.2 冠心病症状与肝脉病变息息相关 冠心病心绞痛的疼痛部位多位于前胸、两胁、左臂、左手小指次指、心下等处,而这些都是少阳经经过之处。肝气郁结者由于少阳枢机不利,肝胆疏泄失司,病久必由气及血,以致血脉闭阻,最终胸痹心痛也随之而来。《内经》中既有少阴心经之候,又有厥阴肝经之症的描述。《素问·藏气法时论篇》曰:“心痛者,脚中病,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竹内痛。”《灵枢·经脉篇》曰〔3〕:“肝足厥阴之脉……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腼、布胁肋……是肝生病者,胸满呕逆……”《灵枢·厥病篇》〔3〕曰:“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厥心痛,色苍苍如死状,经曰不得太息,肝心痛也。”筋与脉关系甚密,知外而揣内,见于筋与脉相关的病理改变多与肝有关。五行关系中,肝与心为母子关系,另心主血脉,由此及彼,肝与血脉也是有着重要的联系。因冠状动脉痉挛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中医认为其中多半属于肝血不足,血不荣络,加之寒邪外袭,心脉拘孪收引,导致血管闭塞,不通则痛。冠心病患者常出现肝的证候,肝郁体质之人亦不少见。

2.3 木郁失柔,调控能力下降是发病的关键 研究认为,气虚血瘀型是冠心病心绞痛中医基本证型〔11〕,血瘀证贯穿冠心病始终,而气为血之帅,木失条达,肝气郁滞,血行不畅是发病关键。在《尚书·洪范》中提到〔12〕:“木曰曲直”。五脏之中,肝属木,其性便与五行之中的木相似,具有条达舒展而恶抑郁的特点,这种特点正是人体的适应性的体现。肝郁体质者,由于肝气郁滞,气血运行不畅,导致机体内不能协调气血、脏腑的平衡,外不耐情志、精神刺激,血脉痹阻,从而引发冠心病。《续名医类案·疡症》曰:“肝为万病之贼,殆以生杀之柄不可操之人耳。”表明了多种疾病的发病都与肝有关,并且主要反映在肝的适应性上〔13〕。《素问·灵兰秘典论》〔3〕曰:“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表明机体有无适应、调控能力,能否适应日益增加的社会压力,则在于肝。若肝郁气滞,无力行血,则肝郁体质可由潜病态转为致病态,人体对环境的适应和耐受改变,因此不能适应社会压力变化,使得气血阴阳失调,从而成为冠心病发病的关键。

2.4 情志因素为冠心病的重要诱因 劳倦内伤、情志不遂、饮食失调、年迈体虚、寒邪内侵等是冠心病发病基本的诱发因素,从临床冠心病发病来看,情志因素居于重要地位〔8〕。《素问·五藏生成论》曰〔3〕:“心痹,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脉经·心手少阴经病症》〔14〕云:“心伤者,其人劳倦,心中痛彻背”“愁忧思虑则伤心”可以看出,情志不畅可以导致胸痹,心痛〔14〕。过于思虑损伤心气,病邪乘虚而入,或为心气郁结,继而血脉痹阻而为痛。《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提到:“真心痛皆脏气不平,喜怒忧思所致,属内所因。”《素问·举痛论》〔3〕:“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可见,情志因素作为冠心病的诱因,因而肝郁体质之人更易罹患冠心病。

3 肝郁体质与冠心病的相互影响

肝郁体质之人易得冠心病,而冠心病患者易成肝郁体质。《景岳全书·郁证》〔15〕曰:“凡五气之郁,则诸病皆有,此因病而郁也。至若情志之郁,则总由乎心,此因郁而病也。”肝郁之人,肝失条达,气滞血瘀,则易致心失所养或心脉痹阻,发为胸痹。《灵枢·口问篇》〔3〕所说“忧思则心系急,心系急则气道约,约则不利,故太息以伸出之。”《素问·血气形志》〔16〕篇曰“形乐志苦,病生于脉。”王冰〔16〕注云“志苦,谓结虑深思。”都提及情志不舒,思虑过重容易导致心脉痹阻,表现在心胸部位憋闷胀痛,痛引肩背;《素问·邪客》〔3〕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主血脉,心主神志,心脏受病,使五脏功能下降,心对精神意识活动、情志的调控随之出现异常,从而出现精神意识思维方面的异常表现,如:失眠、多梦、神志不宁,忧思恼怒,加重肝郁。情志异常是心病致肝郁的原因。

4 肝郁体质与冠心病的防治

人体的体质特性是相对稳定的,在相应的干预下是可调控改变的,所以从调控入手,建立健康的体质,是防御及治疗疾病的主要任务。潜在的肝郁体质是冠心病的发病隐患,改善体质,纠正体质的偏差,增强机体的适应能力和抗邪能力,减轻或消除冠心病易感因素的作用,从而达到预防冠心病的目的。因此,对冠心病的易感体质——肝郁体质,进行早期干预是预防冠心病的关键。因而针对其成因及时做好心理疏导,通过食疗和药物治疗措施,做好保健调理以达到调整和转化体质类型的目的,使不正常体质慢慢趋于正常,是防治冠心病的核心。杨阳等〔17〕研究认为冠心病一级预防是建立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主要应用“益气化瘀方法”;二级预防则是在一级预防基础上结合“温阳通脉方法”达到防治目的。治疗上,理气解郁法是从肝论治冠心病的根本方法〔18〕。《内经》最先提出“百病生于气”的观点,后汉代的《金匮要略》〔19〕用理气解郁的方法治疗“胸痹心痛”,如“胸痹,胸中气塞,短气,橘枳姜汤主之,茯苓杏仁甘草汤亦主之。”李庆〔20〕用加味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心绞痛80例取得满意疗效。疏肝理气解郁法在冠心病治疗中必不可缺,行之有效。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7.

2 Vural M,Acer M,Akbas B.The scores of Hamilton depression,anxiety and panic agoraphobia rating scal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J〕.Anadolu Kardiyol Derg,2008;8(1):43-7.

3 高景华.名医珍藏黄帝内经〔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71.

4 刘静君.肝郁体质与更年期综合征相关性的理论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

5 赵余珠,周语平.叶天士医学著作中的体质辨证思想浅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5):235-7.

6 戴永生,施宽德.试析体质的五脏分型与耳穴的相关性(附223例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0;(1):45-6.

7 王 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2.

8 干艳捷,田少江.心理因素对冠心病发病及严重程度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1):98-9.

9 陈家旭.论肝为气血调节之枢〔J〕.中医杂志,1998;39(1):9-12.

10 朱丹溪.丹溪心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57.

11 王建忠,付文杰.冠心病心绞痛冠状动脉造影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1):116-8.

12 孙欣峰,彭晓松,刘春梅.从“木曰曲直”谈治肝之法〔J〕.国医论坛,2014;29(2):64.

13 殷美琦,王光耀.浅议“肝为五脏之贼”〔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8):3.

14 赵志宏.冠心病中医治疗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3:66,137.

15 张介宾.景岳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244.

16 王 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183.

17 杨 阳,杨宝元,张 磊,等.从中医“治未病”思想谈冠心病的一、二级预防〔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1):113-4.

18 杨秀飞.冠心病从肝论治探讨〔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3;17(6):37-8.

19 王新佩.金匮要略〔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125.

20 李 庆.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冠心病劳累性心绞痛80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7):84-5.

〔2016-05-21修回〕

(编辑 苑云杰/王一涵)

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No.2013SK3092);湖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No.12c0277);湖南中医药大学校级教改课题(No.10220001002054)

刘 娟(1970-),女,讲师,博士,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研究。

陈新宇(1961-),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

R259

A

1005-9202(2017)13-3366-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7.13.112

1 湖南中医药大学

猜你喜欢

胸痹心痛素问
浅析真心痛与别络痛
胸痹合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活血化瘀法论治胸痹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 “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试论多纪元简对金漥七朗《素问考》的借鉴和袭用
不同类型冠心病心绞痛相应中医学“心痛”病名之探讨*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最短小说
心痛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