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

2017-01-16左桂英

东方教育 2016年15期
关键词:自主班级管理意识

左桂英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班主任在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得到了学校与家长的认可。小学阶段,班主任是小学生成长的引导者,更是学生成长中的良师益友。小学生的个人发展与成长,离不开班主任的有效管理。班级,是学校实施学生管理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一线工作者,做好班主任管理工作,调动小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才能让班级管理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本文以试论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为主题,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与分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自主;意识;措施

引言

班级管理,是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思维能力、生活能力与学习能力初步形成。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不稳定性与较强的可塑性,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利用有效的方法协调好学生成长与教育管理之间的关系,是对小学班主任的一大考验。引导学生学会自主管理,让小学生成长个人成长的主人,是对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创新,更是对学生的尊重。

一、于班级管理中做好因材施教

小学,是一个人成长的初始阶段,也是重要阶段。小学生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质量,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有重要影响。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班主任,应当主动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建立学生档案。学生档案中应当包涵学生的家庭情况、成长环境、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与身体健康水平等信息。在了解学生信息的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通过关心、爱护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与理解,使班主任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可亲可爱之人。教师全面了解小学生,才能客观地评价、全面地认识班级内的学生,为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素质教育的实施,使得社会对于当代人才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班主任在了解了小学生的情况之后,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积极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质与特长。比如,当了解部分学生热爱美术时,教师要在班级管理中给学生展示特长的机会,让学生将爱好发展成特长,将特长培养成能力。因材施教,才能让班主任工作为学生的成长而服务。

二、做好班级管理表率

一个良好的班级,不只需要严厉、可亲的班主任,更需要一个身体力行的班主任。在学校生活中,班主任就像学生的父母一样,教导他们学习,教导他们做人。为学生树立楷模,是无形的班级管理手段。教师发挥个人榜样作用,能够给学生一束阳光,让学生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班主任的个人形象与修养,直对于班集体的成长与学生的成长有直接影响。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在与教师的接触过程中,他们会不自觉地模仿教师,复制教师的言语与行为。班主任要严格要求自己,在提高教学管理能力的同时,注重个人外在形象,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比如,班主任要求学生上课不许迟到,自己就要身体力行,每次上课提前两三分钟到教室,以做表率。在要求学生保持教室卫生的同时,教师不仅要做到不乱扔垃圾,还有积极去收拾教室,引导学生爱自己的学习环境。班主任要将自己的表率从校内延伸到校外,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

三、激发学生自主管理意识

在过去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的主体意识过强,总是替学生做决定,告诉学生应当怎么做。激发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能够简化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更能让小学生快速成长。在学习与考试的重压下,小学生过分听从于教师与家长的“命令”,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当代小学生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小学生的成长需求。

班主任实施班级管理的目标就是让学生能够自主控制个人行为,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而不是让学生习惯于听从他人的管理。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要尝试给学生自由,让学生自己做决定。比如在布置教室时,教师不要制定好布置的方案让学生执行,而是与学生一起讨论,并接受可行性强的建议。一些学生提出在教室建立一个读书角,大家带一些喜爱的图书分享阅读。这一建议很好,教师要肯定学生并让其组织实施,引导大家配合。通过多次肯定与引导,让小学生认识到自己在班级管理与个人成长中的主体地位,有益于自主管理模式的全面落实。

四、建立学生自主管理目标

让学生自主管理,必须要建立一个明确的自主管理目标,以此给小学生正确的指引。所谓自主管理目标,就是学生在某一个时间段内需要完成的自主管理任务。制定自主管理目标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而是全体师生的事。班主任要了解学生的自主管理目标,引导学生一起讨论与制定,只有全体学生认可的自主管理目标,才能快速实现。

比如,在期末考试备考阶段,教师可以与学生探究这一时间的班级自主管理目标。像“课时保持教室安静,如需外出或活动自觉到课外”就是一个持续性与自律性较强的管理目标。当大家达成一致时,教师要认可学生的自主管理目标,并监督学生执行。

五、营造班级民主管理氛围

营造民主的班级氛围,是让小学生做好自主管理的环境条件。班级,是小学生在校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场所,做好班主任管理工作,给学生打造自主管理的环境,才能帮助小学生意识到个人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建设民主班级氛围,需要从精神层面与物质层面入手。首先,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去设置班级目标,让小学生成为班级精神与班风的创建者。更加将自信、民主与合作视为班级精神的精髓。其次,班主任要通过教室物理环境的改变,打造干净、整洁、温馨的课堂环境。利用色调的科学搭配,让教室环境调节学生的情绪,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民主的管理氛围,能够调动小学生的自主管理积极性,更好地约束自身言行。

结语

综上所述,将自主管理视为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核心,调动全体小学生的自主管理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才能改变班级管理工作的传统面貌。小学班主任要重新定位自己的班级管理角色,多引导,多帮助,多渗透,让学生在尊重他人与自己的基础上,规范个人思想与行为,让学生自主成长。

参考文献:

[1]褚朋霞.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J].学周刊,2015,02:6.

[2]刘红娟.浅谈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5,12:30.

[3]谭晓洪.探讨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5,17:57.

[4]李丹丹.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才智,2015,27:8-9+11.

[5]陈婷丽.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3:119.

猜你喜欢

自主班级管理意识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