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转变农村草食畜养殖方式

2017-01-16蒋清宇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2期
关键词:草食青贮饲料畜牧业

许 俊 蒋清宇

(1.曲靖市沾益区菱角乡畜牧兽医站,云南曲靖 655337; 2.曲靖市沾益区播乐乡畜牧兽医站,云南曲靖 655337)

浅谈如何转变农村草食畜养殖方式

许 俊1蒋清宇2

(1.曲靖市沾益区菱角乡畜牧兽医站,云南曲靖 655337; 2.曲靖市沾益区播乐乡畜牧兽医站,云南曲靖 655337)

草食畜养殖几乎分布在农村的家家户户,承载着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千家万户的生产生活,相对于其他畜禽养殖,草食畜养殖方式的科学转变在农村显得尤为重要。2015年5月,农业部关于促进草食畜牧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草食畜牧业是现代畜牧业和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草食畜牧业生产基础比较薄弱,发展方式相对落后,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剧,产业发展面临诸多制约和挑战。草食畜在农业农村的增产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科学转变农村草食畜养殖方式可以直接有效的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也可以在农村扶贫攻坚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转变 农村草食畜 养殖方式

云南省具有发展高效畜牧业的优越气候条件,大部分属亚热带南部和热带北部,部分为温带地区,配合加强饲养管理、均衡饲草供应、将种草与养畜合理配套可有效地降低饲料成本,促进农村草食畜养殖增效增收。

1 农村草食畜养殖现状

1.1 草食畜的生产情况

2013年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主要数据情况通报显示,2012年末,云南省肉牛存栏1039.38万头,牛存栏居全国第三位,牛出栏居全国第七位;羊存栏1197.98万只,羊存栏居全国第十一位,羊出栏居全国第十位。云南省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草食畜生产基地。发展草食畜牧业对调整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和畜产品结构,解决人畜争粮矛盾,促进和巩固退耕还林还草,建设生态农业,发展“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畜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1.2 农村饲养草食畜的情况

在农村人口达几万的农业大乡,饲养5头牛、100只羊的农户数都有几十户之多,饲养几十只羊的农户往往在一个行政村就有几十户之多,其中,能繁母畜又占有较大比重,加之养殖户积极性高,草食畜饲养量不断增大的潜力很大,农村草食畜养殖基础量大,涵盖着农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占据着农村经济的较大份额。

1.3 农村草食畜的传统饲养情况

在采取传统养殖的农村草食畜养殖户中,饲养多依靠经验,饲喂多为放牧,厩舍多为软圈,疫病防控较为被动,畜种改良知识较为匮乏,规模化养殖观念较为欠缺。

2 科学转变农村草食畜养殖的主要做法

草食畜养殖“低消耗绿色产出”符合当今倡导的健康环保理念,消费者需求量大,有着较大的市场潜力,草食畜市场价格波动相对较小,比较效益明显,具有较强的市场风险抵御能力,同时还能起到周边养殖辐射带动作用。

2.1 高效利用土地、兼顾流转土地、种草养畜

云南滇东北主要为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一般具有冬春光照条件较好,夏无酷暑,降水集中,冬暖冬干,适宜牧草品种主要有鸭茅、多年生黑麦草、紫花苜蓿、白三叶。草田轮作、种草养畜是将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更为广泛的物质循环系统,充分利用了生物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既提高了农作物的丰产性、稳定性和多样性以及经济效益,又增加了饲用作物的产量,亦是家畜冬春季饲草的主要来源。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一部分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家中劳动力单一,有的甚至搬到了城里居住,出现了闲置土地;另一方面草食畜养殖效益的提高要依赖于专业化、产业化、现代化,合理利用低产坡地、沙化地、林果隙地、冬闲田、秋闲田种植牧草,高效利用土地的同时有效降低养殖成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和绿色生态农牧业,充分发挥种草的潜在效益。

2.2 厩舍的布局

畜舍要地势高燥,便于采光,挡风防寒,冬暖夏凉,舍内要保持卫生,地面不潮湿不泥泞,要及时清粪,要严格执行兽医防疫制度,设置消毒和污物处理设施,根据牲畜习性和场地合理配备运动场。

2.3 推广青贮饲料

青贮饲料是合理利用青绿植物的有效方法,它的制作原料来源广,单位容积内贮量大、保存周期长、营养损失较少、可减少消化系统寄生虫病的发生等。随着草食家畜业的发展,青贮饲料在畜牧业生产中受到广泛运用,发展空间和前景十分广阔。青贮饲料制作原理简单,就是一个发酵、糖化过程,原料十分常见充足,诸如黄白萝卜茎、蔓菁、鲜玉米及秸秆等,在草食畜养殖中科学运用青贮饲料不仅可以高效利用农村闲置土地,降低饲养成本,还可以很好解决饲料问题,促进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4 人工改良

云南有丰富独特的畜禽品种资源,怒江独龙牛、槟榔江水牛、邓川牛、德宏水牛、文山黄牛、中甸牦牛、圭山山羊、龙陵黄山羊、云南半细毛羊、云岭山羊、宁蒗黑绵羊、罗平黄山羊等优质地方牛羊品种,以肉质好、耐粗放饲养管理、适应性好、抗逆性强等优良性状成为我省发展特色畜牧业、做强牛羊等草食畜产业不可多得的种质基础。

近年来,人工授精技术在牛育种工作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运用,其有效应用改良了黄牛、奶牛的品种,提升了其遗传品质,同时,也节省了奶牛饲养管理费用,预防了牛生殖道疾病的传播和感染。畜种人工改良在农村草食畜散养户中的认知度、认同度正在逐渐提高,这其中,牛种改良又较羊种改良发展得早、接受的普遍,羊的品种改良主要依赖于优质种公羊的引进。人工授精技术可以使羊的品种改良进程加快,降低疾病的传播率,节约饲养大量种公羊的费用,从而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农村草食畜养殖方式的科学转变必将极大的提高养殖效益,降低养殖风险,均衡种养资源可持续发展,一定程度上调和了农村因外出务工造成劳动力单一和土地闲置的矛盾;农村草食畜的绿色科学养殖方式也必将为畜产品质量安全筑起坚固屏障。

[1] 吴晓侠.农区种草养畜是转变草食畜禽饲养方式的必由之路[J].现代畜牧兽医,2007,(1):7-8.

[2] 王国刚,王明利,王济民,等.中国草食家畜养殖的时空动态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学报,2015,70(7):1091-1100.

[3] 罗宗春.发展山区草食家畜养殖业的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6):32.

猜你喜欢

草食青贮饲料畜牧业
优质青贮饲料制作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映像畜牧业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粮改饲与草食畜牧业发展初探
青贮饲料制作掌握5点
辽宁绒山羊春季放牧植物中毒防治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青贮饲料在肉牛养殖中的使用
青贮饲料喂牛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