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管理对新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评价

2017-01-16迟岩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8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入院优质

迟岩霞

(辽宁省丹东市第三医院精神一科,辽宁 丹东 118000)

优质护理管理对新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评价

迟岩霞

(辽宁省丹东市第三医院精神一科,辽宁 丹东 118000)

目的探讨对新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新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115例作为实验对比观察对象;观察组60例以及对照组55例新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分组依据为护理管理方式的不同;对照组精神分裂症患者选择传统式护理管理的方法;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选择优质护理管理的方法;通过对比BPR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结果,以突出对新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优质护理管理的临床价值。结果在SDSS评分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新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极为显著(P<0.05)。结论对于新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给予优质护理管理后,在改善患者的SDSS评分方面可以发挥显著效果,最终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的康复可以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

优质护理管理;新入院精神分裂症;影响评价

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慢性严重精神疾病,于医院的精神科较为普遍,患有此种疾病后,对患者的心智功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患者自身的思考能力以及针对现实世界表现出的感知能力均会受到影响,从而对患者的自身行为以及患者的个人情感产生影响。对于精神分裂症疾病,无法获得显著的预后质量,诸多需要接受住院治疗,并且往往需要进行终身治疗,对此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护理干预表现出显著的意义[1]。为了探讨对新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优质护理管理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本文主要将我院收治的新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实验对比观察对象,采用优质护理管理的方法对观察组60例新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加以干预后,患者的SDSS评分等改善程度尤为显著,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新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115例作为实验对比观察对象;观察组60例以及对照组55例新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分组依据为护理管理方式的不同;观察组(60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5~52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8.25±7.73)岁;患者的疾病病程为4个月~16年,患者的平均病程为(4.56±1.22)年;对照组(55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6~56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8.29±7.75)岁;患者的疾病病程为4个月~13年,患者的平均病程为(4.59±1.23)年;观察两组新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基础资料,均衡性显著(P>0.05)。

1.2 方法: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住院后,对对照组精神分裂症患者选择传统式护理管理的方法加以干预。确保患者病房秩序保持良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安全性做出保证,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认真观察,对患者给予必要的生活护理干预等。对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选择优质护理管理的方法:①将患者护理服务的规范性显著提高,保证患者可以从住院环境中体会到一种温馨感,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开展心理护理的过程中需要确保针对性以及系统性,此外针对自身着装以及同患者交流的话语等方面需要进行相关要求[2]。②积极开展健康宣教:在此过程中,主要通过为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家属发放有关疾病手册以及报纸、通过制作黑板报以及口头宣传等方法进行,确保精神病知识可以获得有效宣传。③对患者展开个性化心理调适:每周在固定时间开展护患交流会议,将精神分裂症患者内心存在的系列困惑加以有效解决。④对患者给予必要的生活关怀:在日常生活方面给予精神分裂症患者充分的照顾,对患者积极选择音乐治疗的方法进行干预,并且鼓励患者在固定时间外出散步等。⑤给予患者必要的情感支持:患者在住院14 d后,要求患者家属可以每周对患者进行1次探视,在探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家属介绍当前的疾病情况,并且使患者家属了解在同患者接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3]。

1.3 统计学方法:对于所有精神分裂症患者数据的统计学分析,实验中依据统计学软件SPSS16.0展开,SDSS评分实施t检验,以(x-±s)表示,当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以及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住院时的SDSS评分为(30.19±15.33)分;住院2周时患者SDSS评分为(27.72±11.49)分;住院8周时患者SDSS评分为(26.47±8.89)分;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住院时的SDSS评分为(29.35±15.49)分;住院2周时患者SDSS评分为(25.71±9.12)分;住院8周时患者SDSS评分为(21.66±7.83)分;在SDSS评分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新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极为显著(P<0.05)。

3 讨 论

医院护理模式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改革也发生了对应的转变,当前针对患者在实施护理干预过程中,主要为了针对患者自身疾病康复的需求可以做到有效满足。对患者的心理因素以及相关的社会文化因素加以有效了解后,于临床对患者展开持续性护理干预,最终发挥显著的疾病护理效果,以有效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

对新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优质护理管理干预,可以将患者的精神状况进行显著改善,对本次的护理干预效果加以观察发现,采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的观察同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的对照组精神分裂症分别完成干预后,前者的SDSS评分结果优于后者极为显著,从而证明优质护理管理的有效实施,在改善新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疾病症状方面可以获得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新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对其开展优质护理干预,可以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疾病情况显著改善,将新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有效改善,最终将新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1] 陈小寒,柯晓英,刘秀云,等.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的特异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4):69-71.

[2] 于文红,李志新,赵静,等.发病年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10):1207-1211.

[3] 王彩虹,杨永杰,乔霞,等.院外延续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2):884-886.

R473.74

B

1671-8194(2017)28-0215-01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入院优质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院教育指南(2021年版)》解读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