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麻醉患者术后躁动的效果和药物安全性的分析

2017-01-16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8期
关键词:躁动苏醒芬太尼

包 宇

(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麻醉科,辽宁 阜新 123000)

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麻醉患者术后躁动的效果和药物安全性的分析

包 宇

(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麻醉科,辽宁 阜新 123000)

目的研究地佐辛对预防瑞芬太尼麻醉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的有效性及药物自身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82例施行瑞芬太尼麻醉术后出现苏醒期躁动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用药方式,分为各91例的两组,在手术结束前0.5 h采用地佐辛预防躁动的称为地佐辛组,在手术结束前0.5 h采用芬太尼预防躁动的称为芬太尼组。通过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时间的比较与VRS、Ramsay评分的检测,及不良影响的发生率,评定地佐辛对预防瑞芬太尼麻醉术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地佐辛组麻醉术后患者自述的疼痛感受轻于芬太尼组,地佐辛的缓解疼痛疗效更好(P<0.05);在患者意识清醒水平方面,地佐辛组较芬太尼组的患者清醒程度更为理想,整体意识恢复较佳(P<0.05);组间不良反应评定,地佐辛组不良反应率为2.2%,芬太尼组不良反应率为5.49%,地佐辛组的用药安全性较芬太尼组更高 (P<0.05)。结论对于瑞芬太尼麻醉术后常出现的苏醒期躁动症,在手术结束前0.5 h注射地佐辛可有效预防患者躁动症状的出现,且镇静效果突出,不良反应轻微,药效持续时间较长。地佐辛对麻醉质量的提高有促进意义。

呼吸抑制;瑞芬太尼;躁动;麻醉;地佐辛

瑞芬太尼凭借见效快、恢复期短、损伤小等优势,成为当前临床常用的超短效μ型麻醉药物。随着瑞芬太尼的广泛应用,其药效维持时间短的缺陷也被逐渐发觉,由于该药在麻醉结束后镇静效果消失较快,容易导致苏醒期躁动的发生,造成患者较为疼痛[1]。本研究针对患者苏醒期躁动的症状,予以不同方式预防,旨在找到对瑞芬太尼麻醉术后苏醒期躁动预防效果最好的药物。详细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接诊的采用瑞芬太尼麻醉,且在术后产生苏醒期躁动症状的患者18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给药方式的差异,分为两组,各91例。两组均在在手术结束前0.5 h内注射预防苏醒期躁动的药物,地佐辛组施以地佐辛注射液,芬太尼组施以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地佐辛组男女比49∶42,平均年龄(46.31±7.62)岁;芬太尼组男女比48∶43,平均年龄(45.94±7.13)岁。所有入选患者的择期麻醉手术水平均达到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y,ASA)制定的Ⅰ~Ⅱ级水平[2],所选患者均无神经、精神疾病史,无心肝等器官病变,无药物依赖性,同时对麻醉药物具一定耐受性[3]。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辅以等渗盐水,实施静脉输注。地佐辛组应用地佐辛注射液(扬子江药业集团;国药准字H20080329;生产批号:20150614),起始5 mg剂量,之后酌情安排;芬太尼组应用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2076;生产批号:20150619)初始0.1 mg剂量。治疗周期内,另用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实时了解麻醉深度,作为药物流速判断依据。

1.3 观察指标:手术结束后,密切掌握患者血氧饱和度等生理状况,记录患者自主呼吸时间,恢复四肢及头部动作时间,结合患者恢复实际状况拔除气管导管。另外,记录两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信息,例如呼吸抑制、气道阻塞、苏醒期躁动、呕吐等。疼痛评定以VRS评分[4]法:让患者自述疼痛感受,根据患者的描述分为:①无痛:0级;②较痛:1~2级;③剧痛:3~4级。以Ramsay评分[5]评估患者意识程度:①烦躁不安;②易于协调;③嗜睡,但对指令有所反应;④处于可唤醒的睡眠中;⑤处于熟睡中,对外界反应较呆钝;⑥深眠,对外界无反应。以3~4级为理想状态。

1.4 统计学处理:操作SPSS22.0带入各组患者信息,以χ2检验患者评分状况、性别与不良反应等计数信息,以t检验计量信息。当P<0.05,则区别有效。

2 结 果

2.1 组间患者VRS自述疼痛评分:经统计,地佐辛组无痛46例,芬太尼组无痛28例;地佐辛组39例较痛,芬太尼组34例较痛;地佐辛组6例剧痛,芬太尼组29例剧痛。地佐辛组患者疼痛状况轻于芬太尼组(P<0.05)。

2.2 组间患者Ramsay意识评分:经整理,Ramsay评分1级,地佐辛组9例,芬太尼组17例;2级,地佐辛组14例,芬太尼组35例;3级,地佐辛组28例,芬太尼组11例;4级,地佐辛组36例,芬太尼组15例;5级,地佐辛组4例,芬太尼组13例;6级均为0例。地佐辛组比芬太尼组患者较为清醒,意识水平恢复更好(P<0.05)。

2.3 组间不良反应比较:用药期间,地佐辛组2例2.2%不良反应患者(表现为躁动);芬太尼组5例5.49%不良反应患者(1例呼吸抑制,1例呕吐,3例躁动),地佐辛组不良反应情形较芬太尼组轻(P<0.05)。

3 讨 论

瑞芬太尼麻醉患者术后产生苏醒期躁动的原因有很多,医学界普遍认为是气管刺激和疼痛造成的,瑞芬太尼用药结束后,患者认知水平尚未完全恢复的时候,其血液浓度迅速降低,麻醉效果迅速消失,切口的疼痛往往令其难以忍受,因而躁动不安[6]。所以,如何在瑞芬太尼麻醉效果缓解以前预防术后疼痛的发生,是医学界一直研究的课题。目前我院多用芬太尼或地佐辛作为麻醉术后镇静药物,二者皆为阿片类受体激动剂,表现的效果却不尽相同。芬太尼具有起效快,药效时间短的特点,而地佐辛的应用却得到了良好的反响。本研究回顾性择取两种用药方式的资料,分为人数、病情基本相等的两组,经统计发现,地佐辛组通过VRS患者自述感觉评比,该组患者疼痛的感觉缓解程度较芬太尼组更为有效(P<0.05),这或许与地佐辛对μ受体有一定拮抗功能,降低了瑞芬太尼疼痛敏化的不良反应,放松了患者肌肉、神经的痉挛,缓解了患者体感的不适。经过Ramsay意识评分,两组均为出现严重嗜睡症状,组间相比,地佐辛组患者的清醒恢复水平较芬太尼组更具优势(P<0.05),地佐辛组清醒水平维持在理想范围(3~4级)的患者较芬太尼组更多一些,尝试病理学剖析,推断地佐辛有降低痛觉效应感受器敏化程度的结论,因此稳固了痛阈,减免了瑞芬太尼对痛觉过敏的反应,改善了周围中枢神经疼痛刺激的反应,对中枢神经发挥了镇静作用,对促进患者疼痛功能的调控有积极意义,使患者维持在较清醒的意识水平。在不良反应方面,地佐辛组不良反应率2.20%,芬太尼组5.49%,可见地佐辛组对患者的刺激反应较少,危害程度较低(P<0.05)。地佐辛在瑞芬太尼麻醉术后的应用效果显著区别于芬太尼,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多用的麻醉术后镇静药物。综上所述,采用瑞芬太尼麻醉方法的患者可在手术结束0.5h静脉滴注地佐辛注射液,以此预防麻醉术后苏醒期的躁动症状。地佐辛具有缓解疼痛效果好,帮助患者较快恢复清醒的认知,对机体不良反应较小的诸多优势,是临床麻醉术后起到镇静作用的良好药物。

[1] 靳红绪,王忠义,张同军,等.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后诱发痛觉过敏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2):88-90.

[2] 陆惠元,范晓琳,赵辉,等.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高位胸段硬膜外阻滞的麻醉和术后镇痛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5,18(6):618-621.

[3] 赵其宏,张颖,梅枚,等.地佐辛对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安徽医学,2012,33(3):285-287.

[4] Bhuvaneswari V,Wig J,Mathew PJ,et al.Post-operative pain and analgesic requirements after paravertebral block for mastectomy: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bupivacaine and fentanyl[J].Indian J Anaesth,2012,56(1):34-39.

[5] 张燕,赵世娣,程晓红,等.BIS监测联合Ramsay镇静评分在预防ICU患者非计划性气管拔管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6):30-32.

[6] 梁秀生,龚建平,黄志明,等.地佐辛用于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全身麻醉下老年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围拔管期安全性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4):155-156.

R614

B

1671-8194(2017)28-0164-02

猜你喜欢

躁动苏醒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瑞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淋巴结结核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植物人也能苏醒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绿野仙踪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道路躁动
会搬家的苏醒树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