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椎管内麻醉应用于初产妇自然分娩的镇痛效果观察

2017-01-16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8期
关键词:罗哌椎管卡因

卢 海

(建平县第一人民医院,辽宁 朝阳 122400)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椎管内麻醉应用于初产妇自然分娩的镇痛效果观察

卢 海

(建平县第一人民医院,辽宁 朝阳 122400)

目的探讨初产妇自然分娩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椎管内麻醉应用的镇痛效果。方法将我院产科行自然分娩的132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有66例产妇,对照组未进行分娩镇痛,观察组应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行椎管内麻醉进行分娩镇痛,比较两组产妇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在T2、T3、T4以及T5时的VAS评分均要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应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椎管内麻醉予以镇痛具有显著镇痛效果,能够明显缓解产妇产程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自然分娩;罗哌卡因;舒芬太尼;椎管内麻醉

自然分娩是最有利于母婴健康的一种分娩方法,但是分娩过程中产生的剧烈疼痛会严重影响产妇生理和心理,使得母体与胎儿发生内环境紊乱,严重时可能危及母婴生命[1]。众多惧怕分娩疼痛的产妇会选择并发症多的剖宫产分娩。有效的分娩镇痛可以明显缓解产妇产程疼痛,且不会对自然分娩过程与母婴产生影响[2]。所以加强分娩镇痛,加大自然分娩率是临床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讨初产妇自然分娩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椎管内麻醉应用的镇痛效果,特选择我院132例自然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予以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9月我院产科接收的行自然分娩的132例初产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分别有66例产妇。观察组产妇年龄22~34岁,平均(25.8±2.2)岁;孕周38~41周,平均(39.3±0.7)周;体质量56~82 kg,平均(69.6±5.5)kg。对照组产妇年龄21~35岁,平均(26.3±2.1)岁;孕周37~42周,平均(39.5±0.9)周;体质量58~83 kg,平均(69.8±5.9)kg。比较两组产妇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对照组产妇产程中依据常规产科处理,未使用分娩镇痛药物。观察组产妇产程中应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行椎管内麻醉,具体方法:创建静脉通道,给予吸氧,对产妇的心率、血压、脉搏、呼吸以及血氧饱和度等予以密切监测;待产妇宫口开到3 cm时,选择其左侧卧位进行椎管内阻滞麻醉,在L2~3或L3~4椎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成功穿刺并回抽未见血液与脑脊液后,用腰硬联合穿刺针将0.5~7.5 μg舒芬太尼注入蛛网膜下腔,将4 cm硬膜外导管置入头侧,固定导管,与事先配制好的无痛分娩专用镇痛泵连接,泵注药物浓度为0.075%罗哌卡因复合0.5 μg/mL舒芬太尼,设定PCA6毫升/次,间隔时间15 min。泵注期间要密切监护产妇生命体征变化,待产妇宫口开到8~9 cm时,停止泵入。

1.3 观察指标: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产妇予以镇痛前(T1)、镇痛后10 min(T2)、20 min(T3)、30 min(T4)以及宫口全开时(T5)的疼痛程度予以评分。VAS评分满分为10分,无痛为0分,轻微疼痛为1~3分,中度疼痛为4~7分,剧烈疼痛为8分以上。

1.4 统计学方法: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处理数据,用(%)和(±s)分别表示计数及计量资料,用χ2和t检验;组间比较差异有无显著性以P<0.05为据。

2 结 果

观察组66例产妇在T1、T2、T3、T4、T5各时点的VAS评分分别是(8.3±1.3)分、(6.3±1.7)分、(5.2±1.3)分、(3.8±0.9)分、(4.7±1.2)分;对照组66例产妇在T1、T2、T3、T4、T5各时点的VAS评分分别是(8.4±1.1)分、(8.5±1.4)分、(8.6±1.2)分、(8.6±1.8)分、(8.6±1.4)分。两组产妇未镇痛前VA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477,P=0.634);观察组行椎管内麻醉后VAS评分逐渐下降,而未行分娩镇痛的对照组VAS评分无显著变化;观察组T2、T3、T4以及T5时的VAS评分均要显著小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阴道分娩是一种自然生理的分娩方法,多数女性对自然分娩较为恐惧和焦虑,容易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体内对儿茶酚胺的分泌也明显增加,影响子宫收缩,而发生子宫收缩乏力,延长产程,加大产后出血,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等情况,母婴安全受到威胁[3]。所以,为选择自然分娩的初产妇探讨一种有效镇痛方法,缓解分娩疼痛,减短产程具有重要作用。

盐酸罗哌卡因属于新一代长效氨基酰胺类局麻药,具有显著的镇痛效果,可以在痛觉传导纤维中发挥快速且强效的神经传导抑制作用,且药物不良反应小,几乎不会影响心血管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神经阻滞时间短、强度小,能够形成明显运动阻滞与感觉阻滞分离的情况,即是在保证实现有效镇痛效果上还不会影响产妇的肌张力。舒芬太尼是一种合成阿片类镇痛药物,对μ受体的结合有高度选择性,亲和力大约是芬太尼的十倍,麻醉效果强,见效迅速,且镇痛效果持久。椎管内麻醉指的是在椎管内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注入麻醉药物,阻滞脊神经根,从而在相应节段实现麻醉效果。此次研究通过对观察组产妇应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行椎管内麻醉,结果发现,观察组产妇在T2、T3、T4以及T5时的VAS评分均要显著小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应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椎管内麻醉予以镇痛具有显著镇痛效果,能够明显缓解产妇产程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1] 裴晓红,童成英.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应用及舒芬太尼适宜浓度探讨[J].实用医学杂志,2012,11(3):466-468.

[2] 王平,陈本祯.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产妇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2):176-177.

[3] 杨世辉,黄希照,胡祖荣,等.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无痛分娩对母婴一氧化氮及皮质醇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2,33(6):851-853.

R614

B

1671-8194(2017)28-0066-01

猜你喜欢

罗哌椎管卡因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髂筋膜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镇痛效果观察
利多卡因、奥布卡因与丁卡因在喉镜诊疗中表面麻醉效果的系统评价Δ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椎管内外节细胞神经瘤CT与MRI诊断
椎管内大范围囊虫病1例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