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干扰素在动物疫病预防及治疗中的应用

2017-01-16王介刚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9期
关键词:法氏囊介素狂犬病

王介刚

(山东省庆云县畜牧兽医局,山东庆云 253700)

干扰素在动物疫病预防及治疗中的应用

王介刚

(山东省庆云县畜牧兽医局,山东庆云 253700)

干扰素在人类与动物疫病终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其属于糖蛋白药物,且含有高度的生物学功能。在用于疾病的治疗与预防中,主要通过促使其他类型的细胞获得抑制细胞增殖功效、抗病毒功效以及使机体获得免疫调节功效等。特别是对于病毒性疾病,干扰素的治疗效果显著。本文主要分析在动物疫病预防及兽医临床治疗中开展干扰素治疗的价值。

干扰素 动物疫病预防 兽医临床治疗 应用

受到环境因素以及耐药性因素的影响,使得动物疫病的治疗愈来愈困难。除此以外,由于药品残留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危害,在上述条件的限制下,动物疫病的临床用药方面遭受市场检验的控制,导致畜牧生产领域的用要上存在局限性。研究显示,干扰素含有免疫性的多糖以及免疫性的蛋白质结合而成[1]。该药物具有高效性特点以及多效性特点。当干扰素用于动物治疗与预防后,药物会促使动物体内的T细胞出现分化成熟以及增殖作用,进而对细胞产生刺激分化出抗病毒蛋白。同时干扰素产生作用后,会作用于动物体内的免疫系统中,使得其免疫功能得到显著的改善。并且其还能将动物本身的抗原功能增强。此外,抗病毒蛋白对于病毒的复制有阻碍作用,减少了病毒性疾病的发生概率。基于此,在动物疫病预防工作以及兽医临床治疗当中,干扰素的使用性越来越多。

1 干扰素的简介

现如今,干扰素在临床使用上主要为纯粹型的干扰素以及在用于机体后产生干扰素同样作用的制剂。该制剂有单体制剂以及复合制剂二种。纯粹型的干扰素使用率较高的有疫康肽与白细胞介素[2]。疫康肽(Recombinant Pig nterferon)为液体物质,其颜色表现为无色且透明,由猪基因工程ɑ干扰素成分制作而成。白细胞介素(White cell Interferon)为血液物质,其颜色表现为微红色,由白细胞介素-2成分制作而成。单体制剂以及复合制剂的干扰素使用率较高的有百加与排异肽。其中百加为复合型生物产品,由细胞转移因子以及干扰素诱导剂成分制作而成。排异肽为液体物质,其颜色表现为微黄色,由转移免疫致敏信息因子(Active Polypep-tide Solution)制作而成。

2 干扰素在动物疫病防治中的应用

2.1 干扰素在肉鸡饲养中的应用

为了降低肉鸡饲养中法氏囊病的发生率。在小鸡出生后3d,即可在小鸡的眼侧点处滴注1滴法氏囊疫苗。同时在小鸡出生一周至9d时,使用百加干扰素。在二周至半个月的时候进行接种[3]。疫苗为法氏囊3价苗。同时在小鸡出生17~19d时,再次使用百加干扰素。相关资料显示,一些肉鸡饲养专业户按上述操作进行法氏囊病的预防后,极大地减少了法氏囊病的发生率。

2.2 干扰素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应用

就猪养殖而言,母猪较容易出现感染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为了降低仔猪死亡的发生率。对于感染的母猪,在其预产期前20d与40d的时间内,可对母猪进行1次接种疫苗。此外,在新生仔猪出生一周后,可予以注射剂量为0.1ml/kg的白细胞介素,或者肌注剂量为10000 IU/kg的疫康肽。相关资料显示,一些猪养殖专业户按上述操作进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预防后,极大地减少了仔猪死亡的发生率。

2.3 干扰素在猪伪狂犬病中的应用

猪伪狂犬病属于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seudorabies virus)引起的一类疾病,其属于急性传染病类型[4]。当母猪感染该疾病后,不仅会出现流产,且仔猪为死胎的概率较大。即使仔猪出生,但后期的死亡率也会特别高。因而对于猪养殖专业户而言,猪伪狂犬病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为降低猪伪狂犬病导致的死亡率,对于感染的母猪可在其预产期前20d与40d的时间内,可对其接种疫苗。同时在小猪出生后一周至十七天时,予以射剂量为0.1ml/kg的白细胞介素,或者肌注剂量为10000 IU/kg的疫康肽。同时在出生二周的时候注射伪狂犬疫苗。相关资料显示,一些猪养殖专业户按上述操作进行猪伪狂犬病预防后,仔猪存活的发生率上升至90%,治疗效果较好。

2.4 干扰素在猪瘟治疗中的应用

猪瘟有称之为烂肠瘟,是猪疾病中传染性非常高的一类疫病。研究显示,该疾病发生后,会引发其他猪群感染,感染后猪的器官会出现出血症状,同时还会引发巴氏杆菌病继发以及副伤寒,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因而该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研究发现该疾病主要由于猪瘟病毒(Pestivirus)导致[5]。干扰素对于病毒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因此在猪瘟治疗与预防中可予以干扰素。使用的剂量为1ml/20kg的猪瘟细胞苗联合白细胞介素治疗,治疗后,可促使猪的免疫力增强,进而减少猪群感染死亡率。

3 结语

干扰素的治疗效果较好,在兽医临床治疗中应用率高。相较于抗生素的使用,干扰素可以有效地防止抗生素滥用后对人体产生的危害以及降低耐药性的发生率。此外干扰素具有高效性特点以及多效性特点。当干扰素用于动物治疗与预防后,作用效果显著。

[1]王兆利,廉英梅.三维彩超在胎儿产前检测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7(71):5809.

[2]王彦新.干扰素在动物疫病预防及兽医临床中的应用[J].乡村科技,2014,17(20):397.

[3]孙瑛,刘永乐,王应玉.干扰素在兽医临床的应用[J].山东畜牧兽医,2016,37(4):46-47.

[4]李宪.应用干扰素治疗动物病毒性疾病的分析[J].兽医导刊,2016,13(20):188.

[5]罗海青.干扰素在猪治疗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12(2):37-38.

猜你喜欢

法氏囊介素狂犬病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研究进展
血清白细胞介素-37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禽法氏囊发育与免疫功能研究新进展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肉鸡法氏囊病的诊断经验分析
白细胞介素-37在冠心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打败狂犬病
铜和镉对草鱼肾脏中3种白细胞介素基因表达的影响
Favipiravir(T-705)在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中的有效性
抗狂犬病VHH和疫苗用于暴露后处置显著提高小鼠对致死性狂犬病感染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