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及防控措施

2017-01-16段国会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9期
关键词:猪链球菌链球菌养猪场

段国会

(云南省会泽县田坝乡畜牧兽医站,云南会泽 654219)

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及防控措施

段国会

(云南省会泽县田坝乡畜牧兽医站,云南会泽 654219)

猪链球菌病是一种由C、D、F以及l群等多种致病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主要是在猪中传播速度特别快,对于养猪业来说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猪链球菌病的病原主要集中在猪的扁桃体、鼻腔、生殖道和消化道之中,如果人直接接触猪链球菌,会引起败血症、心内膜炎以及脑膜炎等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猪链球菌病在人畜中都会产生极大的危害,尤其对于猪的养殖业来说会产生极大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生猪饲养业的蓬勃发展,养殖猪的数量急剧上升,在这种迅猛发展的背后,一些问题也在这种发展中悄然浮现,例如养殖环境的恶化、饲养密度过大等。本文将对于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及相关的防控措施做详细分析。最终提升猪链球菌病防治工作的发展水平。猪链球菌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传染性疾病,由于其强大的传染能力和较高的致死率,因此会给养殖户造成极大的损失,同时如果对于病死猪处理不当的话,还有可能引起在人类中的大规模传播。望相关的养殖户能够结合实际,有效应用,从预防的角度来彻底防止猪链球菌病的传播。

1 病原体

链球菌是一种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菌落,形状呈圆形或者卵圆形,直径大约在0.6~1.0mm左右,属于链球菌科链球菌属的细菌。这种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球菌,兼性厌氧,以双链或者短链的形式存在,并且不会形成芽孢,没有运动性,在一些低龄的培养物中可以发现透明质酸形成的一种荚膜。

一般来说,链球菌可以从A~N依次排列,分为12族,其中在D族又可以分为35个血清型,其中除基本的1~34型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1/2类型[1],在这35个血清型当中,2型具有最强的传染力,对于猪的致病性也最高,现阶段,我国出现的引起猪链球菌病的菌株一般多为D族中的1型和2型,还包括C族、R族、Q族等链球菌。并且,猪链球菌病具有混合感染的特性,在发病的养殖场中,都会有2~3种的致病菌进行混合感染,使得病猪身上同时携带2种及以上的致病菌群,对于疾病的防治来说会造成很大的困扰。

2 流行病学

链球菌属于一种条件性的致病菌,在特定的环境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并且会在健康的哺乳动物的体内进行潜伏,一般潜伏期在3~5d左右。尤其对于猪来说属于易感易发物种,各种类的猪均易感染。特别是在3周龄~12周龄的仔猪中流行传播概率极大,在仔猪刚刚结束哺乳期的阶段是猪链球菌病传播暴发高峰期,在传播方式上,主要是通过口腔或呼吸道进行传染,或是母猪在进行分娩的过程中传播,同时病死猪也可以进行垂直传染。猪链球菌病在传播的过程中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往往会在短时间内大范围的进行传播,在临近的养猪场中呈蔓延的趋势进行传播。在该病的流行期上,并没有十分明显的流行季节,一年四季皆可传播,其中在4~10月的发病率较高,在春季和冬季发病率较低。在猪链球菌病大面积流行传播的阶段,猪的发病率十分高,大约在85%~90%左右,并且该病的致死率也相当高,致死原因通常是由于心内膜炎。

3 防控措施

猪链球菌病作为一种高发性的传染疾病,在发病期间会以极快的速度进行感染和传播,因此在防控措施中,要重点突出预防的作用,防控工作的重心也要放在预防工作中,以此来最大限度地避免猪链球菌病带来的危害。

3.1 重视猪场消毒

消毒是对于疾病预防控制来说最为有效的办法,它与免疫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消毒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最大化的减少环境中携带病原体的微生物,切断疾病传播的途径,减少传染性疾病带来的危害。对于养殖密度十分巨大的养猪场来说,消毒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消毒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带猪消毒,一般来说,带猪消毒主要是通过消毒喷雾的方式来进行,通过雾化的消毒液,可以使整个消毒工作涵盖整个养猪场,不留下死角,带猪消毒工作一般3d进行一次。第二个方面是空栏消毒,这方面工作的重点是排泄物的清除,要用3%的烧碱对于整个圈舍进行全面的冲洗、干燥、熏蒸等一系列消毒措施,在消毒完成之后将整个圈舍空置7d,要使用针头、注射器等设备对圈舍进行蒸煮消毒,同时对于工作中所用的粪车、铁锹、扫帚等工具也要进行消毒处理。

3.2 合理用药物

药物预防也是猪链球菌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一步,通过在猪的不同时期合理应用不同的药物,可以有效地防止传染性疾病的暴发。例如,可以在仔猪出生后的10d内注射长效土霉素,以此来防止黄、白痢的发生;并且在疾病传播能力强的季节中,为猪进行猪链球菌氢氧化铝菌苗的接种[3],同时还可以在母猪生产后的7d内在母猪饲料中添加阿莫西林、支原净、金霉素等药物保证母猪在生产过后的健康状况,防止猪链球菌病的侵入。对于成猪要定期进行除虫处理,保证猪圈内卫生条件符合标准,并且在每隔一段时间之后要定期使用药物对猪进行相应的疾病预防保健工作,以此全面提升猪的疾病抵抗力。

3.3 加强饲养管理

若想要做到对猪链球菌病的全面预防,那么对于猪饲养过程中的把控也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在养猪场的选址上要注重实地考察,尽量选择一些地势较高、处于上风区域的地段进行养猪场的建设,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实行全进全出制度,对于养猪场的环境要严加把控,做好防四害的工作。通过这种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饲养,使得猪链球菌病的发病率大大降低,从根源上减小了疾病的危害。

[1]章红兵.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及防控措施[J].浙江畜牧兽医,2007,32(5):12-13.

猜你喜欢

猪链球菌链球菌养猪场
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感染及干预措施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浅析猪链球菌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
链球菌感染与银屑病相关性探究
猪链球菌病的中西药治疗和预防
规模养猪场必备防疫条件及操作规程分析
大同地区孕产妇B族链球菌带菌情况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杭州市儿童猩红热病原学及其相关血链球菌毒力基因分析
病死猪处理行为的政府与养猪场户进化博弈及仿真分析
猪链球菌与猪流感病毒混合感染促进溶血素基因缺失型链球菌侵入呼吸道分子机制的研究
半胱氨酸蛋白酶ApdS介导猪链球菌免疫逃逸的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