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生猪蓝耳病的预防措施

2017-01-16季卫玉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9期
关键词:肌注耳病病猪

季卫玉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四甲镇畜牧兽医服务站,江苏海门 226100)

浅谈生猪蓝耳病的预防措施

季卫玉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四甲镇畜牧兽医服务站,江苏海门 226100)

猪蓝耳病又称为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神秘病、猪不育和呼吸系统综合征、猪流行性流产和呼吸系统综合征、猪繁殖障碍和呼吸系统综合征等,是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潜伏期差异较大,患病猪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少、呼吸困难。母猪妊娠后期出现早产、死胎等,其传染率高达60%--70%,死亡率达到40%。由此可见,猪蓝耳病对生猪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对猪蓝耳病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控制一直是我国动物疾病研究的重点。本文中笔者就生猪蓝耳病的流行与治疗,进行简要分析。

生猪 蓝耳病 预防 治疗

1 蓝耳病的流行

众所周知,蓝耳病是生猪饲养中的一大重要疾病,其传播速度快并且病程短,死亡率高,给养殖业造成一定的威胁。其病原为Lelystad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该病毒分为美洲毒株和欧洲毒株。一旦发现有生猪患上蓝耳病,需要第一时间将患病猪与健康猪进行隔离,防止传染其他健康生猪;在饲养中,猪舍需要保持干净、并定期消毒,采取科学的饲养方法也能够有效防止蓝耳病的发生。

猪蓝耳病呈地方性流程,具有高度接触性。蓝耳病不论生猪品种、日龄等均有可能被感染,其中妊娠母猪、36月龄以下仔猪患病概率最高。蓝耳病的传播形式是多途径的,例如:空气传播、交配传播、胎盘传播等。病猪及带病菌猪是主要的传染源。目前,随着生猪的频繁运转,蓝耳病的传播速度也随之加快。另一方面,带有病菌的鼻腔分泌物、公猪精液、尿及粪便等排泄物都能使生猪的感染概率增加。除此之外,霉菌毒素、支原体肺炎等还会使蓝耳病病情加重。

2 猪蓝耳病临床症状

2.1 急性型

当生猪感染蓝耳病时,会出现厌食、精神沉郁、发热,最为显著的症状是呼吸困难。当发现生猪出现以上症状后基本可以判断为生猪感染蓝耳病。母猪在妊娠阶段感染蓝耳病则会造成早产、弱仔、死胎等问题,导致一些幼崽出现呼吸困难、运动神经失调等症状,母猪在生产后出现无乳、胎衣停滞等不同症状,母猪感染蓝耳病的死亡率较大。刚出生的猪仔的显著症状为:呼吸困难、腹式呼吸、食欲降低、发热、腹泻等。在断奶前死亡率高达80%~100%;断奶后死亡率在90%以上,严重时能达到100%死亡率。种公猪感染蓝耳病的概率相对母猪较低,主要症状为:精子畸形、精液质量低等。生长猪、育肥猪患上蓝耳病后症状较轻,在腹部会出现蓝紫色症状。

2.2 慢性型

慢性型主要发生在大型猪场PRRS表现形式。主要症状为:生猪生长缓慢、生产能力较低、母猪繁殖率较低,抵抗力较弱、呼吸困难。

2.3 亚诊型

亚诊型猪蓝耳病不发病,表现为:PRRSV持续性感染,猪群血清学抗阳性、阳性率在20%~80%。

3 生猪蓝耳病预防方法

3.1 猪舍日常管理

一旦生猪传染上蓝耳病,养殖人员需要立即停止生猪引进与贩卖,同时将已感染蓝耳病的生猪进行隔离,防止由于猪群活动造成病菌传播。另一方面,养殖人员做好日常管理,时刻观察生猪状况。在猪种引种准备阶段,需要养殖人员对养殖场地疫病状态、免疫状态、防治等详细情况有所掌握,同时对猪种展开血清学监测,保证合格后引进猪种。引进后对生猪进行隔离观察,观察时间在4周左右,如无任何不良状况发生,方可进行猪群混养。此外,也要做好猪圈清洁、消毒工作,保证猪圈环境健康、卫生。生猪养殖阶段也要根据生猪状况做好喂养控制,饲料多以青稞饲料和高营养饲料为主,定期补充维生素与矿物质,增强生猪抵抗力。

蓝耳病在封闭的圈舍内也会传播,其主要传播方式为接触传染、空气传染等,其中空气传染的概率较大,所以,需要在圈舍内需要降低空气微生物浓度、物理灭活空气微生物等防治,从根本上控制蓝耳病传播。

3.2 做好猪蓝耳病应急预案

第一,做好保健工作,要防止蓝耳病,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好保健工作,无论是已经发病的病猪,还是在预防阶段的健康猪,可将万金水加入日常饮水中,加强猪的抵抗力,其抗病毒的能力也会随之增高。第二,做好疫苗接种工作,一旦猪场已经发病,需立即将病猪隔离,没出现症状的猪注射疫苗。生猪在接种疫苗过程中应保证疫苗质量,根据疫病状况进行注射量控制,确保疫苗接种科学性。除此之外,养殖人员也要根据养殖场具体状态,进行相关猪气喘病、口蹄疫病控制,特别是种猪与母猪免疫工作,选择适当的蓝耳病灭活疫苗。在接种过程中,保证基本免疫2次,时间间隔为21天,疫苗注射量应掌控在4ml左右。当基础免疫结束后,间隔5月进行二次接种,疫苗量控制在1ml。对于10~18周龄的生猪,疫苗量控制在2ml。第三,做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要想避免疾病扩大,对已死亡的生猪做科学处理,例如:深埋或者焚烧等方法进行合理解决。同时,对猪场进行全面消毒,保持环境清洁。

4 生猪蓝耳病诊治方法

不同阶段的生猪感染蓝耳病其症状有一定的不同,因此,在此病的诊治上也需要有针对性的治疗。且目前猪蓝耳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笔者根据多年诊治此病的经验,可用下列方法减少损失:

4.1 对症下药

第一,针对已传染的生猪早期,其诊治过程需要不断地增加电解质与药物治疗。针对出生不久的幼崽需要进行断乳,隔离喂养,利用灭活疫苗进行免疫。在断奶幼崽疫苗接种过程中,可以利用金泰妙、冀中无敌等防控继发感染。应用金泰妙接种量控制在100mg/kg;冀中无敌用量控制在80mg/kg,掺入饲料供生猪食用。

第二,母猪猪蓝耳病诊治。首先对母猪产道展开清理,利用500~1000ml高锰酸钾进行子宫清洁,同时利用500ml蒸馏水清洗,随后选择青霉素注射入子宫,其注射量控制在800万U。利用40IU垂体后叶素注射在母猪皮下,使之恶露排除。针对死胎选择焚烧并进行全面消毒。

第三,高热症病猪。利用中药解百热、头孢噻呋钠注射在病猪体内,一天3注射三次。再将核糖核酸注射至病猪体内,2d/次,共4~5d。倒取500mg/kg维生素C、葡糖糖掺入水中,共7~10d。

4.2 综合诊治

第一,药物治疗选择薄荷10g、双花30g、板蓝根20g、防风15g、大青叶20g、黄芩30g,灌服。第二,至尊西林1次/d,控制在3万~4万IU/kg肌注,共3d。圆环蓝尔康1次/d,用量控制在0.2mL/kg肌注,共3d。牛黄注射液1次/d,用量控制在0.1mL/kg肌注,共3d。金蝉注射液1次/d,用量控制在0.2mL/kg肌注。第四,至尊西林1次/d,用量控制在3万~4万IU/kg肌注,共3d。牛黄废食清1次/d,控制0.1mL/kg用量肌注,共3d。附红星1次/d,用量控制在0.1mL/kg,共3d。

5 结语

综合分析,生猪蓝耳病具有传播急速的特点。当生猪患上蓝耳病还需要养殖人员做好有效控制,尽可能降低损失。此外,在日常养殖中也要做好猪圈清洁、消毒等、做好预防控制,从根本上切断病菌传播,提升猪群抵抗力,降低发病率,实现养殖场最大经济效益。对此,笔者分别从:蓝耳病的流行、临床症状、预防方法、诊治方法四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为预防和控制猪蓝耳病的发生和流行,必须坚持预防为主,从提倡科学养殖入手,改善饲养环境,加强综合防治,采用合理的免疫程序,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希望对生猪蓝耳病预防起到帮助性作用,确保生猪健康生长。

[1]鲁焕亮.探讨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病因和预防措施[J].农技服务,2015,32(11):151.

[2]何思翀.猪蓝耳病的综合防控措施[J].湖北畜牧兽医,2015,(1):26-27.

[3]陈红玲.猪蓝耳病的综合防控措施[J].北方牧业,2015,(10):22.

猜你喜欢

肌注耳病病猪
中兽医辨证治疗猪湿热黄疸
猪场猪蓝耳病感染状态的国内外评估
替米考星对初产母猪蓝耳病的治疗研究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病猪喂药有办法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猪蓝耳病的诊断及防治
肌注有机磷农药致急性重度中毒2例
体质指数对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