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学检测在疫病防控中的应用

2017-01-16何振伯王洪娟张建平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9期
关键词:抗原疫病抗体

何振伯 王洪娟 张建平 高 瑜

(天津市宝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 301800)

血清学检测在疫病防控中的应用

何振伯 王洪娟 张建平 高 瑜

(天津市宝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 301800)

血清学检测在动物疫病免疫效果评估、疫病诊断、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动物疫情预警预报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兽医实验室血清学检测的目的,实际生产中血清的采集制备以及常用的血清学检测技术。

血清学检测 应用

动物疫病是影响养殖业快速发展、危害人民健康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动物疫病,是指动物被病毒、致病菌或寄生虫感染而发生的传染病。对人与动物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扑灭等措施,否则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从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75%的动物疫病可以传染给人,70%人的疫病至少可以传染给一种动物。

近些年来,随着国际国内动物疫病对畜牧业生产、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卫生安全的危害越来越大,动物疫病免疫及监测技术的用于也越来越广泛。通过疫病检测,能够准确分析出动物疫病的流行态势,同时对其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预警预测,从而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行疫病控制,避免疫病暴发造成的伤害。因此,科学开展疫病检测,尤其是开展血清学检测,可有效地预防疫病的发生,进一步提高疫病的防控效果。

1 血清学检测的目的

1.1 疫病监测预警预报

血清学检测是疫病监测预警预报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分批、分期、分阶段地对养殖场内的家禽进行血清学检测,可以准确地了解掌握养殖场内家禽的免疫效果、健康状况,从而制定相应的疫病防控措施,提高防控效果。

1.2 免疫评估

养殖场饲养家禽过程中,疫苗免疫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运用血清学检测技术开展疫苗免疫效果评估又是重中之重,血清学检测可有效评估疫苗免疫是否可靠、免疫方式是否合理有效、免疫程序是否需要调整等。天津地区,各级疫病防控机构每年开展春、秋2次集中采样检测和日常月检测,这些检测都在动物群体的免疫评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我们在定点示范点跟踪分批分阶段采集了家禽的血清学样品进行鸡新城疫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抗体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指导养殖户及时对免疫抗体偏低的鸡群进行补免,确保鸡群长期处于较高的免疫保护内。宝坻区内有很多规模化养殖场都在养殖生产过程中定期开展血清学疫病检测,准确掌握饲养畜禽的疫病流行状况,以便及时调整防控措施,进行特定的免疫工作,提高免疫效果,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养殖场户越来越重视抗体监测,有的已经深刻认识到免疫抗体检测与评估对制定本场的免疫程序和评定疫苗免疫效果的重要性及开展不同疫苗比对检测在指导畜牧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1.3 修订免疫程序

家禽的一生要接种很多疫苗,由于各种传染病的易感日龄不一样,并且有些疫苗之间存在相互干扰,不同的疫苗免疫后其抗体消长规律又不同,这就要求养殖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动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准确选择免疫时间是制定免疫程序的关键,因为疫苗需要在免疫动物体内进行一定的增殖方可激发良好的免疫效果。

规模化养殖场在生产中根据本场疫情制定符合自己实际生产需要的免疫程序,同时严格执行,同时根据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及时调整免疫程序。但是要充分考虑到雏鸡阶段母源抗体的影响,最好的方法是通过血清学检测来评估母源抗体的实际效价,进一步确定最佳的免疫时间。多方研究和实践证明,雏鸡体内母源抗体水平到临界值时是免疫最佳时间,如果母源抗体水平较高时免疫,会中和掉母源抗体,导致疫苗免疫失败。而当雏鸡体内母源抗体过低时再免疫,就会形成一个免疫空挡,无形中加大了感染疫病的风险。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定期开展血清学检测对做好疫病防控是非常必要的,选择合适的免疫程序,就会大大增加免疫成果的概率,提高抗病水平,降低发病率,提高经济效益。

1.4 疫病净化

通过对动物群体进行病原特异性抗体检测,排除掉免疫产生的抗体,检测后确诊为阳性个体的,进行扑杀、深埋等无害化处理,这就是净化疫病。实际生产中,通过特异性抗体检测进行动物疫病净化,缩短了对动物疫病的控制时间,达到消灭动物疫病的目标,全面提升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水平。

2 血清样品的制备

进行血清学检测时,首先制备血清样品。通常采用兽用采血器进行采血,用于血清学检测的样品不加抗凝剂,采血量少时可在翅静脉采血,采血量多时家禽可心脏采血。采血后将采血管倾斜30°~45°角放置,室温静置2~4h,待血液完全凝固,血清自然析出,冬季需要保温,夏季需要降温,切记采血管不能暴晒和冷冻保存,不能立即离心,确保才几点额血清样品不溶血、清亮透明。自然析出的清亮血清用吸管吸出放于塑料带盖离心管中,做好标记,此时的血清可冷冻保存。

3 常用的血清学检测技术

血清学检测技术是建立在抗原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基础上的检测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血清学检测方法也是不断更新,如凝集试验、琼脂凝胶扩散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这些血清学检测方法已被大多是实验室熟练掌握并投入使用,最常用的血清学检测方法是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

3.1 凝集试验

某些微生物颗粒性抗原(如细菌、红细胞等),或吸附在乳胶、白陶土、离子交换树脂和红细胞的抗原与含有相应的特异性抗体的血清混合,在有适当电解质存在下,抗原与抗体结合。经过一定时间,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团块,这种现象称为凝集。凝集试验用于测定血清中抗体含量时,将血清连续稀释后,加等量的抗原;测定抗原含量时,将抗原连续稀释后加等量的抗体。抗原抗体反应时,出现明显反应终点的抗血清或抗原制剂的最高稀释度称为效价或滴度。凝集试验根据抗原性质、反应方式可分为直接凝集试验、间接凝集试验、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等。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是农业部指定的禽流感的血清抗体检测方法。

3.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ELISA是当前应用最广、发展最快的一项检测技术。ELISA基本原理是将抗原或抗体与某种标记酶联结成酶标抗原或抗体,这种酶标抗原或抗体既保留其免疫活性,又保留酶的活性。在测定时,让受检样品和酶标抗原或抗体按不同的步骤与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起反应。用洗涤的方法使固相载体上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其他物质分开,最后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酶量与样品中受检物质的量成一定的比例。加入酶反应的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变为有色产物,产物的量与样品中受检物质的量直接相关,根据反应颜色的深浅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许多动物疫病的诊断及监测都是通过实验室检测手段来实现,而ELISA方法又是实验室动物疫病检测的主要方法之一。ELISA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常规的化学、生物学的检测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干扰性小、安全性高等特点,在防控动物疫病中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当前国内外建立的ELISA反应体系或市售的试剂盒大多应用于抗体水平的检测,通过检测抗体水平来判断群体感染状况或疫苗免疫效果,应用ELISA检测新城疫抗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抗体、禽白血病抗体、减蛋综合征抗体等检测方法均已成熟并应用于临床,这些方法不仅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以其操作简单、检测样品量大的优势正逐渐在基层单位普及。

利用ELISA方法定期对畜禽群体进行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普查,及时清除隐形感染个体,可以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地降低动物疫病带来的损失,为动物疫病的最终消灭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对非免疫群体通过定期检测,逐步淘汰抗体阳性的个体,对免疫群体应适时进行抗体检测,及时进行防疫或修订免疫程序,从根本上根除疫病的蔓延。

目前,国内畜禽传染病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控制,如鸡的新城疫、马立克氏病等仍然频频发生,给畜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做好疫病的防控,血清学检测以其敏感、特异而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疫病的快速诊断和抗体水平检测中,相信随着酶标记技术和各种单克隆抗体的出现,血清学检测尤其是ELISA检测技术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天津市科委资助项目《蛋鸡绿色健康养殖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15ZXBFNC00140)

何振伯(1973-),男,高级兽医师,本科,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实验室检测及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等工作。

猜你喜欢

抗原疫病抗体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负载抗原DC联合CIK对肝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Ro52抗体与其他肌炎抗体共阳性的相关性研究
单克隆抗体在新型冠状病毒和其他人冠状病毒中的研究进展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下)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上)
5 种大肠杆菌O 抗原定型血清的制备
关于血型问题的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