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噪音对早产儿的影响及降低噪音措施研究进展

2017-01-16赵丽金赵敏慧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噪音早产儿病房

赵丽金,赵敏慧

(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上海,201204)

[儿童健康研究]

噪音对早产儿的影响及降低噪音措施研究进展

赵丽金,赵敏慧

(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上海,201204)

目前我国新生儿监护病房的噪音水平普遍高于国际规定的水平,这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有着严重的影响。该文通过介绍病房噪音对早产儿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新生儿病房降低噪音的改进措施,从而加强医护人员对病房噪音的关注,使早产儿的生命质量及存活率得以提高。

新生儿病房;噪音;早产儿;改进措施

在国内外的医学和护理文献中大量记载着关于新生儿监护病房声音水平标准研究的报道。然而大多数新生儿病房均存在着声音水平远远高于国际规定水平的隐患。噪音影响早产儿的生命体征,严重者将会影响早产儿的生命质量。然而,我国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对降低和维持较低的声音水平还未引起高度重视[1]。现就新生儿监护病房噪音的水平、来源、对早产儿的影响及降低噪音的改进措施进行综述。

1新生儿监护病房噪音水平

美国环境保护署规定医院夜间噪音不得超过35分贝,白天的噪音水平不得超过50分贝,然而几乎没有医院能够遵守这个规定[1]。我国的NICU病房噪音水平已经超过了国际允许的水平。NICU平均的声音水平在50到75分贝左右,最高可达105分贝,其延长音效也可达80分贝左右。由此可见,我国NICU病房的噪声远未能够达到国际规定的水平,而且未引起各级医护人员的足够重视,因此降低病房噪音刻不容缓。

2噪音的来源

2.1容易引起注意的噪音

①早产儿周围仪器设备发出的噪音,如监护、输液泵等仪器的报警声,开关暖箱门产生的声响等;②护士台电话铃声,病房门铃声等;③进行侵入性操作时产生的新生儿哭声,同房间的新生儿如果有一个在大声哭泣,其他患儿也会受到影响;④医护人员的说笑声、谈论声等;⑤推拉治疗车、更换暖箱、使用转运小床发出的声音。这些声音通常较大,容易引起注意[2]。

2.2潜在的噪音

频率分析显示,新生儿在白天比在晚上多暴露的20%噪音来源于说话频率的声音。因此普通说话频率的声音如不能很好的控制很容易发展成为噪音,尤其是在夜间,如果说话声音大,周围环境安静,谈话声就会变成噪音。因此应当关注这些潜在的声音,以免这些潜在的声音变成真正的噪音。

3噪音对早产儿的影响

3.1对心率及呼吸的影响

噪声作为应激源引起新生儿应激反应,使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从而导致新生儿容易出现呼吸不规则,呼吸暂停,心率、呼吸频率加快,血氧饱和度下降。早产儿尤其是Apgar评分低的新生儿,在应对噪音时容易出现心率大幅度变化[3]。心率大幅度变化,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有着极不利的影响。

3.2对听觉系统的影响

泰国一家医院研究指出,使用暖箱的早产儿的听力水平低于正常新生儿。开关暖箱门产生的声响及患儿在暖箱内啼哭等产生的噪音,容易导致长时间在暖箱内的患儿听力下降。国内2010年黎惟广等学者发现使用呼吸机治疗的高危儿,若未使用耳罩隔离噪音,听力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当噪音在60~80dB时,将会造成早产儿听力受损。若早产儿长期处于噪音过大的环境中,听力减退的危险增加,且有可能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国外学者Szymczak等[4]动物实验显示:将听力正常小鼠暴露噪声环境后,结果发现噪音削弱下丘脑神经元的敏感性,造成听力受损。

3.3对生长发育和体重的影响

高噪音干扰早产儿生长发育,使早产儿体重增加缓慢。当早产儿在放有优雅音乐的环境中比在普通新生儿病房中,体重增长相对较快,恢复出生体重所用的时间明显缩短,并且能够增强早产儿吸吮能力,促进肠胃蠕动。而一直处于噪音状态下的早产儿,体重增长较慢,吸吮力差,平均住院时间长。

3.4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充足的睡眠有利于早产儿脑部的发育。但是在NICU进行治疗的早产儿,由于生后日夜均被迫接触各种不良刺激及医疗护理操作,不能建立起正常的睡眠规律[5],一旦不能建立起早期睡眠节律,将会影响早产儿以后的睡眠质量,并且有可能对早产儿大脑发育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3.5对情感发展的影响

由于新生儿病房内一般接受体重较低的早产儿,大部分时间家长不可以探视,使得母婴分离或者母婴不能长期在一起。另外,在NICU进行治疗期间,新生儿接受不同程度的噪音,早产儿接触到更多的是照护者的声音,对母亲的声音陌生,这有可能导致早产儿情感发育障碍。

3.6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噪音对新生儿神经系统也造成一定的影响。研究表明噪音水平高,会使体内的皮质醇、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明显升高。当新生儿处于安静环境里,给予一个听觉刺激,他们会有明显的行为反应。他们的行为在刺激消失后的很长时间里表现为扰乱不安,无法恢复到最初的安静状态。若早产儿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中,生理紊乱发生率高,干扰神经系统的发育,严重者可出现神经系统长期后遗症。如多动症,噪音环境引起的新生儿低氧血症可造成感觉神经的紊乱,从而导致儿童多动症的发生。

4降低新生儿病房噪音的措施

减少病房噪音需要对病房环境进行改造,而这些改进措施需要大量的资金输出。领导者需意识到降低噪音所能带来的好处并且积极提供资源进行改进。领导者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在于组织及教育所有的员工竭尽全力去实施降低噪音的措施,为患儿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

4.1使用隔音材料

由于暖箱中的新生儿听力水平可能会下降,国外一些医院使用SAP(3D锥形的开放式的泡沫聚氨酯)这种特殊的材料在暖箱的三个侧壁及吊板上。使用SAP后病房噪音56分贝,暖箱中噪声47分贝,由此可见,SAP可以有效的降低暖箱的噪音,使早产儿能够拥有一个安静的环境。还有一些医院的天花板使用隔音吊板,并且安装灵敏的声音接受仪,使早产儿病房的声音降至最低[6]。我国的NICU医护人员可以到国外进行学习,引进外国的一些隔音效果好的材料,从而降低噪音。

4.2改变医护人员的行为

4.2.1员工行为及设备声音是决定噪音水平的关键因素

医院应当对降低病房噪音引起重视,提高所有医护人员对噪声的敏感性,使全体人员能够自发的下意识的为降低病房噪音而努力。要求日常工作做到“四轻”,即说话轻、走路轻、开关门轻、操作轻。当早产儿哭闹时,及时给予安抚,以减少哭闹对其自身及周边早产儿产生影响。多留时间给早产儿休息,有助于降低噪声,促进早产儿睡眠,维持其生理稳定[7]。

4.2.2积极的宣教是降低NICU噪音的有利措施

而据国外学者调研,病房声音下降3dB将会大幅度改善病房噪音水平。通过对医护人员进行宣教,可以使病房噪音明显减低,然而若未重复强调降低噪音的重要性,病房噪音水平又会恢复到高噪音水平[8],因此对医护人员降低病房噪音的意识进行强化,取得医护人员的 合作,对降低病房噪音取得成功至关重要。

4.3关注潜在可能的有害声音

很少有人注意到由于新生儿自己哭吵而在暖箱内产生较高的噪音, 有实验研究显示,暖箱内密闭的环境导致声音产生回响作用,使暖箱内噪音水平升高,实验中指出患儿哭声产生的声波撞击到暖箱内的各内壁上,反射到患儿耳中[9]。这样反射回来的声音因积累而放大。若在暖箱的每个内壁放置吸音材料,可明显降低暖箱内的噪音。

4.4尽可能使用单独的房间,避免集体房间

2009年杨玉梅研究表明,住在集体房间的早产儿,由于环境嘈杂,邻近新生儿的哭闹声,医护人员给不同新生儿进行治疗操作频繁,均使早产儿不能得到良好的生长环境。因此,使用单独的小房间,有利于给早产儿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因此应该大力提倡单独房间,尽量避免使用集体大房间。

4.5设置安静时段

设置安静时段,即在每天的某几个小时,降低病房内的声音及光线,降低监护等的报警声,减少各种治疗操作的进行,并且使医护人员尽量放低声音,来营造一个安静的时间段[10]。通过设置安静时段,可以给患儿更多的休息时间,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可以使早产儿的各项生理指标在安静时间段的测量值均比日常时间段低,其中安静时间段的舒张压、收缩压、平均脉压、经皮氧饱和度、脉搏明显比日常时间段测量值低,安静时间段的肛温、呼吸无显著性差异,但呼吸比正常时间段深、沉,肛温一致,也证实了安静时间段的设置可以对早产儿各项生理指标产生有利影响。 如果在早产儿的护理中尽可能多的设置安静时间,减少不必要的活动和声音,可以使早产儿的睡眠质量得以提升,能量消耗减少,有利于其生长发育。

4.6改进NICU设施,降低噪音

工作人员穿合脚且走路时产生声音小的拖鞋;将各类仪器放置于仪器台上,不要放置在暖箱上,并调低监护、呼吸机等的报警声;治疗车、尿布车等车轮改为橡胶轮,降低车轮产生的声响。

4.7降低噪音的几种简单设置

4.7.1耳罩

新生儿噪音防护耳罩,使用呼吸机或在暖箱中的患儿可预防性使用耳罩,可降低噪音对患儿产生的刺激,营造安静的环境,增加患儿的睡眠时间,有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4.7.2帽子

为早产儿戴帽子也可以有效的降低噪音,尤其是使用呼吸机的患儿,为患儿戴上帽子,可以降低呼吸机产生的噪音对患儿造成的影响。

4.7.3暖箱上盖暖箱罩

暖箱上盖暖箱罩可降低暖箱内的噪音水平约4.8分贝,使用暖箱罩不仅可以降低噪音水平,而且可以减少光照对早产儿的刺激,有利于为早产儿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4.8音乐疗法

舒缓、优美的乐曲声可通过刺激早产儿的听觉器官,调节运动神经系统和呼吸、循环、消化系统功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减轻外界压力;舒缓的音乐促进早产儿体重增加,促进吸吮能力的建立,使奶量增加,有利于胃肠功能成熟;促进大脑皮层觉醒,提高肌张力;轻柔的音乐减少早产儿的活动,降低能量消耗,可以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

我国新生儿病房的噪音远远高于国际规定的水平,然而,噪音使早产儿心率、呼吸增快,降低早产儿睡眠质量,使早产儿生长发育减慢,体重增加慢,对听觉系统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同时可能造成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伤及影响情感发展。总之,医护人员应当重视噪音给早产儿带来的影响,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努力给早产儿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1]Lahav A.Questionable sound exposure outside of the womb:frequency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noise in the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J]. Acta Paediatr,2015,104(1):e14-e19.

[2]Szymczak S E,Shellhaas R A.Impact of NICU design on environmental noise[J].J Neonatal Nurs,2014,20(2):77-81.

[3]Discenza D.Reducing noise levels in the NICU[J].Neonatal Netw, 2014, 33(1):41-42.

[4]Szymczak SE, Shellhaas RA.Impact of NICU design in environment noise[J].Neonatal Nurse,2014,20(2):77-81.

[5]Shimizu A,Matsuo H.Sound environments surrounding preterm infants within an occupied closed incubator[J].J Pediatr Nurs,2016,31(2):e149-e154.

[6]Aita M,Johnston C,Goulet C,etal.Intervention minimizing preterm infants' exposure to NICU light and noise[J].Clin Nurs Res,2013,22(3):337-358.

[7]Key A P,Lambert E W,Aschner J L,etal.Influence of gestational age and postnatal age on speech sound processing in NICU infants[J].Psychophysiology,2012,49(5):720-731.

[8]Trickey A W,Arnold C C,Parmar A,etal.Sound levels, staff perceptions, and patient outcomes during renovation near the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J].HERD,2012,5(4):76-87.

[9]Freudenthal A.A quiet NICU for improved infants’ health,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 a systems approach to reducing noise and auditory alarms[J].Cogn,Technol Work,2013,15(3): 329-345.

[10]Hassanein S M,El Raggal N M,Shalaby A A.Neonatal nursery noise: practice-based learning and improvement[J].J Matern Fetal Neonatal Med,2013,26(4):392-395.

[专业责任编辑: 周熙惠]

Adverse effect of noise on premature infants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ZHAO Li-jin, ZHAO Min-hui

(ShanghaiFirstMaternityandInfantHospitalAffiliatedtoTongjiUniversity,Shanghai201204,China)

At present the noise level in infant care unit in our country is higher than international stipulated level, which has serious impact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premature infants. Through introducing the adverse effect of noise on premature infants in the ward, the article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to reduce noise, strengthen staff’s awareness of the noise and 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and survival rate of premature infants.

neonatal ward; noise; premature infant; improvement measures

2016-12-20

赵丽金(1988-),女,护师,硕士在读,主要从事新生儿科护理。

赵敏慧,副主任护师。

10.3969/j.issn.1673-5293.2017.04.040

R72

A

1673-5293(2017)04-0481-03

猜你喜欢

噪音早产儿病房
噪音,总是有噪音!
早产儿如何护理及喂养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无法逃避的噪音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换病房
噪音的小把戏
白噪音的三种用法
病房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