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

2017-01-15唐云英

西部论丛 2017年11期
关键词:指导策略课外阅读核心素养

唐云英

摘 要:语文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而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难点,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提升综合水平等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学生阅读素养还不高,阅读能力比较差,这打击了学生的兴趣,也影响了教学的效率。本文将结合教学实际,探索小学语文的课外阅读教学策略,并通过阅读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指导策略

小学语文是整个小学教育的重中之重,这对于学生学习汉字、阅读和表达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的启蒙和未来发展也至关重要。其中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难点,其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这也是学生应该掌握的最重要的能力。《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第一学段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可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然而小学教学中,很多学生阅读能力较差,阅读素养得不到提升,极大地制约着语文水平的提升。所以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通过运用问学的模式,来培养小学学生的阅读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提升和发展。

一、巧用提问,引导学生大量阅读

新课标指出:“九年课外阅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这对学生的阅读量做了科学的计划,也为学生的阅读制定了基本的目标。虽然小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但只要是合适的书,他们依然会去阅读。所以教师应当充分把握学生的具体情况,注重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通过设置难易适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有效提高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写作能力等。

比如对于中段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基本能力,所以在阅读的时候就应当选择有一定的文学性和难度的作品,如冰心的《蓝花》、《青鸟飞过》,张之路的《羚羊木雕》等,这些作品有一定的文学性,主要是文字内容,而且还有一定的思想启迪性,适合中段学生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老师应当设置一定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如“《羚羊木雕》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各位同学是否也有一座‘羚羊木雕?”这样就将阅读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进行了结合,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启迪他们的思想,从内心深处去接受阅读,并在阅读中感悟情谊。

二、大胆质疑,培养学生问题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获得创新能力的基础,老师的“问”与学生“学”,都应该发扬大胆质疑的精神,这是一切发现和创新的奠基石,老师只有不断质疑,才能够发现目前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学生只有不断质疑,才能够不迷信权威,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开动脑筋,不断创新思维,提高运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提出问题、分析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利用“问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习惯,并交给他们正确的设疑、解疑方法。

中段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善于思考,而且思维很少受到束缚,对于新知识具有好奇、探究心理。小学语文不仅仅是文字的东西,它还包括了物理、化学等多方面的内容,所以老师可以结合不同的内容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思维。比如四年级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就有科学知识,老师提问:“两个重量不同的铁球从高处同时抛下,会同时落地吗?”学生就会产生疑问,有的学生认为会同时落地,有的则持不同意见,然后学生会带着问题去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他们会不断问自己问题,也会向老师提问。这样学生的问题思维得到了培养,并且有的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己拿小铁球做试验,照着书本的知识去实践和验证,这样就掌握了将阅读与实践结合的技巧,这些都是提升阅读素养的重要内容。

三、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联想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是天马行空的,没有任何的束缚,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思维方式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创造想象的奇迹。这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为学生创造力的发挥提供科学可行的条件,将他们的想象力转变为一种创新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问学”模式来创设情境,给学生一种更加直观的感觉,加深学生的体验感,让他们学会在阅读中将纯文字的内容联想成画面、生活等不同的情景,从而更加简高效地阅读和学习。

比如四年级上册第6课是《天安门广场》,很多学生没有到过天安门广场,它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色、有多壮观、现在是什么样这些问题都是学生所不了解的,所以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问学”模式来创设情景,给学生一个更加直观形象的认识和了解。老师提问学生:“谁到过天安门广场?”这时有的学生回答到过,那么天安门广场是怎样的,然后让去过的学生试着讲述相关的情景,最后让学生阅读课文,从文字中想象天安门广场的情景,这样老师起到了主导作用,为学生创设了情境,而学生的主动性也得到了提升,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去联想天安门广场的相关情况,让学生把阅读与思维的培养等进行有机结合,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素养。

四、运用问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课堂的学习能够增加学生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对于小学语文有更多、更全面的认识,阅读的内容也都是文字的东西,很多都是学生所没有接触到过的,或者不了解的,而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它绝不仅仅是纯粹的理论知识,而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每一个生字、发音都与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课本还是课外读物,都是描写生活中的各种内容。所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运用问学的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将阅读到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进行紧密的结合,将文字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并且在生活中学会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综合素养。

比如在上《爬山虎的脚》时,其中“爬山虎”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而且很多学生家里还种有这种植物,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设置一些问题,如“哪位同学见过爬山虎”、“哪位同学知道爬山虎是如何‘爬山的”、“谁知道爬山虎的脚是长什么样的”等,这样就会引起学生想象自己生活中爬山虎的特征,这时学生的思维就活跃起来了,他们成了学习的主体,而思考的都是与他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然后老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他们会将课本上的内容与生活中的爬山虎进行关联。通过这种形式,学生对于爬山虎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并且学会了如何去观察它,了解它的习性、特征等,并在老师的帮助下,很多学生还掌握了种植爬山虎的技巧,并且可以从阅读中将它真正变成家里的一种植物,从而提升实践能力。

总之,小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时期,对于学生的启蒙和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阅读,这能够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和内容,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对于语文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学活动是老师与学生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的一项活动,而将师生紧密结合起来的重要途径就是“问学”。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设置更好的问题,发挥更大的引导作用,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来更创新、主动地学,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促进学生自身的学习和成长。

参考文献

[1] 胡晓燕.聚焦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J].语文知识,2016,(20):17-19.

[2] 时琪.浅谈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针对核心素养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6,(07):9.

[3] 蒋碧薇.谈开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方法[J].求知导刊,2015,(21):101.

[4]周玉春.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0,(33):71.

[5]易菊寶.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探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10):95-96.

猜你喜欢

指导策略课外阅读核心素养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大学生思想行为偏误与指导策略研究
小学生记叙文习作课堂指导策略
小学习作复习“五步曲”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